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34节
原先还算淡定的百姓纷纷变了脸色,纷纷向身边人打听:“这和乐小灶是何方神圣,竟然有这么多书生学子青眼相看。”
“不知道啊!我可是土生土长的应天府城之人,若是有这样一家老店,没道理我一点风声都没听到。”有人摸着下巴,“话说,等比试结束,可以直接问问和乐小灶地址何在吗?”
旁边几人猜测:“既然是府尹和判监事亲自应允,应当能打听到位置。”
在众人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之际,刚好推着板车准备回家的担菜工经过,听到他们言辞之中的“和乐小灶”,只当耳旁风从耳边吹过。
他下午还要给主家运两趟菜了,时间快赶不上了。
等等,和乐小灶。
担菜工的步伐硬生生地停下,回头看了一眼正在聚在一处私语的众人,“你们是在讨论和乐小灶吗?”
正在说话的几人声音嘎然而止,原先说话声音最大的那个眯着眼睛看着面前干瘦的担菜工,“对啊,你知道?”
“应天府……应当只有一个和乐小灶吧?”担菜工在心中给自己打气,小声嘀咕了一声,紧接着说出了自己的后文,“我知道啊,就在明水巷街道,开了快一年左右,量大实惠,管饱。”
原先讨论着要去和乐小灶见识一番的几人纷纷沉默。
明水巷他们自然是知道的,从应天府书院往那边走,约莫半盏茶多点的功夫就能到,不过和府前大街这边的盛况不一样,明水巷后面是一片民居区,他们大多家境不似土著殷实,多是其他州府到应天府谋求生路的。
单看常客担菜工,便能对和乐小灶的客源可见一斑。
担菜工简要介绍了几句,不等几人回应,便自顾自道:“糟了糟了,耽误了这么久的时辰,怕是要误了主家的事。”
说完,他招呼了一声,拉着板车就在街道上小跑了起来,只留下围在旁边几个差不多在风中凌乱的百姓。
“……明水巷啊,”最开始提议的那个食客说,“我今晚家中还有要事,方才所约,便等下次一道吧。”
“也好也好,反正食肆开在那儿,又不会长腿跑了。”另一人附和。
他们到底顾及脸皮,不肯自甘与担菜工同席而坐。
这点小插曲并未影响到内堂的许栀和。
等最后的辛壬癸三个班的书生被放出来,明礼并未急着填饱自己的口舌之欲,而是先到门外投了手中的选票。
四百六十三票!
再瞧第二名,足足落后将近两百多票。
稳了稳了。明礼平复心中澎湃的内心,颤抖着双手投下自己的一票,然后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告诉许栀和与其他人这个好消息。
食肆都在食堂忙活,看不到这边的结果,东家姐姐和秋儿掌柜应该已经等急了。
明礼来去如同一阵风,旁边的教授认出了明礼的身影,与闻道夫子说:“刚刚那位,正是府尹的外甥,你的学生吧?”
闻道本想装作高人轻轻颔首,没想到还没开口,就看见说话教授眼底的一闪而过的笑意:“瞧他那神态,足像是好几日没吃饭。”
闻夫子:“……”
他淡定的表情上出现了一道裂缝,但他强撑着,没有露出一丝脆弱。
学生是自己收的,还能赶出去不成?
教授看出闻夫子强撑着的、不叫人查觉的脆弱,体贴安抚道:“不过想来是我看错了,明小郎君可是明家独子,府尹外甥,哪能真的吃不饱饭,一定是我瞧错了、瞧错了。”
闻道不想说话。
……
许栀和站了整整半个时辰的功夫。
期间她只能动作幅度轻微地伸手捶一捶有些发酸的腿弯,然后抬眸看向第三拨人。好在,再坚持一盏茶功夫,今日这场比试就结束了。
最前端的山鲜海味斋斗志昂扬,他们在应天府有些底蕴,今日抢的号数也极为靠前……有不少书生评价说“好吃”呢。
虽然还不知道结果,但光看门庭冷落的香米阁,便可以知道这个被他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存在已经现出颓势。山鲜海味斋的掌柜露出一抹胜券在握的笑容。
然后他就看见一个小书生一边奔跑一边越过他大喊:“东家姐姐,四百六十三票啦!”
