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此事,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
  王妃们都觉得,皇帝连这种绿帽子都能忍,还真的算得上是仁君呢。
  有时候,女人们的嘴是很有用的。
  枕头风也是很厉害的武器。
  王妃们的这枕头风一吹,藩王们当年多多少少也想起了一些陈年旧事。
  都是皇帝的儿子,大家也了解这几位当年的纠葛。
  众人一想,也觉得皇帝连大将军王和晋王都能包容,大概对他们也没什么恶意。
  至于魏王……
  魏王那是活该!
  谁让他过去欺负皇帝欺负得那么狠?
  让香君欣慰的是,咱们皇帝也实在有些演技在身上。
  这一整年,皇帝对太后的思念都极真切,尤其是靠近小祥祭典的这几月,皇帝时常哀思,时不时就要拉着自己的兄弟们思念母亲。
  偶尔还会请当年和母妃关系不错的老太妃入宫,聊一聊太后的旧事。
  皇帝在众藩王面前都落泪过好几次。
  诸位藩王,也都慢慢相信,皇帝让所有的皇亲国戚进京,就是为了替太后娘娘办祭典,为了表达他的孝心。
  大家只想着怎么好好的把祭典混过去,只要哭得伤心一些,不让皇帝生气,想必一家人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地回封地,就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终于,到了太后“小祥”之祭这一日。
  第247章 八王谋逆
  太后小祥。
  宫外,皇帝率宗室王公、文武大臣赴太后陵寝致祭。
  然而,皇帝看了一圈,发现晋王竟然没有来。
  “怎么回事?”皇帝看一眼身旁的顾亭雪。
  顾亭雪上前,小声回答:“晋王殿下突发腿疾,痛得下不了床,神策军已经去请了,就是抬也会把人抬过来。”
  皇帝冷哼一声,晋王这腿疾倒是来得巧。
  许焕文作为这次小祥的读祝官,忍不住提醒:“皇上,微臣怕等下去会误了时辰。”
  皇帝看一眼顾亭雪。
  顾亭雪立刻回答:“明知今日是太后小祥,晋王却故意拖延不来,皇上若是要治他一个不孝不悌之罪也无不可。”
  皇帝想了想,的确如此,今日还要办大事。
  皇帝痛斥了晋王一番,便命令祭典开始。
  于是,祭祀开始,皇帝着素服,腰系素带,至陵前行三跪九叩礼。
  许焕文作为读祝官跪诵祭文,读得那叫一个声泪俱下:“底痛惟慈闱,奄弃兹辰,星周纪候,悲慕弥深……”
  下面的皇室宗亲也都抹泪哭泣,无论有没有眼泪,先哭了再说。
  祭文诵读完毕,皇帝亲献酒爵,然后燎炉中在焚烧帛幡、祝文。
  做完这一步,祭典就要结束了。
  皇室宗亲众人的一颗心马上就要放下。
  此时,却一支飞箭朝着皇帝射来,顾亭雪上前,挥剑一刀斩断那箭矢,紧接着又有漫天的箭矢射来。
  “护驾!”
  ……
  宫内,太后生前所居的仁寿宫内设好了神龛。
  皇后率妃嫔、公主、诸位王妃、宗亲妇孺、命妇们对太后娘娘的牌位行六肃三跪三拜礼。
  内廷焚化金银锞、冥衣。
  祭祀结束,就在宗亲和命妇们准备退下的时候,香君一个眼神,侍卫便齐齐上前,挡住了众人的退路。
  只见贵妃穿着一身素服,缓步踏上玉阶,声音清冷如刃。
  “诸位王妃、命妇,祭祀之礼未毕,何必急着散去?”
  “贵妃……”皇后蹙眉看向香君,她脸上难得的有了一点严厉的神色,“本宫在此,不容你放肆,如此多亲贵、命妇在下,你怎可如此不知尊卑,还不退下……”
  香君压根不理皇后,甚至没有给皇后一个眼神。
  “方才宫外递来急报,八王谋逆,在太后小祥之祭上,行刺杀皇上之事。”
  众王妃、命妇骚动惊呼,甚至有人吓得瘫软跪地。
  怎会如此?
  “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众王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可能行谋逆之事!”
  皇后也是有些惊慌失措,谋逆此等大事,她怎么毫不知情?
  皇后看向香君:“贵妃,你是从何处得来的急报,本宫为何不知?”
