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343节
见陈安同意,宏山的神色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
顿了一下,他接着问道:“之前那个人说的那种既不是老虎也不是豹子的野物,有没有这种东西?”
陈安点点头:“有,很少!”
宏山怔了一下:“是啥子东西哦?”
“那种野物叫做山彪,我自己也没有见过,但是听我师傅说起过,他在山里见到过三种毛色的山彪,金色、花斑色、黑色三种,确实是一种介于老虎和豹子之间的野物。
山里边很少见,有好几种名字,有人叫黄虎,有人叫火虎,还有叫黄豹、乌云豹,本来是一种东西,都是因为毛色不同,名字也不同。
经常有老人说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其中的彪就是这种东西,正式的名字叫金猫,可不是啥子老虎崽子,比豹子还要稍微小一些。”
陈安微微呼了口气:“遇到这种东西,要相当小心领着去的狗,太容易伤到狗了。”
“不晓得有没有机会见到…皮毛肯定很值钱!”
宏山的关注点总是很实在。
“肯定值钱撒,骨头也跟豹骨一样,能当虎骨用嘞!”
就在两人说着话的时候,收购站的几个工作人员总算珊珊而来,将收购站大门的门板一块块取下来靠在一旁的墙壁上,他们一进去,急着出售药材的药农们立刻推搡着往里面挤。
陈安和宏山带来的东西量大,一时间搬不进去,也就不跟他们去挤,安静地在一旁等着。
这一等又是大半个小时,药农们卖掉各自的东西离开后,总算清净了。
宏山甩甩脑袋:“下次不来那么早了,睡够了再慢慢来,不然到了这里也是等着。”
陈安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看还是要来早些,听他们冲壳子也不错,不然我们哪里晓得,大湾有熊出没,蒲垌村北边的小漩涡有山彪?”
“也是哈!”宏山笑了起来。
“搬东西…”
陈安招呼一声,率先提了两桶几十斤的蜂蜜进入收购站。
宏山也跟着帮忙,先将陈安带来的那些药材、蜂蜜搬进去,让收购员查验、定了收购价格,等陈安的卖掉,又开始搬他自己的。
两人带来的东西,要数量有数量,要质量有质量,打理得又好,收购员也就给了稍微高一点点的收购价格。
从收购站里出来,陈安的口袋里多出了六百多块钱,蜂蜜的钱就占了半数。
而宏山也入手两百多块,收获不错。
两人赶着牛车,去粮油店买了些米面。
让宏山招呼着牛车,陈安先去供销社买了几块洗衣服、洗澡要用的肥皂和喂两只熊猫所需的牛奶粉,另外给两个小侄女又带了些糖果,然后换宏山去买。
东西都买到以后,两人一起赶着牛车往回走,没走多远,听到后面有声音传来:“兄弟伙,等哈哈!”
陈安回头看去,见来的人是骑着自行车赶来的韩学恒,笑道:“是韩哥嗦,你这是要忙着去哪里?”
第388章 扛饿神器
韩学恒走到牛车旁边,扶着自行车站定,笑着冲陈安说道:“我就是看到你,想过来跟你说几句话!”
“是有啥子事情蛮?”
“有领导下来考察过情况,回去后来了指示,准备建几个乡村小学,解决一哈娃儿上学困难的事儿。之前还有知青,能抓一哈娃儿读书的事情,现在…”
韩学恒摇摇头:“主要是山里偏远,路难走,住得又散,还没得啥子人愿意来山里教书,都觉得太艰苦了。
如果到长沟里大队上去读书,有的娃儿隔得太远了,得走十多里路,干脆连书都不读了。
而且那边学校也小了一点,容不下那么多。”
听到这话,陈安心里一喜,连忙问道:“那些学校准备建在哪些地方?”
韩学恒晃了晃手,惊飞那只落在他手背上的苍蝇:“还在研究中,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们村会建一个。
石河子村有四十三户人家,东边的黑潭子村有六十多户,还有西边的蒲垌村,有七十多户,三个村子算起来,那算起来也就有一百八十多户人家了,适合读书的的娃儿不少。
虽然你们村户数是最少嘞,但是,位置在两個村之间,相互距离都差不多,相互取舍,集中到你们村是最合适嘞。”
陈安略微想了下,上辈子是建了小学,但选址被争取到了户数最多的蒲垌村。
上辈子出去放羊的时候,他曾远远地看过,就是一个两层的砖房,六间教室,另外就是在侧面还有三间供教师住宿和办公的房子。
从石河子走山道到那小学,有四五里地的样子,得翻过三个山头,黑潭子去读书的娃儿最远,有七里地,也比去长沟大队上去读书要近不少。
一对从镇上小学调过去的两口子,领着四三个民办教师头管理着那个小学。
石河子村的会计吴朝阳就是其中一个民办教师,开始的时候一个月也就二十块钱的样子,比正式的老师,工资低了一些,他们也就是识得一些字,会些计算,教孩子简单一些的东西,都得边学边教,尤其是新实行的拼音读音法,让他们头疼了不少时间。
可想而知,水平有多差劲。
而这辈子,居然把小学的位置选在了石河子村,上边肯定是有别的考量。
却听韩学恒接着说道:“这次洪涝,你们村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做得最好的,村里几个领头的,也是真心在为大家做事…之前有人提议建在人最多的蒲垌村,后来社长提议说建在伱们村,事实一摆出来,都没得意见了。
要不是有你们,好多村子,好些人,都要遭殃,包括公社还有下游的一些地方,都不晓得会有多少损失。”
陈安暗道一声:果然…这应该才是选在石河子村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好事儿,以后村里读书的娃儿,会方便得多。
云梅早该上学了。
要不了几年,自家的娃儿也要上学。
陈安上辈子一直没走出过大山,尽管这辈子还是选择在山里折腾,但打心底里,他还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走出大山,到外面好好见见世面。
“啥子时候建?选在哪个位置?”陈安有些急迫地问。
“环境要选安静点嘞,地点也要宽敞,还要迁就另外两个村子,暂时考虑的就是这些,还没有完全确定,估计是翻过年的事,反正在下半年招收学生的时候,必须得建起来!”