他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小书生的步伐极快,带起了一阵风,后面几个拿着锅铲的大厨听到小书生的话,脸上的表情僵硬了。
山鲜海味斋掌柜慢条斯理地伸手将自己的衣摆重新整理好,望向身后的厨子:“刚刚他说什么?是不是山鲜海味斋已经得了四百六十三票?”
厨子诺诺不敢说话。
刚刚那个小书生嘴里说的很清楚,东家姐姐,一听便是某个女子,山鲜海味斋的掌柜便是再怎么变,难道还能变换了性别不成?
为了防止触掌柜的霉头,厨子选择不说话,山鲜海味斋的掌柜目光顺着小书生往后跑去,也不知道隔了多少个灶台,他的面色冷了冷。
山鲜海味斋,何时受过这样的气?
明礼一边喊,一边跑向了和乐小灶所在的位置,他目光亮晶晶地看着许栀和,像是讨要夸奖一样看着她:“东家姐姐,我就知道能行的!”
秋儿朝明礼比了一个“嘘”声的手势,后者往两侧望了望,惊讶地发现不少掌柜也探头探脑朝这边张望。
明礼被他们的眼神吓了一大跳,哭丧着一张脸看向许栀和与秋儿:“东家姐姐,秋儿掌柜,我是不是坏事了?”
“不怪你,”许栀和摇了摇头道,“和乐小灶高票胜出,一定会引发关注,或早或晚罢了。”
现在还在书院,即便其他掌柜有些不忿,但都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没有暴动。
等最后一名书生投出了自己的票后,十五个食肆人员依次从大门走出去,亲眼见证自己的得票情况。
和乐小灶最后以五百六十八票高票当选。
闻夫子宣布这个结果的时候,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和乐小灶当选,稍后书院会派人与小灶详商书院食堂流程。”
秋儿脸上流露出一抹真情实感的喜悦,旁边几个掌柜脸色都不太好看,但站在书院门口,输也要输的有风度,纷纷上前对着秋儿和许栀和拱手:“恭喜恭喜,贺喜贺喜。”
许栀和望了一眼悬挂在府门上的匾额,谦虚道:“好运罢了。”
几个掌柜:“……”
闻夫子看着眼前“友善团结”的画面,心中很是喜悦,正准备慷慨陈词一番,忽然看见一群穿着豆红色衣裳的衙役小步跑了过来。
为首的衙役和许栀和见过几面,他是府尹的近身衙役之一。
“府尹大人派我来询问结果可曾出来,”衙役目光如常地从许栀和身上移开,脸上的笑容变大了一些,“看样子,已经出来了。”
闻夫子即刻道:“是啊,结果正好出来,和乐小灶当选。”
衙役说:“那真可是来得巧。”他往后退了一步,让出身后半个身位,露出后面的麒麟石像。
闻夫子略怔,询问:“这是?”
“府尹说此事是他突发奇想,原系他身,今日衙门事忙,不得亲自过来,只好叫我等将这两尊麒麟石像带过来,转赠给今日得胜的食肆。”衙役说。
闻夫子颔首了然,招呼和乐小灶的人过来,“食肆前摆放麒麟石像图招财进宝,寓意美好,你们过来收下。”
衙役笑说:“这麒麟石像重的很,兄弟几个跑一趟路的功夫,不费事。”
闻夫子道:“还是府尹大人做事细心。”
许栀和看着面前的麒麟石像,忽然感觉身旁的窃窃私语都听不见了,原先那些还有些不服气的食肆掌柜脑海中忽然一片清明——此事由府尹和判监事亲自牵头,众人睽睽下得出结论,他们若是趁日后去找和乐小灶的不痛快,岂非在打府衙和书院的脸面。
罢了罢了,不过八百人的生意。
围观的众人和落选的掌柜们纷纷散去,秋儿和小升留在书院商议食堂细则,许栀和与良吉带着衙役回去。
“来的路上我就在想,会不会是许娘子中选,”没了人围在身旁,衙役的姿态放松了一些,“现在看到预期成真,心中还有几分不可置信,又觉得理所应当。”
许栀和说:“今日来参选的食肆众多,我心中也十分不安。好在我们食肆个个机敏聪慧,厨娘烧得一手好菜,瘦猴与小升也心有成算,秋儿自不必说,是大伙合力,才得了今日的结果。”
衙役说:“许娘子谦虚了。”
麒麟石像摆上后,衙役笑眯眯地看着和乐小灶,他往后退了几步,然后眯眼打量着加上摆件如恍然一新的食肆,像是随口问一般说:“这儿原先是不是本来就有摆件?”
