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看到没,吕后绝不是胡乱来的,她从朝政、从皇权的角度出发,很有针对性。在惠帝时代,除了这两位,她再没搞过其他刘氏宗亲,除了到处联姻,也没有硬要给吕家封侯封王。
她绝不是一个恶毒的疯女人。】
宋真宗听了点点头道:这倒是个新颖的角度。
【此时的朝堂格局,是十分平稳且相互制衡的。吕后和刘盈代表的皇权居中,军队和功臣集团辅佐中央,刘氏宗亲镇守地方,三足鼎立,各司其职。
其中,吕后和功臣、宗亲又各有联系。
跟功臣的联系刚刚说过了,吕家本身在军中就有威望,大将军樊哙又是吕后的妹夫。而功臣集团大部分都是丰沛老家出来的,就算是张良陈平这种不是老乡的也都默认支持。
宗亲方面,刘肥虽然被迫害了一次。但他心里其实并不会怨恨吕后。第一是因为刘肥婚前私生子,算是吕后第一个养大的孩子。第二是刘邦不知为何讨厌刘肥,而且是全方位不待见的那种讨厌,刘肥当初能封齐王,除了因为他是刘邦唯一成年的儿子外,吕后的谏言也是出了力的。
而对于其他的宗亲,吕后的手段就十分简单粗暴了,那就是联姻,不停的联姻,只要吕家有合适的姑娘,那就赶紧嫁给不同的宗亲,让刘吕两家从血缘上紧紧绑在一起。
这样,皇权、功臣、宗室就被吕后拧在了一起,朝政稳定。】
朱元璋细细的思考这个三足鼎立的问题,想着他们大明的未来。
按照天幕所说,功臣被他杀光了。宗室则是被不知哪个杀千刀抢皇位的儿子给养废了,皇帝要靠太监和大臣抢夺政权。
啧,他听着都难受。
【吕后在这段时间也确实做了不少善政。她遵从黄老学说,秉持着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继承了高皇帝刘邦的执政方针,轻徭薄赋,让民间休养生息。
战国末期,各个国家都在备战,压榨民间的潜力。秦始皇统一后,民间依旧没能松下一口气。更别提之后的群雄争霸,打的那叫一个民不聊生,以致于刘邦登基的时候,连四匹白马都凑不齐。
只有到了这时候,才慢慢稳定下来,渐渐释放民间的活力。】
【可刘盈不仅是在朝政上摆烂,他还糟蹋自己的身体,天天醉生梦死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差。吕后不得不为将来打算。
于是吕后做了一件让大家至今还在诟病的事情。那就是把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立为惠帝刘盈的皇后。鲁元公主是吕后的亲生女儿,张嫣就是她的外孙女。
也就是说,她让刘盈娶了自己的外甥女。
虽然有考证说张嫣只是个庶女,是鲁元公主的驸马妾侍所生,和刘盈没有血缘关系。而且吕后这么做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就像她给刘氏宗亲批发吕家姑娘一样。
但不论怎么说,这有违伦理纲常。反正up是很难接受。】
魔幻,太魔幻了。
吕雉自己都忍不住怀疑起来,这是她能干出来的事儿?
啊这她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彼时张嫣才十四岁,而且刘盈肯定是不会对自己的外甥女下手的,所以张嫣这个皇后注定无子。但这显然不能达到吕后的预期,因此她抱养了刘盈一个侍妾刚生的儿子给张嫣,谎称是皇后所生的嫡出。
然后反手杀掉了这个侍妾,把这个皇子立为太子。】
【惠帝在放荡了七年之后,终于撒手人寰。】
七年!她的儿子居然只当了七年的皇帝!天幕说十六岁登基那就是只活了二十三啊!
吕后现在心乱如麻,因为天幕说的后来的事态走势已经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以致于脑子都有些懵了。
怎么会呢?
【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死了,吕后当然很伤心。可作为一个政治动物,眼前还有许多大事需要解决,所以吕后没时间伤心,她要马上开始考虑朝堂的格局了。
在惠帝刘盈的丧礼期间,吕后只干嚎,可看不见几滴眼泪。这时,张良之子张辟强当时担任侍中,而陈平也按照高皇帝刘邦死前的安排,在曹参去世后,和王陵一起担任左右丞相。
张辟强问陈平说:太后只有孝惠帝一个儿子,如今死了,却只见她干哭而不悲伤,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陈平反问:是什么原因?
