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380节
“哈哈哈,小顾也没想到他作品在新加坡销量这么高吧。特别是《小王子》,青少年应该都喜欢吧。”陆教授笑着说。
“他们好像不是冲着作品来的,”屈老师话语有点犹豫,说着似乎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他们好像是因为顾陆同学打篮球厉害,跑过来看篮球明星,还有,因为顾陆推理和打架厉害?”
“?”陆教授很少对一件事如此疑惑,他扭头看着自己最后收的关门弟子。
“学生们讨论的是动漫,因为有几位漫画家是我朋友,以我为原型设计了几个漫画角色。”顾陆也不清楚自己和台剧的关联,所以关于打架很厉害不清楚,只是解释知道的。
咕噜大王突然想到,伊藤润二那家伙,可千万别在他身上找什么原型啊。
闻言屈老师和陆教授的反应非常不同,前者“年轻人就是咋咋呼呼,搞一些没意义的东西。”
后者的陆教授感受到代沟,但仍然努力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总结,“原来小顾是另类的电影明星,出演了很多动漫。”
这样说……好像也可以?顾陆犹豫片刻后点头。
“普通的作家是没这样的高人气,去年就该把小顾你叫来。”陆教授说,“去年活动就太老了,学生们在下面表情僵硬,都不感兴趣。任何文化宣传还是要从青少年开始。”
“能给我们活动提供一些帮助,肯定是非常好的。”顾陆说。
也是,顾陆想着,既然新加坡有根基,得赶紧让姚小驹把书卖过来,争取早点成为世界级畅销书作家。
图片大于文字,而视频大于图片,动漫的传播度真的大,在他没注意到的情况下,竟然能有这么夸张的宣发力度。
半晌,陆教授接通电话。简单交流后,他挂断电话开始分配工作,“屈老师,新的地点找到了,去和老师们说说。”
“小顾,你先去新地址看看,避免出现大纰漏。”陆教授语句简短,他要上报此事。
活动的组织力是草台班子等级,但审批流程是和国际接轨的水平,就挺麻烦的。
场地订下,考虑到学生众多不好转移,故此陆教授更换的场地基本等同于原地,只是往上走两层。
一个宴会厅,因为时间不充足,布置得比较草率,有些凌乱的塑料椅,外加气球和红色彩带还未收拾干净。
“那就是顾陆?感觉也不怎么强壮,他打篮球真的厉害吗?”“漫画说了,他是依靠智商打球,只是没什么肌肉的手臂,打架肯定不行。”“我其实很想问,为什么他会频繁出现在日漫中?”“我在日本的朋友告诉我,因为日本特别喜欢顾陆这一款作家”“特别为了见顾陆来的”……
同学们互相讨论着,偶尔在话语中冒出一两句英文。英文才是新加坡规定的官方语言。
陆教授、顾陆、屈老师收拾了一会儿。教授因为年龄大,需要用力的活儿,顾陆干得多。
一刻钟后,活动开始,陆教授进行开幕发言,紧接着是中华中学、华侨中学、南洋中学等学校的代表老师挨个介绍。
紧接着,老师们开始分享汉教的经验。顾陆作为中方,也要出场以汉字为主题,分享一些东西。
“各位好,我是会做菜推理打篮球的顾陆。”
顾陆说完,便是听取现场轻笑声一片。
“看来同学们都认识我,也是,毕竟我感觉我三次元和二次元长得差不多。”
演讲和观众拉近最好的方法就是自黑,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差距不用多说吧,所以看上去顾陆在自夸,但实际是另一种程度的自黑。
少部分学生发出了“咿”,大部分学生因为有老师在侧不敢随意开口。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为什么学习中文》,既然同学们都认识我,那我必须要好好讲讲。”
“就像这个主题,为什么要学汉字,不管你们的回答是什么。我的回答——因为我喜欢非常美的东西。”
“汉字的历史就不用赘述,那么汉字的美呢?”顾陆是脱稿讲述,来前早就背下了,毕竟为此番出行,肯定提前付出了不少努力。
“良药苦口,中文给药物的取名就非常美,白薇、白芷、紫苏、蝉衣、半夏、紫菀、徐长卿等,经常有人取名使用。”
“月份除了一二三四,也可以很美,一月是开岁,二月是杏月,三月是鸢时,四月是孟夏,还有桃月、荷月、桂月看名字就知是什么花开。还可以更美,《花月令》中描述的七月是:葵倾日。玉簪搔头。紫薇浸月。木槿朝荣。蓼花红。菱花乃实。”
“对颜色更如此,杏黄比yellow更具现化,黛绿比green书写更好看、月白比white更有层次,湛蓝比blue出现在文章更好看。”顾陆说,“就很美。”
还进行互动,顾陆开口,“应该都学过诗词吧,我们都知道什么词牌名?”
