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150节
见沈靳表情微妙,苏窈继续道:“那个刘家还有一个成年男性,我整天往那跑,到底是人言可畏。”
别说这个时代了,就是他们的那个时代,也得注意。
沈靳:“所以大队长是怎么同意的?你们又是以什么理由来去给那姑娘针灸的?”
苏窈:“刘家堂兄带着清清到夏阳生产队来,由他提出来的。当然了,大队长还为此生了好大的气,把我骂了一通,但看到清清那样子,又心软了。”
“等他们走了之后,我和大队长,还有玉兰婶子也讨论了很久,关于治还是不治的事情。他们让我想清楚是不是能承受得住出意外。”
说到这,苏窈看向沈靳:“虽然我把穴位和扎针的力道都已经记得一清二楚,之前还拿猪肉练过,但我也怕担责任,更怕自己出差错。”
“就半个多月前,老师就让我去生产队给清清扎针热敷,推拿,但我没敢。”
沈靳在大床床沿也坐了下来,琢磨了一下,:“据我所知,在咱们那个时代,大街小巷都是按摩针灸的馆子,他们大多数都非科班出身。所以这也说明了,针灸只要是规范了,就没有太大的风险。”
苏窈也是这么想的。
“我也衡量过了,就同意了,不过大队长的意思,让刘家大哥签下同意书,还有免责书,保密书,三份契约。真有什么意外,和我没关系。他们同意就让我去,不同意就不让去。”
“我和玉兰婶子去水柑生产队,说是去照顾刘清清的,毕竟这上厕所,洗澡呀,都需要有个同性帮忙。早上去针灸,下午下工的后去推拿,耽搁一个半小时,热敷的话,就刘家大哥自己上手。”
不算钱,苏窈也算是去练手了。
得亏两个生产队离得近,十来分钟就到了。
沈靳想了想:“会不会太麻烦玉兰婶子了?”
苏窈:“我也琢磨着过两天,等那刘家大哥身体好一点了,再让他早上六点把清清送过来。他也在学推拿,过些天应该也能上手了,我就只扎针。”
沈靳点了点头:“那这两天就不麻烦玉兰婶了,我陪你去。”
苏窈:“也行,让水柑生产队瞧瞧你,省得他们也说闲话。”
*
第二天一大早,沈靳也去,就把两个孩子带出门了。
水柑生产队在夏阳生产队的下游,两个生产队的田地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平时地里用水,也少不了争执。
到了水柑生产队才刚六点。
这个点,偶尔才在生产队里看到一两个人。
他们见过几回苏窈了,倒也不奇怪,只是多打量了几眼沈靳。
沈靳抱着夏禾,跟着苏窈越走越偏,他问:“那刘家原本是地主阶级,屋子不应该挺好的?”
夏阳生产队地主那些房子都没有收回去,还是让他们自己住。
苏窈:“不太清楚,他们兄妹俩现在住的房子,和咱们之前住的也差不多,房顶也被暴风雨掀飞了。”
“我还听清清说,原本因为成分问题,生产队不打算给他们家发放补助,但刘家大哥也是刚,直接去县革委会询问有成分的是否有补助。刚好有救灾抗洪的好名声在,县革委会的人就来生产队询问实际情况。大队长挨了批评了,不敢再扣着补助。”
“不仅发了补助,之后也不敢随便刁难了,他也才能每天多请两小时的假接送清清。”
说着话,他们也到刘家。
刘家没有围墙,只有单独的一个夯土屋,就是厨房也没有。
一间单间,里边就隔了两件屋子,清清睡里头,刘欣荣在外头随便搭了几块板子。
睡觉做饭都在外头的屋子。
他们到的时候,刘欣荣蹲在屋外用柳枝刷牙。
看见来的人里头有沈靳,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忙漱口,把竹杯放到窗口下,抹了把脸才走了过来。
刘欣荣:“李同志,夏同志。”
苏窈问:“清清起来了吗?”
