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 第313节

  甘露走了进来,禀道:“夫人,那个锦衣卫镇抚司的陈大人又来了,说是要见夫人!”
  这些小丫头们都对陈嘉颇有些怨念。
  陈嘉前几次来,说了几句话,就得了世子爷的一幢宅子,这次上门,不知道又会骗些什么去?!
  窦昭倒觉得这个人无事不登三宝殿,多半是为了之前提到的两个婢女之事。
  若他真能解决此事,可谓是雪中送炭了。
  窦昭有些佩服起陈嘉来。
  她吩咐甘露把陈嘉请到小花厅里喝茶,换了件衣裳,带着素心去了小花厅。
  陈嘉依旧是那样恭敬地站在小花厅的中央,听到动静,飞快地睃了一眼,然后垂下了眼睑,给窦昭行了礼。
  窦昭温声请他坐下。
  陈嘉也没有客气,离着窦昭远远地坐在了靠近门边的太师椅上。
  待丫鬟上了茶,他方开言道:“上次跟夫人提起的那对姐妹,如今已经进了京,若是夫人想看看,我这就把人叫过来。”
  只怕早就在门外候着了吧!
  正好素心在这里,让她帮着掌掌眼。
  窦昭笑道:“有劳陈大人费心了,把人带给素心瞧瞧吧。”
  陈嘉闻言起身。
  素心跟着他去了外院。
  半炷香后,她来给窦昭回话:“两个小姑娘姓李,武夷人,姐姐叫金桂,刚刚及笄;妹妹叫银桂,今年十三。长得只能算是端正,但身手却很好,比我们两姐妹强多了,人看着也很老实,若是仔细地调教,在夫人身边服侍个茶水什么的,倒也合适……”她说到这里,神色间露出几分犹豫,道,“锦衣卫专窥百官,犯到他们手上的,都不是什么小事。我就怕陈嘉为了给您找两个合适的婢女,或是把人家的父母给牵扯进去了,或是打着世子爷的名头把人给要了来。我就单独问了问两个小姑娘的来历。
  据两个小姑娘说,她们家祖上是南少林的俗家弟子,靠耕种为生,家里也有三百多亩良田。家里的人都习武,叔伯兄弟成年后,都要在外历练一番,却从不在乡亲面前显露身手。但她们的祖父年轻的时候曾在福州最大的镖局里做过总镖师,在南边颇有些名气,也因此收了几个弟子。
  其中有一个弟子后来落草为寇了。
  去年夏天,那个弟子突然悄悄跑到她们家找到她们的父亲,说寨子被官府给剿了,他拼死才逃了出来,如今正被官府通缉,求她们的父亲给几两银子好跑路。她们的父亲怕给家里人惹上麻烦,就给了那人十两银子,谁知道那人还没有走出他们家的大门,就被官衙给缉拿了。她们家因此受了牵连,被当成同党,全都下了大狱,田产也被充了公。
  是陈大人把她们姐妹俩从大狱里提了出来的。
  陈大人还对她们姐妹说了,若是她们姐妹俩能得了夫人的青睐,全家就都没事;若是不能讨夫人欢心,那就只能把她们姐妹俩都再送回大狱去,她们的家人也都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了。
  我问过两姐妹话后,那两姐妹把我当成了夫人,抱着我的腿就喊‘救命’,说让干什么都行,只求能救她们的祖父祖母、爹娘叔伯和兄弟姊妹一命。”
  说到这里,素心不由有些恼火,皱了皱眉头,道:“您说这是个什么事?他这哪里是给夫人找婢女,这简直是在给夫人惹麻烦!您说,她们家出了这样的事,如若那两个小姑娘说的是实情,我们要是不把人留下来,岂不是害了她们全家?”
