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物志 第162节

  顾经年最不喜欢裴念的两点,一是凡事刨根问底,二是总把自己当成他的上官。想必裴念也很讨厌他的我行我素、散漫无纪。
  这种针尖对麦芒的时刻,自两人西行以来出现了已不是一次两次了。
  不过这次,顾经年难得愿意开口对裴念解释两句。
  “好吧。”
  他语带微微的叹惜,像是终于屈服于裴念的强势。
  “每天与你贴着睡,我也很难受。”
  “什么?”
  裴念没听懂,以为是自己语言学得不太好。
  顾经年直率道:“因为你,我夜里总是不冷静,但又得冷静下来。裴缉事的刑罚,我难以承受了。”
  “你……”
  裴念听懂了,但有些懵。
  她脸上浮起了一个她从来没有过的表情,错愕、羞恼,怀疑自己听错了,又确定没听错。
  顾经年见她不答,遂更直率地道:“你若没听懂的话,这么说吧,我……”
  “你是在调戏我?”
  裴念用一种非常煞风景的语气问道。
  “不是。”顾经年摇了摇头。
  一问一答间,很快消除了那奇怪的气氛。
  然而,顾经年接着又道:“我是在说事实而已,每天和你一个被窝,作为……”
  “够了。”裴念制止道:“不必说了。”
  “你一向喜欢让我实话实说。”
  “故意的?”
  裴念感受到被调戏了,冷冷瞪向顾经年。
  顾经年礼貌一笑,拿着他的包袱出去了。
  但裴念那颗向来如死水一般的心,终于像被砸下了石头,泛起了波澜。
  是夜,她还想像平时一般入睡,却发现怎么也睡不着。
  她回想起来,前阵子两人同床共枕时,顾经年有几次转身环抱住她,被她推开了。
  其实,当时顾经年的呼吸有些紊乱,她听出来了。
  原来他是装作睡着,故意揩油。
  脑海深处,那段被她刻意遗忘的记忆重新浮现了出来。
  昏暗的开平司牢房,两人纠缠,碰撞,顾经年一口咬了过来……
  “裴念?裴念?”
  次日,裴念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竟是在明德堂上走神了。
  把她唤醒的是她的同窗好友,小名“照儿”。
  “你在想什么?”照儿小声道,“我还是头次见你这般,出事了?”
  “没事。”
  “你可瞒不过我。”
  裴念遇到一个与自己一样刨根问底的人,也感到吃不消,只好道:“这种事,你帮不上忙。”
  “四书五经、天文地理,我们什么没聊过?说出来,我替你参详一二也好。”
  “真没事。”
  “好吧。”
  裴念本以为此事就这般过去。
  到了次日,她确实心神安宁下来,不再去想那些了,能够专心上课。
  但没料到,照儿却是忽然凑到她耳边说了一句。
  “我听说,你与心上人分房睡了。”
  “什么?”
  裴念甚是意外,转头看去,对上照儿那双眼,意识到这个姑娘不简单。
  照儿笑了笑,道:“我当你是朋友,才与你直说,也不怕你猜出我的身份。”
  ————————
  顾经年今日依旧没有去阅微学堂。
  他特意备了一份礼,以还礼为由,去东宫拜会殷誉和,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
  甚至殷誉和还派人婉转地提醒他,身为质子,不该在雍京乱晃、结交权贵,陛下允他到阅微学堂是器重之意,他若不想去,便在家中好好读书。
  顾经年想不明白为何殷誉和态度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怀疑或许与缨摇有关。
  同时让他头疼的是,殷淑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连着两日登门,绝口不提要助他与凤娘私奔,反而像是对他展开了追求之意。
  时近傍晚,两人坐在庭院中,看着远处的仆婢,顾经年道:“监视我这个质子的仆婢,是由东宫安排的吧?”
  “你别怕他们,在雍国,东宫可还没一家独大呢。”殷淑又霸道又温柔地应道。
  顾经年回想着那日殷誉和离开时最后的情形,问道:“你了解昭王吗?”