  “皇后娘娘有什么疑问,还是等皇上回来问皇上吧。来人,送皇后娘娘回甘露宫,派人守着甘露宫的大门,若是皇后娘娘敢与宫外传递信息……便处死甘露宫的所有宫人。”
  “本宫是皇后……”
  几个太监直接捂住皇后的嘴,将皇后架住就走。
  甘露宫的人看如今的形势,也不敢多言。
  毕竟,出了事儿,皇后也许没事儿,甘露宫的人可是要命的。
  等到皇后走了。
  香君又看向诸位后宫里的妃嫔。
  “本宫也劝诸位妹妹,赶紧回自己的寝宫,锁好宫门,老实待着。若被本宫发现,有谁存了不该有的心思……就别怪本宫不顾念姐妹情分。”
  众妃嫔大气不敢出,纷纷退下。
  等到宫妃和皇子、公主们都走了,香君才又看向被侍卫们围住的诸位王亲和命妇。
  众人一脸惶恐地看向玉阶之上的贵妃,只见贵妃抬眸扫视众人,眼中寒光隐现。
  “来人!仁寿宫内外落锁,无本宫手令,妄动者——以同谋论斩!”
  小路子端来一个圈椅给香君坐下,香君坐在玉阶之上,接过宫人递过来的茶水。
  “诸位且安心候着吧。待神策军清剿完‘逆党’,本宫自会送清白之人……体面归家。”
  ……
  香君在宫中看住诸王的家眷和命妇,是为了保证宫外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太后陵寝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一直到了深夜,皇帝才在禁军的护卫之下回了皇宫。
  除了一直在家里待着,跟神策军斗智斗勇,到最后都没有离开王府半步的晋王,剩下的诸王全都被关进了诏狱。
  香君知道,只怕接下来的几个月,顾亭雪都要待在诏狱审案子,她是见不着顾亭雪的人了。
  等到皇帝回宫,才对宫中这些妇孺有了处置。
  和叛乱亲王相关的家眷们自然也是送去诏狱里关着。
  若是关不下,就先送去“高墙”关着,那是专门囚禁谋逆宗室的特殊监狱。
  一时间,整个京城风声鹤唳。
  接下来几日,皇上罢了朝,谁递折子进来,皇帝都不看。
  谁也不知道宫中和诏狱发生了什么。
  时不时的,就能看到神策军冲到某个官员的家中,把人给带走。
  一封又一封的折子递进皇宫来。
  皇帝实在是心烦,干脆连太极殿都不待了,日日就待在香君的承香殿里。
  毕竟,这里听不着大臣们唠叨。
  香君故意在皇帝耳边吹耳旁风。
  她一边给皇帝捏着肩膀,一边问:“晋王是不是知道陛下的计划,怎么会那么巧,偏偏太后小祥祭那日,他的腿疾犯了?”
  皇帝闭着眼,冷哼一声道:“他可不是那一日才犯的病,他是病了半年多,京中不少人都知道,而且,这半年,他一直和诸位皇亲无任何交集,连面都没见过。”
  香君心里咯噔一下,这晋王还真的是谨慎啊。
  诸位王爷们不是不担心皇帝生了处理藩王的心思,但只有晋王谨慎到什么内情都不知道,还一点把柄都不留给皇帝抓。
  但香君还是要继续给皇后上眼药的。
  “原来晋王是真的病了,那就好,我还以为是哪里走漏了风声呢,此事,皇上只与臣妾说过,若是真是从宫里走漏了风声,臣妾非得好好整顿承香殿一番才是。”
  “放心,朕让人查过了,无人走漏风声。你的承香殿,朕是最放心的。”皇帝神色阴森,继续说道:“要说这宫里与晋王交好,除了皇后还能有谁呢?真的有什么消息漏出去,也轮不到你。”
  第248章 但凡换个人,都死八百遍了
  诏狱中,顾亭雪负责审讯这群皇亲国戚。
  这些人一开始还很狂妄。
  因为他们都看出来了,这次谋逆,就是皇帝对他们彻头彻尾的陷害。
  只要他们能统一口径,抵死不认,就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毕竟,大齐是儒家治天下。
  儒家强调“孝悌”,兄弟相残被视为违背天理。
  戕害血脉至亲这种事情,就算是唐太宗那般的雄主,千年后,也被评价“太宗杀兄,终是欠个名分”。
  甚至,许多人都认为,就是玄武门之变开了唐代皇位血腥争夺之先河。
  皇帝但凡还要点后世的名声,就不能随意地定他们的罪。
  然而,在饿了他们几日之后,顾亭雪将众人分开,并且告知了他们一个消息:
  首告之人,可以得到皇帝的原谅,皇帝会赏赐其一座京城的大宅,保全家性命,除了庄田之外,其余的家产也可以得到保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