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皇帝改造指南 第50节
闭嘴片刻之后, 他再次冷声开口,不过音调却低了很多: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恰恰是我要询问陛下的。”穆祺道:“第一, 陛下实在是不该无视我临行前的嘱托;第二, 就算陛下是一不小心穿越了‘门’, 又为什么——为什么要在房间里大动干戈,搞那些破坏呢?”
考虑到自己管理不慎, 也有那么点责任,穆祺倒也不想追究皇帝随便闯空门的过失(再说了, 就算真要追究,估计也没有任何意义);但在他心里,皇帝穿越后吃点拿点,甚至出于好奇搞点破坏,他都不觉得有什么;可——可诸如撬瓷砖砸玻璃下灯泡之类的举止,还是实在太抽象了,抽象得他都无法理解。
皇帝哼了一声,大概是觉得人在屋檐,不得不不怂,还是咬咬牙齿,交代了心路历程:
“朕是不小心走近的那扇‘门’,进门后四面忽然到处闪光,根本看都看不清楚……”
“喔。”穆祺道:“声控灯系统,可能亮度调太高了吧,或者明暗交替,刺激太强——然后呢?”
“然后侍卫就要掩护着朕后退,结果不知道一脚踩烂了个什么玩意儿,四面都开始乌拉哇啦到处大叫,又响亮又刺耳,真是不可容忍——”
“防盗系统。”穆祺抬头看着天花板:“一旦触发之后,只有输入密码才能停下来……难怪。”
为了防备有人潜入屋中,偷窥到什么危险的机密,穆祺在租住的房子里配备了相当复杂的防盗系统,一旦误触就会爆发尖啸和强光,也难怪皇帝一闯入后就被刺激得晕头转向,手足无措。
不过,“陛下总可以原路返回吧。”穆祺道:“只要返回大汉的长安城,那谁也拿陛下没有办法。”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折返”两字,皇帝脸色巨变,再次显露出了明白不过的愤恨。他咬牙切齿,恨声开口:
“折返!朕倒是想着折返!——但拎开门把手后往那个‘门’里一冲,里头居然是深山老林、丘陵沟壑,什么先前的长安,先前的市集,真是一点影子都看不见!你口口声声要折返,那朕倒问问你,这该怎么折返?!”
穆祺呆了一呆,有点反应不能:“门对面是深山老林?哪里的深山老林?”
“当然是北邙山!”皇帝没好气道:“朕叫一个侍卫爬上树梢看了一眼,远远的还能望到洛阳的城墙,不是北邙山还是哪里?你把朕从长安弄到洛阳北邙山,到底又是何居心?!”
说到此处,皇帝顿了一顿,没有把接下来的话透出去。实际上在发现“门”运转出错之后,他们是很想徒步到洛阳求援的;但很可惜,奉命眺望的侍卫还没有从高高的乔木上滑下,就低头瞥见了相当不妙的东西——一只正在迅速接近的吊睛白额大虫;于是皇帝和两个侍卫大惊失色,立刻逃到了屋中躲避猛虎,姿态相当之不体面;也正是因为这种大受刺激的恐惧心情,才使几人之后的情绪和心态愈发激烈,乃至完全不受控制。
穆祺啊了一声,脸上浮现出了某种古怪的神色——正常来说,“门”的运转应该是高度可控的,从来不会搞出突然之间跳跃穿越地点的恶性bug;除非,除非是皇帝陛下在仓皇之中又激发了附着在贴纸上的程序,将他们给送到了一个崭新的时空,而这个崭新的时空,恐怕就……
系统的动作这么快么?
他默然片刻,终于道:“……所以陛下就开始撬瓷砖、拧灯泡?”