  “嗯,你若想听,我仔细与你说啊。”
  殷淑自然而然就坐到了顾经年身边,身子轻挨着他。
  “殷景亘出生前,谁都没想到三伯能生出那么出色的儿子,那时他还不是太子,在民间倒有些贤名……”
  忽然,不远处张小芳的声音响起。
  “公子在这里吗?裴姑娘带朋友回来了。”
  张小芳大概是见到了殷淑的婢女,想出言提醒顾经年。
  但殷淑听裴念要来,反而拉了拉顾经年,故意问道:“她说带谁回来了?”
  下一刻,裴念便出现在庭院中。
  殷淑并不怕,转头看去,眼神带着宣战之意……
  第135章 同窗(一)
  与其他女子来往密切时被恋人撞见,换作旁人,难免会很尴尬。
  顾经年却异常淡定。
  他被殷淑挽着手,看向裴念,待见到裴念身旁还跟着那个女扮男装的同窗,礼貌地点了点头。
  张小芳见状佩服不已,她试图将他与当时那个阿丑联系起来,唯一相似只有那双平静的眼睛,可阿丑的平静是呆,现在换了长相就显得从容了。
  “裴姑娘放学归来了?”
  殷淑挽着顾经年的胳膊不放开,道:“我看府中家务无人料理,带来了厨娘,正好一会开饭。”
  裴念的心思不在顾经年身上,也懒得料理家务,可三番两次被人蹬鼻子上脸,还是回敬了一句。
  “多谢郡主,你‘顾叔叔’近来虽荒于学业,至少能吃得不错。”
  语气平淡,没有醋意,却把辈份抬出来敲打殷淑。
  见气氛不好,顾经年自然而然地抽出手,道:“我明日便去学堂。”
  事情虽因他而起,他却懒得掺和,借口更衣,脱身去躲清净。
  殷淑正准备反唇相讥,忽留意到裴念身旁站着的照儿,不由目光一凝。
  “是你?”
  稍稍辨认了一下,殷淑才确认了对方,冷哼了一声,讥道:“好啊,你现在是换着法的与我作对。”
  “如何是作对?”照儿笑道:“我方知裴念与你也是朋友,友人相聚,不亦乐乎。”
  “好啊,那我们就聚一聚。”
  待傍晚开饭,顾经年想到那几个小女子搭台唱戏般吵闹,着实不太想去。
  他宁可与高长竿一起吃饭,至少清净。
  另外,高长竿、琴儿、张小芳的饭菜是单独开小灶,由火伯烧的。火伯的手艺竟是十分不错。
  以前在顾家,顾经年对火伯只有恨,倒不知那可怕老仆还有这样的一面。只能说,顾继祖死后,他终于开始享受一点名门公子的好处。
  “公子再不去,裴姑娘与郡主打起来啦。”
  偏是有婢女跑来这般禀报,顾经年只好到厅上,却见她们坐得好好的。
  他本以为这会是一场吵闹而无聊的饭局,没想到,她们正在谈论的是一个他颇感兴趣的话题。
  “雍国自然也有炼术,当年师玄道曾游历雍国,在榆关授课,并收了好几个关门弟子,彼时,师玄道助彭阳王炼化了一只鳐蝠,使彭阳王长出了翅膀,他遂声名鹊起,被诸方权贵奉为座上宾。”
  在说话的是裴念那个同窗好友。
  顾经年此前也见过她几次,但不曾说过话,甚至不曾向裴念问过她的姓名。
  此时,他也不打招呼,径直问道:“用的何种炼化之法?换血法?”
  这问题单刀直入,他不吝于表明他对炼术的兴趣,也想试探对方到底了解多少。
  与真正懂的人讨论才有意义,他没工夫与那些一知半解的人闲聊些皮毛的东西。
  “不。”照儿摇头道:“彭阳王是陛下的堂兄,身份高贵,不会轻易尝试换血法那般危险的方式。”
  顾经年点点头,认可了她的博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