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谢谦然侧过头,微微颔首,神情自然:“沈律。”
沈沂水顿了顿,亦对她颔首。
不久董律从外边走进,在谢谦然的对面坐下,还朝沈沂水挑了挑眉:“沈律啊,坐你旁边的小刘昨天感冒了,你可是我们律所的中流砥柱,把你传染了就不好了,我就把小谢调过来了,你没问题吧?”
谢谦然看向沈沂水。
沈沂水正在给三个实习生分配任务,闻言,微微抬头,瞥了董律一眼:“都行。”
谢谦然于是又低头,静静地看向桌面材料,然而眼神实际上已经有些虚焦。
她没有在认真阅读任何东西,沈沂水就坐在她隔壁,指导着四个实习生里除她之外的那三个。
她的全副心神都被余光里的画面占据。
直到董律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她的视线才逐渐凝成实质。
“来了。”她利落起身,并未发觉沈沂水因此也朝她这边看来一眼。
午间休息时,董律有急事外出,办公室里的人三三两两也邀朋约伴地外出吃饭。
办公室里一时只剩下谢谦然与沈沂水,以及三个实习生。
谢谦然余光中看见沈沂水合上电脑,看样子是也要去吃饭。
三个实习生见状起身,向沈沂水邀请道:“沈律,和我们一起吃饭吧,好多问题想问您呢!”
沈沂水没有拒绝。
谢谦然于是抬手:“我可以一起吗?我也有问题想请教沈律。”
第44章 “我觉得沈律的安排就很合理。”
拒绝谢谦然,不仅会暴露两人之间存在的微妙关联,更可能导向一场职场霸凌。沈沂水自然不会那样做。
三个实习生,带上谢谦然,围着沈沂水朝楼下走去。
一行人热热闹闹——至少那三个人是热热闹闹的。
“吃什么?”
“不知道啊,我们有五个人,能吃点好的吧?”
沈沂水适时道:“大家第一次一起吃饭,我请客。”
三个实习生欢呼起来。
谢谦然仍然安静地走在沈沂水右手边。
沈沂水并没有刻意去看她,但也从余光中无意中发觉了一点——谢谦然长高了。
而且她高了不少,高到沈沂水走在她旁边时,平视的余光只能看到她的肩头。
沈沂水的脑中忽然闪过几个画面,最后一个闪过的画面里,她被某个不断长高的小孩抵在墙边时,那时她也在想,这个小孩还会长高吗?
现在这个小孩真的又长高了。
那时候她狼狈地逃开,次日面对的便是空空如也的房间。
这次她还要逃吧?这次逃开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吃火锅吗?”
实习生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要是吃火锅,那不如吃牛蛙?”
“牛蛙好啊!我喜欢吃!”
沈沂水并不吃一切可能携带寄生虫的食材,她正打算开口,便听另一边谢谦然道:“不好意思,我不吃。”
空气安静了一阵。
片刻后,又有人提议道:“那吃日料吗?我知道这附近有家日料挺好吃的。”
谢谦然似乎又打算拒绝:“我……”
沈沂水抢在她之前道:“我不吃生食。这附近有家烤鱼,味道不错。”
实习生们纷纷点头。
沈沂水暗暗看了谢谦然一眼,眼神不算温柔。
一个新进入集体的实习生,既没有熟人又没有地位,太过出头、不好接触可不是什么好事。
更何况谢谦然根本没有什么忌口。
但这一眼看过去,她却发现谢谦然也正在看她,眼神平静、却坚定的。
沈沂水心口剧烈跳动了一下,她迅速收回视线。
烤鱼店内,众人围坐一桌,三个实习生同坐一边,谢谦然则与沈沂水同坐一边。
大家看起来都有些拘谨,尤其沈沂水与谢谦然之间隔了一人的距离。
实习生中有人好意想要破冰,便问道:“大家都是哪个学校的呀?我是京师大的。”
“我是京航的。”
“我也是京师大的,你知道的吧,咱俩可是同学。”
三人又看向谢谦然。
谢谦然:“京大的。”
三人便“哇”道:“京大的学霸啊!”
