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32节
堂中有人欢喜有人愁。
……
许栀和听着明礼绘声绘色的描述,不知道的,还以为他靠在旁边,看完了整件事的经过。
明礼看着许栀和含笑的双眼,大声说:“我说的可都是真的!当时二舅舅就放出了话——”
他站起身,学着魏清晏端着一脸如清风寒霜般的面容,淡声说:“吾大宋虽求贤才实学之士,然尤重体魄之健。体魄系于饮馔,今庖膳若斯,实非良制。限三日,书院庖厨当重行遴选。”
许栀和笑眯眯地听着他唱戏文一样的表演,认真说:“听下来全场,好似就这句话靠谱一样,像是府尹能开口说出来的话。”
“东家姐姐!”明礼一秒钟破功,他属实学不来三舅舅的那套作风,他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灼灼地看着许栀和,“这是重点吗?重点明明是——二舅舅已经放出话,应天府书院的食堂要重新遴选!”
许栀和说:“在应天府重新寻找接替之人?”
“是啊,”明礼说,“这可不就是个机会吗?”
许栀和微微沉吟。
应天府尹魏清晏,她接触的次数实在不算多……虽然明礼只说不知道为什么二舅舅突然去了书院,但细究起来,应当和明礼的劝说,以及魏府之行脱不了干系。
能让他做到这样的地步,看来明礼在不苟言笑的府尹心中位置很重要。许栀和弯了弯嘴角,对明礼说:“你既然这般说,等秋儿回来,我代为转告她。毕竟你也知道,和乐小灶的事情我全权交给了秋儿掌柜。”
明礼点了点头:“我知道我知道,东家姐姐放心。”
秋儿掌柜当时可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现在机会摆在面前,她又怎么会错过?
翠雁将做好的两碗面条端出来,清汤中漂浮着甩成细丝状的细面,蒜末和葱花在清汤上晃动,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明礼连忙道谢,接过面条摆在自己面前,拿了筷子开始动作。
说了这么久,他可饿坏了。
等半碗面条下肚,他缺失的精气神又全部回来,看着许栀和与翠雁不慌不忙地吃着面,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母亲和两位舅舅总喜欢调侃他是山野来的莽夫。
莽夫明礼羞惭了一瞬,立刻抛下了所谓的形象与面子,端着碗开始大口大口喝汤。
翠雁从他的身上看出一种厨艺被认可的感觉,她笑着说:“明小郎君尽可慢些,若是不够,锅中还有。”
明礼闻言,立刻将自己空掉的碗递了过去,脆生生地说:“翠雁姐姐,再来一碗。”
翠雁是亲眼见证过明礼吃过三碗米饭的,此刻听到他说的话,也不意外,笑了笑就端着碗进去了。
她进去盛面的期间,明礼忽然灵光一现,对许栀和说:“东家姐姐,若是我能说动二舅舅只让食堂与和乐小灶切磋,胜者当选,秋儿掌柜是不是再无顾虑了?”
怎么说呢。想要胜出现在食堂的水准,只需要和乐小灶的厨娘当日到了即可。
许栀和正在吃面条,听到他的话,将口中正在吃着的这跟面条咬断。
她咽下去后,摇了摇头,“不妥。”
“府尹此事因你出面,突然出现在了应天府书院已经很叫人意外,若是你直接让府尹改变主意,将遴选换做切磋,岂非摆明了这是和乐小灶要借府尹的光……这样一来,和刚开始的以权势服人又有何不同?甚至叫应天府的人都看了笑话,让人误以为府尹是个徇私之人。”
明礼说:“二舅舅才不是!”
“所以啊,府尹大人一身清誉,我们可不能轻易毁了。”许栀和说,“明礼最初的愿景,不就是书院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吗?现在应天府得到了消息,菜色种类定然更加丰富,这岂不是更如你所愿。”
“不一样,”明礼摇了摇头,“从前我觉得能换一家好吃即可,但现在我希望是和乐小灶。”
许栀和:“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是朋友吗?”
