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女官的职位兴许没有那么吸引人,就是女眷们心里想报考这查税的女官,轻易也是不敢开口的。
  但是这恩科的名额,却是实实在在的让所有人心动。
  都不用她们自己开口,家里的男人也要来劝自己的妻子或者母亲去考一考这女官。
  多少人考了几十年,甚至父子齐上阵,都没能过童生试。这回只要自己的妻子、母亲考上,家里便能多一个乡试的名额,谁能不心动?
  有的家族,甚至连七十岁的老祖宗都出来考女官了。
  香君也觉得自己很是幸运,实在是要多谢之前礼部的尚书要跟自己闹,闹得她把礼部的人换了一遍,如今礼部都是她的人,这选女官、增加科举乡试人数的事情,都很顺利的推行了下去。
  这一个月轰轰烈烈的考核结束后,全国一共选拔出来了一千名女官。
  这些女官分别被授予了从九品到七品的官员品级,等到此次新政推行结束,税务收缴完毕之后,再根据她们的贡献重新评定。
  此举,便是后来大齐女官制度的基础了。
  但仅仅只是女人们去,那也是不够的。
  香君曾经给先帝行过吞蝗礼,她那时候可是先帝的宠妃,还有皇子,不一样被那群老东西瞧不起么?
  若只把这些女官派下去,这事儿也办不明白,还要白白让她的女官受气、受欺负。
  香君也不用那些老学究们尊敬她的女官,她让他们怕的女官便是了。
  于是,香君便派出了她的四把利刃。
  江南派去顾亭雪,西南川贵派去袁好女,北地是大将军王,香君还把蓟辽、三边都塞给了他,忙去吧大将军王!
  剩下的还有湖广、两广,全都交给卫知也,他在先帝旁边“郁郁不得志”了那么多年,也该他出去发挥发挥他的才干了。
  四人都是钦差,可以便宜行事,可以先斩后奏。
  甚至走之前,香君还叮嘱了,就是砍了总督的脑袋,她也给他们兜着,大胆的去办,把粮食和银子都给哀家弄回来。
  香君只要结果,不管过程。
  (九)
  仲夏之时,全国各处选拔的女官们,便陆陆续续抵达了京城。
  香君看着这些名单,倒是有些意外,最多的竟然是商户女,而且京城出身的女官竟然是最少的,大概京城的家族更要面子,也不稀罕那乡试的名额吧。
  这些女官们的年岁,从二十岁到五十岁不等。
  有的家里是做丝绸贸易的,有的是开票号的,有的是耕读世家,有的是茶商,有的是卖马的,还有染料行业的、典当行的,等等等等,应有尽有。
  香君就干脆把她们留在京城,培养了一个月,反正天热也不好赶路。
  大家不仅要学习如何收税,还得彼此学习,了解不同行业的规矩,这样她们下去收税的时候,才不容易被糊弄。
  终于到了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
  这一日,天气极好,微风不燥,阳光明媚。
  三位钦差,各自带着精兵强将和一千女官们,聚集在德胜门,准备离京。
  太后娘娘和新帝亲自来送。
  之所以走德胜门,是希望女官们能打好这新朝开启后的第一场仗。
  这是大齐有史以来的第一批女官,新政的成败就系于她们一身了,香君知道,到了地方,她们要遇到数不清的麻烦,甚至连香君都料想不到的困境。
  但是香君半点都不担心。
  她们心思缜密,不厌其烦,她们有的手段柔软、以柔克刚,有的泼辣爽快、得理不饶人。
  但她们每一个都耐得住磋磨、受得住寂寞,忍受得了疼痛。
  香君怎么会担心她们把事情办坏呢?
  从前,她们被困于闺阁之中,那手只能在闺阁描红。
  但从此以后,她们的手,要丈量大齐的土地,要刺穿男人们的谎言,要为她整顿商税,厘清旧账,要帮她开辟盛世。
  最初,这些女官们来京城,只是想为自己族中的男丁们挣一份前程。
  可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见到了那么多的姐妹,听到了太后娘娘的教诲,似乎,有许多想法,都在一点点的改变。
  如今她们坐上马车,朝着全国各地而去。
  第一次,她们感受到人生的宽广。
  (十)
  太后新政推出的第一年,人人都以为会以失败告终。
  但一千查税女官,再加上大齐的四位杀神压阵。
  虽然经历了不少波折,砍了不少脑袋,灭了几个家族,但这第一年的税收,终于是顺利的收了上来。
  这也意味着,太后的新政算是初步成功了。
  只是,北方几地的税收,不是大将军王运回的,而是由周子都运送回京。
  周子都从北直隶那边到京城来,比顾亭雪从江南回京的速度要快一些。
  所以顾亭雪回京的时候,周子都已经在京城都待了半个月了。
  好巧不巧,顾亭雪一回来,就正好周子都正局促地坐在昭临宫里。
  顾亭雪见状也没多说什么,连衣服都没换,直接就挤走了大总管小路子,到娘娘旁边伺候茶水。
  香君看顾亭雪的脸色,清了清嗓子,对顾亭雪说:“顾大人也帮着周将军看一看吧。”
  “看什么?”
