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443节

  好比迪博,他在巴黎,把电话打给刚回国的顾陆。
  语言环境对学习一门语言其实挺重要的,好比迪博,他在担任驻华大使时中文水平相当不错,否则也不能翻译《谁动了我的奶酪》。
  可返回法国述职还不到一年,中文水准就肉耳可听的下降。“顾,我的朋友,奶酪吃完了吗?我……”
  “呕——抱歉迪博,我着凉了,所以有些反胃。”
  顾陆这样说。
  “多喝点热水,顾,以后有你好果子吃,所以千万要保重身体。”迪博表达关心。
  “?”顾陆直接询问对方有何事。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最重要的是别提奶酪。
  “身为我的挚友,以及法国最好的朋友,你对互联网上的事,如何看?”迪博也开门见山了。
  “互联网上有什么事儿?正如我前面所说,我着凉了身体不适。”顾陆以生病为借口,揣着明白装糊涂。
  迪博也不好再说正事儿,关切两句之后就挂断电话。
  放下手机。顾陆是没想到,此行俄罗斯有他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看着网友们搬运回来的评论,就有一个想法。
  网友们都说错了,最可怜的不是挪威。因为挪威至少还拥有名,但还有一个国家,可以说他第一篇翻译出去的文章,就是给那个国家的……都没拥有名字。
  “半名著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也快写完了,得想办法再薅一把茨威格,把《世界建筑师》触发出来。”顾陆已在为后面的安排进行打算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顾陆眼光还是可以的,列举出来好多种,可能触发的物品。
  物品是比较难的,《人类建筑师》是写的各个大文豪的传记,所以顾陆可以去蹭课俄语文学系教授臧教授的课程。应该就可以触发。
  “一般来说,我两本书会选择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出版。《借东西的小人》六月份,欧维应该放在十或者十一月份。”
  不过这次有点小意外。当前全世界都打响名气,顾陆想要趁热打铁。
  名气很重要,但作品跟上也很重要!
  咕噜大王伏案忙碌着。
  英国那边也有人私下努力,是直接找到的姚小驹。而姚小驹使用了和赵主任差不多的话术。
  互联网上依旧非常热闹。
  这一波大流量,肯定是有媒体想要吃的。
  首先出手的是《环球时报》的谷主编,他拨通了顾陆的电话,并询问对方有没有时间进行一个专访。
  不曾想,对方是这样回应的。
  “嗯好,我个人其实接不接受采访无所谓,只是闻理事长建议我不要做任何回应。”
  “闻理事长是谁吗?我好像记得闻理事长的资料互联网上有,我给你念念……”
  理事长,好奇怪的称呼,谷主编询问了一番。
  “现任中国大外交国际智库理事长,清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美外交问题研究室的高级顾问,好像是果务院对美商务和经济的项目主任。主要的研究领域是……”
  “够了够了,顾陆老师是我打搅了。”
  《环球时报》的谷主编挂断了电话,摸了摸鬓发的冷汗。他们专访过顾陆好多次,所以本来以为是稳的。
  但没想到……
  谷主编抽根烟冷静一下,再看看互联网上的动静。
  被互联网的新闻,震惊的人很多,但震惊的单位组织也不少。
  “你看看,你看看。”启副主席对王主任说,“顾老师在与国外文学的交流中都是绝对的c位。”
  儿童文学研究室的王主任深表同意,他甚至开始感谢自己当时没有莽撞的真的做点什么。
  “国家有国家之间的文化外交,顾老师每天都忙碌着这些大事。却还能够想到孩子们,不愧为是青年们学习的榜样。”
  王主任已转为了夸夸党,“启主席能不能邀请顾老师来我们作协讲课,如果顾老师有时间的话。给我们讲讲作品出海的经验。”
  事实上作协操刀过许多次作品出海,特别是与欧洲国家的交流,但顾陆这类出海模式,他们是真想学。
  “我会试探着问问,如果顾陆老师有时间的话。”启副主席说起今天要聊的正经事。
  他说,“[新童话]系列的其他作家,好好和他们说说。他们的小心思太明显了。”
  王主任表示没问题,他马上去办。
  真的,实话实说,王主任真觉得顾陆能参加这活动,作协应该感恩戴德……
  相比“感恩戴德”的作协,另一个比较官方的组织就很纠结。
  “我们要不要发言?”中国外文局的李副局拿不定主意。
  外文局对外称中国国际传播集团,对内全名是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一个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的机构。
  主要职能是对外全面宣介中国发展变化,积极促进中外友好交流。所以国外对中国的风评,外文局也是会和外交单位一样,时刻关注。
