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是,将军。”
走进竹林后,崔遗琅翻身下马行走,眼下正是初春,地面的竹叶掉得并不多,前几天又刚过一场雨,泥土松软,他敏锐地发现一道痕迹崭新的马蹄印,忙顺着痕迹往前走。
竹林里十分静谧,密密匝匝的竹叶挡住落日的余晖,崔遗琅只能听见林间竹鸡的叫声,混杂脚踩落叶发出的吱吱声响,竟透出几分禅意,若是换作平常,他定会在此锤练刀法,或是举起望湘人吹奏一曲。
大约在林中走了半柱香的时间,崔遗琅看到前面有一匹枣红色马卧在地上喘气,旁边有素衣女子抱着个襁褓靠在棵树下歇息。
不是周梵音又是谁?
生怕刺激到她,崔遗琅把马栓在一旁的竹桩上,小心上前,在她面前半蹲下来,关切地询问道:“娘娘,您没受伤吧?”
周梵音连夜出逃,行走两日,此时已是人困马疲,她面色苍白憔悴,怀里的小世子似乎是饿了,发出不舒服的哼哼声,咧着嘴,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
听到有人靠近的脚步声,她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反应,也没抬头看崔遗琅,只是轻声喃喃:“回去?回哪里去?哪里都没有我的去处。”
这话却不是在做戏了,有那么一刻,周梵音是真的觉得他这辈子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在崔遗琅找到他前,他的马因为疲惫再也不肯往前走,他只好下马,抱着孩子坐在竹林里发呆,等一个人来领他回去。
林中风声习习,竹叶散乱,周梵音不由地回想起他的前半生,坊间戏园里的芸芸众生总是对高门玉户里的秘辛往事好奇不已,而他便是深宅大院血雨腥风的一个缩影。
他的出生并不光彩,他的父亲娶了高门大户的女儿又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醉酒后将个美貌的侍酒奴婢拉进厕所里幸了一回,然后就有了他。
嫡母善妒,他姨娘无奈把他当女孩养大,直到长到七岁,他才知道他其实不是女孩,费上九牛二虎之力才扭转自己的性别认知,可那又能怎么样?他照样要男扮女装苟活下去,二十年来在周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活得男不男,女不女的。
有时候,他也会嘲讽自己:我这个鬼样子,和宫里的太监有什么区别?哦不,太监至少是真的被割掉那块肉,所以才变成不男不女的妖物。
到了一定的年岁,周梵音也和正常的少年一样有了“尿床”的经历,那诚然是种甘美又酣畅淋漓的享受,苏醒后细细回想不免脸红心跳,纵然看不清梦里那人的长相,却也令心驰神往。
一开始,周梵音还以为他是害了什么病,所以才会尿床,吞吞吐吐地告诉姨娘后,姨娘关上门,抱着他在屋里大哭了一场:“我可怜的儿,你这辈子算是让我给耽误了,可为了保住你的命,姨娘不得不这样做,你就不该托生到姨娘的肚子里。”
他这才明白那不是生病,但他没有告诉姨娘的是,在梦里他是那个躺在下面的。
这十几年男扮女装的生活终究是扭曲了他,青春发育的那几年里,周梵音也渐渐发现虽然他已经没有性别认知障碍,他很清楚他是个男人,他欣赏并喜爱女子的美丽,但他并不能对女子萌生出欲念之情。
相反,因为性格孤僻,常年躲在闺房里,除了焚香弹琴,周梵音最常用来打发时间里的就是看话本,才子佳人、书生狐仙的爱恨情仇他不知道看过多少,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少年将军的故事。
他在尝试代入,代入话本的小将军,仿佛自己便成为话本里的主角,在沙场上金戈铁马,肆意挥散热血和汗水,享受他从未拥有过的肆意人生。
有一次,周梵音难得没有呆在屋子里焚香弹琴,他站在花园的秋千上荡秋千,因为姨娘不在身边,他可以使出全部的力气,荡得很高很高,几乎要越过周府的那一堵墙,几乎要荡到外面去。
那一刻,他真的很想逃,从这座死寂的宅子里逃出去,从这个叫周梵音的活死人躯壳里逃出去。
眼下,周家人死得死,散得散,按理说也该是他脱身的时候,可天意弄人又将他送到江都王府。
周梵音叹气:可就算是恢复男儿身,我也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庸碌之辈,天下虽大,可战争连连,我又能去哪里呢?
