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71节

  【图片】是柯南道尔产权会的中国版权负责人李汤米(伦敦人取的中文名),给予的评价——
  [想象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在老年,退休到一个风景如画的乡村,在英国海岸,在那里他只有蜜蜂和褪色的记忆,神奇的作品,神奇到我难以相信他是一名中国作者的作品。]
  评价是一串英文,担心有网友看不明白,特别翻译成了中文。
  《福尔摩斯先生》是亚洲第一本“优秀目录”,震撼推理圈!
  第109章 我想莽一次
  《推理世界》和《岁月推理》是姊妹篇,经常互相打广告,两边责编和主编都熟。
  岁月推理是阿婆大本营,推理世界是福门永存,双方相亲相爱。
  可伴随着《福尔摩斯先生》连载,推理世界破防,做出一系列蹭热度和拉踩的事,《推理世界》的厉主编默默删掉动态,很尴尬……
  即便如此,也已成为推理迷茶余饭后的谈资——
  “讲一个笑话,福尔摩斯最佳二创文章和推理世界的征文一点关系都没有。”
  “慕名去买了十月的《岁月推理》,把连载的两期剧情都看了,福生(福尔摩斯先生)更像披着推理皮的人文关怀,而征文活动前三作品的诡计和解密技巧都远胜福生,不明白为何柯南道尔产权会认同福生。”
  “为什么不明白?二创作品是建立在原作衍生的基础上诞生的,更重要的是保证人物不崩坏,你收的三篇华生和老福的中国气息太重,再看福生,就描写环节,直接秒杀好不好?”
  “……其实福生作者很狡猾,我们仔细想想,他塑造了什么角色?华生、麦考夫、雷斯垂德,熟悉的人都死了,老福也是几十年之后的暮年版,所以他塑造的什么人物?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作者很符合原著呢,因为笔风欧化,甚至带翻译腔,外国佬评价没错,我都难以置信是中国作家的作品,作者顾陆莫不是英国留学生?”
  越小众的圈子,讨论就越纯粹,好比嗑单发豌豆射手和双发豌豆射手的cp,简直是伯牙和子期。
  推理确实不算大众,所以讨论很理智,高主编火上浇油,当天下午发布了第二条动态。
  岁月推理高见:[柯南道尔产权会的李汤米先生好奇地询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祭奠时会把酒洒在地面。我回应,酒祭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习惯,专门有个汉字“酹”代表酒洒地的动作。写着福尔摩斯的故事,却能传播中国文化。李汤米先生表示,希望有一天,《福尔摩斯先生》可以翻译成英文版。@咕噜大王_希望有新作。]
  连续两条动态,让顾陆真正在推理圈声名鹊起,咕噜大王账号的粉丝突破到3.5万。
  作品翻译成英文——对推理作家而言,是极其难得的成就,主要因为现代推理始发于欧美,传过来也是日本先行。
  所以与科幻境况类似,都是国外作品在国内备受追捧。
  因此,即便知道可能是李汤米这外国佬说的场面话,关注顾陆的同行也是非常的嫉妒。
  顾陆知道互联网发生的情况,已是当天晚上,身为当事人,却连吃瓜都赶不上热乎的。
  突然暴增上百条的留言,顾陆一条一条逐步观看。
  “噢?这是猫哥?”顾陆瞧见了一条私信。
  是猫三狞:[和明智系列完全不同的风格,这就是年龄小笔风未定的优势?此外,看你里对酒描写挺多,未成年还是少喝酒。]
  上次在ac论坛十周年线下聚会一别,两人也没再说什么话。
  即便顾陆展现得非常天才,但毕竟才十几岁,而猫三狞也老大不小了,平时肯定不会主动与之交流。
  《福尔摩斯先生》原文是去广岛,在原子弹受害者家属身上,学到用三块石悼念亡者。
  顾陆改为中国行寻找石菖蒲,结尾剧情变更,暮年的福尔摩斯倒一杯勃艮地白葡萄酒,洒在地上,悼念华生、麦考夫等逝去的人。
  勃艮地白葡萄酒出自《戴着面纱的访客》,在福尔摩斯的食橱常备着,遇到开心的事,会拿出和华生共饮,这个小细节是顾陆添加的。还是那句话,搞文抄他是认真的。
  [不喝酒,只是有环境优势的存在,多谢猫哥关心]顾陆回复。
  关心是关心,但猫三狞目的不止于此。只见他又说,[不喝酒就行,差点忘记了,我《欠缺的元素》第二册上市了,首印两万册,不小心破掉了我们《岁月推理》出版首印的记录。挺不好意思的,给個地址给我,凭我们的关系,肯定要给你寄两本。]
  如果,如果顾陆记得没错的话,《福尔摩斯先生》给的是首印三万的量。不过他因为版税问题没答应。
  顾陆给了个地址。善良的他,决定成全这个装叉,[猫哥厉害,说不定第三册能更进一步!]
