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孙坚啧了一声,去官署看看还有哪儿整理的不够清楚。
  看人家荀小将军多会说话,再看看他们家那只会“爹,我要兵”的臭小子,简直没法比。
  臭小子出门在外也是个嘴甜会说话非常讨人喜欢的好小伙儿,也仅限于出门在外,不知道京城的荀侍郎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烦恼。
  唉,头疼。
  乌程侯勤勤恳恳的将他到寿春这几天梳理出来的情况一一放好,一边整理一边埋怨混账儿子只能在要兵的时候想起来他。
  程普默默在旁边打下手,如果不是平日里听多了他们家将军炫耀儿子的话他就信了。
  小将军很差劲吗?相反,他们小将军优秀的很。
  不到二十岁就能担任一郡太守,天底下除了荀小将军还能找出第二个吗?不对,荀小将军身边还是有几个的。
  总之就是,他们小将军非常优秀,优秀到从荀小将军身边拎出来就能碾压全大汉的年轻人。
  别说了别说了,这让家里孩子没那么优秀的他们很有压力啊将军。
  孙坚回到官署转了一圈,想着寿春城的袁术旧部基本上都没有离开,于是又虎步生风去敲打旧人。
  其实面对面交接最方便,但是荀小将军旅途劳累先一步倒下,他只能等小将军重新站起来再面谈。
  和荀晔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能轻轻松松能变成浪里白条一样,孙坚也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学不会游泳,那不是天生就会吗?
  不懂,但尊重。
  ……
  第二天一早,荀小将军修整完毕前往官署,看到的就是一群比刚下船的他更加半死不活的官员。
  荀晔:???
  是被袁术弄的还是被乌程侯弄的?寿春的官那么难当吗?
  为首的田野扯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小将军可算来了,天知道他这几天过的是什么日子。
  寿春城大大小小的官数都数不清,本来不该他来出这个头,奈何袁术战败的消息传来后以阎公远为首南阳人走的干干净净,愣是让他这个完全没有根基的人到了风口浪尖。
  他不想出来扛大梁,可是他也不能跟着那些人去南阳啊。
  虽然阎大人、杨大人他们都很和善,还承诺了就算他在南阳什么都没有也能想法子让他继续当官过安稳日子,如果他真的是袁术的旧部他肯定毫不犹豫就跟着走,问题是他不是。
  就这么尴尬。
  他不想知道他的形象在其他人心里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他只知道他真的不是因为忠于袁术才不离开寿春。
  动动脑子啊各位,袁术又不是寿春人,他在寿春也没待多少天,真的对袁术念念不忘大可以去汝南,他留在寿春怀念个什么劲?
  误会吧误会吧,反正这个身份以后也用不到了,田野马上自杀给袁术陪葬,他要去别处逍遥快活。
  荀晔简单了解了一下寿春官署的官员数量,对官署的组成大致心里有数,简单说了几句便让众人该干什么干什么。
  他初来乍到需要熟悉情况,即便有变动也不会是现在,不用担心他上来就大清洗。
  不是他心大,而是寿春官署之前已经被袁术清洗了一遍,不需要他再把所有人都换掉。
  之前袁术从南阳跑到九江,当时的九江太守叫陈瑀,这位陈太守和陈登一样都出自下邳陈氏,因为下邳陈氏和汝南袁氏关系不错,所以袁术以为他可以一路畅通无阻。
  但是陈太守死活不愿意让袁术进城,不愿意让袁术进城还不敢开战,在袁术于淮北集结士兵攻打寿春城时就直接逃回下邳躲太平了。
  因为袁氏和陈氏关系好,所以袁术认定陈瑀不让他进城是有奸人进献谗言,进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官署上下全部换上新人。
  从南阳带来的人不够没关系,直接提拔九江本地士人,官署中的官就那么几个,放低标准还能找不到人?
