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物志 第314节

  待分主宾落座,上了茶,顾经年开门见山,谈起了正事。
  “公主对与瑞国和谈之事如何看?”
  殷婉晴收起笑意,道:“和谈可以,纳贡则不可行。”
  顾经年道:“可据我所知,陛下已答应沈季螭,给瑞国粮食金帛,以及异人异宝等等。”
  “沈季螭?他在京中?”
  “公主竟不知,看来消息有些闭塞啊。”
  殷婉晴知道顾经年是故意这么说的,为的就是激她。但在这件事上,殷誉和瞒着她是事实。
  她也沉得住气,道:“你不妨开诚布公地说具体是怎么回事,你想要什么。”
  与聪明人谈话就是简单,顾经年于是把事情经过大概说了。
  末了,他道:“我想要的很简单,除掉沈季螭。”
  殷婉晴道:“今日来,想让我做什么?”
  顾经年道:“要除掉沈季螭,我需要引他去居塞城。”
  殷婉晴道:“而要引他去居塞城,你手里需要有他想要的东西。”
  顾经年道:“不错,陛下许诺给瑞国的粮食金帛、异人异宝,都交由我押送,如何?”
  殷婉晴道:“押到居塞城,你扣住了又如何?”
  “总好过被押往瑞国。”顾经年道:“和谈不成,且沈季螭身死,瑞国必要报复,那我一力承担。”
  这确实是很开诚布公的谈判,彼此的得失,事情的后果都说得很清楚。
  殷婉晴低头思索了很久。
  她父皇为稳住皇位,议和之心甚坚,若阻拦不了,就只能看着雍国纳贡;而答应顾经年,则是让顾经年利用顾家的实力抵御瑞国,对雍国反而是有利的,只是,此举十分悖逆。
  “给我几天时间考虑。”殷婉晴道,“到时我会给你一个答复。”
  “好。”顾经年道:“公主若是想劝陛下收回成命,只怕是做不到……我等公主消息。”
  ……
  果不其然,数日之后,殷婉晴亲自到成业侯府找裴念,再次与顾经年谈了一场。
  “我答应你。”
  “公主此举明智。”
  “父皇已命大将押送一批异人异宝到瑞国,我无法阻止。”殷婉晴道,“我能做的,只有暗中运作,把这批异人异宝送到居塞城。”
  顾经年问道:“赵伯衡在其中?”
  事实上,他已经与赵伯衡有所联系,也早知运送异人异宝的消息,这么问,还是试探殷婉晴在朝中的实力。
  “在。”殷婉晴道,“但我没发现沈季螭的下落。”
  “没发现便对了,神龙见首不见尾,那才是他。”
  “那就好,他不在,我们才有把东西送进居塞城的机会。”
  如此议定,顾经便准备前往居塞城,只是在这之前,他还需要放一个消息给韩有信。
  第279章 儿女
  韩有信最近有点恼烦。
  他在雍国隐藏多年,一直小心翼翼,偏是被裴念与顾经年这两个挨千刀的出卖,现在身份被殷婉晴知晓,被迫成为两面间谍,本就艰难的人生更加雪上加霜。
  而他这种烦恼却还不宜被家中的一双“子女”看出来。
  他儿子名叫韩恰,女儿名叫韩佳,早年便被调包到瑞国去接受教诲,实则是当人质,如今在他身旁的则是两个异人,他们倒也没有旁的能力,寿命很短,只能活二三十年,但能保留孩童模样。
  “爹。”
  是日,韩有信回到家中,韩恰、韩佳便迎了上来,样子十分孝顺恭谨,道:“今日厨房做了爹最爱吃的红烧肉。”
  “好好好。”韩有信故作笑颜。
  正要去用饭,韩佳却上前了两步,小声道:“顾经年在书房中。”
  “他怎来了?”韩有信诧异,“门房并未禀报他来相见。”
  “他不是走来的。”韩佳道,“他是传影过来的。”
  说着,小女孩的脸上显出了与年龄不相衬的精明,嘴角还抹过一丝讥讽之色。
  韩有信诧异,问道:“你怎知道?”
