江山风物志 第153节

  “顾叔叔,可是与裴姑娘吵架了?”
  “有些小事。”顾经年答道,“郡主竟看出来了。”
  “为何?”殷淑以开玩笑的语气问道:“可是因顾叔叔风流倜傥,她生气了?”
  顾经年摇了摇头,并不正面回答,道:“只是出了些小事。”
  殷淑知他不会直说,遂换了个话题,问道:“顾叔叔从瑞国来,说来也巧,我爹一心想娶的美娇娘,也是从瑞国来的呢。”
  顾经年道:“两国接壤,想必雍国有不少瑞人吧。”
  换作旁人,或许能这般不停试探得有来有回。
  偏偏殷淑性情与旁人不同,才两个回合就有些不耐烦了,等那绣娘量好了顾经年的身量,手一挥,把旁人都支下去。
  很快,厅中只有两人,殷淑干脆道:“顾叔叔是什么情况,我早上已问过我爹了。莫非你与凤娘是旧情人,这趟入京,就是来横刀夺爱的?”
  顾经年不曾料到她会这么直接,闻言,第一反应是故作没有听懂,反问了一句。
  “什么?”
  殷淑蓄势一击,本想打得顾经年大惊失色,没想被他顺势避过了,便有种击空了的感觉。
  “我是说,你与那凤娘是旧情人吧?”
  为了增加气势,她接着以威严的口吻补了一句。
  “别想狡辩,我已闻到了你身上有她的香味。昨夜我爹前去,她避而不见,必是在见你。”
  殷淑的问话技巧很不厉害,因为沉不住气所以十分草率,也就是一个十六岁刁蛮少女的水平,原本是诈不出什么的。
  顾经年争取了片刻的反应时间,迅速思忖了一下。若这是大堂问案,他绝不会让殷淑拿到话柄与证据,总能找到说辞,但这不是,他说的再合理,眼前的小女子还是有可能钻牛角尖,因为好奇心而继续探查,如此,反而很容易出问题。
  与其瞒她,倒不如掌控她。
  “竟被郡主看出来了。”顾经年微微一叹,脸上带着一丝苦笑。
  “果然!”殷淑颇为惊喜。
  她就知道自己很聪明,以慧眼看出了端倪,只是没想到顾经年居然这么快就承认了,又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反而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而在顾经年眼里,很明显能看出来,她此时是高兴胜过了愤怒。
  说明他赌对了,猜到了殷淑对于她爹被横刀夺爱之事并不在意,甚至,她本就是反对她爹娶凤娘的。
  顾经年低下头,看似惭愧,实则考虑着接下来该如何引导殷淑的行为。
  “你和凤娘有旧情,如何又与裴念私奔?”殷淑终于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但并不高明。
  顾经年道:“我与凤娘有缘在先。”
  殷淑还在静待下文,见他不说了,便“哦”了一声,道:“所以,你原本打算与凤娘私奔,结果她先逃出来了,到了瑞国,而你却被瑞廷捉了,对吗?”
  “对。”
  “然后裴念救了你,随你舍家弃国,你不好辜负她,对吗?”
  “郡主明鉴。”
  殷淑见一切不出自己所料,愈发自得,道:“怪不得,我看你与裴念之间并不亲密,原来如此。”
  顾经年道:“我与裴念是朋友,是知己,可当恋人,总是差了些。”
  他这么一说,殷淑深以为然,认为他十分真诚。
  “然后,你在居塞城听说我爹要娶凤娘,就故意骗他结义,目的是到雍京来找到凤娘,对吗?”
  “我辜负了信王的信任。”
  “好个贼子之心!”
  殷淑先是骂了一句,目光看去,见顾经年那张英俊的脸上带着淡淡的悲伤,还有一股她平生不曾见过的疏离气质,于是心就软了。
  再一想,顾经年毕竟是顾北溟之子,她爹若为了一个女人与之反目成仇,太不妥当了。
  从她的立场来看,最好是殷誉成放弃凤娘,交好顾家,往后好好经营仕途。
  “所谓,君子不夺人所好,既然你与凤娘有缘在先,横刀夺爱的反而是我爹。”
  殷淑的态度转变得很快,很快就开始同情顾经年,又道:“我会劝说我爹,放弃凤娘……”
  “不可。”顾经年连忙阻止,道:“信王对凤娘一往情深,必不会轻易放手,一旦知晓只会发怒,若因此与顾家生隙,坏了私谊是小,误了国事事大。”
  殷淑一直自以为掌握着主动权,却没往这方面想过,此时听了这话,不由愣了愣。
  她并没有意识到,由此刻开始,谈话的节奏就渐渐由顾经年掌握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殷淑问道。
  顾经年不答,只是微微一叹。
  见这态度,殷淑反而有点急了,追问道:“你不会是想放弃凤娘吧?”
