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不成不成,她要继续交谈,说不定会想出更完美的主意。
“你不是说有好几条计谋,第二条是什么?”
张良道:“楚人看似松散,战争期间内斗频繁,但到灭国关头,几家绝对会拧成一股绳。”
蒙愔心中一凛,又被张良猜中。
当初李信率二十万大军攻楚时就犯这个错误,觉得楚国贵族和君王不是一条心,随便打打就能拿下。
后来发现到了生死关头,楚人凝聚力特别强。
不比秦人弱。
她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看清这点,没想到张良一早发现。
没忍住叹气:“统儿,若在另一个时空,张良是秦人该有多好。”
张良心中奇怪,咋回事,蒙大人一直瞧着他叹气。
忐忑说道:“难道良说的不对?”
“不不不,你说的非常对,太对了。”
张良放弃追问,继续说:“所以我们要在前期瓦解楚人意志,绝不能让他们拧到一起。
无需做的过火,只需开个小小的口,种下一缕活下去的希望即可。”
蒙愔追问:“怎么种?”
张良看向上林苑方向:“武安君坑杀四十万赵军,引起六国震动。
此举展示秦国的冷酷无情,他国深深恐惧。
在攻打楚国时,武安君还水淹鄢城,导致数十万楚国军民死亡。
攻破郢都后,焚毁楚先王的陵墓。
即便武安君已去,关于他的传说仍在这片土地上回荡,导致他国兵卒对秦国产生戒备心理。
前段时间王将军伐魏,采用类似手段。水淹大梁,再次唤醒他国臣民的恐慌。
细数秦的统一战争中,类似屠杀事件并不罕见。
秦国为削弱敌国的有生力量,常采取屠杀俘虏的手段,以达到震慑敌国的目的。
良想问一句,若是大人,面对如此虎狼之师,会怎么做呢?”
蒙愔不假思索回答:“自是厮杀到最后一刻,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到。”
反正都要死,与其被俘虏后死,不如在战争中轰轰烈烈的死。
死后也有脸去见列祖列宗,到了地府还能吹嘘她的功绩。
回答完毕反应过来。
她发明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除了搭建咸阳学宫外,还想开个报社。
刊载时下政策,让黔首不至于眼盲心瞎。
顺便写点话本,扭转政哥暴君形象。
她只顾改变政哥形象,忘记改变秦国的。
谦虚求教:“以先生之见,该怎么扭转大秦对外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张良细细咀嚼此四字,继而明白什么意思。
似笑非笑道:“当真是刻板印象么?”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件冤枉他秦兵。
伊阙之战中,白起大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
虽未明确记载坑杀,但斩首数量庞大,可能是战场屠杀或战后处决降卒。
鄢郢之战中,白起对战楚国。
攻破楚国鄢城后引水灌城,淹死军民数十万。
后攻占郢都,焚烧宗庙,迫使楚国迁都。
这场大规模军民屠杀,虽非专门针对士兵,也属于毁灭性打击。
华阳之战中,白起对战赵魏联军。
奔袭华阳,斩首魏军13万,又将2万赵军俘虏驱入黄河溺毙。
以及最著名的长平之战,赵括战败后,40万赵军投降。
白起以“赵卒反覆”为由,将大部分降卒坑杀活埋,仅放240名年幼士兵回去报信。
长平之战后,秦赵矛盾极深。
后邯郸之战中,王齕、郑安平对战赵国。
秦军围攻邯郸,久攻不下。
后因魏楚联军救援,秦军败退,但此前可能屠杀大量赵军战俘。
脑中出现这些数据,秦军屠杀之人的尸身放到一块能都堆成大山,蒙愔没忍住打个冷颤。
第191章 韩王媚虎狼,割肉饲咸阳
更加谦虚的请教:“烦请子房助我,该怎么做,才能扭转秦军形象。”
咱是虎狼之师,不是杀人之师。
“子房应当知晓,大王最看重人才。自李廷尉的《谏逐客书》出来后,大王对六国秉持着同等态度。
当初胡亥虐待奴隶,气的我喂他吃粪。
大王知晓后都没罚我,只说这一切都是胡亥应得的。
可见大王把奴隶当人看,未来也就把六国遗民当成秦人看。”
张良正喝奶茶呢,听到胡亥吃粪差点喷出来,幽幽道:“胡亥公子当真与粪有缘。”
不但挑,还会吃。
但从这点可以看出,秦王确实以人为本。
记得那时胡亥公子挺受宠,蒙家女喂他吃粪都不惩罚,只为帮奴隶讨个公道。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秦王政再一次做到。
心中暗暗点头,反观韩王,张良不得不说一句,王与王之间是有差距的。
韩王为讨好他国使臣,强征民间女子。
当时使臣访韩索要韩妹百人充后宫,韩王下令全国征选,官吏借机勒索黔首。
贫家缴不出免女税者,女儿被强行带走。
贵族交钱可豁免,最终送入秦国的多为平民女子。
民间流传一段歌谣“韩王媚虎狼,割肉饲咸阳”,讽刺极了。
有段时间韩国财政枯竭,韩王欲铸奢华礼器。
以“铸鼎镇国运”为名,下令收缴民间铜器。
黔首炊具、农具皆被征缴,违者以“谤国”罪別足。
实际所铸之鼎刻韩王狩猎图,耗铜三千斤。
有老农藏铜锄被诛,临刑前怒斥:“王鼎烹民骨,何不铸尔头?”
