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顾瑶说完,从大殿上走了下来,但是她没有走向朝臣,而是直接从承光殿的侧门出去了。
百官们懵了。
许多官员直到皇上出去了才反应过来。
“皇上……”一些官员赶紧喊道。
但顾瑶并没有折回来,而是走向了昭和殿。
早朝上了不到一刻钟,皇上竟然就走了,而且皇上也没说退朝。
这种情况让众人始料未及。
一些官员完全不懂皇上的意思。
“苏大人,这……咱们该怎么办呀?”一些官员看向了苏墨。
丞相因身体原因,已经快一年没回朝堂了,现在苏大人就是朝廷里最大的官,虽无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权。
苏墨皱了皱眉头。
皇上莫名其妙的就走了,他也完全想不到。
这女皇上有时候行事古怪,让人摸不着头脑。
“既然皇上走了,尔等就先去衙门办差去吧。”
苏墨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他想皇上应该是生气了,因为没有人支持她的决策。
百官们又等了片刻,见皇上还是没回来后,众人只能散去。
苏墨是最后一个走出承光殿的,但他出来后,发现有几位同僚在外头等着自己。
于是苏墨和这几位同僚一起走出了皇宫。
“诸位大人若不忙的话,去我府上喝杯茶吧。”出宫后,翰林院学士张昭主动邀请道。
他家离皇宫近,只有十里路。
苏墨看了看旁边的几位同僚,见大家都点头后,他回道:“听闻张学士最善茶饮,我等就不客气了。”
说完,几人一起乘车而去。
一刻钟后,几人来到了位于东林山下的张府。
张昭虽只是五品翰林学士,但其府邸却十分的豪华,有十几栋屋舍,宅院内还有水池、鱼塘、庭院、花园等等,占地十几亩。
张家以前是从商的,祖上家业庞大,有良田数千亩,更有上百万两银子存在钱庄。
“张大人这府邸可堪比那些公侯伯爵府的宅院啊。”进来后,吏部侍郎谢远便饶有兴致的打趣道。
他知道张家以前是商户,后来这位张学士考中了进士,张家才成为官户。
“谢大人说笑了,祖上曾留下来一些基业,在下也是靠着这些祖业生活呀。”
几位官员边走边聊,然后进了一间书房。
第804章 切勿当了出头鸟
进来后,几人围着一张长桌坐着。
官职一品,手握丞相职权的苏墨坐在主座,然后是礼部尚书杨东庭、吏部尚书孙锦成,翰林院两位学士张昭和刘明哲,以及吏部侍郎谢元,都察院御史钱贺。
几人先是喝了几口茶,然后便开始聊了起来。
“苏大人,皇上今日十分反常,提出要查清全国上下的田亩数,您可知这里头有什么猫腻吗?”张昭主动问道。
他张家可有六千多亩田地,绝大多数都是上好的良田,但自己在官府登记的田亩只有一千三百亩,这要是被查出来,那自己隐瞒田产,少缴田亩税就坐实了。
以当今皇上的狠厉,自己若被查出来,那往后的仕途就基本无望了。
苏墨晃了一下手里的茶杯,思虑片刻后,回道:“什么猫腻没人知道,但此事皇上是非做不可了。”
听到非做不可四个字,一旁吏部尚书孙锦成忙接话道:“苏兄,那咱们就不能阻止皇上吗?老弟我说句不好听的,这满朝文武,能有几个家里没有几百上千亩地的,隐瞒田亩数的人多了去了。”
孙锦成有些激动。自己家里也有三千多亩地,其中六成都没有在官府的田亩册上登记。
苏墨没有接话了,而是抿了一口茶。
这是都察院御史钱贺说道:“依我看,这馊主意八成是户部想出来的,那户部尚书马伯恩,为了讨好皇上,想出这个法子好多收税银,充实国库。”
“对!只有马伯恩会提出这样损人利己的建议。”翰林院学士张昭气愤地说道。
“苏大人,我等一定要劝住皇上啊,否则……这朝廷就乱了。”张昭承认自己隐瞒了很多田产,但他知道,隐瞒田产的官户多了去,那些公侯王爵,皇亲国戚们只会隐藏得更多。
苏墨看着这些同僚,相比大家的激动,他内心却是平静的,他想了想回道:“诸位稍安勿躁,切勿当了出头鸟。皇上要查清田产数目,那便让她去查,到时候最急的不一定是你们。”
这话说完,旁边的礼部尚书杨东庭点了点头,回道:“对,最急的该是皇亲国戚、世家大户。”
——
皇宫。
顾瑶来到了午门口的城楼上,她没有召见任何大臣,外头有求见的也被她赶回去了。
她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金陵城。
此时的她感到十分的沮丧。
