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四人如同工蚁一般默契协作,元光霁将汤锅放在餐桌正中央,沉甸甸的砂锅落下,桌面都显得扎实了些。
“我感觉我现在都快香入味了!”陈亚文忍不住感叹道,一边给众人分发着碗筷。
两个砂锅锅盖同时掀开。
势均力敌的汤香和菜饭的饭香犹如太极一般相互对抗,原本就被这鲜香浸泡入味的几人这会更是遭受了直面冲击波。
咽了咽口水,每个人的第一动作都是拿起汤勺往小汤碗中舀上一大勺。
元光霁最后接过勺子,三两片厚实的咸肉并着两根鲜排进了碗,最后一勺鲜汤对着满碗干料再次冲烫,激起层层香气。
好煎熬!
这砂锅的热度可不是开玩笑,虽然已经将这汤盛在碗中晾凉,但那触手便让人躲之不及的温度叫人只能在边上不断吹气,忍受这鲜香气息不断萦绕鼻间,却无法入嘴的痛苦。
简棠还在边上不断试探,拿起小勺舀了一勺,又不断吹气,好半天才靠近嘴巴,试图喝上一小口。
“好烫!”
尚未冷却的高温激得她一颤,勺里的汤水也跟着荡起波浪。
“我都说了,要再等等才能喝呀。”
宋晚秋无奈苦笑,拿起勺子接过几人的饭碗,往里慢悠悠地填入一碗咸肉菜饭,挖到最后,锅里的锅巴也已经出现。
她拿起饭勺从四周朝内不断轻铲,四面锅底成功分离后再用力一翻,一整面金黄色的锅巴就这么翻转开来。
饭勺轻敲,砂锅底部的锅巴被敲成大小不一的碎片,被宋晚秋均匀的分到每人的饭晚上。
“不行就先吃饭吧,饭凉得快一些。”
这建议一出,桌上其他三人却都摇了摇头。
这掺着金黄锅巴的咸肉菜饭并非是没有吸引力。
只是与旁边那一锅熬煮快两个小时的腌笃鲜比起来,大家还是更渴望先喝上一口汤。
“菜饭虽然好,但是这第一口没喝上汤,最好的那个味就尝不到了。”
简棠怀着信念坚定说道,就是刚刚被狠狠一烫都没能打消她那喝上一口腌笃鲜的心。
就像一瓶三块的冰可乐,这第一口就得值二块八。
餐桌上的第一口品菜至关重要,等人吃到半饱后再尝到美味,也不免略打折扣。
好不容易等到汤碗内温度略微降低,元光霁迫不及待地拿起汤勺喝上一口,陈简两人一瞧,也迅速跟上动作。
原来真的有鲜掉眉毛的鲜味!
这一勺鲜汤中凝聚了两小时的文火慢炖,也缝进了山野的灵气。
元光霁闭上双眼,整个人已经沉浸在了这份腌笃鲜里,乳白汤底并着金黄油脂在他的脑海里炸开。
不比其他人,元光霁自幼学厨,跟着师傅也尝了大江南北不少名厨名菜。
可这碗腌笃鲜中的鲜味直达顶点,他若有若无地也能感受到自己舌尖味觉的松动。
元光霁曾经尝过的各类菜品中,也唯有闽菜之中的佛跳墙能带给他类似的鲜味体验。
但那佛跳墙是当地老字号酒楼中久不露面的老派名厨所做,所用的食材更是数量繁多,多为名贵食材。
单次制作食材成本便是四五位数,更需要主厨的人力、心力,熬制了整整三天才最终出菜。
面前的这碗腌笃鲜,在制作难度、食材成本上都无法和佛跳墙相提比论,可这舌尖上的鲜味却完全不输那份顶级国宴名菜。
元光霁此刻完全放慢了动作,面对这样的一碗汤羹,唯有细品才能对得起这份美味。
腌笃鲜中的鲜美之味不仅达到了顶点,内里的层次也十分丰富。
咸肉炖煮后的咸鲜变得柔和醇厚,冬笋的清冽鲜甜带着山野间的清香与油脂相互融合。
猪肋排在炖煮后肉汁四溢,最具包容感的油脂鲜香包裹着咸肉和冬笋的风味,促使他们更加融洽和谐。
一口下肚,还有三分笋香在舌根回荡。
强烈鲜味的刺激,让原本味觉中酸甜苦咸的感知都放大了不少。
等到元光霁从这碗鲜香中抽离,碗内的汤汁已经被饮了个彻底。
他立刻拿过汤勺,又续上了一碗热汤,这才有心情慢慢处理起里头的食材。
肥瘦相间的精品咸肉这会已经被炖的有些酥烂,汤勺捞起时还看不大出,但用筷子轻轻一压,便已经出现分离。
