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只是王允身为当朝司徒要顾忌颜面,就算要插手豫州争端也不能明着来。他可以暗中牵线,但是不能让世人看出事情和他有关联。
  联合起来试图反抗荀氏暴政的颍川世家也不敢光明正大的闹事,上一波闹事的已经倾家荡产连小命儿都没保住,他们再想反抗也不想出头冒这个险。
  想弄死荀明光的不只一家,凭什么非要他们一家来承担这个风险?
  虽然被推举出来的只有一家,但所有家族都怕被推出来的是他们家。
  不行,得找个冤大头来帮他们出头。
  几番眉来眼去,最终就是双方齐聚鲁阳城。
  冤大头本人不觉得他是冤大头,还觉得这是他威望高的证明,听完双方的诉求后连考虑都不考虑已经拍板定下,等身边谋士们知道他们家主公又脑子一热干了什么后已经晚了。
  阎象唉声叹气,已经放弃和不听劝的主公讲道理。
  他们家主公独断专行惯了,对他来说顺耳的话才叫劝谏,不顺耳的话都是看他不顺眼要害他,这种情况下他还能说什么?
  爱咋咋,随便吧,日子总得过,战火别烧到他们自个儿家就行。
  疲惫.jpg
  袁术是真不觉得他是冤大头,他只看到豫州世家迷途知返弃暗投明,看到豫州重归他手上的光明未来。
  连袁绍那个婢生子都拥有整个冀州,他身为袁氏嫡系肯定不能只有南阳一郡,就算南阳一郡的实力堪比偏远一州也不行,一郡的地盘听起来就是不如一州威风。
  但是因为豫州让荀晔孙坚联手把持住,不管是孙坚还是荀晔都兵强马壮他打不过,这才不得不转向南方和刘表争地盘。
  他来南阳时主要靠的是孙坚的兵力,如今孙坚一走,南阳各县的兵力没有强势将领统帅只是一盘散沙,那只有千人的虎贲精锐用来耍威风还可以,派去战场却显得太少。
  好在他磕碜刘景升也没好哪儿去,刘景升入主荆州全靠地方世族,他好歹还有从京城带来的虎贲军,怎么看都是优势在他。
  荆南四郡至今依旧脱离朝廷管控,刘表拿下襄阳的手段和荀晔没什么区别,区别就是他是拉拢一些干掉一些,不像荀明光那么不讲情面敢闹事就全流放。
  刘表急于稳住现有地盘,他想南下扩大地盘,按理说他们应该打的昏天黑地飞沙走石,但是他们俩的兵力都不够用,打来打去愣是跟闹着玩似的。
  北边袁绍和公孙瓒都打的损失惨重,他们打了一个多月连兵力都没怎么损失。
  既然如此,那就等他把豫州抢回来再一鼓作气拿下荆州。
  袁公路在鲁阳大本营春风得意,等京城传来动手的消息后立刻派兵北上颍川。
  孙坚和吕布在东郡讨伐黑山贼,荀晔带着仅剩的并州精锐进京支援,如今的颍川只有几千郡兵,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南阳兵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遇到的抵抗几乎没有,城中世族装模作样的派出家中部曲帮忙御敌,发现颍阴官署真的没有反应后立刻演出无力抵抗导致城破的样子让敌军进城。
  不到三天时间,颍川便只剩下颍阴、阳翟、长社三座孤城“苦苦支撑”。
  郭嘉兴致缺缺的趴在桌案上,实在想不明白世家是怎么想的,“我等在颍川那么长时间,他们就不觉得这城破的太容易了吗?”
  兵强马壮那叫势如破竹,实力不够的话还可能是瓮中捉鳖,对面好歹犹豫一下呢。
  刘晔慢条斯理的倒了杯茶,“温侯已经出发,想必很快就能传来好消息。”
  荀彧和钟繇在小声商议如何处置这次掺和进来的世家。
  上次那些被处理掉的家族主要是掺和进袁氏兄弟之争,言而无信反倒是其次,所以真正丢掉性命的是少数,大部分都被打发去并州当劳力。
  这次和上次不一样,在有太守的情况下作乱生事是为造反,此等罪名足以抄家灭族。
  人家已经光明正大的里通外敌搞事情,再网开一面只是流放就说不过去了。
  并州各郡的官署的确缺人,但也没到是个人都要的地步。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然无法为他们所用,那就彻底断个干净。
  两个温润君子商量的事情一点儿也不温润,旁边,谨小慎微的毛玠毛先生想的事情也丝毫不谨小慎微。
  此番涉及到的世家比上次更多更广,不光颍川本地世族参与其中,豫州其他郡国的世家也不清白。
  毛玠两眼放空看似神游天外,实际上大脑却在飞速运转估算这次有多少田产财物能充公。
  某县城外几百顷水田是谁家私有,某城城内大片房宅乃谁家所建,某郡某氏明面上多少财产实际上多少家底……
  可惜贾校尉被他们将军带去了京城,不然这活儿让贾校尉来更合适。
  郭嘉还在碎碎念,“怎么想的呢?到底怎么想的呢?”
