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那是个向着舞台后侧高处探出的狭长空间,门外贴着一张“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红纸条,屋内却比外头安静许多。前面是一整排滑杆控台,后墙上挂着几件旧外套,木制地板踩上去吱吱响,暴露出了它的实际“年龄”。
灯光师姓鲁,大家都叫他“鲁工”,是个五十来岁的男人,瘦得干巴巴,头发梳得服帖,嗓音却格外有精神。一见面就丢给贺易凡一摞打印好的图纸和通道表,说:“你先别急着动手,先把灯位图看明白。”
贺易凡把东西抱着坐下,视线扫过窗外。那窗子用的是单向玻璃,从里面可以完整俯瞰舞台,外头却看不清屋内。角度不错,既能观察演员走位,又不会干扰演出。
第一场彩排是为一场“红色主题教育”进校园的演出准备的,主要面向附近小学的学生群体。节目以舞蹈为主,结合情景表演,意在寓教于乐,把革命题材用更轻盈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
贺易凡坐在控台后的小隔间里,从这处略高的位置能清晰俯瞰整个舞台,有些新奇——他以往只在观众席里看过表演,从来没坐过这个视角。
舞台上,一群青年演员正排练开场舞:红绸飞舞、长鼓响亮、动作整齐利落,时而跑位成列,时而扭转腾挪,配着背景画面上的山河图景,有一种仿旧年代宣传片般的审美,节奏快而干净,情绪昂扬,却并不显得做作。
春岸剧团实际运转常常捉襟见肘,人手紧缺是常态,舞台却又多,演出排得密密麻麻。真正大型的、对外售票的商业演出,才会由舞监提前编排好灯光总谱:每一盏灯的位置、类型、色温、亮度、变化时间、灯光走向,全都写进细致的cue表里,由舞监或灯光师在控台上逐条走点操作,精确得像程序执行。
但对于眼前这种公益性质的演出,比如这场面向小学师生的爱国主题表演,就没那么讲究了。往往只有一份简单的纸质cue表,甚至干脆连表都没有,靠的就是现场“感应式”操作:灯光师目不转睛盯着排练场,凭经验判断该亮该暗、哪里该留灯、哪里该灭,节奏和氛围全靠手感把握。说得好听是临场艺术感,说得不好听,就是“靠混”——当然,鲁工有自己的一套说法。
“这种题材啊,讲究‘明亮’,但不是一味把光打死,要有层次,”,鲁工眼睛盯着灯区通道,手上不断切换色温与角度,“比如现在这段,有人转身用红绸扫场,你就不能让灯光淹过去,要空出位置来配合动作的‘走光’轨迹。”
贺易凡听得仔细,不时低头在小本本上记几句。
半个小时后,这场排练告一段落。演员下场前鞠了一躬,灯光缓缓收暗。
在舞蹈演员们下场后的十几分钟内,贺易凡趁着空档握住滑杆,实际操作了一遍。最开始确实很紧张,毕竟自己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影响到整个舞台,他指尖甚至都微微出了点汗。但几个回合下来,他发现操作比想象中顺——通道清楚,灯具反应灵敏,只要心里有画面,操作不难掌控。
剧场外面传来了人声,想来是下一波排练要开始了。
“我试试?”贺易凡跃跃欲试,手刚伸向控台,却被鲁工拦住了。
“别急,接下来不能练,”,老灯光师头也不抬,“商演最后一轮排练,要是你一按错把人打成绿脸,台柱子能掀了这后台。”
“……这么凶?”贺易凡下意识问。
“凶不凶你一会儿看,”,鲁工抬手指了指舞台,“那就是我们剧团最挑演出的主角。”
贺易凡不以为意,认为老师傅是太夸张了,就算是舞蹈演员,归根到底也是打工嘛,上班的事情需要这样斤斤计较?
他偏过头去,在看清舞台上那人时愣住了——是季修白。
贺易凡知道季修白舞跳的好,但是……竟然已经到台柱子的地步了吗?
“别看他年纪不大,选节目比老太太还拧——什么演出肯上,什么不肯上,全凭他一句话,”,鲁工倒像有点佩服,“但凡他肯跳的场子,就没有不出效果的。”
贺易凡没接话。他对季修白的认真是有所了解的:季修白对每一场演出的把控几近偏执,有时候甚至为了一束灯的角度、一道光的色温和舞监吵翻。不是普通的执拗,类似某种洁癖,也或许是某种……逃避方式。
灯光再次亮起,舞台中央出现一个静默伫立的人影,白衣束袖,头戴飞天冠饰,袖口贴金而不喧哗。
音乐起时,那人缓缓转身。
是敦煌舞。
没有唱词,也没有对白,整个舞台上只听得见古乐和织出的风声,仿佛某个千年前的晨曦,从舞者指尖一点点被点亮。
他的动作并不激烈,甚至称得上柔和,袖带随着身形飘起又落下,像是壁画中拂过石壁的风,那种克制的力量感让人不由自主屏息凝视。
鲁工不知何时停下了讲解,只轻轻点了一句:“他是难得的,有‘感应光’的人……你懂我意思吧?”
