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乌程侯是个有正义感的好将领,但是老领导的家事他也不好说什么。
问题不大,多行不义必自毙,以朱符的作风就算朝廷不管不问交州的百姓也早晚要反了他。
朱老将军过两年可能老年丧子,看在老将军那么可怜的份儿上,麻烦小将军尽量别让他的小儿子也死在豫章。
这话也就在自己人面前说,换其他人来扬州他都不会说的那么明显。
唉,为了老领导能安度晚年他也是操碎了心。
荀晔擦干净手上沾到的汁水,“乌程侯放心,我心里有数。”
比起性子软和的正人君子,还是陆老爷子那种有能力还有脾气的更难相处。
性子软不要紧,他派个能镇住场子的二把手过去就行。
如果朱文明真的和乌程侯说的这么没脾气,那世上就在再没有比他更好架空、啊不、更好相处的主官了。
接下来要干的都是得罪人的事情,一把手性子软唱红脸,再配个不好招惹的二把手唱白脸,俩人搭配正好干活不累。
一大一小郑重其事的对着舆图说话,乍一看好像在商量布防要务,根本想不到是在感慨子女的教育。
好在俩人没感慨太久,说完庐江豫章两郡的太守话题就继续回到了沿江布防上。
孙坚对荆扬两州的地势了如指掌,简笔画地图换成绘有详细山川河流的地图更适合他发挥。
“庐江和豫章以长江为郡界,此处是一片大湖,湖南边有座城叫柴桑。”
南方湖泊遍地,但是像彭蠡泽那般广阔无垠的湖也不多见。
大湖被长江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湖,北边是大别山南边是罗霄山都没有能过人的道路,只有东西沿着长江才能通行。
柴桑城的位置非常重要,进可攻取江夏退可守豫章庐江,此等地方必须派重兵驻守。
扬州周边也没多少能被他们放在眼里的敌人,只要防住荆州刘表偷袭,接下来就都是扬州内部的事情,内政方面他就不多说了。
乌程侯说沿着荆、扬两州的边界把可以派兵偷袭的地方点过来一遍儿,甚至连从某处发兵敌方会如何应对都能作出两三种猜测。
幸好这年头没有攻防游戏,不然他肯定是重度发烧友。
荀晔听的认真,一边听乌程侯讲一边将现在的扬州荆州和他资料中的孙吴势力作比较。
彭蠡泽周边的城池都很重要,那是孙吴沟通扬州荆州的军事重地,一旦出事则孙吴就失去对荆州的控制。
地图上处处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和中原北方相比,南方各州的“兵家必争之地”水分有点多。
比如荆州,在三国鼎立之前甚至没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事,和徐州那种“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真兵家必争之地没法比。
因为三国后期战火已经烧到长江流域,所以长江沿线的布防才越来越重要,孙权继位后甚至在江边的武昌待了八年。
当然,现在的荆州还没有武昌,现在只有人口几千户的鄂县。
他们这儿形不成三足鼎立的局势,战火也不会大规模烧到长江流域,如此一来荆州的重要性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接下来几十年都能继续当它的兵家不争之地。
军事重要性大大降低,开发潜力却不会降。
矿啊!山里都是矿啊!铜矿铁矿各种各样的矿啊!
人多的地方开发程度就深,虽然后世中原北方依旧有很多矿藏,但是以他们现在的生产力能开采的就那么点儿,相比之下长江以南那大片开发程度没那么深的土地就是天然的大宝藏,是来自上天的馈赠。
稳住,荆州七郡有六个都在刘表手上,现在惦记那边的矿还太早。
荀小将军擦擦嘴角不存在的口水,眼里闪着势在必得的光芒,他矿产分布图都准备好了总不能白忙活。
孙坚看着他们小将军的反应,忽然感觉不应该担心刘表趁机攻打扬州,而是更应该担心他们小将军还没稳住扬州就朝荆州开战。
“乌程侯莫要担心,我心里真的有数。”荀晔将视线从舆图上移开,眨眼间便恢复成活泼开朗大男孩,“现在还不到和荆州开战的时候,再怎么惦记也得忍着。”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刚吃下的新地盘也得消化,他连扬州都没稳住,这时候惦记荆州确实太早。
孙坚不太相信荀晔口中的“心里有数”,这两年发生过多少事情他都看在眼里,这小子比他年轻的时候还虎,他所谓的“心里有数”肯定是“考虑过了,觉得能行,莽”。
不过孩子不是他家的他也管不住,过两天回颍川找荀文若说道说道。
荀小将军还不知道旁边人已经准备好告状,将情况顺了一遍后就开始朝四大金刚中仅剩的两位下手。
他是旱鸭子,得多找几个能打水仗的将领才能安心。
孙坚皮笑肉不笑,“政务已经交接完毕,接下来就全靠小将军自己了。”
他身边就剩下程普和韩当两个,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不给!想要水军将领到别地儿抢去,他这儿一个都没有!
