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33节
瘦猴一直扑闪着眼睛看着许栀和,听到奖金的时候他怔了怔。
奖金……应当和官府说缉拿盗匪会给的赏金是一个意思吧?这大抵是汴京城传来的时兴说法。
瘦猴没太过纠结,笑着说:“这都是应该做的,东家姐姐太客气了。”
说完话,几人立刻恢复了紧锣密鼓地准备阶段,许栀和趁此时机,拉着秋儿到一旁,将她脸上的妆容重新修整。
秋儿感受着许栀和的指腹轻柔地按在自己脸上,忽然此地无银三百两道:“姑娘,我昨晚睡得很好。”
许栀和憋笑看了她一眼,没拆穿她:“看得出来。”
等小灶这边准备完毕,三位厨娘拾掇一番,和许栀和、良吉、瘦猴与秋儿一道准备去书院,方梨和小升、翠雁、小槐和临时找来的两个帮工则留在小灶店中,照看铺子生意。
书院的轰动虽然大,但是和乐小灶的主要食客是担菜工和码头的帮工,不能因为书院那边的事情冷落了这边。
赶到的时候差不多正好巳时,书院门口里一圈外一圈地被人围得严严实实,其中大部分是来看热闹的百姓,还有衙役站在旁边维持秩序,判监事没出面,而是以闻夫子为首的几个夫子在主持着局面。
闻夫子捋着胡须,按照规划的章程宣告:“今日食堂遴选,不拘束什么条件,只要能做出精致可口的饭菜,满足书院学子饮食所需,即可参与。经府尹大人和判监事商议,获胜食肆可得三年经营权,若是合作的好,契约可继续签订。”
人群中站了看热闹的百姓,自然也站了来此试着拿下应天府书院食堂的食肆,听闻夫子说完规则,嚷笑着道:“这好处说完了,还请夫子为我们解惑,怎么样才算是胜出呢?”
他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一阵附和的声音,“对啊,夫子也请说清楚,怎么样才算是得胜?”
许栀和也忍不住好奇地望了过去……难不成是夫子几人化身“美食评委”,现场打分吧?
闻夫子捋了捋自己的胡须,严苛的面容带上了一抹笑意:“书院食堂,自然以学子的意见为先。现在巳时,等到午时六刻学子午憩,他们可出来尝试,一人一票,得票最高的食肆中选。”
百姓听完前半段,还以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听到后面说是当众唱票,又忍不住继续好奇地张望,心中暗自猜测哪家食肆能夺得头名。
“快看快看,是山鲜海味斋,他家的饭菜也是应天府的老招牌了。我在他家吃过几回,应当有不小的概率能中选。”一人道。
“我瞧着不一定吧……香米阁的人也来了,他们家的米可都是上好的碧梗米,即便不配米饭,那滋味也绝妙无比。”另一人反驳说。
“香米阁的米好是好,但现在米价贵,碧梗米格外贵,都是求学的书生,哪能天天付得起银钱?”头一人的说,“还是山鲜海味斋中选概率最高。”
在两人争执山鲜海味斋和香米阁谁更有可能当选的时候,有人出现了新的疑惑:“对了,今日这般大的动静,怎么没瞧见逍遥楼的人?”
经他提醒,正在押宝的众人齐齐回神,“对啊,若说府前大街什么店面的菜色最好吃,怎么能少了逍遥楼?”
他们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却发现逍遥楼完全没有来人的打算。
“难不成是逍遥楼没听到消息?不应该啊,逍遥楼就在书院的对面,即便是个聋子,都该知道出了大事了。”
逍遥楼中。
店小二一边擦着桌面,一边踮起脚尖朝着门外热闹的场景看去,见外面人山人海,心中升起了一抹好奇。
他正出神地想着,脑壳上忽然被人用力地敲了一下,回头望去,只见掌柜沉着一张脸,“不好好做事,乱张望什么?”
店小二伸手摸了摸自己被敲的脑壳,小声问:“掌柜,咱们当真不去?”