  现在南阳来的官员尽数离开,乌程侯进城后也杀了一批趁乱搞事的官,剩下的九江本地人对袁术的忠心有多少也不好说,再加上还有个已经打入官场内部的田野提供情报,如今寿春城中谁能用谁不能用他清楚的很。
  乌程侯抱着手臂等新上任的扬州无冕之王立威,等官员都散了才上前进行政务交接。
  虽然没什么必要,但是还要是走个流程。
  袁术把九江治理的一团糟,他也不是什么擅长理政的人,一团糟加上一团糟还是一团糟,这些政务还是荀小将军自个儿整理吧,反正他尽力了。
  幸好袁术到九江后就一直盯着徐州没怎么管扬州其他几郡的事情,要是其他几郡也被他霍霍就更完蛋了。
  政务方面小将军自己打理,他只说拿下扬州后可以怎么打荆州。
  孙坚不知道荀晔那集上下五千年之精华的开发扬州计划,他只是对小将军的能力有信心。
  青州那么乱都能在一年之内稳定下来,想必扬州这偏远地界儿也难不倒他。
  两个人到书房后第一件事就是拉开舆图,荀晔看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舆图,对这个时代的将领更多了几分敬佩。
  虽然不是第一次看他们对着超级简易版地图指点江山,但是还是感觉能看懂这种地图很厉害,他就属于被后世的高清地图惯坏了的温室花朵,和野蛮生长的土著将领根本没法比。
  荀小将军心中感叹,然后拿出他自带的荆扬地图铺开。
  乌程侯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这是送给我的?”
  荀晔张口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看对面美滋滋的将刚铺开的舆图卷了起来,“小将军有那印刷之法,舆图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这张肯定是送给我的。”
  他带兵打进寿春城也是大功一件,前两天还想着朝廷只派天使送来一封嘉奖诏书太小气,原来真正的赏赐在这儿呢。
  “且慢且慢。”荀晔赶紧将作乱的虎掌按住,“有有有,您回颍川就能收到,大汉十三州的舆图全都有,这张就给我留下吧。”
  不是他小气,而是刚才那张简易版的他真看不懂。
  之前虎崽子要地图的他就开始着手准备大汉疆域图,这玩意儿属于绝密情报,印出来后直接连模板带成品都送去了颍川。
  他自己留了一套,其他的连孙策曹昂周瑜他们都只有郡县小范围的地图。
  乌程侯回去后找文若叔说一声就行,不用盯着这份已经被他做过标注的旧图。
  孙坚遗憾的收回小心思,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寿春的位置很好,但想守住寿春不能只守九江,重点还得放在庐江和豫章两郡。豫章太守朱晧名声不错,庐江太守陆康更是天下闻名,不过建议小将军想法子把陆康给换了,不然这庐江没法守。”
  荀晔立刻来了兴趣,“此话怎讲?”
  孙坚啧了一声,“那老头儿死犟,根本没法跟他讲道理。”
  第166章 壮大队伍牛
  *
  乌程侯十几岁就以勇武闻名, 这些年打过黄巾平过羌乱,硬生生以寒门子弟的身份杀出一条通天大道,领兵作战的水平毋庸置疑。
  董卓进京之前他在荆州长沙郡担任太守, 而他被任命为长沙太守的原因是长沙地界儿有人造反,朝廷需要一个能镇压叛逆的主官前去剿灭。
  当时的荆州郡县各自为政,反贼聚众数万攻城略地, 长沙郡的官员扛不住反贼的攻势更无力剿匪, 只能苦哈哈的闭城自守等朝廷的支援。
  孙太守到任后行事简单粗暴, 打一棍子给个甜枣, 先敲打郡中官吏让他们老老实实处理官曹文书规规矩矩办事好好对待百姓, 然后拍着胸脯放话说讨贼剿匪的事情只管交给他。
  短短一个月, 反贼伏诛,郡中镇服。
  那时候大汉各地都是大大小小的叛乱,长沙有大规模的造反周边其他地方立刻云集响应,孙太守也不管那些叛乱在不在自家地盘, 但凡让他听到他就带兵呼啸而至。
  孙太守身边的人劝他别越过郡界干仗,他们知道他们是讨贼剿匪, 但对面的主官不一定领这个情, 越界征讨很容易被人倒打一耙。
  不过孙太守的态度很光棍儿,“老子没什么文化,当官全靠战功,越界征讨为的是保境安民,就算倒霉栽了也没关系, 老子无愧于心也无愧于天下。”
  此话一出, 不光周围几郡的郡守不敢吭声, 连贼匪在听到孙坚大军的消息时也慌里慌张落荒而逃,于是长沙周边也消停了。
  之后就是朝廷论功行赏, 孙太守被封为乌程侯。
  长沙和周边贼患尽消,百姓获得了安宁,官吏获得了政绩,他孙文台获得了爵位,多么皆大欢喜的结果,但是有人觉得不行。
  不光觉得不行,还特意上奏朝廷一条条的分析为什么他认为不行。
  各郡有各郡的兵,地方主官没有派人向朝廷求助就说明他们能自己解决,怎么能不打招呼就越界征讨呢?
  孙坚:???
  有没有可能,他不光会主动越界,也有收到求救信然后再出兵的情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