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那个李十儿,不愧是贾府出去的,不仅把主子的火耗给吃了,还让怂恿贾政重新征税,要不是林如海察觉,揪住了,最后倒霉的绝对是贾政。』
  『现在也挺倒霉的,没见皇帝都知道了,怪罪下来,让他提前回京。』
  『不懂就问,火耗是什么?』
  这个老太太,也想问,她要搞清楚贾政到底犯了多严重的事。
  『火耗一开始银子熔炼重铸的折损,后来一些粮食等运送途中的耗损也归在其中。然后这些耗损,会重新向老百姓征收。有时候火耗征收程度就跟正经的税收都差不多了,可想而知火耗有多少。』
  『不过,火耗在官员中是默认可以拿的。就算官府要求归公,但是总是禁不住的。所以官家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
  『对,像贾政的这个河库道,掌管河工钱粮,自然油水更多。』
  『呸,就算是潜规则,但像贾政他们这样的道员是有养廉银的好吧,养廉银本来就是补的火耗,这不等于拿了两份。结果李十儿还要再征收,这不是逼死老百姓?』
  『所以说,贾府的奴才贪得没边,胆子更是大的没边。』
  老太太这回弄明白了,但更生气了,她现在真的体会到了现代的好,再怎样也不会像古代百姓这么苦逼了,怪不得古代那么多的官逼民反了。
  老太太忍不住问『就没人管一管么?』
  『没办法,老太太你想,如果整个金陵城所有官员都是这样的,谁会主动捅出去?』
  『这次也是李十儿太过分,被人抓住了才会让当今知道,但在火耗上,你瞧林如海都没有多费笔墨。』
  『那林如海呢?他的大笔身家也是这样吗?别啊,我男神!』
  『那些火耗其实不多,那么多官员分分,就没多少了。而林如海,他不至于昧着良心,自毁长城。但他也不会一点不拿,否则肯定会被官场排斥,他还怎么给皇帝管盐。』
  『另外,官家有规定,如果当年的税额完成,那么多余的就可以让官员自行处理。比如那个地方官那里有铁矿,铁矿税完成了,多出来的就能归他自己。而林如海,盐啊,自己想想吧。』
  『哇,这么说,林如海是真的很有钱啊!』
  『肯定啊。林家本身位居列侯,虽然到林如海就没有爵位了,但几代人的积攒,肯定也不差了。再加上自家的经营,像贾府都有那么多庄园田地,林家应该也会有,不然就坐吃山空了。』
  『老太太,一定、务必保住林妹妹的遗产。』
  『好羡慕啊!这就是古代的地主了。』
  『羡慕屁,没看到那些老百姓过得有多苦?』
  『你不懂,包租婆(公)的日子,我跟你说啊,我认识一个』
  眼见网友又开始歪楼,老太太收回目光,又有些苦逼。这贾府真的是一个爷们都立不起来。贾赦就不说了,贾政干脆不能放出去,他还是回到他原来的那什么工部去混日子吧。
  老太太将信递给鸳鸯,烧了吧。想到什么,她问:对了,之前政儿信里说,林姑爷得了风寒?
  鸳鸯两封信都看了,此时默默接过信放火盆烧了,才道,老爷只提了一句,应该没大碍。
  但老太太立马紧张了,她连忙嘱咐鸳鸯,你一会儿,去库房看看,把滋补的药材,还有保健的一些药丸都找找,让人给林姑爷送去。
  啊?老祖宗,林姑爷应该不差这些吧。鸳鸯跟着老太太时间久了,渐渐熟稔,不再像之前跟着老太太去私库,见她拿出水系精华都不敢问一句。
  老太太摇头,林姑爷帮了那么大的忙,我只给送些补药,还觉得不够呢。
  鸳鸯觉得老祖宗这话没错,点了头去了库房,一时又在心下又觉得政老爷实在是太不争气。
  这边老太太则坐直了身子,还在掐指算日子,林如海的病可是一点不能大意。《红楼》中可没说林如海到底是怎么死的,如果就是风寒呢?古代的风寒可是也能要人命的。
  经老太太提醒,网友们也跟着紧张了起来。甚至还有好几个网友,写了几个风寒的药房在屏幕上,老太太也一一抄了下来,想着一会儿让鸳鸯一并寄出去。
  这厢在为林如海忙碌,那边宝玉到了安国府的族学,才想起来自己走错了。
  就要离开,却被安国公世子拉住了,你又要去哪?他满目不赞同,你若是再逃学,我可要跟史老太君说了。
  宝玉立时炸毛,我已经跟老祖宗说过了,今日起就回自家族学,今日是来请辞的。
  安国公世子惊讶,你要走?
