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奴才遵旨。”吴公公听到旨意后赶紧出去办差。
顾瑶随即又看向了马伯恩,道:“马爱卿,这段时间就辛苦了你了,若无大事,三省六部的事宜都由你做主。”
顾瑶现在依然管着枢密院,如今大战开始了,她每天都得在枢密院,调度军需。
“皇上放心,臣都明白。”
——
东郊大营。
楚渊正在看西北送回来的急信。
儿子出征前,他便交代了儿子楚融要将边境的情况以书信的方式,及时告知自己。
楚渊将信中写的内容看了两遍。
看完之后眉头紧锁。
儿子楚融在信中写道,敌方此次大战准备充足,有不少于十万兵力,且多为骑兵。
楚渊知道西凉的战力,西凉国兵强马壮,骑兵战力并不弱于戎国。
大越的骑兵是很难和这些北方游牧民族的游骑兵抗衡的。
以往的胜利也多是靠人数或者特定的战术优势取胜的。
此番敌军倾巢而出,要与我军决战,将是空前的大战。
楚渊此刻很担心儿子楚融。楚融若能打赢这一仗,那将大胜而归,加官进爵,留名千古。若是输了,那楚家在朝廷的威望会下降,自己也会损了脸面。
如今皇上亲自当枢密使,接管枢密院。
若楚融这一仗拿不下来,那楚家以后在枢密院的势力就会被皇上慢慢清出去。
这可是自己的根基。
想到这些,楚渊心里便无法平静。
这时,守在门口的士兵进来了,禀报道:
“禀大将军,宫里传话,召您即刻进宫。”
“知道了,退下吧。”
听到此话,楚渊立即换了衣服,走出了军营。
一个时辰后,楚渊来到了昭和殿。
而他一来,就被宫人请去了昭和殿偏殿后面的密室。
此时皇上和枢密院的两位副使王元青、陈安已经在里面了。
“臣参见皇上。”
“太傅坐。”
顾瑶点了下头,回道。
此时她的神色依然凝重,主要是担心西北的战事。
顾瑶凝着眉,说道:“诸位爱卿,西北大战已经开始了。朕上午接到了西北送来的急奏。四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四日前,大战就开打了。奏报里说,这次敌方投入的兵力至少十万人,可能还不止。我大越自建国以来,这是第一次发生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此战若胜,那西凉国将元气大伤,几年内都不会敢再侵犯西北边境。”
第1008章 一旦战败
“但此战若败了,咱们就得做好其他准备了。”
皇上说完,楚渊低低咳了一声。
他看着皇上,肯定的回道:“皇上,此战咱们一定会胜利。”
楚渊决不能接受自己儿子吃这样的败仗。
这若败了,儿子以后就没有机会当上大将军,成为一营主帅了,他日自己老去,可就没人接班了。
“朕也希望此战咱们能胜,但一切得做好充足的准备。”
“潼关和甘州加起来还有六万驻军,一旦战败,这六万驻军得即刻调入兰山郡。兰山郡决不能丢。 ”
顾瑶很担心这战若是败了会导致的结果。
战败后,敌寇就会进入兰山郡。若兰山郡被敌方攻陷,那敌人的骑兵就可长驱直入,打到金陵城来。
楚渊没有接话,但此时他心里像压着一块巨石一样。
——
同样的时间。
在距离皇宫六十里外的鸣凤山脚下。
苏煜带着苏家的两个下人来到了这里。
他看着眼前的这座大山,这山在金陵城并不知名,山上也没有寺庙。平日里只有扫墓的、进山砍柴、或者找药材的百姓会进这山里。
“公子,就是这座山了,那日大人就是来这山里扫墓。”苏家的下人王福说道。
苏煜顺着小道往山上走。
此山并不陡峭,但是路却不好走,许是常年上山的人不多,这路上到处是散落的树枝,路边也满是杂草。
“公子小心一些,这山路滑。”
苏煜继续往山上走,在走了一刻钟后,他看到几座坟墓,很简陋的坟地,坟前长满了杂草,墓前也没有立碑。
苏煜知道坟地里埋葬的是从华园地窖里发现的尸骨,而这些尸骨的主人是自己的祖父,靖王陈礼一家。父亲清明时节上这儿来是来扫墓的。
“那日,我父亲可有说什么?”