良吉应了一声:“是啊,原先这儿摆了两尊石狮子,后来被原先的掌柜贪墨换做银钱,还找了府尹处决。”
衙役被他这么一提醒,想起来确有这么一件事,他恍然大悟说:“怪不得……不过现在许娘子可放心了,这两尊麒麟石像是衙门赠送,定然不会有人胆敢窃去私卖。”
许栀和笑着颔首:“我明白。今日喜事,衙役大哥、还有众位,可留下来吃一顿便饭?”
衙役看了一眼闻声赶过来的食客,笑着说:“留就不留了,衙门还有事儿,等日后寻了空,定要和兄弟们一道过来吃上一顿。”
“随时恭候,”许栀和承诺,“秋儿回来我就与她说,日后几位衙役大哥过来,要替我好生宴请诸位一番。”
其实这件事最应该宴请的应当是应天府尹,但府尹是大忙人,许栀和想了想,对衙役补充说:“还请衙役大哥转为向府尹大人道谢,说是和乐小灶随时欢迎。”
府尹大人清冷卓绝,不一定能看得上和乐小灶,不过他看不看得上是他的事,和乐小灶摆出自己的态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衙役说:“许娘子放心,我定为转达谢意……对了,听许娘子说起日后,是准备离开应天府了吗?”
“就这几日吧。”许栀和抬眸一笑,“对面的铺子主梁落成,开业不过下月左右,现在食堂也已经拿下,我没什么可担忧了。”
“那还真是可惜,入秋之后,应天府的古刹两道会有鹿出没,那时候层林尽染,说不定还能看见山中白鹤。”衙役略微叹息了一声,不过旋即又带上了笑容,“不过人生何处不胜景。到时候我未必能相送,在此遥祝许娘子一路顺风。”
许栀和笑着道谢,看着豆红色着装的衙役列阵离开。
虽然和这位衙役仅有几面之缘,但许栀和却感受到了另一种友谊——不常见,不刻意,只在遇见的时候笑言几句,也不会期待再次相逢,因为衙役有衙役要走的路,她也有自己要去的地方。
总而言之,今日所得,远远超乎许栀和的期待。
日暮时分,秋儿和小升从书院回来,笑意满盈。
许栀和正在分发红包,见到他们归来,将红纸包裹着的红包递过去。
秋儿讶异了一瞬:“我也有?”
“自然,”许栀和又递给小升一个,“你们可都是今日的大功臣。”
秋儿笑眯眯地说:“多谢姑娘。”余光瞥到觉得受之有愧的小升,她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个人听得到的声音说:“姑娘既然给了,你安心收下便是,权当讨个好彩头。”
小升在秋儿的鼓励下收下了红包。
许栀和确认每个人都发了之后,额外多给了小升和瘦猴两个,“里面装了布料的银钱和奖金,你们收下吧。”
瘦猴被许栀和的慷慨大方惊了惊,越发觉得自己当真时来运转,遇到了秋儿掌柜、东家娘子。
喜气洋洋地分完红包后,几人重新投入工作之中,日暮时分,正是晚客最多的时候,他们可得打起精神。
今日比试,和乐小灶算是在应天府出了名,还没有到时辰,铺面中已经坐满了人。
许栀和看见了几张脸熟的面孔。
和担菜工搭话的那几人面面相觑,眼神中分明写了:你不是说不来的吗?怎的骗人?
还有,脸上好疼。
有一人冷笑了一声:“说是怕自掉身价,还不是都忍不住肚子里的馋虫?”
“你说的高洁,不也过来了?咱们现在是大哥不笑二哥,谁也别笑谁。”有人不服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