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她一直闹着要剪头发,剪如今女学生流行的“半月式”,但五姨娘死活不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老派人士一般是不会同意的。
  “不过九姨娘挺奇怪的,”方颖琳忽闪着大眼睛,“她说她终身有靠了,难不成她的终身要靠一个奶娃娃不成?”
  产妇坐月子,外男不能进卧房,女眷们可以去探望。
  方颖琳在月城念中学,接受了不少新思想,颇有志气的咂巴着嘴,“每个人都要靠自己哩,靠父母靠亲友都是不成的,靠儿女就更不成了。”
  方绍伦看她可爱的样子忍不住伸手扯了扯她的辫梢,逗她,“好,那你下午去百货公司靠自己会账吧。老板看你这么有志气,多半是肯赊给你的了。”
  方颖琳把身子扭得跟头上的麻花辫似的,又是跺脚又是噘嘴,“咱们家在百货公司是挂账哩,一个季度来跟府里结一次。不过我知道大哥是笑话我,我这不还小嘛,等长到你这么大肯定是要靠自己的。”
  这话倒令方绍伦汗颜,他已经长到这么大,新年过完就可以说二十三了,花销还是家里负担。
  预备去沪城任职,方学群又拨了一笔款项给他,让他租个好点的公寓。
  魏司令倒是极力邀他住魏公馆,但魏家是极大一家子,比方府人口多得多,就算有空屋,劳师动众也不方便。
  何况他很有些怕了魏七小姐,回了沪城隔三岔五给他打电话,一问又没什么事,只是闲聊。要是住到魏家去,只怕要被她烦死。
  他有心想买套公寓,张三买的那个盘口就不错,倒不用那么大,一间半够住就行。
  但是他爹给的“黄鱼”,在东瀛花用了一点,剩下全给了袁闵礼,靠自己买是不用想了。
  刚想跟府里张嘴,就听到账房跟三姨娘盘账,说刚开年府里开销就很不小。
  三姨娘又抱怨那些来打秋风的穷亲戚,他就歇了这个心思,选个合适的位置租一间也行。
  他在东瀛的时候,头两年住学校宿舍,后面一年才出来赁房子,家具设施一应齐全,倒也方便得很。
  沪城是大城,租赁事宜应该不会比京都繁琐。
  他出了五姨娘的屋子,正好跟阿良碰个正着,赶紧招手,“过来过来。”
  这皮猴一到过年就滑不溜手,总是一个照面又不见了人影。
  他扯他到沙发上坐下,正色道,“我开年要去沪城,你该听说了?是跟我去呢还是留在月城你得有个打算了。”
  阿良倒不忸怩,朗声道,“跟你去怎样?留在月城又怎样?”
  方绍伦敲敲他剃成青皮的脑袋瓜子,“跟我去呢,城防这块天天巡街。留在月城的话……”他沉吟了一下,“要么去二少爷手底下,要么去张三那,你自己选。”
  从小跟着他的人,绍玮多半不会重用。跟张三的话,也不晓得他愿不愿意带,他亲自去说,应该能成,这点面子总要给的。
  阿良看着凝神替他思索的大少爷,很有些愁眉。
  论舒服再没有比跟着大少爷更舒服的了,吃穿从没亏待过,逢年过节都有红包给,一般的事都自己动手,长随小厮也有自己的圈子,他打听过了,再没有比大少爷更好伺候的主子了。
  但是……他瞄一眼庭院的方向,那里空荡荡的,并没有那抹俏生生的人影。
  他陷入纠结里,嗫嚅道,“……让我考虑两天成不成?”
  “怎么不成?正好府里添丁办‘三朝’,我还得过几天才走呢。”
  不得不说,方绍琮生得很是时候,方绍伦要是到沪城去了,再回一趟吧嫌麻烦,不回吧又有闲话生。
  方学群翻了老黄历,正月十九上上大吉,订下那天办‘三朝’。只有一个星期,时间紧凑得很,府里立刻忙活起来。
  但是再忙活,大少爷也帮不上忙,便只管收拾自己的行李,等吃完酒席就走。
  过了正月十五,西岷大学的校长董鸣宇打电话到方府来,说他表妹董小姐已经来西岷任教了。
  又再三的致谢方大少爷昨日派车接来了赵书翰,因此要在玉楼东请一桌酒席,宴请方大少爷,并请两位新上任的教授作陪。
  方绍伦换了套西服,在外头套了件大衣,稍作收拾。
  府里司机正忙着,他叫了辆黄包车到玉楼东。
  装饰得古色古香的小包厢里头,纤瘦的身影正欣赏着墙上的字画,听到门响,转过头来,正是一路同船回来的董小姐。
  董小姐论姿容不算绝色,但气质高雅,言行爽朗,主动伸手过来,“方先生。”
  她跟方绍伦同船回国,交流不少,笑道,“我全名董毓菁,若不嫌弃唤我‘毓菁’就好,小姐少爷的听着别扭,也显生疏,咱俩也算熟人了吧?”