“不去。”掌柜老神在在。
“为什么啊?”店小二咂摸了一下,虽然八百人在逍遥楼看来不算什么大生意,但这送上门的肉,没道理拒之门外。
掌柜觑他一眼,“你到底年轻,不知道其中轻重。再好的菜色一旦成了唾手可得之物,人们便会失去趣味,咱们逍遥楼只需要保持现状,依旧会是书院学子心中的打牙祭首选,这可不比花大心力去争什么劳什子头名来得实在?”
店小二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实话,他并没有理解掌柜话中的意思。
书院食堂的肉算是蚊子肉,但蚊子肉……也是肉!
唯一能懂掌柜的只有许栀和。
秋儿听了一圈,发现并无一人提起和乐小灶,也不意外。
用姑娘的话说,他们这些店铺的目标受众不一样。现在能站在这儿说笑谈天看热闹的,都是些有些银钱的富贵人家,和他们的目标食客并不是一类人。
但她也不泄气,姑娘又说了,只要这次办得漂亮,便能转化新的客源——
那个词汇叫什么来着,哦哦哦,拉新。
秋儿拍了拍自己的脑门,重新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的交谈,听说逍遥楼并没有参选的打算,松了一大口气,“姑娘,逍遥楼没有派人过来!”
许栀和看了一眼逍遥楼所在的方向。
逍遥楼如今在应天府的地位,就好比潘楼、樊楼在汴京城的地位,它坐落在人流量最大的府前大街,对面即是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府书院,每日自晨起便客似云来,自然不用担心食客问题。
再者,以现在逍遥楼的档次去接待这些尚且无功名傍身、且兜里掏不出一两银的学子书生,无异于自降身价。
许栀和将自己的推论与秋儿说了,秋儿一脸崇拜地看着她。
姑娘不愧是姑娘,懂的就是多。
如果逍遥楼掌柜能听到她的分析,定然要将她引为知己。
台阶上,闻夫子等他们讨论了个尽兴,才宣布下一项流程。
“现在,请要参与遴选的食肆到我这里来登记造册。”闻夫子亲自坐在一旁,准备磨墨动笔记录。
许栀和没争抢,等到前面十一家食肆写完了名讳,她才不慌不忙地上前,“和乐小灶。”
闻夫子笑意吟吟地看着她。他今日被明礼缠了一会儿,闹着让他多多关注和乐小灶的表现,闻夫子被缠的没办法,到了现场后在人海中找到许栀和的身影,才松了一口气。
但众目睽睽之下,闻夫子自然不会做出什么影响裁决结果的出格之举,他端着一张端庄严肃的脸,对许栀和微微颔首,将写着“十二”的木牌交给了她。
“现在,许娘子可以开始准备了。”
应天府书院原先的食堂的灶膛足够多,只不过判监事的本家接管之后,使用的灶膛越来越少,蒙尘了而已。前几日府尹大人来过下了决断,立刻就有人将它们收拾了出来。
许栀和接过牌子,带着秋儿他们一道去了十二号灶膛。
灶台上的事情她帮不到什么,只能像个吉祥物一样站在十二号灶台前站着。许栀和摇了摇头,什么吉祥物,明明是和乐小灶的定海神针。
瘦猴一边忙着剥菜,一边对厨娘叮嘱,“记得放酱,记得放盐,记得放油。”
厨娘一开始还会好声好气地说着“知道了”,到了后来听得多了,忍不住伸出巴掌在他脑门上重重一拍,“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做菜闭着眼睛都能炒,用你这小儿操心?”
厨娘今年已经快要五十,瘦猴却才二十不到,称为小儿,也无不妥。
瘦猴被骂了也不气恼,依旧是捧着笑脸,“几位婆婆都是顶顶厉害之人,定然能发挥如常,不不不,发挥超常。”
厨娘被他三两句哄好了,其中一人还笑着说:“从前不懂为何孙儿一去县学就哭声震天响,月试之前必然大哭大闹,现在切身体验了一把,倒明白了孙儿的心思。”
此话立刻获得了旁边一位厨娘的赞同,“谁说不是,我家小儿也正是承受不住其中辛苦,读了三年书撑不住与人做了账房,原先我还觉着他不争气,现在回头想想,每个月都要经历一遭这样的比试,心中如何不慌张?”
