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季凝目光惊颤,转身登上马车,心中发颤,紧张地攥紧袖口,万一被人认出来,自己都没脸和人家解释。
  马车照常入宫,停在长乐宫门前,季凝先下车,随后扶着女儿下车。
  长乐宫门前挂着白幡,放眼去看,满目白色,灵幡飘荡,莫名透着诡异。
  两人由宫娥领着入宫,入殿门,见到灵前跪坐的皇帝,季凝脚步一颤,驱步上前,陛下。
  卿来了。李珵目光平静地看着她,目光微移,放在了季明音身上,对方朝她行礼,她颔首,旋即低头,没有言语。
  季凝与女儿一道上香,随后便走了,并没有多加停留。
  反是季明音,跨过门槛后,不觉回身,望向灵前跪坐的背影上,白色的衣裳衬得她如同雪人,跪在那里,不动如山,似有一座山压在她的身上,压得她喘不过气。
  登上马车后,季明音揉了揉前额,脑海里什么记忆都没有,她询问母亲:我与陛下相识吗
  自然相识,算不得情深。季凝睁着眼睛说瞎话,又说:你是太后选择的国母,你今日也见了陛下,可想起什么了?
  季明音摇头,露出些许痛苦,苦于不知以前的事情,见状,季凝缓了口气,说道:既然忘了就忘了,你与陛下之间也没什么故事。
  其实,是季凝自己编不出故事来,万一编的太复杂了,还要费心去布置。罢了罢了,就这么糊弄去,横竖太后已死,说是太后赐婚也可。
  季凝将女儿送回屋后,自己也回屋躺着了。
  两日后,太后灵柩送入帝陵,与先帝、先皇后上官信同葬。
  用季凝的话说:省钱。免得再花钱造一座陵寝,三人同葬,省去一大笔钱。
  太后去后,晋阳长公主被罚在家闭门思过,三月不得出,朝廷上下经历过此事,皆沉默下来,就连立后一事都没人讨论。
  一场倒春寒,将原本体弱的季明音击倒了,浑浑噩噩烧了两日,大夫费尽力气才退烧。
  待她睁开眼,屋内光线暗淡,香炉内的安神香浮空而上,丝丝缕缕,如同云雾一般。
  你醒了。
  一句叹息声,让季明音眼睫一颤,只见面前多了一人,淡青色衣衫,乌黑的长发散落在肩膀上,巴掌大的小脸上浮现几分疲惫。
  这张脸,她认识,是女帝李珵。
  李珵见她不语,伸手将她扶起来,拿来软枕放在后腰,动作轻柔,丝毫不像养尊处优的皇帝。
  陛下怎地在此?季明音诧异,眸色越发深了,透着些许深山黑林的冷意。
  李珵拧了下眉,声音却很温柔:你母亲说你病重,朕来看看你,你可好些了?
  她一面说,还伸手抚过季明音的额头,嘀咕一句:不烧了。
  季明音侧身,想要避开她的触碰,可她晚了些,皇帝都摸过了,好在皇帝真的是关心她的病情,很快收回手。
  李珵收回手后就退了两步,搬了圆凳坐下,没有就势坐在床上,没有仗着帝王的身份乱来。
  她的动作,换来了季明音的好感,她抬头看过去,打量小皇帝的容貌。
  李珵相貌好,肌肤雪白,谈不上倾国倾城,但一眼看过去,五官让人很舒服,看一眼还想再看一眼。
  她不仅长得好看,坐姿也端正,透着矜贵的气质,螓首蛾眉,未施粉黛,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李珵先开口,语气淡淡:朕需给太后守孝,礼部将大婚定在了四月里,还有将近两月的时间,你落了水,失去记忆,身子受损,正好慢慢来养。
  女孩子说话,声音与男人不同,软软的,透着些温柔感,听得人心口发痒。
  她就这么安静坐下,姿态谦逊,不得不说,季明音慢慢放下提防,徐徐抬眸,眼中映着小皇帝的模样。
  陛下,臣女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了。
  你以前的事、朕也不知道。李珵装无赖,呵呵笑了,实则紧张地咬着牙关,眼波跟着流转,慢慢地看向其他地方,慌得不敢与她对视。
  季明音笑了笑,陛下似乎很紧张?
