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而且,这海盐造价竟然如此低廉,那岂不是说普通百姓也能消费的起?!
“什么低廉?”看着脸色赤红,浑身颤抖的大儿子,朱棣狐疑的问道,原来朱高炽刚才一时激动,竟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将小册子都给朱棣,朱高炽兴奋道:“爹,盐啊,有很多种类,还特别特别便宜!”
朱棣:“哦?”
不多时,朱棣的身子也跟着抖了起来,乐道:“好、好、好啊!”
自古盐铁都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脉,仙人对他们也太好了吧!
“仙、仙人,朕惶恐啊,我们究竟有何德何能?让仙人赐下这诸多神物啊?”
朱棣泪目了,怎么就偏偏是他的大明呢?不是他得了便宜还卖乖,他实在是觉得好奇啊!
毕竟历史上可不止他们大明一个王朝,通过仙人往日发布的视频里不难看出,仙人对汉唐也是很有好感的。
胡善祥:“永乐帝无须妄自菲薄,纵观历史,大明无论是帝王还是臣民,都是少有的有骨气的存在,本系统很喜欢,自然愿意为了大明的建设和百姓的幸福生活出一份力。”
她费劲心思的让朱棣他们答题,变着花样的给他们各种奖励,还能是因为啥?当然是为了让大明的百姓们都能好好活下去了,才不是为了“攻略”什么男人呢,☄ฺ(◣д◢)☄!!!
要是她真的只想“攻略”男人,给朱瞻基用魅术不是更省心,保准他比朱高炽最喜欢的“白毛阁大学士”还听话!
穿越一回不为人民造福,只顾情情爱爱,还不如回到总部卖红薯呢!
作为金牌任务者,零七身上功德满满,那都是她一点一点攒的,她从来没有辜负过任何一个任务!
胡善祥:“江山如此多娇,吾与诸君共勉!”
“仙人大义!我等敬服!”
“愿与仙人共勉!”
朱高炽:好感动,仙人一定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仙子!
朱瞻基:我一定不会辜负仙子的期待,一定会做个好皇帝的!
朱高煦:啧,这个系统仙人真是个狗大户,净送好东西给他们,等这些奖励都普及了,大明岂不是要上天?以后的大明百姓有福喽,可惜,这大好江山,没我的份!
朱高燧:唉,老大跟大侄子在仙人那是挂了号的,以后他们有仙人撑腰,大腿会越来越粗,不好抱喽。
[解析:导致大明灭亡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不过题干中只说相对主要的几个。]
[土木堡一战自不用多说,二十万大军和五十多个文武官员战死,按理说这些人口的损失还不至于让大明伤筋动骨,但坏就坏在这一战中天子被俘,成了可耻的“带路党”。]
第1612章 大明风华(71)
[朱祁镇复辟后更是大肆残杀救国功臣,此消彼长,大明这边弱了,敌国瓦剌自然就强了。]
[因为朱祁镇,大明皇室的口碑被污,天子威严大大降低,有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为帝者永远不能忽视人民的力量,他们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好好爱护,大明围城才会越来越坚固。]
朱瞻基:每次都被拉出来鞭尸,羞愧中!
[“民以食为天”,土地是百姓的根,对于百姓来说,不种地他们就会饿死,一个王朝建立之初,为了安抚百姓,都会份给百姓一些能勉强糊口的土地。]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无耻的达官贵族、地主富户们便会贪得无厌,不断的欺压百姓,抢夺他们的土地,没了土地,百姓们除了沦为贵族的奴隶外,就只有死路一条。]
[再加上,明末正好赶上了“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那时候,不管有没有土地的百姓,饿死者数不胜数,为了活着,他们只能无奈的加入各种造反队伍,最终推翻大明!]
朱棣:“这帮天杀的贪官,真该死!大明就毁在他们手里了,朕还是杀的少了!依朕看,太祖爷的剥皮萱草,就该给他们安排上!”
