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舒慈气满头大汗,只感觉刚刚跑得太猛,又闻着焦丑味,实在有些喘不上气。
  借着巨虫燃起的火光,她虚弱地瞄了一眼对面的墙壁。
  心里“咯噔”一声。
  甬道墙上的壁画不知什么时候又变了。
  刚刚的房间进出明明都只有一个出口,为什么这甬道变了?
  舒慈的热汗变得冰凉。
  杜月恒也发现了,举起一根手指,指着那壁画,颤声问道:“舒慈,我们是不是还在鬼打墙里?”
  舒慈鼓起勇气,抬眼去看那壁画。
  那画面不再是庄严肃穆的人群护送青铜棺椁,为秦始皇送行。而是另一只队伍,尽是少年少女,向着海边的一艘大船而去……
  空气越来越稀薄,舒慈意识模糊,只见眼前的壁画又开始扭曲,线条分崩离析,又重新组合,变成一个巨大的漩涡——
  她再次被吸入其中。
  舒慈的意识还清醒之际,模模糊糊地想道——原来这壁画上还有第三重法术。
  ***
  与前两次所见不同,这次舒慈落在了港口上,时值清晨,乌云密布,海风吹拂,天空飘着绵绵细雨。
  港口中,停靠着一搜巨大的帆船。船身长百余丈,宽约十余丈,两头翘起,用深褐色桐油通涂,泛着光泽。船中央竖着数十丈的桅杆,收着一张白色的帆。
  目之所及,数千名少男少女整齐排列,有的脸上木然,有的表情忐忑,有的面露担忧,皆是齐齐望着前方的高台。
  那台上立着一个人。
  正是舒慈前一次在幻境中所见方士。他这次身着玄色长袍,手持拂尘,神情严肃,眼神坚定。
  “那是谁啊?”
  ?!
  “舒姑娘,这就是你说的壁画里的幻境吗?”
  “……”
  杜月恒不知何时也站在她身边,目瞪口呆状,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
  “你怎么也进来了?”
  “……我只觉得脑袋越来越沉,看了眼那壁画,一眨眼就到这了。”
  舒慈欲哭无泪,若杜月恒的意识也入了这幻境,谁来负责唤醒她们?
  不等她发问,只见那台上的方士挥动拂尘,念诵起咒语来。
  风雨骤停,乌云散去,天色大亮,又是一派适宜出海的好气象。
  他们身边的少年少女们皆松了口气,无不对那方士露出敬佩尊重的神色。
  方士清了清嗓子道:“诸位,今日吾等共聚于此,承天命,奉秦皇诏,将东渡沧海,求海中大神,访长生之药。”
  “徐福?!”
  杜月恒适才反应过来了,尖叫出声。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秦始皇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徐福伪辞曰,见海中大神,请延年益寿药。求三千童男童女,百工之事献于海中大神。
  二人瞠目结舌,从未想过这传说之事是真的,更别提个中细节会在眼前徐徐展开。
  正愕然之中,只见徐福率先登上了大船,在船头继续诵经起舞,似在祈祷航程顺利。
  少年少女和工匠们鱼贯而行,纷纷登入船舱。
  舒慈拉了拉杜月恒,二人也混在队伍最后,并没有人注意他们,他们像透明人一样,也登上了帆船。
  号角声起,巨船缓缓离开港口。扬起了白色的帆布,在劲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用写着红色的大字“秦”。
  甲板上,童男童女们依偎在一起,望着逐渐消失在海平面的大秦,哭作一团。
  舒慈清楚地知道此刻身处幻境,既没有害怕,也没有忧虑,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只仔细地观察着徐福。
  只见徐福立在船头,凝视着远方,眼中既有抑制不住的激动,又有对未知天然的担忧恐惧。
  杜月恒还没有习惯,脸色铁青,这幻境之景过于真实,他几乎以为自己真的是跟着徐福东渡而去,再也回不来大唐,双眼竟滚出两行热泪。
  舒慈见他这般模样,便知他中了着,低声道:“杜月恒!你醒醒!这妖术就是要让人意识失常,以为自己就是壁画的一部分!
  “现在外面没有人唤醒我们,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想尽办法在这幻境之中保持清醒,万万不可丢了神智!”