  你长得好看呀。李珵脱口而出,面上的潮红越发浓艳,她说完就站了起来,朕先走了,休沐日再来看你。
  她跑得飞快,三两步就绕过屏风,人影消失。
  她像是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儿,面带羞涩,季明音莫名笑了,原以为女帝不是凶神恶煞就是冷冰冰的,没想到还是个软乎乎的小女孩儿。
  枯燥又茫然的生活里,似乎多了些乐趣。
  季明音这一病就是半月,烧退下后,身子渐渐好转,季凝忙得不可靠近,每日里都只有下衙后过来看一看。
  母女二人相处也算融洽,季家出了未来皇后,季氏一族满门生光。可季凝凭空冒了女儿出来,到底会惹人闲话,季凝无婚生子,季明音是私生女的传言传得京城人人皆知。
  她们越这样传,季明音反而越开心,背锅就背锅,总比发现季明音是太后沈怀殷要好得多。
  休沐这日,皇帝当真来了,拖了一车补品,让人搬进季家,自己则提着一只鸟笼子进来。
  季凝没出现,她害怕自己见到皇帝,再见到女儿后凭空喊一句太后殿下,事情就糟糕了。
  李珵提着鸟走进来,将鸟笼子放在了桌上,然后戳戳鸟肚子:快喊人。
  姐姐好
  姐姐好
  季明音被逗笑了,比起前两回见面的冷淡疏离,面上多了些笑容,她歪头看着七彩斑斓的鸟儿,好像一脚踏入红尘中。
  然而一抬头,看到小皇帝一双漂亮的眼睛,如同日月星辰,赋予着神采。
  她顿了顿,对上小皇帝笑盈盈的视线,复又低头,却没有说话。
  李珵也不急,同她一道看着鸟儿,逗着鸟儿说话。
  季明音的话很少,李珵不敢肆意说话,便也跟着沉默。
  屋里静悄悄的,与外面明媚的春日截然不同。
  李珵正是年少爱玩的年岁,难得休沐,岂能干坐着,她看向季明音: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去哪里?季明音眼皮一颤。
  去见见我生母。
  第11章 谁给你的胆子瞒天过海。
  李珵已经有十五年未曾见过自己的生母。
  对她的印象已经停留在太后沈怀殷给她的画像之上。三岁的小孩子忘性大,经历过这么多年,就算再印象深刻,也开始模糊。
  时至今日,已无多少人知晓当今天子的生母活在世上,甚至就在京城附近。
  清风观是当年的上官皇后建造的,造下后,她的母亲搬进去,便再未踏出过,偏隅一地,自己将自己困住。
  远看着山门在近,李珵忽而停了下来,背映山水,眉眼间漾着春风,面团般的脸颊上浮现犹豫。
  不等季明音开口,李珵如常般凑到她的跟前,她不喜欢与人挨得这么近,身子稍稍后仰,听着小皇帝开口:万一,她不见我,姐姐也会白走一趟。
  为何不见你?季明音声音温柔,诧异地发现小皇帝的眼神很好看,都道眼睛是人最有神采的一幕,眼睛好看,五官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山间的风漾起李珵乌黑发亮的长发,也吹进了她的心里:不知道。
  她自己也弄不明白,阿娘为何不见她。
  她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山门,她说:当年上官皇后来玩儿,抱着我不放手,哄我去宫里玩儿,阿娘说你去玩,明日去接你。我哪里知晓她骗我,那一别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时移世易,她明白阿娘的苦心,困于道观,见不到人间烟火之景,孤独一生,生不如死。上官皇后抛来橄榄枝,一跃成为皇女,阿娘岂会不答应。
  可她不明白,先帝先皇后都没了,阿娘为何还是不见她。
  山间明亮,算不得少女的李珵露出稚气的一面,红艳的唇角抿得发直,在她身上,季明音看不到属于帝王的霸道与杀伐。她更像是邻家小妹妹,活泼、可爱,面团一般的性子。
  看着她粉妍如桃夭的面容,季明音心中的抵触慢慢散了,安慰她:或许观主愿意见你了。
  两人走到山门处,门内的婢女匆匆走来,瞧见陌生的面孔,心生警惕,李珵先开口:劳烦通禀观主,就说阿念回来了。
  阿念,阿娘给她取的乳名,入宫后,这个名字就被抛弃了。
  人世间,也只有阿娘唤她阿念。
  话音落地,婢女将两人引到院子里坐下,奉茶拿点心,自己转身去找观主。
  道观在半山腰上,占地广,前山门后靠着山,院子里栽种着果树,还有一架秋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