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28节
门口忽然响起一阵脚步声,正在说话的衙役和魏清晏一道顺着门口望去,见到本应该在前堂办事的衙役出现在了这里。
跑过来的衙役看着大开的门,猜到府尹大人已经解决了家中的私事,立刻上前一步,躬身拱手请示道:“府尹大人,正堂有人来了。”
魏清晏站起身,绯红的衣袖扫过桌案,他一边走一边问:“其他当值的几个主簿呢?”
“正在按照您的要求去了城郊村子、庄镇。”衙役跨步走在魏清晏的身后,始终保持着落后一步的距离。
魏清晏微微颔首,走到正堂后,衙役连忙去偏厅叫等候的许栀和一行人出来。
偏厅又来了几个人,排在许栀和的后面,他们没坐下,听到衙役进来说府尹到了,立刻挤出门口,大声呼喊着:“大老爷,求您给草民做主!”
衙役在府衙干了这么多年,对这样抢在人先告案的现象见过不止一次,他看了一眼正准备落座的魏清晏,主动说:“府尹大人,是许娘子先到的。”
他话音刚落下,许栀和便感觉有好几道视线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府尹的,衙役的,刚刚哭天喊地那人的。
刚刚疾呼“大老爷”的壮汉视线最为明显,他看着许栀和的背影,嚷着说:“我年纪这般大了,恁这女娃忒不懂事,当叫我先说。”
衙役想着缓和气氛,笑着说:“您年纪可不大,嗓门有力的很。”
魏清晏将桌上的惊堂木一叩,还准备狡辩的壮汉顿时老实了,往后面一站。见他闭嘴,魏清晏看向许栀和及其身后的人,语气平静,“何事?”
中间人立刻上前两步,从袖中取出地契文书以及委事人特意找了讼师写下的授予手函,将事情经过简要讲了。
此事不算难办,魏清晏伸手拿起桌上薄薄的两张纸,仔细核对了地契文书和手函上面的名字和手印,微微颔首。
他正在准备拟新的所有地契时,衙役在旁边小声与许栀和说着话,“许娘子放心,这种过契的文书办理起来很快。这次许娘子来应天府也是处理完铺子事务就回去汴京城吗?”
许栀和看了一会儿府尹写字,见他目不转睛,完全像是不记得从前发生事情,心下微微松了一口气。
听到衙役的问话,许栀和说:“不是,这次会在应天府待久一点。”
衙役说:“如此甚好,应天府盛夏别有一番趣味,可去湖中亭看花赏水,十里莲塘看鲤鱼嬉戏。秋儿掌柜在应天府居住的时间久,应当明白我的意思。”
“十里莲塘为应天府三景之一,如果有机会,我定要陪姑娘去看看。”秋儿说。
去年过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十里莲塘的花期,湖面上只剩下折断的残荷,秋儿今年本想着无论如何都不能辜负胜景,但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今年诸事繁忙,她不一定能抽开身。
她又看了一眼走路来此显得有些蔫的姑娘,心底暗暗地想——姑娘最怕酷暑,怕是没什么心气去莲塘晒太阳。
衙役闻言,笑着和两人分享了更多的应天府夏日可去纳凉寻趣的地方。
魏清晏听着几人的交谈,笔下却有条不紊,写完后等他静等了一会儿,等墨水干透,站起身。
红色衣裳起身的动作十分显眼,正在绘声绘色描绘自己去年与妻儿去古刹寻幽遇见山林野鹿的衙役一个激灵,立刻闭上了嘴,走到魏清晏的身边,帮着他准备后续用到的红泥印。
许栀和按照要求在下面写下了名讳,然后又写了一张。
中间人将手函交给府尹,跟在后面签下代写文书,他将地契、手函交出去后,得到了一张“回执”。
等去岭南广州府的委事人回来,他将这张单子交还,此事就算了了。
和中间人,衙役说得一模一样,从头到尾,没用上一刻钟。
见许栀和他们处理好了,在旁边快要不耐烦的壮汉连忙上前,他酝酿着措辞,准备声泪俱下讲述自己的遭遇,却发现应天府尹并没有看他。
许栀和看了一遍地契,将其交给秋儿。
秋儿有些诧异,“姑娘,你不带回去吗?”
