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赖嬷嬷忙起身,托您的福,那老奴先行告退。虽是这般说,她神色却似不大想走,脚下步子都没迈开。
  老太太点点头,直接站起来,赖嬷嬷这才恭谨地退了出去。
  等人走了,鸳鸯道,老祖宗,去暖阁小憩?
  不了,我坐会儿。老太太道,你去跑一趟,告诉几位外出的爷们,往后谁都不许拿了帖子胡乱去托交情。还有,告诉太太,好好给我整治整治府内,不过两三年,竟是养出了几门子心大的,问问她还管不管得好家?!
  鸳鸯被老太太的怒火怔住,神情都瑟缩了下,连忙应下。
  哪知,鸳鸯还没走远,就在荣庆堂外碰到了赖嬷嬷。
  想来这是特特等的她,鸳鸯忙收敛了表情,迎了上去。
  姑娘好,这是去哪儿?
  赖奶奶,您可折煞我了。鸳鸯连忙托起要打千的赖嬷嬷,笑道,可是落下什么?我让人给您去寻。
  正要去给凤奶奶请安呢,主子可是睡下了?赖嬷嬷问。
  才睡下。
  那鸳鸯姑娘这是去哪?赖嬷嬷不依不饶。
  鸳鸯镇定地挽了下鬓发,这不将将要到凤奶奶的生辰,老祖宗让我给太太捎个话。一会儿还要去请大夫给凤奶奶再请平安脉。如今啊,咱们凤奶奶是家里头最紧要的。
  赖嬷嬷便笑,应该的应该的,传宗接代,哪家不是如此。凤奶奶这胎若是个带把的,那边好事成双了。
  可不敢现下就说。鸳鸯也凑趣地笑道。
  只我这儿有一桩事,还要劳烦鸳鸯姑娘帮我说说项。赖嬷嬷突然转了话题,又是一声叹。
  鸳鸯不好再做不知,问:嬷嬷说得哪里话,您有事,只管说。只要我能帮上的,自然不会推辞。
  就等姑娘这句话。赖嬷嬷道,方才你也听到了,我那孙儿只怕谋不了上缺。本来这也没什么,只是他是个有气性的,我们又一路娇养着他长大,实在舍不得。姑娘您行行好,若是可能,帮我在主子面前说上两句,也好圆了我那小子媳妇的慈父慈母之心。
  鸳鸯便沉吟了片刻,这事,您可让您家哥儿去求了二老爷?您也知道,老祖宗是不管这些事的。何况
  可况什么?赖嬷嬷握住鸳鸯的手腕。
  鸳鸯只摇头,还是该去求二老爷的。
  哎,姑娘有所不知,怎么就没去求。只是二老爷打发人来说,他如今不管这些,让我们自去寻门路。赖嬷嬷颓然下来,接着咬牙,都是那天杀的贾雨村,害苦了人。
  鸳鸯心下道,怕是还有李十儿那一遭。
  口中说:如今琏二爷也不在家,大老爷不管事
  所以,只能求了主子了。赖嬷嬷接过话头,也真真是冤家,前世欠的,要不然我哪里肯麻烦主子。只他到底托生在我家,又有志气,我便只能舍了这大半辈子的脸面却求主子恩典。
  赖嬷嬷叹息,但前几番主子已经厚赐我家,这让我如何开得了口,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况我如今又不在主子身边伺候,更觉没脸,只能央求鸳鸯姑娘了。
  鸳鸯拉过赖嬷嬷,推心置腹,我知赖奶奶的意思,我也不妨跟您说些心里话。论理您所求不过是小事,可您可还知凤奶奶是如何魇着的?
  这赖嬷嬷一双眼睛往鸳鸯脸上一转,知道些许。
  这几年,主子们身边都不清净,不说凤奶奶这次,便是二老爷、二太太身边,也有小人作祟。鸳鸯皱着眉头,还都是亲信之人,这便老祖宗寒了心。您也知道,老祖宗多慈悲的人,如今被伤着了,自是将往日的所有好都锁在心底,谁来劝慰都没用。
  这可如何是好?赖嬷嬷顿时急了。
  鸳鸯拍拍赖嬷嬷,要我说,也是太不巧了,只能等老祖宗消了气,缓过来才好。
  哎哎哎!赖嬷嬷一连几叹,只能惆怅地往王熙凤处,这也是唯一有可能谋得出路的地方,毕竟王熙凤也姓王啊。
  第55章 穿成贾母的第五十五天
  鸳鸯快速地跑了趟二房, 又依言带着大夫去了王熙凤处。
  到的时候,赖嬷嬷已经走了。
  王熙凤便狐疑地问了鸳鸯,等得知始末, 才道,我说呢,巴巴的来看我, 三言两语就扯其他地方去了。
  接着她似是想到什么, 恨恨道, 也是咱们家太宽容, 才养得他们心大。不过,到底赖嬷嬷跟了老太爷老祖宗这么久。我一会儿遣人去查查那个赖尚荣,若是个好的, 便说说项, 若是不好,哼!
