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72节

  高老师说,“马宣佑同学,上课不会影响课堂纪律,请家长放心。”
  “那個……”曾母也举起手。
  嗯?高老师微微蹙眉,难不成你还想问你家曾杰会不会受影响?她经常因为曾杰接话,血压飙升。
  “曾杰他会不会影响到其他同学?”曾妈说。
  很好,是亲妈。
  “偶尔会让他罚站,现在影响课堂秩序的情况少多了。”高老师回应。
  “辛苦老师了。”曾妈说,她太清楚自家孩子什么逼样了。
  “老师我有点意见。”戚母先举手,然后对着身旁的顾陆说,“首先,我没针对同学伱的意思。只是这位顾陆同学,语文也不是特别高,其他文科成绩也就中上,而我家采薇理科成绩相当不错。要说是互帮互助,是不是也要找个均等的。”
  此话一出,教室里不少家长都看向成绩单,这个现场唯一自己给自己开家长会的同学,理科挺差,文科也没有特别大的优势。
  相反,戚采薇同学全班第七啊!
  第111章 作文圣体
  这位长得三十几岁的家长,话虽然有点伤人,但也是实话。毕竟出发点是想要自家孩子有个能互有助力的同桌。
  李母张口,本来想要帮顾陆说两句,但事关成绩,还是不能慷他人之慨。
  难怪古圆要给他补习,她心想。
  “戚采薇同学的作文一直是个劣势,这次月考虽然只扣了5分,但属于超水平发挥,我看了她的中考成绩,作文六十分满分,她只得了42分。”高老师说,“而顾陆同学的作文写得非常好。”
  这么说吧……戚母心里所想的女儿同桌最优人选是卢艺或李古圆,前者综合成绩班上第一,而后者的文科非常优秀。
  “作文非常好?”戚母语气夹杂着疑惑。
  “国内三大学生作文竞赛,叶圣陶杯、冰心杯、新概念,其中新概念是高中生和大学生参加的。”
  高老师介绍,“而顾陆同学参加冰心杯轻松进入复赛,只是因为时间问题,没去复赛。在叶圣陶杯获得全国作文一等奖被学校保送。”
  “我们八中有好多档次的特长奖,最高的足额档次是三千块。这需要学生取得比较高的特长成就。举个例子,吕平同学是练田径的,创造了重庆中学生一百米纪录,拿到了体育足额特长奖。”高老师用班上同学举例。
  老班并未说顾陆是重庆首個叶杯全国一等奖的事,或许她觉得这事儿有点丢重庆教育的脸面。
  “而顾陆同学也拿到了足额的艺术类特长奖。”
  高老师话音一落,引得家长们小声议论,班上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顾陆的身上,谁曾想,眼前这自己给自己开家长会的学生,有如此闪耀的战绩!
  按照班主任话语之意,冰心杯和叶杯,他是都能获奖,只是这同学碍于时间冲突,选择了叶杯,拿了全国一等奖,拿奖如喝水啊!
  “关于这次的座位调整,戚采薇家长如果还有意见,我可以酌情再调整。”高老师说,“班上作文需要督促进步的学生其实有不少。”
  班主任话里带着软钉子,显然她并不喜欢戚母那有些盛气凌人的语气。
  “没有了没有了,采薇作文是不好,麻烦高老师了,用心良苦。”戚母立刻改口,朝身旁学生露出笑容,对于她而言,已是向孩子发出道歉及和好的信号。
  若是戚采薇会立刻迎上搭话,但——顾陆假装没看到,把头往相反的方向微微一侧,留给戚母半个后脑勺。
  顾陆可以理解戚母为了女儿的苦心,但理解不等于没情绪,反正他不惯着。
  有关座位调整的事,家长们也没人提问题了,卢艺的父亲本来想问点什么,但其他人都没开口,卢父嗫嚅良久,最终不了了之。
  紧接着讨论项是关于学习的,高老师这议题主要针对走读的同学,住校是学校统一熄灯,走读同学回家别熬夜,否则睡不够,上课时瞌睡连天。
  有关这问题——每天布置那么多作业,如果没趁课间休息和晚自习做,那是真要回家熬夜。
  但多数家长不会考虑是否作业压力大,因为别的同学能做完,你为什么做不完?这样说也有点道理……
  一项项事宜,高老师安排得井然有序。老班是这样的,背后做足准备,再不徐不疾推进。
  “基本上,我的问题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留给其他科目老师,顾陆帮忙去5班去叫鲁老师。”高老师说,家长会肯定要见各科老师,顶多班主任耗时多一点。
  “没问题。”顾陆起身往外走。
  数学鲁老师负责教两个班,整个高一年级都在开家长会,因此时间方面肯定要错开。
  为何不分班开呢?顾陆猜想,是因为平时中学是不允许外人进校,而分批的话学校安保也比较麻烦。
  “高老师,我想咨询下,我们家田笑没有再转笔吧?”趁着一小段时间,田母问。
  “没有了。”高老师说。
  “那就好,在家里做什么不好,天天就躲在房间里转东西,一点正事也不做。”田母说。
  顾陆出了教室门,好多同学在门口候着。
  “里面什么情况?”“高老师有没有告状?”“我妈是不是在说些奇怪的事?”“自己给自己开家长会好爽”……
  学生们分为两堆,一半是忐忑不安的;另一半是趁着开家长会时疯玩的,实际他们内心更担忧,抱着再不玩就没机会的——末日狂欢。
  事实证明,哪怕成绩优秀,也会因为不知老师会讲什么而担心。
