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呵,当然是在师妹手中的平底锅上啊。
扶苏也崇拜的看着蒙愔,小声道:“宁,这都是白胡子爷爷教你的?”
居然还有“阴间政权”,听起来就很厉害。
蒙愔自信点头:“是哒。”
嬴政看向一旁史官:“夷宁说的话可有记下?”
史官满头大汗,嘴角沾了墨水,正奋笔疾书,抽空回答:“臣都背下来,马上书写完毕。”
还向蒙愔投去感激目光。
多亏她发明毛笔,书写速度加快,若是刻刀,得刻到猴年马月。
李信悄悄靠近蒙愔,用气音问道:“蒙夫人,刚刚那段话甚妙,就是不知……此为何意?”
听的他云里雾里,不明觉厉。
若他也能学会,下次遇见啰里八嗦的儒生,就这么对付。
蒙愔看着面容年轻的李信,大约二十来岁,同样压低声音回复。
“等我写出完整版,你带回去全文背诵,专门对付儒生。”
李信眼睛发光,迟疑问道:“可夫人师从儒家,也算儒生一员。”
蒙愔挥挥手:“嗨,什么法家儒家纵横家,我只向真理低头。”
李信竖起大拇指:“愔姐大气。”
狠起来连师承都不认。
蒙愔谦虚点头:“一般一般,你喊我一声姐,以后姐罩你。”
第63章 赵高想统兵
俩人嘀嘀咕咕,凑到一块儿也不知说啥,李信满脸钦佩,恨不得跟蒙愔拜把子。
这幕看的扶苏心里酸酸的,强行隔断对视。
崇拜道:“宁,你真的好厉害。”
李信一拍胸脯:“也不看我愔姐是谁,必须厉害。”
扶苏:姐?
哪来的姐。
“若苏没记错,李将军比宁大。”
李信挥挥手,毫不在意说道:“咱以才能论英雄,不看年龄。
愔姐文能战群儒,武能拿锅砸荆轲。
那可是六国有名刺客,在愔姐手下走不过三招,我喊她一声姐咋了!
再者说,咱姐还发明控马三件套。等着吧,大秦骑兵即将名扬天下。”
李信说的口若悬河,扶苏听的频频点头,末了拍拍对方肩膀。
“你说的对,愔姐确实厉害。”
蒙愔:???
不是,扶苏咋这么好忽悠,刚刚还吃醋呢。
现在又跟对方哥俩好,一口一个愔姐,恨不得跟她义结金兰。
怪不得被儒家教成酸儒夫子。
不成,这个世上,除了政哥,只有她能忽悠扶苏。
蒙愔如同护犊子的老母鸡,将人拉到一边,郑重说道:“我最喜欢爸宝男和妻宝男。”
扶苏不解:“愔姐,这是什么意思?”
三言两语解释清楚,扶苏“哦”了一声。
“苏悟了!”
“愔姐,你懂的真多。”
蒙愔:“外人才会这么喊。”
扶苏俊脸微红:“宁。”
蒙愔表示很满意,孩子虽傻,容易跟着别人想法走。
但智商够高,能理解你在说什么。
遥想千年后,蒙愔发现一件事。
有些人看似正常,和普通人一样。
通过交谈你会发现,其实他们脑子有缺陷,根本不懂你在说什么。
所以,能听懂对方的话,是一项很了不起的能力。
忽悠完傻白甜苏,扭头看向李信。
少年如同忠诚的大狗,正等待主人下指令。
蒙愔思绪复杂。
“统儿,你能通过数据分析出,李信真的崇拜我么?”
系统调出忠诚度面板:“宿主请看。”
李信赫然在列,忠诚度高达81,属于可信任范围。
蒙愔彻底傻眼。
说起李家可了不起,赫赫有名的陇西李氏,也是秦国有名武将家庭。
先祖是李宗,曾在魏国任大夫。
大父是李崇,担任秦国陇西郡郡守,封南郑公。
阿父是李瑶,担任秦国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后代是飞将军李广,在汉朝担任重要职位。
李信年纪轻轻,便是秦王信任的重要将领。
可惜在伐楚过程中因轻敌惨败于项燕,后慢慢淡出核心统帅层。
蒙愔看向少年将军,叹口气。
还是太年轻啊。
李信敏锐捕捉到对方视线,由欣赏转变成惋惜,诧异的摸摸后脑勺。
“愔姐,你在叹什么气?”