苏煜发现这里还能找到父亲来过的痕迹,这儿有焚烧过的纸钱灰,有燃烬的香火。
“那日大人说上这儿来给一个远方亲戚扫墓,小的也不知道大人说的是谁。扫墓的时候,大人让我们在二十丈外等着,说若有人来了,就立刻叫他。”王福一边回想一边说道。
苏煜围着几座坟墓走了一圈,想要找找这儿有没有父亲掉的玉佩。
父亲遇害那天还提醒母亲去打一块和先前那块黄玉差不多的玉佩,可见父亲很惦记他那块玉佩。
“公子,您是找大人丢的那块玉佩吗?”王福看公子四处找,于是问道。
“对,那块玉佩现在还没有找到。”苏煜想找到那块玉佩,那玉父亲佩戴了几十年,是父亲的随身物。
“那应该没有掉在这里。这儿我们都找了好几遍了。大人那日回去的晚上就发现玉佩不见了,怀疑掉在了山上。第二天我们就上山找,这坟前更是找了三五遍,但还是没找到。”
“那日,你们可在山上碰到了什么人?”苏煜接着问。
他感觉父亲之死绝没那么简单,如果那些凶手早就盯上了父亲,想要谋害父亲,那么这座荒山反而是更隐秘的行凶之地。
第1009章 那天有两个柴夫
但父亲却没有在这儿被杀害,而是在金陵城的白马街,那街上杀人可比这里更容易暴露。
“公子,那日我记得山上有两个砍柴的柴夫,但我没看清他们长什么样。”
“柴夫?”
苏煜紧皱眉头。
也就是说,父亲那日扫墓时,是被人见到过的。
“那他们先走,还是你们先离开?”苏煜再问。他想了解清楚父亲被杀前一个月的足迹,包括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这些他都要查清楚。
“我们先离开的。他们当时就在那个地方砍柴。”王福指了指远处的一片林子。
苏煜顺着王福所指的地方看过去,发现那林子距离这墓地只有四五十丈远。
“对啦,我父亲那日是不是在这山上摔了一跤?”苏煜接着问。
他想当天山上有两个砍柴的,那么这两人有可能捡走了父亲掉落的玉佩。
“对,大人是摔了一跤,就在那里摔的。”
苏煜随即又来到父亲摔跤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坡,下坡的时候容易摔倒。
“这里你们找了吗?”苏煜想父亲也有可能是摔跤的时候掉了玉佩。
“这里我们也找了很多次,没发现。”王福回道。
苏煜又亲自在这个小坡的位置找了一遍,然而并没有发现玉佩。
一会儿后,苏煜下山了,不过下山后,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看着山下这个小村子。
这山下面有一些田地,周围住了七八户人家。
苏煜想,别的地方百姓是不会来这山上砍柴的,所以当日砍柴的应该就是这小村子里的百姓。
“你们随我在这村子里转转。”
苏煜想找到当日砍柴的两个柴夫,他觉得父亲的玉佩极有可能是掉在这山上,然后被上山砍柴的柴夫捡走了。
“好,我们随公子去找,定能找到当天砍柴的那两个柴夫。”
苏煜于是带着苏家的两个下人来到的不远处,就住在鸣凤山脚下的一户人家门口。
他敲了一下门。
很快,屋里出来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伯。
老伯看到来人后有些疑惑,问道:“这位公子,您找谁呀?”
老伯这位贵公子,穿着上好的绸缎衣裳,一看就是位贵家公子。
苏煜从袖口中掏出了一幅画卷,他将画卷打开,展示给眼前这位老伯看,然后问道:
“老伯,想问问三月十六日,也就是一个半月前,你有没有在村子里见过这个人,还有他们两个。”
苏煜指了指自己身后的苏家下人。
老伯盯着画像看了一下,先是摇了摇头,然而一会儿后,他又点头,说道:“好像见过,这画中的男子是不是五十岁左右,那天穿了一身灰色的衣裳,长得有你这么高。”
老伯想起来了。
“对,我是他儿子。”
听到老伯说那日见过自己的父亲,苏煜很激动。
“哦,那天我正好出门去田里干活,在路上碰到了画中这个人,这人还带了两个下人,好像是要去这山上扫墓,他们带了纸钱。”
“那老伯可还记得那日你们这村子里有没有人上山去砍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