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显而易见,在眼下捐赠的银两中,池家捐赠的数目也是佼佼者。
金部郎中上前,一眼认出了沈棠宁:原来是池少夫人!
因为顶上上司就是沈昌,他对沈棠宁还算熟悉,小心翼翼确认:这是池家要捐赠的银两?
沈棠宁微笑着颔首:正是,仅代表池家一份心意。
金部郎中暗暗咋舌,以池宴如今的官职,拿到手的俸禄少之又少,池家却出手这么大方,可见是家底相当丰厚了!
那本官就替百姓们多谢您了。
金部郎中眉开眼笑,也和池母攀谈了几句,言语间多有奉承之意,直让池母受宠若惊。
不远处有车轱辘声传来,金部郎中连忙招呼着上前:原来是侯夫人大驾光临!
沈棠宁眼睑微动,心想这可真是冤家路窄,这都能碰上。
转头一瞧,池母脸色也颇为僵硬,自从知道她那位好大嫂曾经做过什么之后,她就再也难以维持心平气和。
一想到儿子暗地里遭受对方磋磨那么多年,她心里狠的滴血!
然而这会儿转头就走,未免有些刻意,她僵在原地,冷意骨头缝里钻。
手背搭上一抹温热,池母抬眼望去,见沈棠宁眼神温柔:娘莫要担心。
大半年来,侯夫人几乎很少出门,然而这种场合她总不可能让姨娘来,难免让人笑话。
郎中大人,我奉我家老爷之命来捐银。侯夫人脸上透着端庄矜持的笑,身上裹着严实的披风,下了马车,下人小心为她撑着伞。
金部郎中笑意愈盛:那倒是赶巧,池二夫人也来了,你们莫不是约好的一道?
他对池家两房的矛盾并不清楚,也只是随口一提。
侯夫人却脸色微僵,扭头看了过去,袖中的手缓缓攥紧,艰难挤出一个笑来:弟妹,好巧。
沈棠宁扶着池母上前见礼:见过侯夫人。
大嫂,许久不见,怎么脸色瞧着还是这般难看?
池母皱着眉开口,眼神担忧,一句话直让侯夫人嘴角的弧度瞬间凝固。
她今日出门前还刻意抹了脂粉,衬得气色好一点,对方却直戳她的痛处。
侯夫人脸色便有些冷,淡淡地讥讽:我自是比不得弟妹,娶了个能干的儿媳,万事不用自个儿操心。如今整个燕京怕是都只知池少夫人,不知道你池二夫人呢!
沈棠宁眼眸略抬,清湛的眼底掠过一丝兴味。
这话看似是在夸她能干,实则是在指责她强势,甚至把婆母都压过了一头。
别说士族门阀,就是普通人家,也鲜少有儿媳越过婆母去的,倘若池母真是个耳根子软的,这会儿保不齐已经对沈棠宁心生芥蒂。
池母神色自若地笑了笑,深以为然:也难怪大嫂担忧呢,景玉都这个年纪了还没有娶正妻,就连我这个做婶婶的都替他着急。不是我说大嫂,这事儿啊,你也该上点心!
侯夫人眼眸一睁,脸色隐隐有些扭曲。
她这会儿也觉出了不同,她这个妯娌今日好像格外针对她?
沈棠宁有些想笑,那边金部郎中语气谨慎地插话:侯夫人,您带来的箱子我已经清点过了,白银共五千两,这些金银器具什么的还没有算。
挑眉望去,侯夫人拢共只带了两个箱子来,一个装着银两,一个是杂七杂八的金银珠宝,装饰器具。
想来侯夫人也明白,要是捐赠的少了,难免给人留话柄,但侯府捉襟见肘,又实在拿不出太多的现银,只能将府里值钱的东西凑一凑。
她红唇轻轻一挑,语气故作惊讶:这个花瓶我记得是侯夫人房中的,您从前不是格外喜欢吗?
池母也看了过来,眼神透着欲言又止,似是同情。
侯夫人脸色僵硬,掐了掐掌心维持镇定:不过一个花瓶罢了,府中多的是,如今最紧要的是救灾,我侯府自然也当作表率。
当真是打肿脸充胖子了。
这会儿估计心里疼的滴血吧?