  不是他看不起那些搞事儿的家伙,而是颍川身为四战之地乱了那么多年还没让他们看清形势真的没法让他瞧得上。
  《孙子兵法》有言: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所谓慈不掌兵,他们家小将军哪哪儿都好,就是年纪太小过的太顺风顺水狠不下心。
  先前在密县避难的时候如此,去了趟并州手段强硬了些,但是离心狠手辣还远得很。
  他们家小将军已经很心软,要是真的心狠手辣那些家伙根本没有第二次搞事的机会。留下他们的性命家产还要被骂滥杀无辜,有本事站出来说说被押上刑场的哪个无辜。
  全颍川最心软的荀小将军被他们当大老虎调走,殊不知留下来的这些各个都比荀小将军狠得下心。
  既然都不识好歹,那就只能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狠手辣。
  ……
  一夕之间风云变幻,颍川几乎易主,朝堂也是暗潮涌动危机四伏。
  王允下令让前来支援的颍川兵马到孟津直面来犯敌军,荀晔以京师更加重要为由拒绝前去孟津。主将不发话,麾下将领自然无人敢动。
  有人觉得王司徒欺人太甚,也有人觉得荀小将军不服管教,怎么想的都有,不过从来没人敢在明面上谈论这些。
  朝堂的气氛比于夫罗要打过来的时候还紧张,两边当事人稳如泰山的对峙,看的旁边的小皇帝急的跟什么似的。
  到底谁占上风啊?有没有人能说句话?
  小皇帝不敢再因为这事打扰他们家太傅,也不好特意招小将军进宫为他解惑,天天睁开眼睛就是派小黄门去打听两边有没有打起来,简直比董卓在京城的时候还要刺激。
  意料之外,京城的荀小将军和王司徒没有打起来,颍川先打起来了。
  小皇帝:???
  小皇帝:!!!
  救命!又有刁臣要害他们家小将军!
  小皇帝惊慌不已,然而还没等他慌多久,孟津又传来消息:并州派来的援军把进犯京师的于夫罗打的落花流水,援军主将麹义麹文泰已经带着俘虏于夫罗、张扬等人进京复命。
  小黄门面带喜色,“陛下,听说那位麹将军英武非常,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把那于夫罗的大军冲的七零八落。”
  两边都是精锐骑兵,可惜麹将军要带上首恶进京复命让于夫罗的部下逃了不少,不然肯定能剿灭更多无法无天的恶徒。
  与此同时,留守颍阴的荀彧也开始了反击。
  王允料定颍川没有兵力镇压世家的集体反扑,荀晔小儿得罪的是所有世家,别看那些世家大族平时明哲保身好像有点动乱就元气大伤,真要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光他们的部曲就能让城里的官兵变成摆设。
  并州和颍川隔着司隶,远水解不了近渴,荀氏的残余势力被彻底赶出颍川后再想回来可没那么容易。
  果不其然,袁术的军队在颍川犹入无人之境,荀晔小儿不肯去孟津又能如何?就算得到消息也来不及救援。
  然而王司徒脸上的笑容只维持了一会儿,送到他府上的好消息只有一件,之后便是接连不断的噩耗。
  吕布在颍川!吕布竟然在颍川!
  第94章 带朕一起走
  *
  强龙不压地头蛇, 要治理地方就必须和地方豪族大户搞好关系,不然要推行什么政策都会寸步难行。
  这是全天下公认的道理,历来官员治理地方也都是这么做的。
  一力降十会是个好法子, 但手段太过强硬容易两败俱伤。朝廷和豪族大户经得起折腾百姓经不起,为了百姓能安稳过日子大部分情况下地方官只能怎么稳妥怎么来。
  前提:那时在太平盛世,百姓在官府不折腾的时候能安稳的过太平日子。
  这年头就算官府不折腾百姓也过不安稳, 上头打不打对百姓而言完全没区别。既然上头打不打对百姓而言没有区别, 那么究竟哪边占上风就看谁拳头大了。
  如果地头蛇真的能齐心协力和官员作对, 地方主官的确拿他们没办法。可惜齐心协力是不可能的, 各大家族就算抱团也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顺风时能气势汹汹一拥而上, 逆风时立刻就会审时度势做鸟兽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