  “哀家想给周将军赐婚,但也得找到一个合周将军心意的,便让周将军自己看一看。”
  周子都面前摆着三张画像。
  顾亭雪挑了挑眉,神色倒是愉悦了不少。
  只是周子都起身回绝了香君的赐婚,只说这几位小姐,都是家里金尊玉贵养着的,怕是受不了边疆的苦寒,便告辞走了。
  等人走了,香君的一张脸才垮下来。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哀家都给他挑了半个月了!”
  说完,香君才看向顾亭雪,“回来了也不知道换身衣服歇一歇,你倒是不怕累着自个儿。”
  顾亭雪拿起周子都留在此处的画像。
  “娘娘倒是舍得周将军。”
  “少跟哀家在这里阴阳怪气。”
  “周将军为何不愿娶妻,娘娘难道不知道么?”
  “知道又如何,但为了大齐,他必须娶妻,还必须多生几个孩子。这大将军王是这辈子不会再有后代了,他一死,哀家都不知道天德军怎么办?名将就该多生孩子!”
  第441章 (番外)太后的日常6
  虽说,那些天赋异禀的名将得靠老天爷给,几代也不一定有一个。
  但是有基本军士素养、能得到军队将领支持、能凝聚军心的将领,还是可以靠世代传承来培养的。
  如果说最开始,顾亭雪还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忧虑,如今也是烟消云散了。
  他的娘娘,满脑子就只有天下,他实在是多虑了。
  “我倒是有个不错的人选,娘娘要不要看一看?”
  “谁?”
  顾亭雪回答:“李昭月。”
  香君没听说过京城有这么一位贵女啊,又问:“谁?”
  “将门遗孤,她祖上也是开国名将,家族定身过得时候,子弟皆习兵法,府邸藏书千卷,兵器陈列如林。但到了第三代,家族男性就接连战死,因为人丁稀薄,所以渐渐就没落了。先帝当年夺嫡的时候,陷害薛氏,她家也被波及,因为祖上留下的丹书铁劵,所以倒是没有被抄家灭族,只是被流放。流放几年,家族的男性接连死去,后来虽然平冤昭雪,回到了京城,却只剩下家里的老祖母支撑着公府,因为没有男丁,连爵位也无人承袭,自然也就渐渐被京城的名门望族排除在外了。”
  香君心里骂着先帝,真是造了不少孽。
  “那她家中有多少人?”
  “全都是女眷了。她今年十八岁,照说早该出嫁了,但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
  “因为什么事情?”
  “因为十五岁的时候,跟着家里嫂嫂们出去参加宴会相看的时候,一人打了三个纨绔,之后便有了恶名,不仅她没嫁出去,她的姐姐和妹妹也都耽搁了。”
  香君想了想,果然合适。
  周子都那种闷葫芦,就得给她找个直来直去的。
  “她家其他的姐姐妹妹如何?”
  “她的几个妹妹都还小,大姐李昭玉倒是个人物,如今都是她在管家、教育姊妹,当年因为自己妹妹被退了婚,却也没有怪过妹妹,还是她亲自去那三家被打的纨绔家里,给妹妹的请的罪,是个极稳重的人。”
  香君心里有了主意。
  “世代忠良,若是落得这个下场,岂不是让所有将士们寒心?哀家,要让天下所有为国征战的将领和军士们看一看,哀家治下,绝不会让一个忠臣寒心。”
  (十一)
  京城最近有了一件新鲜事。
  没落多年的李国公府,忽然就炙手可热了起来。
  先是全家都被太后娘娘召入宫中,得了不少的赏赐。
  紧接着太后娘娘下了旨,先是夸赞了李家的满门忠烈,然后说:既然男丁凋零,便女眷扛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