“一点点。”明礼伸出手比了一个很细小的弧度,然后露出洁白的牙齿笑得灿烂,“但更多的,还是和乐小灶无需人提醒,就会自行更换菜色,每日都有几道不重复,不至于叫人吃腻味。”
许栀和便笑了:“既然这样,明礼就应该对和乐小灶抱有信心啊!即便是遴选又怎么样?明礼你还记得自己曾经说过什么吗?”
明礼眨了眨眼睛,他平日里就是个话多的人,很多话他说出口后自己都不记得。
“说了什么?”他问。
“你说,和乐小灶虽然不是应天府味道最好吃的,但是味道比它好吃的,价钱远远高于它,和乐小灶也不是价钱最便宜的,但价钱比和乐小灶低廉的,油水和滋味也不如它……这样看来,和乐小灶不正是最适合应天府书院食堂的吗?”
“对对,”明礼被勾起了回忆,连连点头,“正是如此。”
“所以明礼尽可以放心,和乐小灶能自己赢下这场遴选。”许栀和的语气轻松,仿佛胸有成竹。
第89章
应天府书院食堂重新招选人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府城,一度成为这几日的热议话题。
许栀和与秋儿光是坐在铺子里面,都会有不少午憩和归家的书生特意绕道和乐小灶,和她们知会一声这个消息,生怕她们错过了大选的日子。
“东家,秋儿掌柜,书院食堂由府尹大人亲自点名整改,时间就定在明日,你们可别错过了。”书生一边接过油纸包,一边殷切地嘱咐。
许栀和摇着蒲扇,站在一旁帮着拿油纸,听到他的声音,弯了弯嘴角:“多谢小郎君提醒。秋闱在即,还是要以读书为重,这些事情不要影响了自身的课业。”
书生顿时心中一暖,明日这般大的事情,和乐小灶仍旧记挂着他们的功课,他果然没看错铺子,和乐小灶和其他只贪图他们囊中银钱的食肆不一样。
“东家记得就好。”书生脸上露出了感动的笑容,对她说,“愿东家与我都能实现心中所愿。”
书生一边离去,还在心中想着明日要去书院和同窗说说今日之事。
等他的身影消失在巷子中,秋儿才凑过来问:“姑娘,这是第多少个了?”
“一百二十一。”许栀和的记性还好,“但是我记不住脸,说不定有记重复的。”
秋儿应了一声,然后重新抬眸看着街道,现在已经过了傍晚,天边只剩下一抹浅红色的残霞,她看着姑娘,晃了晃自己的脚,“姑娘,你不紧张吗?”
许栀和“唔”了一声,想了想,认真说:“还好。”
她是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书院八百人的生意固然诱人,但能看顾好现有的生意,也没什么损失,不真正损伤自身的东西,她向来不会太过于计较得失。
和许栀和的淡定相反,秋儿只觉得呼吸的空气都显得稀薄起来,她垂下了脑袋,“可是我很紧张。姑娘,要是……”
要是明日到场的有那些大酒楼在,比如应天府成名已久的逍遥楼……他们和乐小灶还会有机会吗?
“不要紧张,”许栀和握着她的手,朝她眨了眨眼睛,“只要明日正常发挥,就没什么可以操心的。”
秋儿闻言,半响轻轻应了一声,露出一抹很浅的笑:“姑娘,我知道了。”
话是这么说的,但实际上,秋儿一整夜都没有睡好。
她甚至做梦梦到了逍遥楼的掌柜叉着腰站在书院的台阶上大笑,然后她将头抵在许栀和的肩膀上哭了。
秋儿:“……”
猛然回想起自己靠在许栀和的肩膀上哭泣,这冲击一时间冲散了秋儿堆积在心头的紧张和焦虑。
和她同住在一屋的翠雁看见秋儿眼眶底下的黑色眼圈,霎时间怔在了原地,半响才惊讶地问:“秋儿掌柜,你没休息好。”
秋儿忍了忍,悄声问她:“很明显吗?”