就在灭国前夕,为维持宫廷奢侈生活,韩王安还加重赋税,征发劳役修建宫室。
韩国贵族公仲氏垄断权力,想到这里,张良喉间溢出一缕叹息。
不止公仲氏,还有张氏。
张家五世相韩,权力滔天。
纵然他洁身自好,还有一堆旁支子弟盘剥黔首。
韩王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曾整顿吏治。
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可是韩国公子,当时他公开批评母国“大臣贪戾”,惹怒韩王安,受到惩罚。
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安,提出改革强国之策,皆未被采纳,可见君王昏聩。
再观秦王政,最宠爱的幼子犯错说贬就贬,不带一丝一毫犹豫。
终生幽禁上林苑,与粪便为伍。
秦之强,在民,更在君。
他就该统一天下,还吏治清白,还天下河清海晏。
想到这儿不再试探,张良一股脑说出伐楚良策。
“可对俘虏的楚军士卒予以优待,释放回乡宣扬秦军仁义,以此削弱楚军死战之心。
并承诺保留楚国宗庙祭祀,换取旧贵族中立。
宣扬秦政“废分封、均田役”对黔首的好,引起庶民和楚地贵族的矛盾。
可减少占领后的叛乱风险,加速楚国崩溃。
最重要的是,告诉六国旧民,若哪郡发生叛乱,给他们一次机会,自我内部解决。
一旦派出秦军,当地郡县别想分到亩产千斤的粮种。”
听到张良计谋,蒙愔没忍住说道:“高,实在是高。”
看似简单的谋略,不但挑起楚国内乱、庶民和贵族的敌视。
还考虑到楚国归顺后的一系列问题,考虑周全。
张良不好意思笑笑:“良经不起大人这般夸赞,主要还是高产粮种吸引力太大。”
有奶就是娘,只要秦王牢牢把控粮种,不怕他国旧民有异心。
说完民生政治,张良开始从军事入手。
“项燕乃楚国大将,善战刚烈。拿下他,几乎等同于战争胜利。
秦将可诈败诱敌,令秦军前锋佯装溃退,引诱楚军追击至预设战场。
再以奇兵绕后封锁淮河渡口或险要,围困楚军主力。
集中弩兵与车阵对楚军指挥中枢射杀,速战速决,避免持久游击战。
项燕若死,楚军士气必溃,离胜利也就不远了。”
张良说完腼腆一笑:“此乃良之拙计,吾不擅长行军打仗,具体怎么做,还要看当时战况。”
蒙愔歪着头看向张良:“你知道有个词叫凡尔赛么?”
张良满脸疑惑:“什么赛?不曾听闻。”
“那我告诉你,你现在的行为就是凡尔赛。”
不擅长行军打仗,都能说出众将商量好的计谋。
他们就是打算围困项燕,针对项氏,弄死他之后再打楚国。
史书记载,两军交战时,楚将项燕集结楚军主力,试图依托江淮防线抵御秦军。
王翦抵达楚境后,采取“坚壁不战”策略,修筑堡垒与楚军长期对峙,长达一年。
楚军屡次挑战,秦军始终避战,以此消耗楚军粮草和士气。
待楚军松懈东撤时,王翦突然率精锐追击,在蕲南大破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