前面大声来看史上第一高中生的初中学生脱口而出,“如梦令!”
“如梦一般短暂梦幻的乐曲,如梦令光听这名字就美,更何况还有很多词人写下经典的作品。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梦中惊醒也能写出清冷的美感。”顾陆继续说,“还有吗?只有如梦令?”
后半句,好像是以前老师经常会说的。
“我知道浣溪沙。”“鹊桥仙,我感觉鹊桥仙更好听。”“瞎说最好听的词牌名非虞美人莫属。”“我更喜欢点绛唇,不过好像这个词牌名的词我一首也想不起来。”等等,有了出头鸟,其余声音纷纷冒出。
“对吧,都很美。”顾陆说,“甚至中文可以美到让现实有压力的地步,鲁省有个城市叫栖霞,栖息在彩霞之下。宣城有个镇叫琴溪,如琴弦的清澈小溪。现实的情况难以达到这美感。”
紧接着咕噜大王又举了不少例子,年龄之美,对仗韵脚之美等。
“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来中国,可以去中国国家图书馆看看。《四库全书》《敦化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本书是国图的四大镇馆之宝。”顾陆在结尾处说,“很遗憾的是,这四大镇馆之宝,三个有遗失,而《赵城金藏》也差点遗失。所以很多记录着美丽汉字的书籍,都再也看不见,很多非常美的文字再也看不到了。所以这个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让汉字交流起来,让汉字活起来,这样才不会被人遗失。”
说完,顾陆下台所享受到的掌声是目前为止最热烈的。也因内容比较轻松,不讲什么厚重的东西,毕竟都是学生,听不太明白复杂的东西。
演讲也是比较的真情实感。
首先顾陆并没歧视什么的,他真心觉得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没有之一!
“差了点。”陆教授说。
“请老师指教。”顾陆马上说。
“应该安装一个投影屏幕,把你演讲的内容打出字幕来。”陆教授说,“还是应该看到文字,很多的美感只是口述,是感受不到的。”
只听见陆教授接着说,下一轮去大马,再度演讲,必须把投影安排上。
有道理,顾陆想到了高中入学时,老班也是讲述了《楚辞》有多美。
当时在场大部分同学都是懵圈,现在还好,因为都算是比较常用的字词。
“汉字的美,很大程度来来自于象形文字的画面感啊。”顾陆松了一口气,听着其他老师的演讲。
他本来写的主题是中文的画面感,以黄庭坚“逍遥近边道,憩息慰惫懑”切入。后来想想要照顾华侨,才改成了今天的题目,不得不说选择是对的。
汉教英雄的轰动持续了三小时左右,肯定中途有休息上厕所的时间。即便如此,二小时后学生们的耐心也消耗完了,有不少同学不耐烦,但总体来说结果是好的。
顾陆准备好结束后同学们来找他要签名来着,真的有那么两位……不过为什么拿着篮球和马克笔?
