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142节

  都宠女娃儿,大家都清楚,自家的娃儿嫁出去,肯定是希望能过上好日子的,非要往姑爷手头捞一笔彩礼,纯粹是给自己娃儿增加负担。
  在这方面,其实更多的是礼节上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又不是买卖。
  如果嫁女儿就要天价彩礼的话,就不是嫁女儿,而是卖女儿。
  小两口以后能幸福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主要还是按照双方条件来定,当然,也有漫天要价的,但那只是少数。
  不过,这只是彩礼,其它物质上的要求,那就不一定了。尤其到了后世,可能彩礼不怎么提,但是车子、房子,其实也挺要命。
  冯学恩自己都说对冯丽荣有亏欠,更不可能在这方面提要求,在宁家庆家里的时候,从头到尾,就没提过一句钱的事情。
  “别人不说,你娃儿也不能啥子准备都没有!”
  陈子谦在火塘边坐着卷烟,点上后说道:“五几年的时候,讲究四个一工程,床、脸盆、痰盂、热水壶,十多块钱的东西;到了六零年,讲究三十六条腿,一个衣橱,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和四把板凳。
  前几年的时候,又变了,说啥子三转一响:一台缝纫机,一块手表,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收音机,越来越贵了…”
  陈子谦说得兴致勃勃,突然被耿玉莲打断:“你当初娶我的时候,啷个没有看到你说的啥子工程,啥子三十六条腿,你现在给老子扯啥子三响一转…我当时嫁过来的时候,你自己屋里都只有个铁鼎罐,结婚穿的衣服还有几个大补丁,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给我买上一套,别的有啥子?你还好意思给老子在哪里冲壳子。
  娶儿媳妇的时候,你又准备了啥子,是买了缝纫机还是手表?”
  陈子谦一下子被耿玉莲喷得哑口无言。
  陈安很清楚,自家老汉说的那是大城里的情况,山里根本没法比,这年头是经常有人说三响一转,并对此津津乐道,但山里的实际情况是,山道难行,有自行车,更多时候要么推着,要么扛着;
  山里离通电还早,要在八五年左右才通电。
  八一年遭了百年难遇的洪涝,有了教训,为了将水灾危害减小到最小,后面开始在山里大大小小的河道中修建各种水坝,通过储水的方式,层层递减大江大河的压力。
  于是山里山外,多了很多水坝,装上发电机,这才通上电。
  就即使通电了,电压也非常不稳定。
  很多时候,点个灯泡都还像是在楼板上挂个烧红的木炭,就更别提收音机什么的。
  关键是电费还特别高,很多人家宁愿用煤油灯也舍不得用灯泡。
  就连手电筒,在石河子村,那也不是家家都有的。
  考虑这些东西,现如今买回来,放到家里面也就是个摆设,没什么大的作用。
  但手表和缝纫机,倒是应该考虑一下,别的不说,看个时间,做点衣服鞋子,也会方便得多。
  看耿玉莲恼火的样子,陈安赶忙出声劝说:“还提那些旧事干啥子,都过那么多年了,山里没有那条件,讲究不起,大家都穷…肚子不饿蛮,赶紧吃饭!”
  “这狗日嘞讨骂不挑日子!”