贺易凡没有应声。
旋转、下腰、扬臂,都是古典舞基础,却因演出服和舞者身形而呈现出极强的空间感。衣摆翻飞时灯光正好扫过,如金粉飘洒,投在背景幕布上。
没有唱词,伴奏是一段低缓而空灵的曲子,像是黄沙漫漫,又像是千年石窟中的低语。
贺易凡没动。他不是舞蹈爱好者,也不懂舞种技法,但某一瞬间,他竟感觉时间像是慢了一下。
直到舞蹈结束,灯光一层层收束,鲁工又开始了他的夸夸模式:“看到没?刚才那个跳腰翻那段,我那灯下得多准?跟着节奏下光,台柱子一扬头,咱这脸一勾——简直天衣无缝。”
贺易凡却仿佛没听见,直到鲁工在他眼前朝他挥了下手,他才像慢了一拍似的低低“嗯”了一声,眼神还黏在刚才那一束金粉般的光里,久久没散。
第34章出逃(伪)
◎“杀了我吧!”◎
黄昏时分,天边还挂着一抹桔粉色的余光,晚风里混着青草和柏油的味道,吹在皮肤上带点刚好合适的温度。
贺易凡把车开到排练厅门口,熄火、下车、绕到副驾驶边上,一边拉开车门,一边偏头望向台阶上那个瘦高的身影。
季修白背着包慢慢走下来,脚步不快,像是思绪还落在剧场的节拍里。
“累不累?”贺易凡轻声问。
“……嗯,”,季修白没有多说,垂眼应了一声。
贺易凡也不追问,伸手接过他肩上的书包放进后座,然后替他拉开安全带位置,语气轻松:“上车吧,家属接送不谢。”
车门关上后,车厢里只剩下空调风声。
等红灯的时候,贺易凡一边打方向一边顺口问:“饿了没?晚上想吃什么?”
季修白靠在座椅上,低头看着窗外没什么风景的街景,几秒后才开口:“……都行。”
他声音淡淡的,但手指紧紧地攥住了安全带——他想把那张演出票送给贺易凡。
贺易凡当时和小罗吹“小白肯定会给我留票的”真的只是随口一提,他本人也没指望着季修白会想着他……但是季修白真的从老师那里要了一张内部票。
几乎在外套口袋里把那张票的一角捏出褶子,季修白的指尖从兜里探进去,又缩回来,拿出来又塞回去,反反复复,像在准备递情书的小学生。
“你要是实在不知道想吃什么,”贺易凡一边打着方向盘一边说,“我给你做那个煎饺面汤吧,早上忘记解冻虾仁了,只能用鸡蛋。”
季修白没作声,但耳尖轻轻动了一下。
贺易凡见他不说话,也没追着问,想了想,又补了一句:“今天表现怎么样?有人找你麻烦吗?”
“……没,”季修白望着窗外,语调却轻得有点僵。
“那就好,”,贺易凡偏头看一眼副驾驶那张冷淡的小脸,一想到这就是舞台上闪闪发光的那个小人就感觉非常神奇,所以今天额外地想和他搭话,终于被嫌弃了。
季修白侧过头来,睨了他一眼:“你好烦啊。”
贺易凡哀叹:“你可还在我的车上,哪怕对司机也要客气一点啊。”
季修白纠结了一路没敢把票拿给季修白,他没有反思是自己性格的原因,直接闹起了别扭。
与此同时,楼上贺易凡的房间里,他正在鬼鬼祟祟地给灯牌设计画图。
这是小罗出的主意:“你拿个灯牌,他演出完了第一眼看见你,肯定感动得不得了。别说是他,我要是跳了一晚上舞,一抬头看见有人举着‘我家小白天下第一’那种牌子,我直接跳下台嫁了……咳咳,娶了。”
贺易凡虽然嘴上说着“幼不幼稚”,但心里却想试试看。为了效果不俗,他还被迫听小罗给他讲了半小时“什么字体看着更有冲击力”、“灯泡和荧光贴不能混用,会土”、“灯光要柔一点,这样显脸小”……还有一个小罗说的秘密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