“放在你这边,有什么变动也好第一时间解决。”许栀和理所当然地说。
秋儿顿时感觉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重量,她对许栀和说:“姑娘放心,奴婢一定好好保管。”
来的时候空气尚且清润,回去的路上太阳升起,地面白灿灿地散发着热量,许栀和原先还能与秋儿说几句话,等走了一半路程,连张口的力气都没有了。
秋儿在旁边鼓励着许栀和说:“昨夜我叫厨娘熬了绿豆水,等放了冰糖用冰块镇过,清热解暑。”
许栀和提起了兴趣,对秋儿点了点头。
一路上,蝉鸣声不绝。
回到和乐小灶的时候,铺子里面只有两个食客,天气太热,除非生计所迫,否则大部分人都选择在家中闭门不出。
明礼是两人当中的其一。
许栀和与良吉一路上心心念念的绿豆水他已经先喝上,他一边喝着绿豆水,一边抬头朝着街巷张望,见到许栀和与方梨回来,立刻站了起身,“东家姐姐,秋儿掌柜。”
他面前放着两道凉菜,一道凉拌胡瓜,一道凉拌豆腐,米饭还没怎么动,菜已经少了大半。
许栀和看见桌上的菜,才后知后觉地看向秋儿……刚刚回来路上太热,他们三个将去的时候计划着要吃的猪骨汤、卤肉、炊饼忘在了脑后。
只能寻找下次机会了,许栀和本来还觉得有些可惜,等刚拍好的胡瓜清脆,许栀和被碧色吸引,在明礼的对面坐下,将自己当成了一个寻常食客,点了两道凉菜,又加了一碗梅子姜。
三人在明礼的座位旁边坐下,厨娘准备期间,明礼好奇地望着额头上带着微微汗意的三人,问:“东家姐姐,你们是去做什么了?怎么一个个热成这样?”
许栀和说:“去了一趟府衙。”
秋儿补充道:“原先去的时候还有拂面的小风,谁知道回来就热成这样。”
明礼蹭地一下站起身。
正在说话的秋儿被吓了一跳,她准备伸手去接瘦猴端来托盘的手一顿,下意识地朝着他看去,“怎么了?”
这天气热成这样,还不许人说了?
明礼自知失态,站起来后身子就僵硬了,半响后才恢复了动作,慢慢坐下,同时说:“没什么。”
他也想不出来自己是应该庆幸自己走得早,没让东家姐姐和秋儿掌柜看见自己孩子气的一面,还是遗憾自己走得太快……要是知道东家姐姐今日也去了府衙,他们两个人同时和二舅舅说,说不定……说不定能问出来一些东西。
但也不一定,二舅舅一身戒律清规,哪里会告诉他们。
凉菜和绿豆水端上桌,许栀和直直冲着绿豆水而去,刚伸出筷子,被秋儿拦下,“先垫垫肚子,再吃凉的。”
也不知道昨晚她睡着之后方梨与秋儿说了什么。两人提醒她不要贪凉的神态、动作,简直一模一样。
许栀和眨了眨眼睛,没有反驳秋儿的话,反正她点的都是凉菜,吃起来清脆爽口。
吃了小半碗胡瓜,许栀和端起了绿豆水,她浅浅啜饮一口,然后伸手将自己散落的一缕发丝别到耳后,对明礼说:“你今日不去书院?”
明礼正在将面前的两碗菜收尾,听到许栀和说话,立刻将自己嘴巴的菜快速咀嚼咽了下去,“今日不用去,昨日书院月试,今日教习要阅卷,明日再去书院。”
许栀和喝了两口绿豆水解渴后,端庄地拿起一枚汤匙,一下一下舀着碗中的绿豆。
绿豆昨日用水浸泡,煮了一个时辰,绿豆不约而同地绽开了豆花,吃起来有股沙质的感觉,冰凉粉糯。
许栀和捕捉到关键词,偏头看向他:“月试?”
“每月一试。”明礼一想到月试,脸上灿烂的笑容淡了淡,转而换上一张苦瓜脸,“这个月月试完,甲乙丙三班的书生都可以下场科举,可我还要考三年、甚至更久。”
一想到这里,明礼只觉得眼前一片惨淡。
以父亲应天府明家的权势,或者母亲汴京魏家的权势,给他一个荫封官不算难事,但明魏两家家风极正,单看家中子侄念书用功——尤其是二舅舅摘得庆历元年的探花,便可见一般。
三舅舅虽然行事随性洒脱了一些,那也是正经的进士及第。
许栀和看着他脸上的愁容惨淡,忽然想到了梅丰羽,她笑吟吟地说:“我有一位友人,性子和你相似,若是你们遇见,应当很能聊得来。”
明礼歪了歪脑袋。
想起梅丰羽,自然不可避免地会想起和他一道会太平州参加州试的陈允渡,许栀和将手中的汤匙放下,看着落入铺子中的光线在方形窗棂的裁剪下投下一小片灿色的阴影。
现在这个时候,他们估计还在回太平州的船上没下来,天气热成这样,带着的干粮不知道坏了没有。
他路上还顺利吗?吃得好不好?睡得可安稳?