  耿玉莲狠狠地瞪了陈子谦一眼,还是不准备放过陈子谦。
  于是,一顿饭在耿玉莲的骂骂咧咧和陈子谦的闷声不吐气中过了。
  接下来,陈安又花了两天时间,将竹席编好。
  陈子谦也在晚上的时候,找来稻草,打了几床草席。
  这年头,山里人家的床上,也就是铺上木板,垫上一块草席,再往上放一块擀出来的毡条,然后是一床垫棉,床单和被子。
  陈安的木床,没有按照老辈人的法子打造,做得比较宽大一些,那毡条就不合适了,所以,他量着尺寸,编了竹席,只要床垫厚实一些,也能弄得很舒坦,毡条倒也不是必须。
  然后,他特意借了牛车,早早地去了镇上,等到送山货的冯丽荣,一起领着去供销社,挑着冯丽荣喜欢的、好的垫棉、棉被芯、枕头,床单、背面和里子买了几床,再添置一些锅碗瓢盆,弄了不少东西回去。
  被芯让耿玉莲用大针大线把被面和里子缝制起来,往家里布置好,屋里的生活用具,总算是齐全了。
  就这么一些东西,掏空了陈安的口袋。
  看着自己手中仅剩的一块三毛钱,陈安当天晚上就去找了宏山。
  第二天一大早,陈安早早地起床,把自己的双管猎枪好好检查一遍,子弹带系在腰间,领着四条猎狗,赶往皂角树场子上。
  等了没多长时间,宏山也快步赶到,见陈安已经等着了,笑着打招呼:“不愧是要结婚的人了,做点事情,是比以前积极哈!”
  “你就莫说了,我现在穷得摇裤都快穿不起了!”陈安苦笑道。
  “说那么夸张,是不是缺钱用,我手里还有几十块钱,先拿给你应急!”
  “不需要,我怕你盖房子的钱都不够,到时候弄停工了你怪我…从今天开始,只要天气允许,只要没有别的事,我天天撵山,老子要挣钱!”
  “这就对了撒,我早就在等你这句话了!”
  宏山也是兴奋得不得了:“准备往那里走?”
  “还是往北面,上次才一进山就碰到苏同远出那档子事,我都还没有来得及去转,就一直到现在了。”
  陈安说着,领头前行,顺便问道:“蛋子哥,枪检查过得撒!”
  “检查过的,没得问题!”
  宏山肯定道:“你昨天晚上来找我,我就拿出来看过了,还跑到外面去试了两枪。”
  “那就好,用的时候注意点哈!”
  “晓得…希望今天一进山,就能碰到大货!”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顺着山道往山里走。
  第174章 寒号鸟和五灵脂
  清晨和黄昏,是山中野物最活跃的时候。
  准备去撵山的人,大都去得很早。
  陈安和宏山两人进入深山密林的时候,太阳也仅仅在山垭口喷薄出小片霞光。
  霞光透露在云层之间,烟雾缭绕在山间垭口,站在山顶,看着眼前的一切,给人一种置身仙境的感觉。
  两人都无心欣赏这种美景,只忙着往更深的山林里钻。
  但其实,此时密密匝匝的山林里,还在黑沉沉的,只能勉强分辨出一个模糊的大概。
  大概是山风还未撩动草叶发出哗啦声,一声声清脆的鸟叫彰显,林子中反倒给人一种非常安静的感觉。
  天气有些凉了,丝丝清爽的空气被吸纳进入胸腔,那是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两人的精神都不由为之一振。
  平时进山,陈安没少跟宏山说进山后要注意的事项,他这些事情上一直做的很好,一进入山林,就再没有多说一句话,安静且警惕地跟随在陈安身后,小心防守着。
  山里地形险峻,此时天还不够亮,这种时候,想要发现猎物,听比看更为靠谱,是非常容易捕捉林间动静的时候。
  两人小心地穿行在林木之间,分工协作,一个顾前,一个顾后,彼此小心照应着
  四条猎狗一路在前,四处嗅着,不时朝着周边张望,但此时的林间,更多的时候,是飞鸟扑腾的声音,偶尔也会有长耳、野鸡之类的小动物惊慌奔逃,引得四条猎狗驻足观望。
  时不时,陈安和宏山也偶尔能听到野猪咬架打闹的哼哧声,但往往这样听得见声音的地方,要走过去,爬坡上坎,需要不少时间。