  两册就完结了,一册十多万字到两十五万字,鲜少有推理作品能够超过三十万字。
  本来没打算在顾陆面前装逼,跟一个学生没什么好装的,但猫三狞瞧见顾陆取得的成就……就迫不及待跑来嘚瑟。
  把互联网上的留言都看了一遍,顾陆给高主编打去电话道谢,因为是主编帮忙申请的。
  “新星出版社愿意出8%的版税了,是个好机会。”高主编还带来一个好消息。他还补充了一句,猫三狞、钟修等岁月推理走出来的作家,首本都只有百分之七的版税。
  早在出《小王子》时,顾陆就学习网络的套路,想搞个对赌协议,卖出xx万本,版税就增高多少。
  事实上——电影圈还有可能,出书版权根本没这事儿。
  “谢谢高主编,但是我十一月还要上架一本童话类,所以我想等到时再说。”顾陆说。
  电话那头的高主编沉默数秒,才说,“小顾,我在出版圈子混迹了十数年,所以应该算有点经验。”
  “当然当然,高主编有什么问题请说。”顾陆道。
  “童话类书籍后劲很大,可能会在你出版几年后热度突然涨起来,但发售当月,大多数童话类作品销量都偏低。”高主编说,“十一月份就是下个月,下个月初期销量不佳,新星出版社很有可能会再度压价。”
  大实话,高主编的话语很明显,有高版税就先占着。
  “谢谢高主编——但是我对它很有信心。”顾陆说。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高主编了然。这种冲动和勇气,才像是学生。
  之前在会场的时候,他还感觉顾陆过于成熟,一点没个学生样。
  “好,既然有信心那就试试。”高主编说,“我也尽力把百分之八的版税比例一直给你保持,放心大胆去尝试吧!”
  顾陆道谢,他遇到的主编和社长,都还挺好的。
  从理想角度来说,前辈都愿意提携新人;从现实角度来说,能带来利益的人,谁不喜欢?
  第110章 有点强势
  《萌芽》在国内杂志行业是有资格自傲的,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创刊,甚至创立了国内声名赫赫的“新概念作文大赛”。
  可履历再美丽,也不能是责编齐边对作者高傲态度的原因。在《萌芽》待久了,他把杂志的名声,和自己的本事划上等号。
  这和在奢侈品店当柜姐柜哥,就认为自身高人一等,有什么区别?
  “催什么?”齐边皱眉,私发他邮箱的,谁还不是老作者?故事要一篇一篇的看,催什么催!一点也不懂事。
  [故事逻辑性不怎么强,人物逻辑前后再注意一下吧,顾陆老师请再修改一下,期待您的再次来稿。]齐边的回复措辞还是比较礼貌,混到今天还没被《萌芽》开除,肯定有点东西。
  其实,齐边压根没看顾陆投递的两篇故事,就是想磋磨人,让作者修改两遍再过稿。
  不过身为责编的齐边也知晓,多数作家第一遍写出来的故事就是最好的。
  “就让你改两遍吧。”齐边思索着,他也是不想错过好稿件的。
  得到《萌芽》责编齐边的回复,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左右了。而顾陆十点多和妹妹聊完天后就放下手机。
  当前的手机没什么好玩的游戏,也没抖音,顾陆还是能战胜它!