蒙愔想了想,提醒道:“你喊我一声姐,咱俩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弟。有些话,姐要提前告诉你。”
“楚国属于老牌强国,别看表面实力不咋样,其实他们的贵族制度最恐怖。攻克时一定要小心,切勿轻敌。”
叔孙通密切注视俩人,听到这话,露出嘲讽笑容。
正欲发难,便见秦王问道:“下一步,寡人欲灭楚,诸卿有何建议?”
刚灭完燕国,李信意气风发。
半步跨出,正准备说给他二十万兵马,直捣楚国老巢,俘虏楚王负刍。
想到蒙愔提醒,脚尖缩回。
他姐说了,切勿轻敌。
二十万兵马,不一定拿下。
“不然要三十万?”
“四十万好了。”
“五十万也不嫌多。”
李信心中纠结,多少兵马能拿下楚国。
纠结半天:“算了,一会问问愔姐。”
直觉告诉他,愔姐知道答案。
李信很相信他的直觉,这种玄之又玄的感觉,曾在战场多次救他的命。
嬴政等着回话,大臣们对视一眼。
心中诧异,王翦李信怎么不吭声?
这俩刚灭燕国,不该趁着士气高涨,顺便拿下楚国嘛。
无人应答,秦王心中不悦:“泱泱大秦,人才辈出,提起灭楚,居无一人敢言。”
“可悲!”
赵高憋不住了,他知道大王迫切想灭楚,率先出列。
“大王,楚为老牌强国,然顷襄王昏聩。项燕虽强,可独木难支。依臣之见,率领精兵二十万,三月可破郢都。”
嬴政脸上异彩连连。
“彩!”
“何人愿领兵前往?”
他先看王贲,再看蒙恬,最后目光移到李信身上。
此三人可是大秦新一代将领,假以时日,成就不比父辈低。
王贲有其父教导,知晓楚国难灭,没吭声。
蒙恬也有蒙武叮嘱,低头看向脚尖,没出列。
按理说,意气风发的李信该吭声,但他被蒙愔提醒,强行控制蠢蠢欲动的身体,也没答话。
嬴政目光失望。
赵高忍不住说道:“大王,臣愿领兵灭楚。”
呦呵,蒙愔诧异望去。
厉害了我的小高子,不愧是文武双全的头号狗腿,还会领兵打仗呢。
听见赵高愿意领兵,嬴政重新坐回去。
看向重臣:“说吧,诸卿对伐楚一事持何建议。”
“不得不言。”
李斯心中叹口气,率先说道:“楚地富冠江南,得之可断诸侯粮脉。且齐、魏摄于秦威,必不敢援。”
宗室持反对意见。
“但燕王喜未擒,逃往辽东,还有代王嘉虎视眈眈,舍近求远征楚,岂非置宗庙于险地?”
叔孙通出来蹦跶:“大王,恃强凌弱非正道。当以德感化楚民,昔日周公征奄三年而化之,大王可效法先圣。”
嬴政听到这话面色不悦,蒙愔冷哼出声。
叔孙通不悦望去:“蒙夫人何故发笑?”
这个女人怎么回事,听见他说话就笑。
还是那种让人毛毛的冷笑,听着尤不舒服。
便听对方答:“大王,叔孙博士既欲效仿周公,便将之送往楚地,感化黔首呗。”
扶苏上前一步:“宁说的有理,圣人言,有教无类。叔孙博士精通儒家学说,又心怀大义,正适合教化黔首。”
听着夫妻俩一唱一和,叔孙通气的胸脯起伏。
愤怒道:“楚地未灭,吾如何教化?岂非羊入虎口。”
“公子好狠的心!”
第64章 双标的政哥
蒙愔冷冷道:“呦,叔孙博士还知晓楚地未灭啊。”
那还说无厘头的话,让大王效仿周公,简直可笑。
昔日周武王去世后,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
管叔、蔡叔不满周公摄政,遂联合武庚及东夷诸国发动叛乱。
周公为稳固周朝统治,亲自率兵出征,经过三年艰难作战,才平定叛乱。
叔孙通所说的奄,便是东夷大国之一。
周公平定叛乱后,通过文化建设、制定礼乐等方式教化当地百姓,使得周朝统治更加稳固。
他这么说,就是想提醒嬴政。
要施行仁政手段,不能以暴政灭楚。
可他难道不知,周公是平定叛乱后才施行仁政的?
他知道,只是想站在仁义的肩膀上抨击秦王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