  鸳鸯便有些干巴巴地笑了笑,道,如此, 我就阿弥陀佛了。
  可能是察觉到鸳鸯身为家仆的尴尬,王熙凤又很快转了话题。
  却说宝玉被拉去吃酒, 他又是一向喜聚的, 没一会儿子便与薛蟠带来的几人打得火热。更结识了几个新人, 比如几家子弟, 又比如蒋玉菡。
  另有冯紫英、柳湘莲都是颜色顶好的, 更是让他开怀, 只觉神清气明。
  只不过, 早先时候他被贾政打疼了, 现下便不敢如以往顽劣, 更不敢过分放纵,便没等天黑就从聚会出来。
  才往自个儿的院子去,不妨在半道被人拦住,那小丫头一欠身就道老祖宗请,宝玉没敢让老祖宗等,先让小厮去取了醒酒汤,在路上草草喝了忙忙赶过去。
  到老祖宗院子时,只听内里一阵欢声笑语。
  他嘴角不由勾起,丫头打帘,一探头,就看到母亲、凤姐姐、三春、黛玉、宝钗等全都在场,不知说着什么,笑得开心。
  宝钗先看到了他,对他招手,宝兄弟,快过来。才说要给凤丫头过生辰,双喜的日子,你也来。
  等坐下听了两句,他才知晓老祖宗这是要给凤姐姐大办生辰,除了公中出一半,另外一半费用皆由老祖宗出。
  那日,你也别往外跑。你凤姐姐现下有身子,你就多替她喝两杯。老太太拍着宝玉道。
  宝玉便哎了声应下。
  众人商量妥了,渐渐散去。
  王夫人和王熙凤留下,两人与老太太说了几句赖嬷嬷的事。
  王熙凤等王夫人走后,拿出了一串牌子,老祖宗,我如今精力不如以前,手上的事务照看不过来,还要麻烦老祖宗找人照看着。
  老太太从送过来的托盘上拨拉了下那些牌子,知道这是王熙凤管家用的,心下更惊奇的是王熙凤居然主动放权。
  显然网友也是惊奇的
  『我去,王熙凤居然放权了。』
  『是不是上回被魇吓住了?』
  『这上面的就不懂了,对古代女人来说,生下继承人才是最重要的啊。』
  『王熙凤在红楼里也不是没放过权,那时候李纨探春还有一个谁来着,三个人一起管家的。』
  『宝钗。』
  『但那会儿,王熙凤是被迫放权,她心里是不愿意的。』
  『莫非这次也是以退为进?』
  老太太也有些狐疑,这一时半会临时找不到人,先让你身边的平儿帮着打理?
  那等老祖宗寻到人了,我让平儿来交对牌。王熙凤想了想道,大奶奶,三丫头,我瞧着,是能办事的。单说三丫头,她的那个铺子日进斗金,显见是个有成算的。
  老太太仔细瞧着,觉得王熙凤不是敷衍,也不是做样子,便真的开始考量地点点头。
  但实际上,王熙凤也确实对上次被诅咒的事有些后怕。往日说不怕阴司报复,但真遇上了,又怎么可能不会怕?
  如今她有身孕,更怕自己未出生的孩儿成为争斗中的牺牲品。
  所以考量再三,决定在生下孩子前先将管家权放出去。
  不过,她也不是一定成算也没有。
  她是料定了老祖宗不会将她手上的权力,再给太太,而大太太如今不得老祖宗的心,那这管家权迟早也会再回到她手上。
  了却一桩心事,王熙凤便按照之前说的,命人去打探赖尚荣的事。
  老太太则没功夫关心其他了,因为宝玉乡试在即。
  按照当朝的规矩,勋贵之家可以免去童生试,即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直接以秀才之资参加乡试,只要中,便是举人。
  而贾政,是直到宝玉乡试前一日,才知道自己儿子即将参加秋闱。
  他的震惊可想而知,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胡闹,只是考虑到儿子即将考试,才没有把一肚子的谩骂给说出来。
  想来宝玉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才会除了老太太、王夫人,谁也没告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