“这……”朱高炽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没有多说什么,虽然他不赞同暴政,但他也确实很不喜欢贪官污吏,那就是一帮蛀虫,令人厌恶。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赤贫,父母家人都是被饿死的,所以他极看重家人,辛苦打下江山后,他就想让子孙后代跟着享受享受,故而他制定了一条制度:凡是皇室子孙,亲王每年可领俸禄一万石,郡主可领两千石,普通宗室两百石,不算年节补贴,赏赐。]
[就朱元璋一朝,宗室只有几十个,看似花费不多,可他忘了,他的子孙还会再生孩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据史料记载,大明到了万历年间,宗室成员就有十五万,到明末,明朝宗室已经不下20万人左右,每年国库给他们的“抚养费”都是个天文数字。]
[这些宗室终日无所事事,在封底作威作福,靠着生孩子养家,他们把朝廷当做长期饭票,最后生生将大明王朝拖垮。]
[在明朝后期,朝廷供养这些藩王就跟百姓家养猪一样,也被后世戏称,明朝的藩王就是明朝身上的蛀虫,明朝用上百亿在养一群不能贩卖的“猪崽”。]
“噗!”
朱棣一口老血喷了出来,养猪?猪仔?上百亿?爹啊!您就是个大坑啊!不但坑儿子,还坑后世子孙!
朱高炽:“爹!您没事吧?”
朱瞻基:“爷爷,快吃药!”
“朕没事!”
朱棣抹去嘴角的血迹,死死的盯着朱高炽,一字一句的说道:“老大,大明绝对不能败在咱们自家人手里!”
朱高炽:“儿子明白!”
朱高煦:啥意思?老爷子这是不想再给宗室儿孙们发钱了?那他拿什么养家啊?他以后的儿们岂不是会越来越穷?直至成为庶民?
第1613章 大明风华(72)
朱高燧:不行,回去后我得少生几个孩子了,要是因为养不起,让他们吃的不好,穿的破旧,岂不让人看笑话。
[说到大明宗室的巨额俸禄,咱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可怜对照组—大明官员了,因为他们的俸禄真是太、太、太低了,堪称历代王朝之最,最少!]
[明初,大明官员的俸禄主要是由米、钞两部分组成,大部分是给米,永乐时期,开始全面推行米折钞的制度,不管是给米还是给钞,对于官员们来讲实际作用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比例不同而受到经济上的损失。]
[但坏就坏在,永乐时期,朝廷竟然又把一部分胡椒、苏木等奢侈品当作俸禄发放给官员们,官方还规定折色价值要低于市场价值,实际上就是降低了官员的俸禄。]
[永乐帝,你可长点心吧,大明官员俸禄已经够低了,他们靠着微薄的俸禄养家糊口都很困难,你还坑他们!就因为大明官员俸禄太少,所以大明一朝贪腐的现象才会那么严重,不是贪官们头铁,不怕死,是真活不下去了。]
[举例说明:名臣海瑞做县令的时候,月俸禄是七石半,年九十石,为官几年下来,他家就买过一次肉,然后全城轰动,百姓们奔走相告,传播海县令买肉的消息。]
[最后这一事件甚至惊动了浙江总督胡宗宪,胡宗宪曾在开会的时候,与众多官僚玩笑,道:“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听起来很搞笑吧,堂堂县令,家里竟然几年都买不起一次肉,这不是个例,大明官员都穷!就像于谦,他被抄家时,锦衣卫从他家里就搜出来五两银子,那还是他媳妇平时织布绣花,省吃俭用攒的呢。]
朱棣:“……”
啊!突然感觉好羞耻!他大明的官员买肉竟然都成了奇闻!而且,官员都吃不起肉,百姓八成就惨了,说到底都是他这个皇帝无能啊!
朱瞻基:“要是把养猪、咳,把养宗室的钱份给大明官员一些,可能会减少一些贪腐现象吧。”
朱高炽:“上百亿啊,用个零头都尽够了。”
朱高煦&朱高燧:你们父子清高,你们父子了不起!你们的后代是皇室嫡支,后代再穷能穷到哪去?还不是要薅他们这些旁支的羊毛。
朱棣:“咳,老大,咱们不能让忠心大明的臣子们伤了心啊,如今大明不缺钱了,给他们涨点俸禄也是应该的,你回去想个数,写个折子,朕看看。”
朱高炽:“……是!”爹啊,你是真见不得儿子休息啊!
瞧着自家大哥一脸愁苦,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朱高煦翻了个白眼,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做作!这么好的收买人心的事,老爷子交给你,你就偷着乐吧。
胡善祥:“第二题,大明王朝国祚多少年?”
“甲:一百九十年,乙:两百五十年,丙:二百七十六年,丁:二百九十六年。”
“嘶!”
这些选项里居然没有一个数字超过三百,大明国祚竟如此短吗?
第1614章 大明风华(73)
朱棣心酸了,虽然他心里明白,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朝代更迭更是无法避免的,可哪一个当皇帝的不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