  “所以,这是什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你们羡慕不来的。”顾陆快速地回应同学们的疑问,“具体还是比较和谐的,老师也没告状。”
  语罢,顾陆就走出包围圈,小跑去五班,通知鲁老师。
  而鲁老师正在说着数学思维,“练习题不能停手”“数学没有捷径,多做题”“死记硬背没用,要灵活运用”等等话。
  听上去有点前后矛盾,实际也不矛盾,总结就是“掌握公式多刷题”。
  “好好,我马上过去。”鲁老师应声。
  随后鲁老师跟着顾陆抵达10班教室。
  高一的首次家长会,氛围比较好,这可能也是因为创新班比较特殊。
  家长会结束,是孩子们和家长的谈话。
  “为什么不换一件衣服再来啊?这样来看家长会,对老师和其他家长很不尊重。”窦科有些愤怒,但又压抑着嗓门的声音传来。
  ……
  顾陆连忙离开,一来他没听墙角的习惯,二来也不爱听这些事儿。
  “在学校要小心一点,我们是外地人,不要惹事生非的,出了事没人帮我们。”卢艺的家长也说着自己的社会经验。
  也有不少家长找到顾陆——“麻烦辅导一下我们娃儿,他作文也不行”、有时间来我们屋头耍,我看你和我们吕平关系还多好的”“这么厉害,作文行哦,拿到三大作文比赛大满贯,肯定也轻松加愉快”……
  就这次家长会,顾陆在家长们心中形象高大很多。
  回到家,顾陆打开电脑邮箱,瞧着编辑的回复,些许陷入沉思,他投给《萌芽》的稿件是月之石和昨日公园。
  后者故事的精彩程度,说过好多次,而前者就顾陆个人审美标准,比之2005最佳故事也不逊色。
  这样的故事,人物逻辑和故事逻辑差点?
  不是说抽到的作品就一定完美无瑕,但《月之石》和《昨日公园》就是以故事驱动的,人物薄弱还说得过去。
  但故事的卖点“故事逻辑”有问题,顾陆就难以理解了。
  “首先,我对这两篇短篇,也只是修改了边边角角,完全不影响故事内核。”
  “所以被拒稿——第一种作品有问题,可能是《萌芽》档次高,看不上……”顾陆判断,这应该不至于。
  “第二种可能作者有问题……但我也没得罪人啊。”
  第112章 萌芽再见
  “是时候让你知道人间险恶了,别以为穿越了之后,世界就会变得善良。”
  顾陆前世可是有进厂经验的。厂里有个同线(一条生产线)就爱打小报告,害别人白白扣了工资,虽然他又得不到钱,且其他人也没得罪他。
  给一个人使绊子,是不需要理由的,顾陆经过推断,但还是不愿意轻易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也许并不是百分百的萌芽编辑问题,或许存在其他因素。
  但惹不起还躲不起?顾陆果断动用起自己圈内的人脉。不多时,交际广阔的《故事会》副审编老李,给了他新的去处。
  [木子杍:这两篇故事还有问题?萌芽什么时候审美这么高雅了?投《青年文摘》吧,我认识青年文摘副主编。]
  [橘长:《青年文摘》是文学刊物吧?]
  如果顾陆没记错,这刊物是中国青团子主办的,“注重弘扬先进文化,服务引导青年”为宗旨。
  老李对别家的杂志门清,青年文摘有栏目悦读会和心跳剧场,前者收奇思妙想的文字,后者收科幻、悬疑、惊悚故事,两个栏目都能接受《昨日公园》和《月之石》
  确实,这涉及到顾陆的知识盲区了,他一直认为文摘一类的刊物,都以文学性为主。
  [木子杍:其实小顾老师,你前面投故事会的短篇,如果投青年文摘的话,说不定有机会能创造纪录。]
  真不是其他杂志派去《故事会》的卧底吗?
  不过话说回来,再来一次顾陆依旧会选《故事会》,因为其他杂志的三审太慢。
  《故事会》即便三审一议,比其他杂志多個步骤,但审稿速度依然遥遥领先!
  那时第一要务是来钱保障自己生活。
  顾陆接着老李的话继续聊,是创造作品登陆《青年文摘》的记录?
  [木子杍:最年轻……这个没什么人统计吧,我说的是彩版封面。]
  彩版和普版是一母双子,但彩版的杂志封面极有说法,编辑部会邀请著名画师执笔,主题是当下声明最显赫的作家、科学家、运动员、城市、话题等。
  换句话说,2016年文摘没转向微信公众号发力之前,青年文摘彩版封面影响力等同中国版“《时代》周刊封面”。
  顾陆也上网搜索。能成为封面,都是登上杂志“彩版人物”“彩版关注”“流行色”三个栏目的任中一个。
  “上一期彩版人物写的是yy语音创始人李学凌。”顾陆以前打游戏时也会yy语音。
  往上倒,前面接受采访的作家是刘震云……感受到压力了,当前的刘已写出《手机》《一腔废话》《一句顶一万句》。
  《福尔摩斯先生》《小王子》先后出版,假如运气好,抽中《俗世奇人》,能不能一战?顾陆心里琢磨。
  [木子杍:从故事会作家到青年文摘封面人物,我就问还有谁!]
  老李是看着顾陆一步步走上去的,因此非常有信心,甚至比顾陆本人更有信心。
  少年郎,成为大作家吧!
  之所以对其如此有信心,是因为当了那么多年的编辑,《管子》中的一句描写,是让他记忆最深刻的。
  “有些飞行员通过在百慕大三角某个精确的位置操纵飞机翻筋斗来到这里。有些家庭主妇穿过厨房橱柜的背板来到这里;有些数学家发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