“朕总得让那个鬼叫声停下来!”皇帝大怒:“被困在屋子里哪里都去不了,到处还都是那种呜哇呜哇鬼哭鬼叫的声音,越叫还越响,越叫还越难听——我能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穆祺安装在屋中的警报系统是高价买来的,虽然因为法律限制并不能使用什么杀伤性的武器,但卖家信誓旦旦的向他保证,说这玩意儿原来是山区用来驱逐野猪野狗的设置,警报声经过特殊调制后对神经刺激极大,绝不是正常生物可以忍耐。而现在看来,商家的说辞还真不是百分百的虚构,至少响声叫了一刻钟之后皇帝和两个侍卫是真顶不住了。恶心欲呕头晕眼花,所以不得不在精神近乎崩溃的情况下,试图强行关掉这个倒霉的系统——什么翘瓷砖拧灯泡、爬上围墙砸玻璃,都是无可奈何之下的自保之举。如此乍一看来,似乎还挺……
到了现在,再追究责任也没有意义了。皇帝生了一会闷气,只能悻悻道:
“好容易声音停了,朕派人到外面去看看情况。结果一出门就窜出来十几个奇装异服的人,对着我们就是哇哇大叫,比手画脚。当时朕脑子都是蒙的,哪里还能反应什么?结果他们哇哇又叫了两声,忽然一个抬手,然后,然后——”
然后怎么样,也就实在不必说了。
穆祺呆立原地,默默出了一回神。说实话,在抵达拘留室之前,他是琢磨着要阴阳怪气,狠狠给皇帝来一个教训;但现在看看皇帝的形象——披头散发、蓬头垢面、额头还有大团青紫(被电击枪放倒后一脑门磕在了瓷砖上);以及那身皱巴巴、脏兮兮,已经完全看不出颜色的衣服,似乎也很难立刻说出什么刻薄的话来。说白了,皇帝陛下跨过“门”之后的操作并没有什么过于逆天的地方;他之所以沦落到现在这个下场,纯粹是机缘凑巧,外加运气实在不妙,才会有此虎落平阳的偶然……再说,从这一身的行头看,皇帝往返一趟,恐怕吃的苦头也是够多了。
毕竟,电击枪可实在不是好受的呀。
一念及此,即使阴阳怪气如穆祺,都忍不住生出了一点怜悯。他思索片刻,叹了口气:
“无论怎样,现在总得把陛下救下来。”
皇帝冷冷哼了一声,大概是“那当然!”。不过,穆祺又道:
“……可是,这个目标是很困难的。毕竟陛下到底是带了刀剑来。”
无论如何狡辩解释,持械就是持械,更不用说还是开锋之后长达三尺的汉剑!如果是赤手空拳并无器械,可能报一个酒后闹事也就过去了;一旦涉及到刀剑兵器,那处理的规格肯定是大不相同,绝不是一丁点小话术可以掩盖的——你跑到居民区舞刀弄枪,你想做什么?
但很显然,皇帝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朕就是带了一把佩剑过来,又能如何?”
穆祺也懒得解释什么“寻衅滋事”,只道:“按所里的记录,陛下冲出房间之后,是在拔剑到处劈砍——”
“那是在挡什么‘玻璃’的碎片!”
“——仅以形迹而论,这应该算是当众比武斗狠,是《汉律》中再三禁止,不折不扣的恶少年举止。”穆祺道:“我记得,大汉长安城在处理恶少年的手段上,似乎……”
皇帝立刻闭上了嘴。
“当然,现在的律法还是比汉律要宽松不少的。”穆祺道:“如果陛下能够诚心悔过,表现出良好的态度,我们再劝附近的居民出一个谅解书,那应该可以争取到宽大的处理,很快就能释放。”
皇帝的脸皱了起来:“悔过?”
“是的。”穆祺平静道:“否则事情会很麻烦……破坏公物、扰乱秩序、手持器械恐吓村民,样样都是加重情节,弄不好还得拘留个十天半个月。”
皇帝的脸皱得更厉害了。显然,他绝不愿意低头“悔过”;但如果咬牙硬挺,那就还要在这件狭窄憋闷的囚室里呆上十天半个月,那个滋味,恐怕……
他低头拉了拉自己的衣服,也许是先前奔跑尖叫时汗流浃背,浸透衣衫;也许是跌倒时混进去了太多泥土尘沙;虽然这身衣服是前日新制的丝绸,但他仍然觉得衣领和袖口刺痒发疼,乃至于有隐约发酵后的臭气——这实在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体验,而起……
“怎么悔过?”
“并不麻烦。”穆祺立刻道:“反正陛下也听不懂他们的话,那只要拿一个态度出来就行了。等一会我们会把当值的工作人员叫进来,陛下当着他们大哭就行,哭得越惨越用心越好,他们多半会高抬贵手。”
不说还好,听完这句,皇帝的额头立刻蹦出了青筋:“你让朕去哭丧?”
“只是权宜之计,偶尔为之。”
“那也——”皇帝刚要怒斥,但低头一瞥衣袖,果然还是迅速开口:“那也实在哭不出来!”
拉扯至此,全程在后面板着脸当背景的老登终于忍耐不住了。在他看来,“自己”被人关进所里蹲局子,已经是出乎意料的奇耻大辱、难以忍耐的可怕历史,简直应该迅速翻篇,果断抹消才是;而今这蠢货居然不忙着筹划出狱,反而要挑三拣刺、拖拖拉拉,简直是将他的面子踩了又踩,耻辱无可言说;毫无疑问,要是再让他拖拉下去,那自己的难堪只会无穷无尽,搞不好还会闹出什么可怕的事情。
他向前了一步,语气冰冷:
“如果你哭不出来,我可以帮忙。”
说完这句,他用力捏了捏拳头,只听关节咯嘣作响,威胁不言而喻。
皇帝愣了一愣,正要勃然大怒,强力回击,但稍一移动,被电击后的肌肉又是麻痹酸痒,难以承当;于是果断转过头去,望向了——望向了躲在穆祺身后,正拼命压缩自己身形的冠军侯与长平侯。
卫霍:?