  这句话,他是问韩佳为何会到书房,毕竟到了书房才会见到顾经年,莫非是她对自己有所怀疑,去搜索什么。还有,她看到了顾经年,又是如何分辨出那是传影。
  韩佳道:“那日爹与武定侯说话,我进去奉茶,听武定侯说到顾经年会了传影之术。我便留了心,今日路过亭阁,看到照壁上有了变化,便知有人闯入书房。”
  那照壁又是一样异宝,立于韩有信的书房之外,能够捕捉到他离开时书房内是否有变化,那日,他便是以此提前发现到沈季螭来了。
  韩有信有心想呵斥韩佳,禁止她往后靠近书房,话到嘴边却又收了回去,反而道:“多亏你警觉,我去会会他。”
  说罢,他独自去往书房。
  韩恰与韩佳对视一眼,则是迅速去了一间屋子,打开一个暗格,那暗格中摆着一块尺寸颇大的玉石,却是窍玉。
  不多时,窍玉内便传来了对话声。
  “顾经年,谁让你没事擅自来见我?!”
  韩有信语带叱责,好一会儿,顾经年都没有回应。
  于是韩有信再次叱道:“还有,你会了传影之术,为何此前不禀报于我?!”
  这便是韩恰、韩佳偷听韩有信说话的原因了,他们倒不是怀疑韩有信,而是认为韩有信没能掌控住顾经年。
  又过了一会,才听到顾经年说话。
  “我会交出沃民,把我的阿姐她们母女带给我。”
  韩有信诧异道:“你这么快就联络到缨摇了?她不在伏界山。”
  顾经年淡淡道:“那是你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你对界一无所知。”
  “沃民呢?”
  “把我要的人送到居塞城,我会把沃民交给你们。”
  之后,两人谈的便是交换人质的细节。
  韩恰与韩佳听过,把窍玉收进暗格,迅速赶到后堂,吩咐厨房端上饭菜。
  红烧肉刚刚端上来,韩有信便到了。
  “爹,顾经年说什么了?”
  “司里吩咐之事,他快办成了。”韩有信道,“我需要往居塞城一趟。”
  “我们随爹一道。”
  “不必。”
  “爹,这趟去,我们便不回来了,到了与他们换回来的时候。”
  闻言,韩有信愣了愣。
  韩佳笑道:“如今我们养在家中,相貌还不引人注意,再大就瞒不住了,也到了让爹一家人团聚的时候。”
  韩有信知道,将一双儿女接回雍国,往后他们将继续成为瑞国的细作。
  他还是展露出笑颜,欢快地点了点头。
  另外,他还需联络沈季螭,将顾经年的要求相告。
  ————————
  顾经年安顿好诸事,便打算离开雍京,去往居塞城了。
  除了他带来的张小芳如今成了卫语诗不能再被他带走之外,他在雍京没有别的牵挂。
  走之前,顾经年原是想去向卫语诗道个别,最后却忍住了。
  一则,他不便与卫俪有太多接触,以免殷誉和、沈季螭起疑,二则,既然还是要分别,多见一面只是徒添伤心。
  数日之后,在雍国派往瑞国进贡的队伍出发之前,顾经年先行启程,前往居塞城。
  他既已布局,便不必太早暴露了想劫贡品的想法,只需到居塞城等着便是。
  只可怜了老黑、高长竿等人,好不容易回到了成业侯府,添置的几件家具都还没制好,便又要离开了。
  临行前,琴儿向落霞感慨了一句。
  “我们是不是这样居无定所地过一辈子?”
  落霞道:“身如浮萍,本就是漂泊的命。”
  高长竿闻言伤感,说不出什么来,只“啊”了一声。
  顾经年恰好经过,听了他们的对话,道:“放心吧,我们很快就会安居乐业。”
  “真的?”
  老黑很快重新高兴起来,想着想着,过了一会却又道:“安居就很好,乐业不要了吧?”
  火伯闻言,露出了一个无语的笑容。
  高长竿没眼力,见火伯笑了,哈哈大笑,气氛竟也真被他带得欢快了起来。
  众人就这样离开了雍京。
  当飞上高空,顾经年回首望了一眼这座城池,想到了初来时屈济之所言,称雍国俗异共存,是乐土。
  没有什么乐土,只有利益。
  当利益驱使,敌对的雍、瑞两国也能和谈,至于他们这些人的命运,唯有靠自己庇护。
  带着这样的感悟,顾经年向东飞去,头也不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