  以前刷抖音,虽然消磨时间,但越刷越焦虑,而看书——需要打开它的勇气,可并不会感到焦虑。
  2012年10月4日星期四,忌鸭子死了嘴硬,宜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因为今日八中要召开高一家长会,所以下午两节课,教室留给了家长和老师。
  “妈,你来晚了,活动都快开始了。”戚采薇着急忙慌的。
  “路上堵车,还有舞团那边的事情比较多,没事的,赶得及。”戚母解释。
  戚采薇也不想听这些,她把母亲领进教室。打开教室门,就是乱糟糟的一片,学生和家长错杂在一起。她将母亲带到自己的座位,就离开教室,不过离开时瞥见熟悉的人影。
  一教室的家长中,戚母是鹤立鸡群的,因为她幼年就开始练舞,并小有成就,成为省级舞蹈演员,哪怕今年四十有二,皮肤状态也显得相当年轻。
  不过此番众人的注意力更多放在顾陆身上,戚母看向身旁端端正正的学生。
  “你是采薇的同桌?”戚母以明知故问开篇,随后问出真正的疑问,“家长没时间吗?再没时间,家长会也应该来。”
  虽说人都有好奇心,但初见面就打破砂锅问到底,顾陆也感到戚采薇母亲有些强势。
  “是,月考完刚换的座位,我和戚采薇是同桌。”顾陆回应。
  好像回应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回答,戚母也没再问,心里嘀咕,现在和年轻人交流起来真困难。
  从来开家长会的父母辈的穿戴,就基本能看出学生们的家庭情况。
  有部分家长西装革履,一副成功人士派头;有部分家长随意的休闲装,基本都干干净净的。
  不包括——窦父。因为他来开家长会前,刚吊在高楼上给顾客安装空调外机,窗户限制,不好装,有些耽误时间以至于来不及回家换衣服。工装上蹭到的污渍,以及里面t恤的汗渍都比较明显。
  “他从小体育天赋都可以,所以走了田径这条路,我给他说的,你要好生跑,给我争口气。”吕平(平头哥)爸。
  “娃儿长大了不好管,我说一句他顶十句。”曾杰(曾哈儿)妈。
  “跟他爸一模一样,说了也不听。”李古圆(汤圆)妈。
  “放假在屋头就是玩电脑,也不读书,在学校也不认真上课。”卫礼橦(整活大师)爷爷。
  教室内家长们聊着天,“妈言爸语”浓度太高,顾陆和周围家长们也没什么共同话题,眼不观六路,但耳确实听八方。
  也不知道为何,大多数家长和另一个家长聊起自家孩子,都会先贬低一番,明明家长也会炫耀孩子取得的成就。
  上课铃响起,家长们声音逐渐放小,无论几岁,上课铃声都是有杀伤力的。
  两分钟后,高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蓝色文件夹,环视一圈,比较满意。
  班主任自己打电话通知,就是为了尽量避免让爷爷奶奶开家长会,沟通就要给到实处。
  除非是父母来不了,比如卫礼橦。
  “这里有一份我们全班同学的成绩表。”高老师从文件夹里取出一叠打印好的成绩单。
  发下去——
  [卢艺:语文:138、英语:148、数学:150、化学:90、物理:100、历史:94、政治:93、地理:95,总分……]
  顾陆接到,看了几眼感兴趣的同学成绩,班长卢艺似乎记忆力似乎不算好,抛开英语,其他需要背诵的化学、历史、政治、地理都达不到顶尖。
  “英语好似乎也是家庭原因吧?她家长是初中英语老师。”这是顾陆刚刚耳听八方获得的资料。
  不一会儿,每位家长手上都有一份10班同学的成绩单了,表格排序是按照当前桌位下发的。
  “我们排座是秉承着同班同学互相帮扶,理科好的帮理科差的,文科好帮助文科不好的学生。”高老师阐述班级调座位的理由。
  “希望同学们能共同进步。”高老师说,“家长们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现在说,我们今天主要就是沟通。”
  “老师,这个马宣佑同学,上课调皮不?黄璐她本来就注意力不怎么集中。”女同学家长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