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爸,你说什么?”宋河听不太清,以为是喉里有痰,赶紧去喊医生。
宋爷爷没有理会女儿的问题,虚弱的继续叮嘱花里,“花里,以后别老觉得自己不干净,只要心是干净的,你就永远是干净的。”
花里啜泣着嗯了一声,他是最干净的物灵。
“花里别哭。”宋爷爷虚弱的继续说着:“以后你们和江老板去吧,小胖子说十二桥可以照看你们,可以让你们永远活着,一定要好好的活着。”
宋爷爷望着像父亲一样陪着自己长大的老菜,“一定要,不然我会死不瞑目的。”
花里哭着应好,老菜则是沉默着,眼底藏着的哀伤缓缓溢出来:“小宋。”
宋爷爷努力朝老菜挤出一抹笑,声音细若游丝:“老菜,我好想再喝一次你做的鱼片粥。”
他精神有点恍惚的回忆起老菜教自己做粥的那些岁月,能依靠老菜真好,如果不是老菜,他大概熬不过那个冬天。
还好有老菜,给了他希望,教会了他赖以生存的鱼片粥,只可惜他没办法再继续熬粥了,他回想着那一碗清淡爽滑的鱼片粥,觉得好香好香,“你做的鱼片粥永远都比我做的好吃,我好像少了一些天赋,永远都做得好像差一点点。”
“你已经做得很好,街坊邻居都喜欢喝。”老菜说。
宋爷爷虚弱地望着老菜站的位置,有气无力的笑了笑,在他的记忆里,如果不是老菜一直帮衬着他,他大抵没办法开店,没办法养活家人,也没办法一直坚持到现在。
真想一直做一下去,一直守着粥铺,一直守着老菜和花里,宋爷爷想抬手再摸摸花里的头,可浑身力气像是被抽空了一般,怎么都抬不起来。
他大概快走到人生结尾了,没办法再陪着老菜、花里了,没办法再做粥了,他朝两人艰难地扯了下嘴角,“老菜,你再给我做一次吧,花里也回去帮帮老菜。”
“好。”老菜预感到了什么,但面对小宋祈求的目光,他还是压下心底翻涌的情绪,点头应了一声好,他叫上不情不愿的花里,转身往外走去。
望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宋爷爷眼角滑下一抹泪,再见了老菜,再见了花里。
他又看向折回来的女儿,再见了阿河。
然后缓缓抬起模糊的眼睛,望着白色的房顶,恍惚好像看到了母亲、妻子、儿子的身影,嘴角艰难的扯出一抹笑:抱歉,久等了,我这就来。
滴——
检测仪上传来刺耳的声音。
宋河看着变成直线的心跳,眼泪哗地一下往下流,像断线的珠子往地下落,“爸!”
门外的江溪听到声音,下意识的望向门内的方向,一直安静坐着的折瞻、阿酒也下意识看向了门里。
刚走出十几米远的老菜、花里蓦地怔住回头,望向充满阴气的病房,眼眶一下子红了,他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
两天后,下着朦胧小雨。
宋河为宋爷爷举办了葬礼,她的丈夫以及儿女都回到望江县亲自送他一程,相熟的街坊邻居、食客也过来相送。
宋河站在门口,望着排队来祭奠的陌生人,每个人脸上都是不舍和心痛,“老板是个好人,做的粥也很好喝,以后再也喝不到这么有烟火气的粥了。”
“我最喜欢夜里来喝粥,暖胃又能驱散疲惫,老板每次看我不开心,都会笑呵呵的和我说一些有趣的事,让我在异地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今年四十岁了,来这里喝了至少三十五年的粥,他就像看着我长大的亲人一般,可惜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再也喝不成他熬的鱼片粥了。”
“宋爷爷人很好,他就像我的爷爷一样,每次我过来喝粥他都会慈爱的关心我的学习、询问我冷不冷,还询问我吃不吃得饱......”
......