  顾经年道:“我既不忍伤裴念之心,又不忍辜负信王。还请郡主保密,莫误信王前程。”
  殷淑今日挖出了这么个秘密,最后得了这么个闷声闷气的结果,憋了个秘密在心中,好不爽利。
  眼看顾经年准备离开,她终是喝了一句。
  “不行!”
  “郡主?”
  “信王府不能娶凤娘入门!”殷淑道,“她是瑞人,她心里装着的人是你,绝不是我爹的良配。”
  顾经年停下脚步,踟蹰了好一会儿,忽道:“那我带她走。”
  不同于方才的优柔寡断,他一旦下定决心,语气果断,有种千军万马都不能阻挡他带走凤娘的气势。
  殷淑问道:“你不怕伤裴念之心了?”
  “男儿行事,但问本心。”
  “你不怕辜负我爹了?”
  “我是为了他好,不在乎他知不知道。”
  殷淑能从顾经年那淡漠的语气、极度自我的态度中感受到他的锐气,忍不住赞了一声“好!”
  “男儿大丈夫,行事敢做敢当。此事,我支持你!”
  顾经年却道:“郡主并非想帮我,是在帮自己。”
  若是他一开始就求着殷淑帮忙,殷淑必然会起疑、会犹豫,生出提防之意。
  恰恰是他这种冷静平淡的态度,反而让殷淑特别相信他,认为与他合作是互相帮助。
  她遂一下站了起来,拍案道:“不错,我就是在帮自己,就问你是否与我合作?”
  “好。”
  顾经年也是应得干脆,可接着就话锋一转,道:“但郡主不可贸然行事,凡事务必先与我商议。”
  “为何?”
  “我如今是质子,不可轻易离京,否则连累顾家。”顾经年道:“我会在他们成婚前先解决此事,只是,可能需要郡主援手。”
  “放心,我必不会推脱。”殷淑颇为爽快,上前,与顾经年击掌为誓,“如此,一言为定了。”
  第127章 天赋
  到了雍京数日,殷誉成总算带着顾经年去觐见皇帝。
  从坐上马车开始,他就在长吁短叹,最后问了顾经年一句。
  “义弟,你可知我在愁什么?”
  “在愁什么?”
  “女人心,海底针啊。”殷誉成感慨道。
  显然,他与凤娘之间的进展不太顺利。
  顾经年依旧有些不太相信一个雍国亲王会这般终日为一个女子牵肠挂肚、不务正业,怀疑殷誉成的表象之下是否还藏着另一面。
  因此,当殷誉成又准备侃侃而谈时,他试着引导话题,问道:“信王是盖世英雄,本领高超,又何必去猜女子的心思?”
  “这就是我的体贴之处。”
  话题没有如顾经年所愿引向“本领”,殷誉成细细地描述他对凤娘如何费心,许久,顾经年才找到机会,问起他为何能操控风。
  殷誉成正要说话,忽然听了这问题,反应过来,道:“义弟两次探问,想必是担心我炼化异类吧?”
  顾经年被戳破了心思,只沉吟了片刻,竟是直率地答道:“是,我在瑞国,屡受炼师迫害,难免多虑,信王见谅。”
  “我理解。”殷誉成爽然一笑,道:“你可放心,我这一身天赋绝非炼化而来,瑞国那些小人伎俩,我大雍不屑为之。”
  他依旧没告诉顾经年他的异能是怎么来的,可用了“天赋”二字。
  顾经年遂追问道:“莫非,大雍皇族也是异人?”
  “哈哈,若有机缘,你自会知晓。”
  说话间,马车已到了雍国宫城。
  雍京没有城墙,而宫城却很高,墙面刷成了红色,却能从偶尔出现的斑驳之处看出红漆下的墙体是黑色的。
  宫城也是由黑钕石砌成,能遏制异人飞天遁地、呼风唤雨之能。
  这让顾经年开始怀疑自己方才的判断。
  若雍国皇族是能控风的异人,为何要建如此对自己不利的宫墙?
  他随着殷誉成入宫,到了雍国天子起居的勤政殿外等候。
  两人站了一会,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缓步走来。
  殷誉成回头看了一眼,低声向顾经年道:“那是太子的儿子,昭王殷景亘。”
  这是他难得在凤娘之外的事情上谈兴甚高,继续道:“太子是我的三哥,之所以能力压我大哥二哥入主东宫,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父皇很喜欢殷景亘,当年立太子时曾亲口与内侍说过‘选贤孙’。”
  到这里,殷誉成没有在话语上表露出他对殷景亘的态度,可语气淡淡的,可见两人之间交情并不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