  况且这次讨论事宜,还是文化历史范畴,外文局就更需要有动作。其他不提,旗下《今日中国》杂志,拥有发行到数十个国家的能力。
  “现在的关键是,我们应该报以什么样的心态。”
  第461章 70+1的含金量
  对话的地点是局内副总办公室的。
  人物是传播集团的两个高管,两人性格也不相同。
  首先开口的外文局的李副局是非常谨慎的性格,正因如此才避免了某个境外组织的捣乱。当然也是谨慎,错过中文系列作品在阿非利加州的传播机会。
  接话的梁副局是分管综合业务部,他性格是比较激进的。当初位于多佛的文昊汉思中文教育公司,以及位于布鲁塞尔的长城书店,就是他投了关键的一票。
  “我觉得不能错过好机会,这样的机会真就太难得了。”梁副局说,“借这个机会,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和几个国家谈谈。”
  推广和外宣有点小阻力。
  十分正常,发达国家进行文化宣传,如果没困难才奇怪。
  “肯定的,我们也不会让作家吃亏。”梁副局说着自己的规划。
  因为要从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简称法外),俄外、英外,乃至挪外争抢,所以难度非常大。
  激进的梁副局就想先把内部的意见统一,外文局上下拧成一股绳,还有可能。
  李副局也不傻。
  “奶油小方塔去年广场响起的国歌,让他们大出风头。”
  “老二楼去年没做什么大事,但中俄鼠年新年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见其沉默不语,梁副局开始上压力。大使馆都是取外号,或许是叫着不方便,或许是其他原因。奶油小方塔是位于巴黎第七区木樨街20号的中国驻法大使馆。
  按照梁副局的说法,自家单位去年的业绩,拿得出手的真不多。
  是的,当前的状况,顾陆铁定能给国家带来庞大的外交好处。那么这好处,用在什么部门那就值得商讨了。
  思考良久,保守的李副局开口了,“木墩(英外)和顾陆老师有非常熟悉,国外最成功的一个中国节,就在去年的伦敦。”
  说的是上次克苏鲁宣传“太极图”“老子”的事儿,伴随着《威茅斯系列》出版。阴阳鱼的图案在英国更加流行,甚至出现在某些私人定制的西装纽扣上。可不是法国那种“官方任务”。顾陆骗人,英外抓住,两者的组合拳,真心把这图案宣传出去了。
  “太成功了,首长在开会时还特别说了此事。”李副局感慨,言语中都是羡慕。
  “我个人建议,邀请作家顾陆加入我们外文局。挂个职,给个职编。”梁副局说,“毕竟顾陆老师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外文局需要的。”
  哈?你不是保守派吗?梁副局好像第一次认识这个共事了七年的同事。
  “这样是最保守的方法,也不会得罪其他部门。”李副局届时。
  很好,你就这样保守?
  这下子梁副局有点不会了,他干咳了两声,“建议很好,只是……我们该怎么和统战部门的领导?”
  编制有的福利,智库专家有,编制没有的智库专家也有。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顾陆没入编,但也胜似入编!
  那么是大外交国际智库专家——顾陆算在外交部门下面?
  不!
  都知道,顾陆是算在统战部门下的。
  昨晚几个菜,和这部门抢人?知道这部门的全名叫什么吗?!
  就外文局为例,就可以想到其他部门在关上门商量着什么。
  单位很急啊,担心热度下去。
  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留给大橘的时间不多了,留给对有需求的部门时间也不多了!
  但现实是什么呢?
  根本不会热度下去。
  因为事件发酵到了第三个阶段!
  是什么情况呢?有国外的官方人员站出来说话了。
  官方人员的出演,不算主动,也不算意外。
  事情的发展总是推到这一步。
  主要是挪威人太少了,互联网上吵不过另外三个国家。故此就只有不停上升吗,先是大网红巧克力叔叔出言,没什么用。
  就往更上面来反映,和玄幻里打了小的,就来了老的,是差不多的概念。
  [挪威外交部门的文化司的负责人在接受《晚邮报》记者采访
  《晚邮报》记者:请问亚里沙先生,官方对于中国作家顾陆怎么看?曾经官方报道顾陆非常热爱挪威历史,是挪威的朋友,请问是真的吗?
  亚里沙回应:顾陆先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家。他对挪威历史的热爱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看这段采访视频可知,亚里沙听见顾陆的名字先是一愣。后来在旁边助理的提醒下,才明白过来。说个比较反直觉的事,中西至少有一半政客都是不关注互联网上动静的。
  关键是记者这问题也有意思,难道他要在公众面前说“不知道”“顾陆对挪威没兴趣”吗?他是挪威外交部门文化司的负责人,话可不能乱说,亲娘呢影响仕途啊。
  还有紧接着的问题,更是只有一个答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