翠雁看出了她眼眶中流露出的一丝楚楚可怜的委屈和哀求,本想说着好听的安慰安慰她,可是顶着秋儿的熊猫眼,翠雁实在说不出违心的话。
“……掌柜,”翠雁试着给出建议,“要不用脂粉盖一盖?”
秋儿没有用脂粉的习惯,家中没有常备,翠雁家贫,自然也没有。
秋儿:“……”
想法很好,但实施不了。
翠雁说:“这样吧,我去找东家和方梨姑娘借用,她们应当会愿意。”
她这几日也看明白了,大多数时候东家都是极好说话的,待人随和,如沐春风。
翠雁说完,就走了出去,半响后,端着两盒小小的胭脂盒回来。
秋儿用脂粉将自己眼眶底下的青色遮了遮,她用的不算熟练,看还是能看出来,但只要不盯着仔细瞧,应当问题不大。
翠雁没用,等秋儿用完,原封不动还了回去。
许栀和正好梳洗完毕,见翠雁拿走片刻就折返回来,她有些意外,“这么快?”
翠雁:“嗯嗯,多谢东家。”
许栀和一边接过脂粉,一边瞧了翠雁的脸颊,她现在和初见那会儿不一样。
那时候的翠雁灵巧能干,但身上瘦削没什么肉,在铺子中好生养着,比之前健康了一些,也褪去了一开始的虚弱和发黄。
但是许栀和看不出来脂粉用在了什么地方。
许栀和说:“要不要我帮你?”
翠雁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脸蛋,对许栀和说:“不用了东家,今日遴选,等小灶的饭菜做好,还需要带着人去书院。”
许栀和想了想,应了声,也没回屋将脂粉放下,而是直接收在袖子中。
几人准备完毕,一道去了和乐小灶。
瘦猴和小灶先到一步,见到她们过来,立刻招呼道:“东家,掌柜。”
许栀和望着厨娘身上的新衣裳,有些意外,“这是?”
厨娘身上的衣裳换成了统一的制式,暖黄色的下裙,浅褐色的上衣交襟,与和乐小灶的陈设搭配颜色别无二致。
远远看去,像是和乐小灶走动起来。
瘦猴挠了挠自己的脑袋,有些不好意思说:“我想着今日的食堂遴选定然有许多人一道来看,为了方便大家记住,所以和小升一合计,主动给三位厨娘制作了新衣裳……不过时间太短,不然还能再后面绣上和乐小灶四个字。”
三个厨娘新换了衣裳,脸上正漾着笑意,她们家中都算不上大富大贵,现在有了新衣裳,就能少花出去一笔秋衣费。
这是天生做策划的料子啊。
许栀和说:“你想的吗?”
瘦猴听出她语气中的惊喜,比一开始介绍时候的无措多了几分喜悦,他用力地点了点头,然后又补充道:“我虽然想了这个主意,但是小升在其中也帮了不少忙。小升还主动找了两个人来临时帮忙。”
小升看着瘦猴的背影,一时间没有说话。
他只是觉得瘦猴说的话有道理,所以尽全力地帮助罢了,至于怕今日人手不够找临时工,也是瘦猴给他出的主意。
不过瘦猴为了锻炼他的交流能力,只指明了道路,并没有帮他选人。
小升知道,这都是瘦猴在帮助自己留在秋儿掌柜的身边。
许栀和的目光落在两人的身上,她在许府的时候看过很多勾心斗角,但这般和睦的互帮互助,却还是第一次得见。
小升的眼神正不安地乱瞄,但又随之慢慢坚定,他看向许栀和,像是用自己的能力告诉她,现在也许还不够熟练,但总有一日,他可以做到。
许栀和又去看秋儿的反应,后者明显有一丝不可置信,但她的年纪太小,并没有觉察出别样的情感。
但无论如何,瘦猴考虑周到,小升慢慢成长,都是好事。
许栀和笑了一下,对瘦猴与小升说:“这件事是我疏忽了,此事你们做的很好,等去完书院回来,我再把衣裙需要的银钱和奖金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