她收回自己发散的思绪,看向露出好奇心的明礼,对他说:“等你到了汴京,我介绍与你认识。他年长你几岁,前些日子刚启程回乡参与州试。”
明礼闻言,立刻点了点头:“那就相约今年冬日吧。冬日书院按理有两月假日供学子归乡过年,东家姐姐,我去找你。”
许栀和:“好啊,我等你过来找我。”
四人都吃饱喝足,等桌上的吃完的空碗被收下去后,明礼像是下定了决心,对许栀和说:“东家姐姐,你既然介绍我好友,我也想给你介绍一个人。”
许栀和见他一本正经,十分严肃,不禁被他感染了几分,坐直了身子静静等待他的后文。
“……”明礼紧张地望着许栀和的眼睛,然后语气认真说,“我想带你去见我三舅舅。”
秋儿在旁边愣了一下,见许栀和沉默着没有说话,好奇问:“敢问,你三舅舅今年多大年纪?”
因为长期与梅丰羽、以及梅丰羽的小叔父梅尧臣打交道,一听到舅舅、叔父之类的词汇,许栀和、秋儿和良吉的脑袋中第一反应都是一个有些年岁,和善可亲的先生。
明礼看三人一脸即将要见夫子的认真,便知道是刚刚自己的脸色带误会了,连忙摆了摆手,说:“我三舅舅今年才二十二,今年年初才订亲,为人可好说话了。”
听到二十二岁,众人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
幸好幸好,秋闱临近,书生个个都和腿上恨不能长出轮子一样,着急忙慌,且看昨日的夫子天团,连茶水都没喝几盏,又急哄哄地忙着回去批阅文章了。
在这般强烈的读书氛围中,许栀和对学问尊敬,但却不想自己成为读书中的一份子。
动辄千字有余的策论文章,引经据典,她写不出来。
明礼看着他们从挺直脖子,又到不约而同地趴在桌面上,恍惚间看到了自己逢年过节被父亲和母亲带着,去见不同的祖宗、老太太以及一些声名远扬,归乡隐居的大儒。
那时候,他和反应简直和他们如出一辙,听到长辈一词立刻绷紧身子,听到不考校学问,那口迟迟未吐纳的气息,才渐渐平稳。
原来即便成为了大人,听到“长辈”也会露出这样的反应。明礼觉得有趣的同时,又不禁为自己的未来捏了一把汗。
明魏两家太过于庞大,即便每年都会去不同的府上、或者不同的人在自家府上拜年,但十三年过去,每年依旧会出现几张过去从未见过的新面孔,然后在母亲的提醒下跟着喊“舅公”、“太叔公”之类。
明礼摇头晃脑,将逢年过节需要应付的亲长从自己的脑海中移除,偏头对许栀和说:“东家姐姐,我三舅舅的院子依山傍水,院中修得极具野趣,是纳凉的好去处。等休息好了,我们再过去?”
许栀和没有第一时间答应,现在别说是院子修得有野趣,便是这能将她带到山野流泉,她也不愿意在阳光下走动。
“东家姐姐,秋儿掌柜。”明礼放轻了声音,睁着圆溜溜水灵灵的眼睛看着两个人,“你们昨日可是主动许诺过的,应天府书院食堂的事情,如需帮助,尽管开口……现在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去。”许栀和单手撑着下巴,看他故作委屈的神情,明知道是装的,竟都有些于心不忍。
怪不得昨日闻道夫子严苛端肃,却依旧屡屡重重拿起轻轻放下明礼的诸多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将他养成了这样处事波澜不惊的性子。
“区区太阳算什么,既然明礼说了,那是一定要去的。”许栀和看着他的眼睛,顺着他想听的话语往后说。
秋儿也笑着颔首:“嗯,说了如需帮助尽管开口,怎么会出尔反尔。”
明礼达成所愿,笑容灿烂。
门外,风裹挟着热浪,卷起树叶发出沙沙声。
准备出发之前,三人准备先休息好。许栀和将自己的五指合并,当作一把小小的扇子,在自己的耳边扇着风。
扇了一会儿,一声不吭的小升忽然过来,递来两把蒲扇。
她愣了一下,没有第一时间去接。
不止是她,就连秋儿都有些意外——好像小升比之前做事更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