听着大家的话,宋河忽然觉得心底暖暖的,以前不喜欢的家长里短、婆婆妈妈,这会儿竟变得那么悦耳动听。
这一刻,她似乎理解了父亲口中做粥的真谛,熬粥如人生,需要耐心、坚持和真心,才能熬出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好粥,父亲用粥和食客建立起了一道桥梁,充满了独特的味道与温情。
她以前很厌恶父亲喜欢的柴米油盐里的烟火气,更喜欢梦想的诗与远方,现在才恍惚明白,烟火间的一碗鱼片粥,不止是家族传承,也是缭绕不绝的人间百味。
可是她领悟得太晚了。
宋河闭了闭眼,沉默地继续接待络绎不绝的吊唁的人。
吊唁完的第二天便送父亲去江对岸山上的墓园,位置选在半山腰,透过层层叠叠的树林刚好可以看到滔滔不绝的江流和码头,远远的也能看到深夜粥铺的位置。
是宋河特意挑选的位置,“他一直放不下粥铺,在这里刚好可以看见。”
还没回榕城的江溪也来祭拜了,撑着雨伞站在墓碑前方,听到宋河的话后转头朝县城方向看了看,远远的刚好可以看到粥铺所在的巷道,她轻轻点点头,宋爷爷应当会喜欢的。
“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及时联系我,我可能就错过了。”宋河苦笑了一下,她一直觉得父亲顽固不化、冥顽不灵,但现在觉得自己才更自私,如果不是江溪提醒,她可能在父亲去世时还在迁怒赌气。
“父亲去世前说我不愿意传承做粥就算了,但不能卖掉,让做法随着他去了。”宋河没从父亲嘴里问出做法,虽然有些不舍,但也尊重了,“他说将屋里的木盒里的东西给你,说谢谢你送他去医院,也谢谢你送回他们,希望你好好待他们。”
虽然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交代,但冲着江溪送父亲去医院急救,她还是感激的,已经将父亲交代的几样东西都收拾好,这会儿一并交给江溪,“小院暂时留着,可能过些年会卖掉。”
江溪点点头,接过宋河递过来的盒子,里面有妆缎花里、灰布和两只青花瓷盅,还有一把打磨过但仍有明显锈蚀缺角痕迹的菜刀,她看了下菜刀,“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说是祖传的菜刀,但瞧不出什么独特的。”宋河不在意看了一眼,她不学厨不做粥,觉得也没什么价值,就是一铁块。
江溪看出宋爷爷是什么都没告诉宋河,这样也好,既然不打算传承粥方,也不必知道物灵的存在了。
宋河还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当然可能知道也不会就此留在望江县,她看了下时间,时间已经很晚,她该准备回海城了。
她朝江溪说了一声再见,转身便径直离开了墓园。
她走后,江溪转头看向墓碑另一边站着的老菜和花里,两人一言不发的望着,浑身上下散发着沉郁的黑气,整个人像是陷入了巨大的深渊里,怎么爬都爬不出来。
尤其是花里,双眼红肿,满脸泪痕,万念俱灰般的呆站在那里,仿佛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江溪轻轻叹了口气,看向双眼空洞但情绪却还算稳定的老菜,“你劝劝他吧。”
老菜没有回应,双眼空洞的望着墓碑上的照片,上面的照片很小,是灰白色的,但却是笑着的,笑得还挺开心,和二十来岁的小宋笑起来的样子差不多。
他恍惚地想起那时他问小宋,愿不愿像祖辈一样学熬粥时,他也是这样笑着,却很坚定的告诉他愿意学:“我不怕辛苦,就怕学不会祖辈的厨艺传承,老菜你一定别嫌弃我,一定要一直教我。”
“不会,只要你一辈子做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就不会嫌弃你。”只有宋家做粥的手艺传承下去,老菜才不会消失。
宋爷爷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我肯定会一辈子做粥的,会让你一直活着的,我还想你一直陪着我呢。”
老菜应好,开启漫长的教学生涯,从刀工开始慢慢学,学得过程很难很苦,但每天小宋却乐呵呵的,不喊苦也不喊累,怕他生气不教他,还会熬夜偷偷重新做,只为做出一份让他满意一锅鱼片粥。
虽然做得不好,虽然学得慢,但老菜并不嫌弃,因为他能感受到他的认真和耐心。
宋九刀说,熬粥如人一生,需要耐心、坚持和真心,才能熬出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好粥,他想小宋是具备的。
宋九刀还说,一碗传承鱼片粥里是缭绕不绝的烟火气,世间百味也抵不过这里温暖人心的烟火气,他觉得小宋做粥很认真,用心做出的粥都很有烟火气。
可能没那么好,但诚意确实满满的,味道总是不会太差,老菜喜欢他的认真,喜欢他耐心,也喜欢他对熬粥的态度,便耐心的一直教了几年,后来也一直照看着。
后来小宋的粥铺开得很好,慢慢的积累了人气,可能味道不如宋九刀做得好,但和食客关系确实最好的,大家相识于一锅粥,却熟识于随意的一句和气友善的关心和下次再来。
他觉得小宋传承的不是按部就班的技艺,是柴米油盐的烟火人生。
江溪看老菜陷入回忆之中,轻咳了一声,将他的注意力拉回来,“老菜,宋爷爷将你交给了我,应该是希望你跟我回十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