按道理说谢谦然应该谦让两句,譬如道“京航和京师大也很厉害”诸如之类*。
但她只是答完便沉默了,并没有要寒暄的意思。
沈沂水内心默默打了个问号,接话道:“我也是京大的。”
三个实习生的话题中心于是转到沈沂水身上:“面试的时候就感觉沈律问问题很有条理!”
“我之前查过沈律的履历,真的很厉害!”
“对啊对啊,沈律好像还是省城高考文科状元?”
沈沂水无奈道:“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三人于是又转向谢谦然:“谦然呢?你是哪里人呀?高考考得怎么样?”
“我是尧县人。”谢谦然道,“考得还行。”
还行。沈沂水低头喝水不语。老姚可告诉她,谢谦然考出了近十年省城文科的最高分。
三个实习生问:“尧县是哪里?”
谢谦然顿了顿:“省城旁边。”
“省城和尧县是一个地方的啊?”三人诧异,“那你和沈律是老乡啊!”
谢谦然点头。
三人表情有些微妙,其中一人说破道:“那你来这个律所是因为沈律吗?”
沈沂水心头又是一跳。虽然知道三人想试探的是是否有面试黑幕,但她清楚这个问题听在她和谢谦然的耳朵里都有另一重意思。
她于是拿空杯在桌面上轻敲了一下,装作坦然道:“放心好了,我离开省城四年,离开京大还要更久,没听说过京大有这么一号人。她和你们一样,都是按程序进来的。甚至因为她的学历太过优越,我和另一位面试官并没有录用她的打算。是董律一己之力把她拉进来的。”
实习生们纷纷表示理解:“overqualified了,但现在找工作真的不容易,学历再高,岗位也就那么多。”
沈沂水不知可否,谢谦然则始终保持沉默。
午餐时三个实习生向沈沂水问了许多问题,而午餐前主动加入她们、自称有问题要请教沈沂水的谢谦然,却莫名一言不发。
众人用餐将要结束时,沈沂水接到一个电话,匆匆先离去了。
而三个实习生目送沈沂水离开后,便讨论起其他话题来。
先有一人试探道:“刚才沈律说,谦然是董律一定要招进来的,我今天看到谦然桌上堆了好大一沓文件,都是董律给的吧?”
谢谦然道:“他说今天内要整理完。”
“那整理得完吗?那么多,我们三个人都整理不明白。”
谢谦然摇头:“不行,不现实。我今天能交给他三分之一,他也知道。”
三人观察谢谦然的态度,放松下来:“你可算愿意说话了,刚刚是不是沈律在这里,所以你不敢说话啊?”
谢谦然迟疑片刻,微微点头。
三人笑道:“那你看人可不太行。我们来之前都打探过了,这家律所业务能力最强、人最好的就是沈律了。你跟着的董律……不是我们想说他坏话,我们说了,你也千万别告诉他啊?”
谢谦然点头:“嗯。”
“这家律所,其实总部在你们省城。十几年前,总部经营有了起色之后,就派出几批年轻优秀的律师到北京和上海开拓业务版图。上海那边我们不知道,但听说北京这边经营得也还不错,直到内部开始出现分歧。
“什么分歧,我们也不清楚,但最后那些来北京开拓的元老都走光了,就剩下董律一个。
“后边招进来的人,基本都是董律拿主意,你也看得出来,咱们律所其他人都唯董律马首是瞻。也就沈律敢和他刚一刚了。”
谢谦然听到这里,问道:“那你们为什么还过来?”
三人无奈道:“和你一样啊,大学玩过去了,简历还不够漂亮,这就是能找到最好的地方了。”
顿了顿,其中一人又低声道:“其实我们倒还好,你才要小心。听说董律派活很压榨人的,而且还很喜欢收底下人的红包……”
谢谦然点头致谢:“我知道了,多谢提醒。”
此时四人之间的氛围还十分融洽,三个实习生似乎还有意要将谢谦然拉入她们的小团体。
但次日下午,事情便出现了转变。
董律忽然要求实习生进行一场工作汇报,主要内容是工作中学习到的知识及遇到的问题。
三个实习生一头雾水,她们来到律所才不过三天,接手工作更是只有短短一天半。
这么短的时间,能学到什么,遇到什么问题?
三人聚在一起讨论时,却见谢谦然已经在她的办公桌前做起ppt。
办公室的氛围——至少是围绕着四个实习生的氛围,变得有些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