如今设身处地,原先那些不理解,都慢慢化作了感同身受。
东家说了,不管今日成或不成,都会给二十文钱的赏钱,等今日忙完了,她去晚市看看有没有肉,买些好肉给孩子补补身子。
几位厨娘说话归说话,但手上一刻功夫没有耽误,等把菜收拾完,立刻起锅烧油。
沾了水的菜落入呛油的锅中,发出“刺啦”一声,白烟缭绕。
正在雕花的几家食肆睁大眼睛:别人还在择菜,你都开始烧锅了?
另外几家食肆则是面无表情地想:假的吧,也就是今日来参加遴选,才舍得倒这么多油。
厨娘烧菜的时候都闭紧嘴巴,生怕有唾沫溅到菜里。
太阳开始向中天移动,许栀和往后挪了挪,将自己完整地嵌在了阴影中,往身后看看,自和乐小灶登记之后,又来了三家。
今日应天府书院,一共来了十五家食肆参选,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午时一到,许栀和便确信了今日只会有十五家参选,现在即便食肆的厨子过来了,时间也是不够充裕的。
散课的铃声敲响的刹那,许栀和听到一阵千军万马踏过平地一般的声响,然后看清了乌泱泱跑过来的一堆学子。
“谢天谢地,谢谢菩萨天尊保佑,终于不用吃那泔水饭了。”
“竟然这么多菜式,一时间看花了眼。”
书生七嘴八舌地交流着。
许栀和很想往后跑,避开这堆像是饿了五百年没吃饭的书生,但秋儿坚定地拉着她,两个人像门神一样站在十二号灶台边。
效果立竿见影,有书生远远看见她们两人,立刻围了上来,同时边走边喊,“和乐小灶在这儿!”
许栀和眼睁睁看着一群书生眼睛冒光朝着她们……身后的灶台围上来,闻着飘散的烟火气息,长叹一口气:“这才是人该吃的饭!”
夫子为了管制秩序,现在只放了甲乙丙三个班的人,等他们散得差不多了,才会接着放下一批。
不慌不忙地饱食一顿,书生飞快与许栀和、秋儿招呼一声,准备去投票。
厨娘笑着看着眼前这一幕,“东家,掌柜,这算是开了个好头。”
许栀和点了点头。
应天府书院根据学习进度将学子分为十个班,甲乙丙三班正是今年秋闱的主力军,身上的银钱、家境比后续的班级来说,总体情况要好一些。
现在只有甲乙丙三班存在,和乐小灶还能和久负盛名的山鲜海味斋、香米阁打成平手,后面自然不会逊色。
她心中的石头差不多快要落地,但是面上还装作一派矜持,“还是不可大意,今日来参选的食肆众多,其中不乏佼佼者。”
门外的百姓笑眯眯地看着书生一个接一个地出来投票。
“看看看,果然还得是山鲜海味斋!现在已经四十二票了!遥遥领先啊!”
“嗯?那现在香米阁是多少?”
“我瞧了,香米阁现在才二十三票,不如啊不如。”
“那这般说来,确实是山鲜海味斋更有机会获得头名……不对,那角落里是哪一家?”
因为号数靠后,它被对称地摆在了靠边角的位置,一时间没被人注意到。
正在说话的百姓踮起脚尖,“和乐小灶……没听说过啊!”
旁边那人也没听说过,他本是坚定不移地山鲜海味斋的支持者,现在见到此情状,倒是有些拿不准主意,“这……这好吃吗?”
票数都是书生一票票投出来的,能收买一个,还能收买五十七不成?
他产生了动摇,第一反应是:想尝尝味道。
“不知道啊!”发现边角处和乐小灶的百姓说,“等今日比试结束,我要去试试口味。”
第90章
他话音刚落下,就得到了一片附和声。反正这些日子他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顺道一起结伴去和乐小灶打打牙祭。
如果说甲乙丙三班只是让人注意到了角落里面不起眼的和乐小灶,那么紧随其后的丁戊己庚四个班则让众人瞪大了眼睛。
好歹前面三个班还会在各家食肆面前稍作逗留,犹豫再三,可是这四个班出来的书生目的极其明确,几乎是直挺挺地冲着和乐小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