再见!告辞!后会有期!
在荀小将军的无理取闹之下,乌程侯带上兵马立刻启程,好像寿春城是吃人的饕餮再留一会儿就会变成光杆司令一样。
荀晔到城外送行,直到外头连个人影儿都不剩才遗憾的返回官署干活。
唉,想要现成的兵马果然还得亲儿子出面讨要才行。
问题不大,他再想别的办法。
扬州、荆州、益州都有擅长打水仗的将领,荆州能挖刘焉的墙角他也能挖,现在先让他看看寿春城里能挖出来多少宝藏。
……
衙署公房里,田野在同僚们沉痛的注视下单独一人去面见新主公,天知道他用了多大力气才压住上扬的嘴角。
苦日子即将到头,他要去其他地方发光发热啦。
书房里只有荀小将军一个人,“前朝旧臣”田野进屋后二话不说就是一个大礼,“主公!”
荀晔:!!!
啊?
荀小将军吓了一跳,这人不是几位叔父安排到袁术身边的细作吗?怎么上来就管他叫主公?
屋里没有其他人,田大人说话也没那么多顾忌,言简意赅将他到袁术身边的起因经过结果汇报一遍,然后呈上他精心整理的名单。
他来寿春那么多天也不是天天都忙着进献谗言,整个九江的能臣名将以及隐于民间的名士高人他都写在了纸上,就算主公空着手来九江也能迅速上手。
荀晔眼睛亮晶晶,心里的小人儿也开始雀跃的翻跟斗。
感谢文若叔,感谢志才叔,感谢奉孝叔,感谢所有叔,这是哪儿找来的神人?真是帮大忙了!
然而他刚高兴一会儿,帮上大忙的神人便开始请辞,而且理由让他不得不批准。
这人卧底的太成功,所有人都觉得他是袁术的死忠,根本没给他留转投明主的机会,就算接下来还要为他们效力也不能用田野这个身份。
也就是说,这几声“主公”只是听个响儿。
荀小将军搓搓下巴,俯身道,“既然寿春不能留,先生愿不愿意为我去趟益州?”
田野擦擦眼角的眼泪,情绪收放自如,“益州?”
听语气像是有点兴趣。
荀晔点点头,“没错,去益州帮我招揽几个人才。”
刚才想着在寿春站稳脚跟再说别的,现在既然这人能腾出手那就把挖墙脚的事情提前。
名单他今晚再琢磨,反正甘宁肯定榜上有名。
第167章 天灾降厄来
*
身为穿越者, 上帝视角是很大的优势。
就算局势已经和熟知的情况两模两样,但是人依旧还是那些人。
到扬州先扒拉史上孙策的班底,只要能处理得当不让江东世家大肆扩张, 江东这些优秀的世家子也都能用。
其实孙权手底下的能臣更多,就是时间线不太合适,这时候不是年纪还小就是没出生。
去益州挖墙角也是, 得综合着扒拉刘焉刘璋父子俩的班底, 但是也不能确定名单上的人在不在益州, 因为南方有很多北方逃难过去的士人, 那些原籍北方的能臣大概率是找不着的。
问题不大, 反正在哪儿都是干活。
其他人不能确定, 但甘宁肯定在益州。
身为益州巴郡的知名街溜子,甘兴霸和他的小伙伴头插鸟羽身佩铃铛成群结队的四处游荡,一群小伙子不光有精力家庭条件还好,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 走到哪儿都是最靓的仔。
如果地方官员对他以礼相待,他和他的小伙伴便“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果地方官员对他敷衍, 那完了,街溜子们立刻就能化身强盗大肆劫掠。
郡县长官对这群威风显赫的街溜子无可奈何,只能捏着鼻子哄着这群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