  方绍伦最喜欢这种大大方方的性子,与她握了握手,“正该如此,叫我绍伦就好。尊兄总算把你盼来了。”
  他转头跟董鸣宇和赵书翰打招呼,“鸣宇兄邀约是美意,但我不日又要去沪城,这顿一定让在下做东。毓菁、书翰远来是客,让我略尽地主之谊。”
  他常在玉楼东吃饭,点了一桌特色菜,又命灶房温两壶黄酒送上来。
  黄酒度数低,口感醇厚,便是女士喝两杯也不要紧,喝不醉人。
  四人把酒言欢,渐渐言语熟络随意起来。
  赵书翰原本还有些拘谨,酒过三巡,也打开了话匣子。
  “不瞒诸位,当时我留洋东瀛,家父劝我学经济之道,但我立志工科。东瀛弹丸小国,便是靠工业改革振兴了经济。”他不善饮酒,低度数的黄酒也令面庞绯红。
  “东瀛棉纱、生丝在机器的加持下,一夜所产胜过全镇一年所出,生产力悬殊之巨大,是我的父辈们难以想象的。”赵书翰是毕业于京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高材生。
  “所以,校长命我攥写专业设置方案,除数理化基础课程之外,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热力学和流体力学都是我想要开设的,只是如今师资紧缺,少不得根据聘任的师资专长稍作调整了。”他皱眉叹气,十分忧心的口吻。
  董鸣宇与他碰杯,劝慰道,“教育乃百年大计,只要方向正确,日复一日,水滴石穿,终能有所成。人才这块,我会再尽力招揽。”
  他投身教育,殚精竭虑,西岷大学如今有限的几个师资都是他四处网罗来的。
  董毓菁笑道,“我有个想法,想让列位帮忙参详参详。”
  “现在北平、沪城两地报刊杂志发行十分红火,有些报纸几乎人手一份,我在东瀛修的文学专业,写文章勉强能行。月城青山绿水风景秀丽,民众淳朴和善,把此地人物风情兼叙西岷趣事,写下来投稿,倘若被选中刊登,千百万份报纸岂不就有千百万个人知道?说不定被有偏好的人才看见,能主动来投奔。”
  三人听后齐齐鼓起掌来,方绍伦赞道,“文字的力量,从古至今都有论证,若实行顺利,招揽的效果说不定比鸣宇兄四处奔忙还强得多。来,毓菁,我敬你一杯。”
  他眉眼含笑,举杯向她。张定坤推开门,正好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推门,皆因在门外听到方绍伦的声音,叫着一个女子的闺名。立时让他忘了礼数。
  方绍伦是正对着董毓菁的,姑娘眼睛里突然泛起一阵涟漪,他不由得转头,哟,花孔雀又来了。
  他今日穿了西服,驳壳领的大衣,依旧威风凛凛、气度非凡。
  董鸣宇迎上去,两只手握住,“哟,张三爷,相请不如偶遇,来来来,快请坐下喝一杯。年前就想邀约,又怕您事多。”
  他已经忘了这顿是方绍伦做东了,拉铃喊跑堂的来加菜。
  “不用忙,我在隔壁吃过了。”新年伊始,少不了聚餐宴饮。
  方绍伦开始没意识到张定坤的来意,毕竟两人前几日算是掰扯清楚了。
  可等张定坤很自然的拉开他和董毓菁之间的椅子坐下,笑道,“在外头听到大少爷的声音,所以进来看看,没打扰你们吧?”
  他稍微感觉到了一点不妙。
  董鸣宇给张定坤倒酒,“怎么会?请还请不到。绍伦推荐的这黄酒不错,您尝尝。”
  张定坤端起酒杯跟董鸣宇、赵书翰都碰了碰,最后转向董毓菁,“这位女士是?”
  “是我表妹。”董鸣宇抢着答了,“跟绍伦兄一起坐船从东瀛回来的。我表婶身体不好,让她提前了半年回国,倒正好跟绍伦同船,也是天定的缘分了。”
  他说这话绝无半点暧昧的意思,朋友缘分也是缘分嘛,听在有心人的耳朵里就变了味。
  张定坤拈着那杯酒,转头去看方绍伦,嘴里凉凉道,“这缘分真是不浅呐……”
  微微勾起的唇角,似笑非笑的表情,方绍伦瞬间就明白过来。得,又发病了!
  他连忙站起身,“既然张三爷吃过了,那咱们今天就到这?有时间去西岷看你们。”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