沈棠宁眼底闪过一抹讥诮,过去侯夫人总嫌她那里不是那里不是,可如今没了她,侯府竟连简单的开销也维持不走。
再这样下去,怕是哪天就要靠变卖家产过活了。
池母叹息一声,只是道:大嫂,好歹也是一家人,侯府若是有什么难处也可以和我讲。她话音顿了顿,真心实意地道,我又不是不会借。
听到这话,沈棠宁险些笑出声。
她都如此,更别提侯夫人本人,她怒而拂袖,语气冷冷:弟妹多虑了,侯府好着呢!怎么,你家是捐了多少银子,这么大的口气?
捐赠这回事,都是意思意思聊表心意,她料定他们也不会捐太多,正想趁机奚落一番,金部郎中已经笑眯眯开口:池夫人捐了五万两,地上这些箱子都是他们家的。
侯夫人垂眼望去,脸色青白交加。
什么?竟然捐了五万两!
她一开始还以为地上这些银子,还有其他家的,没想到竟然全是二房的!
她本来觉得五千两已经算不错了,至少面子上不太难看,可他们捐了五万两,这么一对比,岂不是显得她侯府太过吝啬?!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祟,侯夫人总觉得金部郎中看她的眼神透着不着痕迹的鄙夷。
面上一热,她再也待不下去,捂着额头往嬷嬷怀里倒。
嬷嬷会意,忧心忡忡地道:夫人定是又犯病了,外头天冷,咱们快些回吧。
沈棠宁慢悠悠福了福身:侯夫人慢走。
上了马车,侯夫人仍扶着额,脸色极其难看,嬷嬷咳嗽一声低声提醒:夫人,他们瞧不见了。
侯夫人咬紧了牙抬眼瞪她:本夫人是真的头疼!
不知是受了风还是被那两人一唱一和给气的!
嬷嬷瞪了瞪眼,有些无措:啊,那赶紧回府请大夫!
第310章 替她扬名
一连下了好几天的暴雨终于停歇,等待的却是一片灾后重建。
百姓的房屋被洪水冲垮要重新修建,因洪灾而受伤的人员也要救治。
因为赈灾的事情,池宴忙得一天到晚难着家,沈棠宁闲来无事,也前去救助的地方帮忙。
同她一样的还有不少世家女眷,以及普通百姓自发组成的救援队伍,沈棠宁领到了分发粥食的活计。
顾轻絮和温瑶也来了,身为太子妃,顾轻絮要为命妇做这个表率。
打了个照面,趁着熬粥的功夫来到沈棠宁身边,顾轻絮低声道:殿下托我转告你,长公主的事劳你费心了。
她去长公主府走了一遭,长公主的病情便松了许多,陛下虽有疑虑,可也查不到沈棠宁身上,恰好又发生了洪灾,他也无暇顾及那么多。
表哥客气了,我与长公主交好,即便他不开口,这个帮我也是要帮的。沈棠宁轻抬眼帘环顾四周,听说那位从冷宫出来了,眼下如何?
顾轻絮自然明白她说的是丽嫔,顿了顿:比从前变了不少,对皇后娘娘也愈发恭敬,日日请安不曾落下,瞧着不日便能复宠。
沈棠宁心下了然,既然把对方从冷宫里捞出来,那么即便丽嫔想要韬光养晦,姨母也会推上她一把。
温瑶好奇地走上前来,眼睛眨了下:你们俩背着我说什么悄悄话呢?
顾轻絮笑睇她一眼:在讨论你打算什么时候成亲?
温瑶摸了摸鼻子,红着脸别开视线:少唬我,不说就不说!
两人对视一眼,这是已经有了情况?
不待多问,街头已经排起了长龙,百姓翘首以盼等待着领粥,三人扭头各自忙碌了起来,一时间连说句话的功夫也没有。
这活计也不算轻省,尤其是打粥,那勺子比沈棠宁的脸还大,掂在手里沉甸甸的,极其考验腕力。
一段时间下来,手腕酸疼不已,她愣是没吭声,望着一张张感激的面孔,心里不由升起一股暖流。
一切都会好的。
池宴送救治的人去医馆恰好路过,他瞥了过来唇角微翘,让手下的人先把人送去,来到沈棠宁面前:可还习惯?
她正低头打粥,听到声音愣了一下抬眸,有些讶异:你怎么来了?
池宴见她手腕隐隐发颤,便将勺接了过去,接替了她的工作,沈棠宁抿了抿唇刚想劝阻,人群里接连响起激动的声音:
池大人!真的是您!
池宴挑了挑眉望去,人群躁动起来,队伍最前方的一个人涨红了脸盯着他,有些语无伦次的模样:池大人,要不是您料事如神,提前让我们转移到山上,我一家老小此刻怕是已经葬身洪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