  窦昭倒没想那么深,笑道:“若真是如此,肯定是要留下的,就算两个小姑娘不合适在我屋里当差,这府里总能找到安置她们的地方。可这事却要和先世子爷商量商量,要查证一下两个小姑娘说的是不是实情?如果真的把人给救出来,合不合规矩?我只是怕给世子爷惹麻烦。”说到这里,她不由得苦笑。
  这个陈嘉,倒是好手段,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唬得两个小姑娘为了父母兄弟的性命,再也不敢生出二心来。
  素心道:“那我就让陈嘉先把人给带回去吧?就说因是近身服侍,这件事还得世子爷点头。”
  窦昭颔首,等宋墨回来,和宋墨说了这件事。
  宋墨颇为意外,沉吟道:“我嫌那些武林人士之间的牵扯多,怕到时候给你惹了麻烦,准备在镖局里给你找两个信得过之人……若那两个丫头所说的属实,倒也可以用用。别的暂且不说,至少不会生别样的心思来。”
  窦昭道:“我们要不要再去查查?”
  “这件事我会跟杜唯说一声的,你就别操心了。”宋墨神色有些懒洋洋的。
  窦昭以为他累了,笑着应“好”,帮他拿了件家常穿的衣裳,叫了小丫鬟进来服侍他洗洗漱。
  宋墨从耳房出来,在炕几上找了本书,上了床,靠在床头看书。
  窦昭也不打扰他,坐在一旁做针线。
  屋子里静悄悄的,显得很安宁。
  窦昭暗暗奇怪。
  往日这个时候,宋墨都会和她聊上几句,今天却一直沉默不语。
  她抬起头来,这才发现宋墨的眼睛盯在书上,半晌也没有翻一页,很显然在思考着什么,心思全不在书上。
  每个人都有需要独处的时候。
  窦昭做着自己的针线,偶尔抬头望一眼宋墨。
  窗外响起了更鼓声。
  宋墨仿佛被惊醒似的回过神来。
  他放下书,这才发现窦昭一直在做针线,他微愠,道:“怎么晚上又做起针线来了?太伤眼睛。你有什么东西,交给针线房做就是了。我养了她们,是要她们伺候人,可不是白养着她们捉蚊子的。要是这些人你用着不合手,你直管换人就是。”
  窦昭感觉宋墨的情绪有些浮躁。
  她不由握了宋墨的手,看着他的眼睛道:“你想不想跟我说说话?”
  窦昭的目光真诚,表情认真,宋墨能感受到她发自心底的担忧和关切。
  他想了想,低声道:“我今天派人去查了汪格名下的产业,发现他除了在裟衣寺胡同有幢二进的小宅子之外,别无恒产。而他这几年索要的钱财,足以在玉鸣坊买下一幢五进三路的大宅院都绰绰有余。你说,他的钱都去了哪里呢?”
  窦昭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辽王!
  他的钱,肯定去了辽王那里!
  正是因为他是为辽王敛财,所以他才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拒绝宋墨。
  宋墨的五舅舅蒋柏荪还在辽东辽王的治下流放。
  所以他算准了宋墨不敢得罪辽王。
  而且他若是帮辽王揽钱,皇后娘娘自然要帮衬他。
  是不是因为他是个干脏活的人,所以辽王登基之后,不仅没有用他,还把他顺手给清理了?
  不过,他凭什么成了辽王的走狗的呢?
  辽王逆谋,他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窦昭脑海里有什么东西闪过,她想抓住,却又飞逝无踪。
  她只好提宋墨:“砚堂,你说,汪格会不会只是个傀儡?”
  宋墨脸色微变,沉默了良久,低声道:“我也这么想。可他到底是谁的傀儡呢?又有谁缺银子缺成这样?竟然要与民夺利!”
  能让汪格拒绝宋墨的,有几个人呢?