当日在新加坡休息,第二日下午才飞往吉隆坡。
大马的经济比新加坡还是差了许多,而顾陆在大马的影响力比新加坡稍弱。主要是台剧和日漫影响力弱了点,但还是比前几届学生人数要多得多。
直白来说,即便顾陆什么都不做,本次公费的餐旅住宿费就物超所值,何况顾陆在两次活动的分享,都赢得了学生们的满堂彩。
陆教授在第二次果然是帮顾陆弄了字幕,故此第二次传达的中文之美,比首次更到位。
跟随着老师的外出公干结束。
“老师,我就直接飞巴黎了,正好有点事。”顾陆在吉隆坡机场和陆教授各走各路。
“小顾考虑好了吗?要不要接受汉教培养的工作。”陆教授分开前说问。
汉教英雄的活动,听上去挺中二。实则在汉字宣传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有培养更多汉语老师,才能教出更多学生。接下这条路子,在国内地位就非常稳固了。
瞧瞧屈老师他的眼神,多想接这个班。
“不了老师,”顾陆讲述了自己在智库当专家的事,并且还接下来实践的任务。
“难怪不需要,原来是比我任务更重。”陆教授笑着说,“能者多劳,哈哈哈。”
瞧见关门弟子站得这么高,陆教授也露出满意的神情。
屈老师的瞳孔都震撼了两下,陆教授身为北大中文系主任,是专家级别的,毫无问题。关键顾陆也是专家级!
两个飞机,一个回程,一个往欧洲。
回程的飞机上陆教授见到屈老师面色沉寂,前者不由安慰,“小屈,别想那么多。有些人的天赋是顶级,所以不要拿自己比。”
“不是,我只是想起了我好像没给女儿买伴手礼。”拿自己和顾陆比?屈老师没有疯!
“好像……我也没买。”陆教授也沉默了。
陆教授和屈老师回国的几天后,国内环球时报曝出了大新闻。
主标题:《凭什么是他!》
副标题:《法国艺术及文艺司令勋章最年轻的获得者》
第401章 还是喜欢你桀骜不驯的样子
“不要让这份报纸被布鲁诺先生看到。”
“哦,我的圣母玛利亚,即便我们不告知,但这件事影响这么大,布鲁诺先生知晓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让我感到恶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愚蠢的人被一本书鼓舞,我难以接受。”
若不是对话发生地是法国驻华大使馆,还认为是梅子林呢。让机关室秘书白大恩都咽了两次唾液了,就是酸。
法国驻华大使馆订购了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和羊城日报三份报刊。
头版头条是授予勋章的抓拍——
总务府邸中,迪博·彭庞为顾陆颈绶勋章,场面非常正式,与顾陆一同被授勋的法国人,名气也相当大。
实则看授勋方式能看出规格,“司令勋位”颈授、“军官勋位”襟绶加结,“骑士勋位”襟绶,这玩意国内外都有明确的流程。
照片里好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可就是《环球时报》,让在北京办公的法国人,内心波动甚大。
“短短两周,《谁动了我的奶酪》,已有四十多万册的销量,五年以来最强,当然有问题!”
“连《回声报》和《十字架报》上都有相关的新闻。如同戈贡佐拉奶酪那大理石般的蓝纹一样明显,就是彭庞先生利用家族势力做出的宣传。”白大恩顿了顿,“这本书根本就无法帮助法国!”
回声报是法国最权威的经济类日报,布鲁诺持续保持关注,而十字架报,顾名思义是法国宗教类报纸,白大恩作为基督徒,当然会关注。
“没错,《环球时报》的报道太夸张了,互联网上的反应,都是彭庞家族在操纵。”
“肯定会遭受浪打帆,幸好彭庞先生已经卸任了,否则会连累到我们大电视(大使馆)。”
“我们现在的工作更加有意义,别关注这些毫无意义的事了。”
白大恩在内,几位大使馆雇员,你一言我一语,仿佛几乎把整件事盖棺定论了,他们互相说服了自己。
分开后,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打电话回去,询问具体的情况。
说说白大恩,他打电话给法国任职的朋友,巴拉巴拉说了一通。
“十字架报上说《谁动了我的奶酪》对法国信心提振的重要性,就好像加尔文校长《基督教要义》对教派的重要。”白大恩总结的问,“彭庞家族应该无法控制十字架报吧?”
电话里的朋友回应,“《送迪博书》诞生在法国最适合它的时代,同时,译者迪博先生,身为文化与通讯部的第一部长,也是最适合的译者。非要让我判断……《送迪博书》为国家民众带来的鼓励或许只有报纸上的10%。”
可百分之十已够恐怖,其他报纸白大恩没那么直观的印象,因为人只对自己专业领域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