  这种时候,一只野猪打下来,陈安能拿去换钱的也就是個猪肚,换不了几个钱,还不如找个葫芦包、蜜蜂之类值钱。
  至于现在,除非到了下雪,需要打肉的时候,不然陈安对野猪是真没有太大兴趣。
  打上一头野猪,弄出一个猪肚,其它的肉从这老林里搬运出去,挺费劲。
  还是要再过上两年,能摆摊卖肉了,那个时候比较划得来。
  招财和进宝,都在鼻头灌过黑娃子和香獐子的血,吃过豹子的肉,对于这三样值钱的野物非常敏感。
  除了野猪外,也就是黑娃子和豹子要相当提防,至于狼,附近的山野很少,这么长时间以来,陈安也就只是在去年冬季的时候见过那么一条母狼而已。
  当然,有这些野物出现,风险是大了不少,但价值也相当不错,陈安必然是不会放过的。
  猎狗有着远超人类的嗅觉和听觉,它们都没什么反应的时候,也通常不会有什么情况。
  大半个小时过后,太阳已经升了起来,林间的光线变得明朗了很多。
  前方树木上,领头前行的招财忽然停了下来,抬头看着前方一棵大树,然后跑了过去。
  一直注意着几条猎狗反应的陈安,也随着朝大树上看去。
  那是一棵已经枯死的粗大松树,大眼看去,看不出什么东西。
  陈安靠近一些,站在松树周围转了一圈,注意到树干上,有几个应该是被啄木鸟啄出来的树洞。
  在离地面六七米的地方,一个小东西探出脑袋看了一眼,又缩了回去。
  宏山也看见了,有些不确定地说道:“松鼠…毛色不对撒!”
  陈安摇摇头,说道:“这个不是松鼠,是寒号鸟!”
  “寒号鸟不是鸟吗?”宏山明显一愣:“课本里面学的那个?”
  “对,就是课本里面说的寒号鸟,我师傅管它叫寒达虫,没有跟着我师傅学撵山的时候,我也一直认为是鸟,后来见到真的了,才知道,不是鸟,而是这种和松鼠很像的动物。
  这个小东西也会飞…准确说是会滑翔。
  它的四足间有肉质皮翼,打开的时候,可以从一棵树滑翔到另一棵树,远看似乎是在像鸟一般飞翔,再加上它本身比较少见,又昼伏夜出,人们见到它的机会少之又少,都以为是鸟。”
  其实,陈安也一直没有将书本里的寒号鸟跟这玩意联系起来,只是得益于上辈子无聊的时候没少抱着手机刷视频,才知道寒号鸟不是鸟,而是这种类似松鼠的东西。
  有的地方也叫寒达达,还有叫飞猫的。
  这也是一种六不像,脸面像狐狸,双眼像猫,尖嘴像是老鼠,耳朵像兔子,脚爪像鸭子,尾巴又跟松鼠差不多。
  陈安见宏山不信,伸手从地上捡了块石头,在树干上敲击几下。
  只见那树洞中呲溜一下,窜出一只有着红白相间毛色和粗长尾巴的小动物,快速向树梢爬了上去,到了更高处,它猛地一个纵跃,四只脚伸展,撑开宽大肉翼,朝着对面山林飘飘荡荡地飞了过去,落在几十米处的林木间,不见了踪影。
  “麻批,还真的会飞!”宏山惊讶道。
  陈安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说道:“在附近看看,有没有别的树洞、石洞!”
  “找这些洞干啥子?”
  “看看洞里面有没有一些米粒形状或是成块的粪便,跟老鼠屎差不多,就是刚才这个小东西的粪便,它们习惯在住的地方,附近找一个石洞或者树洞排便,而且只排在一个地方,不管出去多远,要排便都跑回来。”
  “那么神奇…找这些东西干啥子?”
  “它拉出的粪便是药,药材公司有收购的,价格还不低,两块多三块一斤,叫五灵脂。
  五灵脂有两种:灵脂块和灵脂米。
  灵脂块,是由许多粪粒凝结而成,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的有油润性光泽,灵脂块又名:糖灵脂;
  灵脂米,呈长椭圆形圆柱状,两端钝圆,表面黑棕色,较平滑或微粗糙,常见浅色的斑点,有的具有光泽,灵脂米又名:散灵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