就算身为帝王,当她想动利益阶层时,也几乎不可能。
马伯恩给她提出三步法,第一步就很难跨越。
顾瑶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时秦萧走了过来,他脱下来了自己身上的长衫,披在了顾瑶的肩上。
“皇上,起风了,臣送您回昭和殿吧。”秦萧能感觉得到眼前的君王并不开心,但他并没有问什么。
朝堂上的事不是他一个护卫该过问的。
顾瑶转身看向身旁的秦萧,这个守护在自己身边已经两年多的男人。
他和自己刚认识他时一样,平日里不怎么说话,也从不过问朝政。
第805章 他是她的枕边人
他剑眉朗目,身姿如松,穿着一袭黑衣,扎着高马尾,腰间配了长剑的他就像那武侠剧里的江湖侠客。
顾瑶在这时握住了对方的手。
秦萧顿了顿,扭头看着身旁的帝王。
虽然他们早有肌肤之亲,但在外面顾瑶是不会和他太过亲密的。
“皇上……”秦萧轻声喊道。
顾瑶微微一笑。
他的手宽大而温暖,就如他的怀抱,让她可以有片刻的安心。
不过顾瑶记得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召幸过他了,为了怀上这个孩子,她从今年三月起便和楚奕同住,后来怀孕了,她更是不可能召幸他了。
顾瑶不知道秦萧此刻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和后宫里那两个男子不一样,他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有什么不开心或者委屈也不会和自己说。
“秦萧,你近来还好吗?”顾瑶问。
秦萧很多时候并不在昭和殿,因为自己让他训练一批御前近卫,所以大多数时间,他都在训练那批孩子。
“臣近来无恙,只是皇上看着有些憔悴。”秦萧看神身旁的帝王,眼中隐隐的有一丝的心疼。
他知道,她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君主,所以才会这般劳累。
“朕今日被他们气到了,心情不好。”顾瑶苦笑着说道。
平时她并不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心境。
“皇上,你说的他们是指……”
“那帮官员。”顾瑶直接回道。
秦萧没有接话了,皇上是和大臣吵架,那么就是为了朝政,而自己身份是不适合和皇上议论政事的。
然而秦萧不答,顾瑶却接着说道:“食利阶层越来越庞大,富者越富、穷者恒穷,如此不久,民不聊生、国将不国。”
秦萧看了看远处,他明白皇上的意思,也知道皇上担忧的是什么。
他沉思了片刻,回道:“皇上,其实普通老百姓没有太多的诉求,只愿有田可种,有屋可住,吃饱穿暖便心满意足了。”
“是啊,朕也是为此事发愁,我大越几亿亩良田,但这些田大多数都在少数人手里,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多少田,甚至没田,成为佃户。”
顾瑶这是第一次和秦萧讨论朝政,在她眼里秦萧并不是外人,他是她的枕边人,也是她最信任的人。
秦萧,“皇上说的少数人是不会让出他们的利益的。他们就是靠着大量的田产获取钱财,获取利益。据臣所知,一亩良田每年可产三担粮食(一担一百斤),一旦粮食可卖一两银子,除去其中一半给耕种的佃户,其他的都是大户们自己所有。若这些乡绅大户家里有两千亩良田,那么他们不用做什么,每年靠着这些田产就可以获得至少两三千两银子。普通老百姓给大户们当仆从,一个月才二两银子。”
“所以皇上说的没错,富者更富,穷者恒穷。百姓没有翻身的机会。”
秦萧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他虽不是农户,但这些年行走江湖,民间的百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他很清楚。
第806章 朕没想到你有这番见解
顾瑶很意外,今日秦萧竟然说了这么多他个人的看法。
这个家伙平日里可是从不议论政事的。
而且出乎她的意料,他竟然是有些见解的。
“秦萧,如若朕要收了他们的田地,会怎么样?”顾瑶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