“那还早!”
“我把你叫住,是想问问你,想不想当个民办教师?我了解的情况是,你小学毕业了,还跟着之前的几个知青学了不少知识,也看了不少书,教个小学没得啥子问题。
边教边读,到时候转正了,也算是有个铁饭碗,还受人尊重…撵山采药,也干不了一辈子撒!”
原来是这么回事!
可以肯定,韩学恒这番提议是是出于好意,是真心想要给陈安找个稳定的工作。
在自家村子里,工作、顾家两不误,干上些年,领着退休金养老…至少在这年头来说,当教师,确实是很不错的事情。
只是…
陈安冲着韩学恒笑道:“韩哥,谢谢哈,我知道你是好心照顾我,但我已经有我自己的打算了!”
韩学恒笑笑:“没得事儿,其实在我开口的时候,我就在想,你有很大可能不会答应,你是个很有头脑和干劲的人,能成事…行嘛,既然你不想局限于此,那就算了。”
他想了想,又接着说道:“如果你有觉得合适的人,也可以跟我说,优先考虑,行了,我还有事要忙,先走咯!”
韩学恒说完,推着自行车转身往公社大院走去。
陈安也赶着牛车往回走,他看了眼宏山,问道:“蛋子哥,你想不想当个民办教师?”
宏山当即摇头:“算了,你让我看看小人书没得啥子问题,让我教书育人,纯粹是误人子弟,还是让更适合干这行的人去做!
再说了,我可不觉得当个老师,会比跟着你混强!”
陈安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只是心里在想,想着当个教师混混日子的冯正良愿不愿意来,如果愿意,倒是可以推荐一下。
只是,毕竟是在山村里,跟县城里没法比,万一他真来了,会不会误他前途。
只能等有机会问问冯正良的意思再说了。
陈安赶着牛车赶到麻柳坡,在宏山将东西搬回家以后,他赶着牛车返回盘龙湾。
到院子里卸下车子,他牵着牛到河边草滩上放长了绳子,让它在那里吃草,结果,陈安刚转身走了没几步,水牛就在草滩上的淤泥里躺了下去,翻滚着身子,很快碾压出一个泥水窝子。
不一会儿,它浑身裹满泥浆,尾巴一甩,泥浆飞溅,吓得陈安远远避开,生怕弄脏自己。
水牛喜欢在泥塘里打滚,也喜欢在水里泡澡,这是它们降温和防止蚊虫叮咬的法子。
见它那么惬意,陈安也不去管它,径直回了院子,反正在院里也能看随时注意到水牛的情况。
冯丽荣将孩子交给他抱着,去打扫寒号鸟住的山洞。
每天往里面放寒号鸟所吃的松柏枝叶,残渣得清理出来,每日还得换上干净的水,事情简单,但却每天都得重复,是一件挺枯燥的事儿。
大概唯一的乐趣就是,到了山洞里边,伸手一招,就有寒号鸟飞落手心。
陈安领着孩子,将车里的东西提回家里,在自家留了些糖果,其余的送往青沟,给两个小侄女。
陈子谦领着陈平和瞿冬萍在打理那些坡地,砍伐下来的树木,灌木不少。
大的树干、树枝,剔掉枝叶,就晾在坡地上,小的那些枝叶则是被跟着帮忙的两个小侄女拖了集中堆放到一起,等到冬季的时候,放把火烧成了草木灰,就是顶好的肥料和杀菌剂。
简单和三人聊了几句,陈安去看了下扦插的茶树苗,见长势良好,也就没有多停留,返回盘龙湾,又去石崖边转着看了下蜂群,确定蜂群的情况已经彻底恢复正常,算是松了口气。
但陈安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劳碌命,中午吃了饭,搬了把椅子在门前树荫下坐着休息,很快就觉得无聊了。
见冯丽荣将那些蜜渣用纱布包着,像是洗衣服拧干水份一样,用根木头绞动,又弄出不少蜂蜜,他想了想,到仓房里面,将那些经过九蒸九晒的黄精给拿了些出来。
搬来石碓,将黄精在石碓里舂细,然后用细筛子筛选掉里面的老筋。
新鲜的、嫩的黄精蒸熟了就可以吃,甜甜的。
但这种上了年份的老黄精,就没法这么吃了,只能打成面。
村里边没有磨坊,镇上有,能用钢磨将这些黄精打成很细的粉,可惜去的时候,陈安没想起来,现在只能手动操作。
花了一个多小时,弄出了五六斤还算细腻的黄精粉,陈安将它们装在盆子里,用冯丽荣挤出来的那些蜂蜜混合,像揉面一样,揉成面团。
然后,他找来一个小簸箕,将面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像做汤圆一样,揉成丸子,放在簸箕里。
冯丽荣听陈安说过这所谓的仙人粮食,知道陈安准备用这些东西作为进山的干粮使用。
蜂蜜过滤得差不多,她也过来帮忙搓着黄精蜜丸。
待弄好以后,陈安当即就拿了三个吃掉。
这丸子,除了蜜香,果然还有一种炒豆子的香味,吃起来口感居然很不错。
就连冯丽荣也忍不住吃了一个,连连点头,说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