  是了。就要走到门口,宝玉眼珠一转,看向安国公世子,清远,可要与我去看看,与你家族学有何不同?
  安国公世子并不想,但哪知贾宝玉兴致来了,一把把他拽住,就拖着要走。依安国公世子的力道,其实真想挣脱并不难,但他还记得父亲之前为了史太君的请托为难了许久。
  如果史太君真的想让贾宝玉在自家族学学习,最后也不会送来他家了。
  而且史太君还嘱托他好好盯着贾宝玉,一旦逃学,便告知她。虽然他没去告状,但老太君显然让人盯着,有几次,他都看到宝玉被打了来学里。
  可如今,还没学什么,贾宝玉便要走?
  为了心里的那些疑问,他便没有多挣扎,跟着宝玉走了。他身边的小厮急得不成,只能先给两人告了假,再匆匆跟上。
  第24章 穿成贾母的第二十四天
  贾府的族学,早年是始祖建立,由族内有威望的老者掌管。
  如今的贾代儒和贾代善一个辈分,但祖上不及,但他年高有德,便在族学操持。有意思的是贾代儒为人方正严苛,但或许是过于严厉,就使得其孙贾瑞,更为叛逆不正经。
  安国公世子一路上,从贾宝玉口中简单了解了下贾府的族学。
  一行几人才到族学外,就碰上等着的秦钟小厮,宝二爷,您怎么才来,主子等你等不着,已经先进了族学。
  宝玉尴尬地摸摸鼻头,不好说自己恍惚回了安国公府族学,只含糊道,这不来了。
  说着,几人进了族学。
  恰好贾代儒停了讲,给学里学生休息,宝玉上前见礼,太爷,我来了,这是安国公世子,在咱们学里玩两天。
  安国公世子在后面瞪眼,对宝玉自说自话感到无奈。
  贾代儒自是不敢怠慢,连忙给安国公世子见礼,听安国公世子道不必多礼,只当我是族中亲眷便是。贾代儒知道这是不想暴露身份,了然点头,又见刚来的秦钟已经在下面对宝玉招呼,便让人自便。
  安国公世子被宝玉强拉着在贾府族学呆了半日,便发现了不少问题。
  比如讲师虽学识尚可,但就像老太君说得,过于之乎者也,掉书袋,不及自家几位先生的鞭辟入里、深入浅出。
  另外,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学生上,那位宝玉的太爷基本不管学里学生。课上纸条乱飞,眼神乱瞟。课下喝酒赌钱、逛园子,什么事都做。
  安国公世子待了两日,便待不下去,自然也就没看出宝玉、秦钟以及另外两个香怜爱玉的眉眼官司。他只纠结要不要找人告了老太君,劝宝玉回去。可一想这族学到底是别人家的事,没奈何,只能自己先回了自家族学,只让身边的小厮盯着宝玉那儿。
  谁想,没两日,小厮来报,宝二爷被人欺负了,有人抡了板子打人。
  安国公世子都懵逼了,掌事的人呢?
  贾家太爷有事回去了,现今他学里没人管着,正一团乱呢。小厮好歹也是见自家世子和贾宝玉玩闹过的,况又得了世子爷的吩咐,只当世子也着紧这位小爷,自然也万分担忧。
  但安国公世子却只是情分问题,他转瞬冷静下来,你让人先去荣国府回禀一声,再随我去看看,别真伤了个好歹。小厮哎了一声。
  两人临近贾府族学,便听到里面沸沸扬扬。
  等近了,看到宝玉身边往日跟着的李贵正焦头烂额地劝架。
  但乱局最中心的却是宝玉身边的一个小子,往日瞧着机灵,此时张扬地日天日地,挨肏的玩意,你是什么东西,管得那么宽,茗大爷今日让你好看。
  一时间笔墨纸砚乱飞,他对面一人气得火冒三丈,手上一干板子舞得虎虎生威。
  另外一边,还有其他乱局,几个小子正揪着书匣子打得热闹。
  世子爷也心惊了,忙去寻宝玉,却见他被拦在最后面,衣衫稍有墨迹,却没见伤着,只手上拿着手帕给秦钟揉额头上的肿包,世子爷顿时松了口气。
  他扭头让小厮拉住李贵,去把茗烟给我揪出来。然后又吩咐自己带来的小厮,把其他人都给撕扯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