  ***
  画面闪得飞快,这幻境的大海之上并不平静,先是碧空万里,海天一色,阳光在海平面晕开来,反射出稀碎的金光。
  倏地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暴雨如注,船身上下起伏,好几次差点翻没在墨色的大海中。
  山一般的巨型帆船,在无垠的大海上不过如沧海一粟。
  夜幕降临,天晴了,月光拂过,泛起幽幽的银光。
  徐福在船头,仰头望天,似乎在对照着一张地图,夜观天象,辨认前进的方向。
  舒慈与杜月恒躲在甲板上,偷偷地注视着一切。
  “《淮南衡山列传》里分明说,徐福只是骗了秦始皇,说见过海上大神,其实是带着人跑了……”杜月恒不明白,“我看他很知道自己要去的方向嘛。”
  史书记载的东西一定对吗?这壁画中诉说的一切又是真实的吗?舒慈不搭话,学着徐福的样子抬头望天。
  明亮的星星撒在大海与黑夜织成的深蓝色绸缎上。
  眼前的星空旋转变换,所谓斗转星移,少年少女们不知在大海上度过了多少个这样寂寞绝望的夜。
  终于,徐福叫船员抛锚停船。
  现在已是半夜,少年少女和工匠们都在熟睡,只有徐福还在甲板上。
  杜月恒更是摸不着头脑:“不是说徐福得平原广泽——据说就是现在的倭国,再也没回来吗?他把船停在这做什么?”
  像是在回答他的问题,徐福从帆船的侧弦出放下一只小船,纵身一跳,打算划船离开。
  舒慈急了,立刻拉上杜月恒也想跳上徐福的小船——反正他们在幻境中也是两个透明人。
  她刚探出一个头,却见徐福用船桨指着她,又像上次一样,对她沉声说道:“你们不是来寻九龙长生的吗?那就呆在船上,好好看个究竟吧!”
  能被他看到,舒慈已经不惊慌了,她听见这四个字就怒火中烧,大喊道:“到底什么是九龙长生啊!”
  徐福不答,头也不回地,划着小船便往远处而去。
  舒慈急了:“徐福!你倒是说话啊!”
  徐福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回过头来赞许地一笑,冲她挥了挥手,好像在说,你马上就知道了。
  这时,船身开始剧烈地抖动起来,船员从船舱跑了出来,紧张地操作着,很快便面面相觑,这起伏不是寻常的海浪带来的——
  “有东西在下面!!”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又是短暂的平静,船上没有一个人敢说话,没有一个人敢呼吸,都在等待着那东西的动作。
  船头剧烈地震动了,那东西好像在试探一般,轻轻顶了顶船头。接着,又是船尾的震动——它又跑去了船头。
  轰隆一声,船头的一端猛地高高耸起,整个船倾斜了起来。
  众人猝不及防,纷纷摔倒,滑向船尾。
  二人与几个船员一起死死抓住桅杆,才不至于滑走。
  舒慈一开始就还想用力爬起来,趴到船舷边去看这下面的怪物到底是什么。
  但不用她想办法了。
  众人眼睁睁看着,一个巨大的黑影从海面下缓缓升起。
  ——是巨虫。
  不,它比他们之前见过的所有巨虫都大,它的身体像一座岛屿,如蜈蚣、蚰蜒的上半部分蜿蜒盘旋在海面上,还有一部分隐藏在墨黑的海面下,不知道它到底延伸到何处。
  它自然也有着上万、上百万的足,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每一只都有一个人那么长,漫不经心地挥舞着。身体两侧还有数不清的巨钳。每一节躯干都覆盖着坚硬的甲壳,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船头被顶它得越来越高,几乎垂直竖立,船尾则深深沉入水中。下面不断传来呼救声,有几个船员坚持不住,也掉入了海面。
  海水从四面八方涌入甲板,船身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声,船舱传来孩子们哭闹的声音。
  “汝来了?”
  它说话了,那声音古怪,不像男人也不像女人,不像老人也不像小孩,像呢喃低语,又像愤怒嘶吼。
  “我来了。”
  徐福的小船划开得很远,他在巨虫的阴影外回答。
  “我的神,我带来了你要的东西。”
  轰隆一声,船头落了下来,巨虫又潜回了海底。
  船身剧烈地晃荡了好几下,海水翻涌,将舒慈和杜月恒二人掀翻在地,在甲板上翻滚。
  不等船身平稳,那巨虫又从海里窜了出来,巨大的身躯缠绕住船身,上半身爬到船上来,沿着甲板爬行,似乎在四处检阅。
  “好,”它似乎非常满意,“我也会给汝你想要的。”
  徐福在远处小船上向它跪下,顶礼而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