肥肉部分已经被熬得近乎透明,如最后轻松化开,内里的瘦肉带着咸香鲜味在成为绵软细密的丝缕状,肉片边缘的胶质层让陈年风干的咸肉余韵在嘴里不断回味咀嚼。
冬笋脆嫩鲜甜,肋排轻松脱骨,但最给人惊喜的还是那最后进锅的百叶结。
作为本就吸味的豆制品,这百叶结进锅后狠狠吸饱了汤汁,从原先的干巴变成了鼓鼓囊囊的姿态。
一口咬下,还有少许汤汁从断面中落下,配着这清淡药香的腌笃鲜,宛若画龙点睛。
咽下一块山药片,又喝完汤碗中最后一口汤,元光霁不知道 是不是心理作用,只觉得有一股真气注入了脾胃,让他难得觉得松快许多。
对于味觉有损的元光霁都是如此,另一侧作为正常人的陈亚文和简棠此刻已经恨不得将头埋在碗里了。
在来上班的路上,二人就已经能闻到这份腌笃鲜的鲜味,可吃进嘴里,那股透出的鲜味和舌尖上的美味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笋脆,肉酥,汤浓儿不腻。
三重鲜味绝非简单叠加,咸鲜、肉鲜、笋鲜协同交融,让汤底的鲜味简直要做个超级乘法,远比单一鲜味更加强烈。
若不是还有些许理智和边上的咸菜肉饭不断勾引,她们二人恨不得喝个汤饱!
难怪那些广东人爱熬汤,若是所有汤都能跟面前这锅腌笃鲜一样,她们喝到嘌呤超标也心甘情愿!
二人依依不舍地放下喝净的汤碗,目光转而移动到咸肉菜饭上。
在宋晚秋说出原汤化原食前,她们还有些好奇,宋老板为什么不直接煮些粉丝或面条直接配着这腌笃鲜。
一锅全出,肉、菜、主食通通都有了。
不过这会喝过这汤,她们先前这想法便立刻消失,无影无踪!
还好没加面,否则简直是暴殄天物!
腌笃鲜的精华在于醇厚汤底和鲜美的食材本味,通过先喝汤再品料来依次补充汤底中的咸、鲜、甜,享受具有层次感的一场盛宴。
可若是加了面条粉丝,这一锅汤便会因为里头的淀粉变得混浊混乱,辜负了汤中的鲜亮风味。
简棠用勺子拨开锅巴,她是将好菜留在最后的吃法,故而先对边上的菜饭下手。
“这饭跟汤好般配。”
陈亚文喃喃道,旁边的简棠也跟这点点头。
这一顿午餐中,腌笃鲜是毫无疑问的主菜,作为主食的咸肉菜饭比起脱颖而出的独特美味,更需要去配合主菜的风味。
比起多次焯水炖煮的厚片咸肉,焖饭中的肉丁保留了更多腌制风味,肥肉部分近乎透明,入口便化为带着咸香的油脂。
瘦肉部分则是闪着油光的绛红色,略有些干燥却越嚼越香。
粳米此刻已经吸饱水分无比饱满,软糯油润又颗粒分明。咸肉、腊肠中的油脂配合锅中残留的猪油让米饭除了饭香还有一层油脂香气的渗透,还有隐隐的锅气为其助力。
虽然没有添加其他的调料,但咸肉肥肉部分自带的咸香已经完全化进了米饭之中。配合脆甜多汁的青菜,略有些油腻的一碗焖饭最最后的余味中收获了清爽口感。
简棠吃到最后,慢慢地品尝起碗边一口咬下便发出咔嚓脆响的金色锅巴。
这咸肉菜饭的最大妙处便在于它使用了跟腌笃鲜中同源的咸肉,让鲜到极端,鲜得有些不讲道理的主菜得到了承托与释放,满足感直接加倍。
锅巴咬下,嘴中的米粒香气也不断迸发,完美承载了这一顿午餐的余韵。
“好爽!”
餐桌上,元光霁还算有些克制,但也吃了个九分饱。
另一边的陈亚文和简棠则完全没顾上自己的胃量大小,等到最后落筷才发觉用餐过度,只得捂着肚子舒缓。
“我好恨,早上为什么要吃那碗阳春面,呜呜呜呜呜…”
简棠摸着自己滚圆的肚子,虽然吃得有些难受,但她这会儿反思的是自己早饭吃得太多,而非午饭用餐过量。
陈亚文自得地哼哼起来,“我早就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自打我来宋记上班,这早饭的习惯我都戒了,每天都是起床就往店里赶,就为了这顿工作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