可惜,还未等皇帝出声,老登已经冷冷下了命令:
“你们两个,先在外面守着。”
卫霍:???
卫霍愣了一愣,终究还是默默服从了刘先生的命令,小步挪到外面望风;只是神情诡异奇特,依旧难于理喻;在经过皇帝之时,还小心回头看了一眼,然后才迅速溜走,逃离这可怕的场面。
最后的障碍也被移除;老登狞笑一声,又向前跨出一步。但还好,当他要越过警戒线时,穆祺平静开口了:
“系统只能屏蔽监控,如果暴力举止激发了报警器,仍然是会有响动的。”
老登哼了一声,悻悻后退。穆祺则转过去看皇帝
“我们是来处理问题的,不是激化问题的,所以最好不要用暴力……陛下当真哭不出来吗?”
即使输人也不能输阵,皇帝依然□□:“天子的眼泪,怎么可以随便抛洒!”
“那好吧。”穆祺点了点头:“我这里恰好有一份巫蛊之祸后陛下追思己过,修建思子宫的材料,详细论述了卫太子一生的凄惨遭遇;陛下仔细读一读,或许还能激发感情,挤出两滴天子的眼泪呢。”
皇帝:………………
那种凝固的、可怕的气氛持续了足足有一刻钟,皇帝瞠目直视穆祺,仿佛绝不敢相信这样的无耻和癫狂;但最终——最终,在穆祺若无其事的神色之下,他还是只有移开了目光。
穆祺微笑:“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闭上了眼睛,良久没有说话。但片刻之后,他终于睁眼,神色变得僵硬。不过,大大出乎穆祺预料,他并未直言呵斥这狂妄的冒犯,而只是冷冷开口:
“朕可以配合。”
“不过,你要老实解释。那扇‘门’对面的北邙山,到底是什么时候的北邙山?”
第74章
总的来说, 皇帝陛下还是比较听劝的;虽然一开始还要以“天子的眼泪”云云彰显一下气节,但在意识到在场唯二的可能会被言辞打动的人已经被调走之后,陛下迅速调转了方向, 表示也不是不可以当一回识时务的俊杰;他仔细聆听了穆祺的建议,在现场试了试从潸然泪下到涕泗横流的各种哭法, 最终将悔过的方向定义为哭天抢地、嚎啕大哭——没办法, 穆祺先前已经将他定义为了目不识丁只会跳大神的盲流, 那现在就只有表现出一个盲流应该有的样子了。
不过, 就算皇帝陛下愿意放下面子悔过, 那一世半会也未必有这个机会悔过。派出所的分管领导是很忙的,而且附近村民的谅解书也要花时间搜集,尽量减少这次事件的恶性影响。所以, 在皇帝费力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建设之后,穆祺却告诉他还要在看守所再呆上一段时间, 等到他们走完流程再说。
皇帝的脸理所当然的变难看了。但他出乎意料地并未发火, 只是漠然道:“大概还要多久?”
“一天吧。”
显然,这已经是最后的界限, 就算陛下再怎么发怒不满, 也是无法动摇的了。所以皇帝没有抱怨一句, 只道:
“知道了。”
说完这一句,他沉默片刻, 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 才缓缓开口:
“……对了, 这里的圂厕,到底是怎么用的来着?”
教会皇帝使用马桶和水龙头之后, 穆祺等人从看守所返回村里,又马不停蹄的四处拜访各处的邻居, 希望能尽快拿到谅解的意见。还好,几人先前在村民中积累的人缘还是起了一点作用,虽然大家都被先前的□□搞得有点神经紧张,但眼见穆祺亲自登门保证,又听说肇事人与“小刘”之间疑似的亲戚关系,倒也很愿意一座好事,表现宽容大度的慈悲——不必说,在这个“慈悲”当中,“小刘”先前乐善好施、轻财重义,大手大脚撒播出去的物资和方便,肯定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因素。
种善因,得善果,因果相报,总是这么循环不爽。
当然啦,小刘刘先生未必愿意让另一个自己享受到这个“善果”。但他也很理智,知道这个事情长久拖延下去,丢的总也是自己的颜面;所以他虽然拉长了一张驴脸,还是只有跟着卫青霍去病挨个敲门,低声下气(至少在他看来是很低声下气)地请大家签字,真是受辱到了极点。
如此折腾大半日,第二天一早,穆祺到派出所交谅解书并做保证,然后把皇帝带出来呼天抢地哭了一场,尽显哀痛后悔的本色,然后本人站在旁边反复帮腔,竭力渲染肇事人创巨痛深心胆俱裂悔不该当初;如此三管齐下,终于说服了当值的领导,同意将处理决定改为批评训诫,而不是真关进局子里拘留。
当天下午,穆祺雇了一辆面包车把皇帝和侍卫拉回家里,简单收拾后把浴室全部腾了出来,让在拘留室里足足熏了两天的凄惨君臣轮流进去洗沐更衣,从上到下清洗一新,刷掉此生最大最恐怖的耻辱。等到将周身的皮都搓掉一层,用热水从头到脚清洗十几二十遍,湿漉漉的皇帝陛下才披头散发的走了出来,盘腿直接坐在地板软垫上,开始毫不客气、狼吞虎咽的猛塞穆祺刚买来的包子和稀饭。
稀溜溜干掉三碗稀饭,精神稍有恢复的皇帝才终于放下碗筷,回头看向穆祺。显然,在从拘留室的可怕记忆中勉强回过神以后,填饱肚子的皇帝已经积攒了一点精力,有心思关心更重要的问题了。
“你的那扇门后面,难道是另一个——什么‘时空’?”