  或者,他心里也有怀疑,只是不敢深想。
  窦昭望着宋墨微微有些发白的面孔,猜测着。
  “那就慢慢查好了。”她轻轻地摩挲着宋墨的手,柔声道,“既然做了,就会留下蛛丝马迹,不过是发现的早晚而已。但你要小心,千万别把自己给绕了进去。”
  宋墨没有作声,目光却显得极其幽远。
  窦昭道:“我们睡吧!明天早上醒来,说不定就能有新发现了。”
  宋墨亲了亲窦昭的面孔,吹了灯。
  黑暗中,他隐约地翻几个身。
  窦昭把他抱在了怀里,安慰似的轻轻抚着他的背。
  宋墨喃喃地喊着“寿姑”。
  窦昭的动作越发地轻柔。
  没多久,宋墨的呼吸就变得绵长起来。
  第三百六十八章 女婢
  窦昭却睡不着,睁着眼睛一直到了天亮。
  宋墨见她精神不好,以为是自己夜里吵到了她,笑道:“要不,明天要人在床前支张榻,我就在榻上睡吧?”
  怎么也舍不得分室而居。
  窦昭笑道:“那我还得半夜起来给你掖被子,更麻烦。你就好生地歇在床上歇着吧,别想一出是一出了。”
  得了她的话,宋墨不由得扬眉而笑。
  那笑容温暖而和煦,让清晨的空气都变得明快起来。
  ※※※※※
  几天以后,杜唯过来禀告窦昭:“那李氏姐妹所言俱属实。她们父亲的那个师兄,不仅仅是落草为寇,还绑了福州镇抚司佥事的外室,偷了他们家的银子,这才被锦衣卫给紧盯不放的。”
  窦昭不由失笑。
  杜唯见她感兴趣,就道:“李家也是倒霉。武夷一个姓殷的举人,早就瞧中了李家的那三百亩良田,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下手,这次李家的徒弟犯事,那殷举人趁机给福州镇抚司佥事送了一百两银子,福州镇抚司佥事就给李家安了个‘通寇’的罪名,还把李家的家产充了公。好在那福州镇抚司佥事和陈大人关系不错,由陈大人说项,把人给保了出来,还将那三百亩良田还给了李家的人。”
  窦昭暗暗点头,带信给陈嘉,让他把金桂和银桂送过来。
  陈嘉听了自然是喜出望外。
  他反复地叮嘱李氏两姐妹要忠心不二,听话乖巧,手勤眼快:“夫人若问起你们,不能像上次见着赵管事的媳妇似的,抱着人家的大腿就唤救命,贵人们都只喜欢听高兴的事……”他把能想到的都说了个遍,最后还不忘记威吓两个小姑娘,“只要你们有半点的差池,我怎么样把你们家给捞出来的,就能怎么样把再把你们家给送进去。”以至于两个小姑娘拜见窦昭的时候还有些惊魂未定,面色发青。
  素心不由瞥了陈嘉一眼。
  两个小姑娘虽然不是那活泼的性子,可也应对得体,怎么几天的功夫,就像苦菜花似的,全然没有了精神?
  也不知道这个陈嘉跟两个小姑娘说了些什么?
  瞧她们那畏畏缩缩的样子,惊恐的眼神,和上次相比,简直换了个人似的,比英国公府田庄上送来的粗使丫鬟都不如,怎么能近身服侍夫人?
  她在心里嘀咕着,思忖着万一夫人瞧不中这两个小姑娘,把这两个小姑娘安置到哪里好。
  窦昭却觉得这两个小姑娘不错。
  皮肤虽然晒得有些黑,手指也比较粗糙,但眉目间显露出几分正气,一看就是那种自幼受庭训的孩子,好好指导一番,相信很快就能适应颐志堂的生活了。
  她笑着问起两姐妹家里的情景。
  妹妹银桂怯生生地不敢说话,躲在姐姐金桂的身后。
  金桂虽然也腿肚子打颤,可不敢不说话,硬着头皮磕磕巴巴地道:“我们家兄弟多,姊妹少,两个堂姐都已经出嫁了,只有我和妹妹在家。除了每天早上帮母亲做一家人的饭菜之外,还要打扫院子、浆洗、缝补衣裳……”
  她怕惹了陈嘉不高兴,真的把她家里的人都送到了大狱里去,一句家里的事都没敢提,更不敢在窦昭面前喊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