哪里都没有他的容身之所。
这样想着,周梵音脸色怅然地抱紧襁褓里的小世子,似乎想从那小小的身子里汲取到一丝暖意。
崔遗琅自然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只当他是那个负气出走的王妃娘娘。
他在周梵音面前蹲下身,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雪青色的锦帕,无声地递给她。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王妃哭得那么厉害,她一定是因为太难过了,所以才会那么哭。
这明明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王爷的妻子是该王爷来哄的,可他见不得女人流泪,这会让他心痛地想起他的母亲梅笙,他的母亲也是这样柔弱的女子,世道艰难至此,总有人有责任承担起一切。
如果他有能力的话,能扛起一点便是一点,能救一个人就多救一个人。
周梵音泪眼婆娑地抬头,他等的人来接他了,薛焯又赌对了,崔遗琅真的会亲自来找他。
这是周梵音第一次见到崔遗琅披甲持刀的模样,果真是仪表瑰杰,英气逼人,少年将军这个词仿佛是为他量身打造的,难怪薛焯那么想要他,难怪那么多人都喜欢他……谁会不喜欢他呢?
从第一次见到这个少年开始,周梵音就明白,自己很羡慕他,又或者说,是妒忌他。
明明他出身比自己还要低微,可他的运道却比自己好上十倍百倍,姜绍虽然人品值得商讨,但对崔遗琅无疑是有知遇之恩,崔遗琅这颗明珠从而在他手里大放光彩。
在京畿时,周梵音也无数次在薛焯口中听到这个少年的事迹,说他不到十八岁便斩杀武安侯,一举名扬天下;赞他杀人时浑身是血的模样美到极点;又恨他敏感多情,迷惘无知,糊涂难缠,是古今第一痴人。
这个少年是那样的耀眼,身上的光芒简直要刺伤他。
其实早在薛焯决定把他嫁给姜绍之前,周梵音便听说过“崔遗琅”这个名字,不过是在他嫡母的书信里,崔遗琅第一次成名是他在桃源村杀掉平阳侯嫡子薛澄,以一当百差点杀出重围。
消息传入京畿,嫡母怒不可遏,在得知崔遗琅乃家伎所生后,更是骂他“贱人生的贱种”,但周梵音却不置可否,他不喜欢那个愚蠢跋扈的表兄,反倒对这位名叫“崔遗琅”的少年留了心,后来他在龙岭关斩杀武安侯名扬天下后,周梵音甚至还亲自为他谱了一支曲子。
这就是他最崇拜的少年将军啊。
可当话本的小将军真正地出现在生活里时,周梵音却猛然发现自己的另一面,离崔遗琅越近,他却越来越抑制不住自己的妒忌,就像离太阳越近,就会被它的光芒灼伤一样,他的光芒反衬出自己的阴郁和不堪。明明是同样的年纪,怎么处境就这么云泥之别呢?
他的一切都是周梵音深深地羡慕的,可越是羡慕,周梵音便越是妒忌,一股强烈的破坏欲涌上心头。
他想和薛焯一起毁掉他,可是……
“我恨死你们了,我恨死你们了!”
周梵音没有接过他递过来的锦帕,反而在崔遗琅惊愕的眼神下,猛地扑到他怀里,大哭起来。
恨薛焯是因为他用亲人威胁他,让他忍辱负重,苟且偷生,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下违心之事。
恨姜绍是因为他虚伪狡猾,惺惺作态,简直令人作呕。
恨崔遗琅……或许是恨他赤子之心,简直是个烂好人,他就是这样的好,让周梵音连真正恨他的理由都找不到。
最羡慕的是他,最嫉妒的是他,可最想成为的……也是他。
“王妃,将军,原来你们在这里。”
当循声而来的卫兵赶到时,看到的便是往日扑到崔将军怀里啜泣不止的王妃,而崔将军也一脸怅然地接住她和她的孩子,一副想推开又不忍推开的模样。
他们面面相觑,这不太对劲吧?王爷若是问起王妃出逃一事他们该怎么回答?总不能说王妃扑到崔将军怀里哭吧,王爷可是真龙天子,原来真龙天子也有被绿的一天。
好容易等周梵音止住哭泣后,崔遗琅把她从地上扶起来:“王妃,请跟在下回府吧,外面不安全。”
周梵音点头,将半边身子靠在崔遗琅身上,一副弱不胜衣的模样。
崔遗琅看向四周的卫兵,不知为何,在接触到自家将军的眼神时,众人都眼观鼻鼻观心地移开目光,仿佛自己是聋子瞎子和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