“陛下举一反三,确实高明。”穆祺道:“不过只是匆匆一瞥,就能确定什么‘时空’么?”
“不必想着蒙混过关。”皇帝冷哼道:“虽然只看了一眼,但洛阳的城墙朕是断不会认错;不过,这城墙未免修的太高太厚了,远远逾越了规制,要是没有穿越‘时空’,那又从何解释?”
国朝礼制,唯都城过百雉;天下所有城池的城墙,都绝不允许逾越长安城的规格。如今洛阳的城墙被修筑到高逾百尺,那必定是政治逻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皇帝一望即知,绝不会被人欺瞒半点。
穆祺稍稍默然,他早料到必定逃不过这一问;但天子的精明敏锐,却还是大大超出先前的预料,以至于一切敷衍之词,似乎都已经全然无效;所以思虑再三,只有直白点头:
“陛下说得不错,的确是另一个时空。”
“什么时空?”
“大概是陛下在位的三百年以后,定都洛阳的东汉。”
虽然已经在未央宫瞥见过后世时空的一点浮光掠影,但地府老登对另一个“自己”的防范和封锁同样是壁垒森严,一步不肯放松,所以纠缠往来如此之久,皇帝除了知道一点后世朝代更迭的大概以外,根本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演变细节;如今猝不及防,骤然被“定都洛阳的东汉”来个当头糊脸,那脸色自然就变了。
喔,这里的关键甚至还不是“东汉”,而是“定都洛阳”。顶尖的战略家总有从细节中嗅闻出魔鬼的本事,更何况这个细节的不协调已经是明晃晃毫不遮掩了——那个新的什么“东汉”,居然把都城选在了洛阳!
当然,这里并没有贬低洛阳的意思。实际上七十年前高皇帝定鼎,第一个挑选的都城就是洛阳,毕竟周公优选千年古都,土地肥沃水运便利,文化经济上似乎都是上上之选;但留侯布衣入谒,一句话就挽回了天心:洛阳当然有此肥沃富饶的种种好处,但居于天下之中交通便利,同样也等于无险可守、四面皆敌;天下无事尚可,天下一旦有事,朝廷应该如何自处?还不如老老实实定都长安,仰关中崤函之固,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纵有变故,顺河、渭而下,亦足以居高临下,搤亢而拊其背。
什么?你说周公也定都过洛阳?您吃了几个菜就和周公比?周公定礼作乐,万姓和洽,四夷乡风,德行是沙场杀人杀出来的老刘家可以比拟的吗?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周公他老人家可以以德化人、居弱而守强,您老还是老老实实占据天下形势险要,以暴力震慑强藩诸侯罢!
——事实证明,留侯高瞻远瞩,谋划从来没有过差错;汉兴以来七十余年,诸侯藩王作乱不止一次两次,多半都是仰仗着关中地利强行弹压,以武力维系朝廷的威严;要是换了个位置建都,恐怕翻车也不止一次两次;前例在此,足可见长安的稳妥高明。但在如此优秀前例的示范下,另一个“东汉”却把都城定在了被直接否定过的洛阳,那事情可就非常有趣了。
如果按留侯的话讲,新生王朝定都洛阳,要么是老刘家天赋异禀,当真生出了个可以与周公媲美的绝世圣人;要么就是遇到了什么无可奈何的变故——谏言中说得很清楚,占据关中是为了“崤函之固”,为了借助地利弹压地方诸侯,为了强干弱枝加强中央的力量;舍弃关中不守,而使朝廷处于腹心受敌的无依托境地,那除非——除非是不希望中央集权的力量已经太过强大,强大到连新生的王朝都无法压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