也不知道是不是张良的基因太过于优秀了,张辟强当时才十五岁,已经能振振有词的分析局势了,他说:皇帝没有年纪较大的儿子,太后害怕你们这班老臣。您现在应请求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南北二军,并且让吕家的人都入宫,在朝廷执掌大权,这样吕后才会心安,你们才能有幸免于祸患。
陈平一听,果然很有道理,于是就按照张辟强的计策去做。吕后果然顺水推舟答应陈平的请求。
吕后立太子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朝廷号令一概出自太后,从此为中国太后专政的第一人。
她不仅在各种诏令中都自称朕,就连史书中都将这段时间称为汉高后纪年,两位少帝完美隐身,毫无存在感。可见吕后实际上已经和皇帝一般无二。】
刘邦也不说话了,信息量太大,他要好好整理一番。
【但是吕后真的就安心了么?并没有。反而从此之后吕后的手段和执政风格越发的残酷、狠厉起来。
因为相比于惠帝时期,此时的政治格局已经开始不稳定起来。小皇帝太年幼了,连像惠帝那样做个摆设都做不到,能不能长大还未可知,而吕后却已经年逾五十,那时候已经算是老年人了,不知还能活多久。
不稳定,就意味着人心浮动,背地里的小心思小动作也多了起来。而吕后,也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去整治这些问题,导致矛盾愈发尖锐了起来。】
【尤其是,这个前少帝也就是这个叫刘恭的小皇帝,似乎脑子也不怎么样。
过了几年,刘恭长到了略微懂事的年纪,不知道听谁嚼舌根子,知道自己并不是皇后张嫣的亲生儿子,而是侧室所出,而且他亲生母亲还被吕后给杀了。
他就口出怨言,说:太后怎么能杀死我的母亲却把我说成是皇后的儿子呢?我现在还小,等长大成人后我就造反!
嗐,也不能怨人家孩子,毕竟十岁都不到的小娃娃呢,能知道什么朝政格局,知道什么隐忍谋划?
但也说明他确实不适合当这个大汉的皇帝,他把握不住朝堂纷争,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果然吕后听到这件事以后很担心,害怕他将来作乱,于是废了刘恭的帝位,并暗中杀了他,改立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常山王刘义为皇帝,改名叫刘弘。】
【而在朝堂上,吕后也开始了步步紧逼,具体有哪些精细操作呢?我们下期再见啦~】
【作者有话说】
好久不见磕头认罪
最近发生好多事,我辞职啦,然后休息了一段时间,现在恢复更新!
第62章 吕后2(上)
◎什么是皇权◎
【大家好,你们的小宝贝画戟又来啦!遨游历史长河,笑谈古今因果,这一期咱们接着讲吕后。】
天幕徐徐拉开,各个时空的主政者都急急忙忙的做好准备。
上次天幕说完之后,刘邦把自己关在未央宫里,一直在思考吕雉和刘盈的问题,连戚夫人都没见。
今天刚做好心理建设,打算到长乐宫来谈一谈,就赶上了天幕开课。
夫妻俩对视一眼,来到了廊下。
【上一期咱们讲了吕后在高皇帝后期和惠帝时期的经历,那这一期自然说的就是真正的汉高后时代。】
【众所周知,《史记》是一本纪传体的史书,跟其他的编年体以时间为线索进行记载不同,《史记》是以人为经络去编织的。其中帝王级别的每人写一篇本纪,其他人则是世家、列传。而十二篇本纪里,在高皇帝刘邦后,紧接着《吕太后本纪》,并没有惠帝刘盈和他两个夭折儿子的位置。
由此可见,在太史公和当时大部分人的心里,吕后才是那时代真正的皇帝。】
吕后怔了一怔,心道:我,皇帝?
她侧过头去看身边的糟老头子,却见刘邦仰头望着天,表情木然。
【但看似大权在握,威势甚重的女主吕后,是不是真的那么风光无限、志得意满呢?
up认为并没有。
尤其在惠帝死后,两个少帝时代,吕后走的更战战兢兢,甚至可以说是风声鹤唳了,所以手段也更加残酷起来。】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皇权?】
皇权?朱元璋一边不耐烦的看着奏疏上大段之乎者也的废话,一边想:朕既皇权,朕说的话就是天宪!他早就说过奏疏要言简意赅,结果这群王八羔子显然没把他的话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