刘欣荣:“起来了,刚洗漱好。”
苏窈把夏苗放下来,叮嘱沈靳:“那你看着点孩子,我大概四十分钟就好。”
沈靳点了点头。
苏窈进了屋,刘新荣搬了一张矮的长板凳过来:“夏同志坐。”
沈靳抱着夏禾坐了下来,也让夏苗在旁边坐着。
两个大男人都不是多话的性子,沉默了好一会,沈靳才问:“你堂妹恢复得怎么样了?”
刘欣荣回道:“听她说,腿上好像有点力气了,扶着东西,还能站一小会。”
“那这治疗还是挺有效果的,再坚持坚持,应该就不用再借力了。”
刘欣荣点头:“霍老也是这么说的,再坚持半个月看看效果,再进行第二个阶段治疗。”
说完这些,好像也没什么可聊的了,就安静了下来。
坐了十来分钟,夏禾也坐不住了,在沈靳的怀里一直挣扎要下来。
沈靳站了起来,说:“我带他随便走走。”
刘欣荣正想说好,但迟疑了一下,转头看了眼屋子,有所顾忌。
自己生产队都是些什么人,刘欣荣这没个旁人在,
沈靳:“在这周围走走。”
刘欣荣也点了点头。
沈靳就在门前平坦的地方拉着夏禾走路。
夏禾现在虽然不用人扶着也可以走路,但只要地不平就容易摔跤。
苏窈扎完针还要留针大概二十分钟,也就出来了。
看到沈靳在陪孩子玩,也走了过去。
六点半过,水柑生产队很多社员都起来走动,多半都先去自家自留地浇水,浇完水正好到上工时间。
苏窈一开始来的那两天,这些人都劝她们不要和地主成分的兄妹俩往来。
劝都劝,人还是继续来,也就懒得说了。
她们这些妇女还嘀咕着,要是给她家男人知道她和地主家的崽子来往,还不得教训她一顿。
可没成想,人家丈夫也来了,也不知道咋想的,竟然也不在意。
有个大娘提醒:“我劝你们还是别和他们兄妹俩太亲近,照顾个瘫子能挣几个钱?刘狗子治他堂妹,那点补助和奖励的钱都不够花,别到时候没钱给你们发工钱。”
“就是呀,他们成分不好,你们和他们走那么近,说不定哪天红袖章就找你们去问话。”
苏窈笑了笑,说:“刘同志他们又没犯事。而且还受县革委会表彰过,这已经是积极改造的优秀模范了,要是这样的人还抓,这大应该吧。”
“诶呀,劝你们也不听,等到真出事的时候,你们就等着后悔吧。”
说着,也不劝了,拉着另外一个人就走了。
沈靳转头朝刘家看了眼,那刘欣荣进屋子陪自家妹妹了,并没有听到这些话。
苏窈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说:“政策改变也就是这一两年的时间了。”
苏窈是历史老师,她说的,那肯定就错不了。
沈靳对历史也是粗略知道发展,但具体的还真不了解,所以这些事都得听她说,
“希望都能熬过去吧。”沈靳淡淡道。
毕竟自己也是从最苦最难的时候挺过来的,所以他对刘家兄妹,恻隐之心有一点,但不是特别多。
沈靳回过神,打量了一眼刘家的房子,问:“那刘清清亲生大哥那边什么情况?”
苏窈:“还能是什么情况,玉兰婶子和这生产队的妇女们唠嗑的时候了解到,他们在洪水灾害的时候抛下人跑了,本来成分就不好,这种事很容易就给人当举报的理由,而且也怕把人送回去,就先提出每个月给五毛钱的赡养费。”
苏窈叹了一口气:“这五毛钱,养个孩子都不够,但清清也没有劳动能力,有总好过什么都没有。”
差不多到时间了,刘欣荣从屋子里头出来喊人。
苏窈进屋给清清出针。
出完针,她问:“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清清感受了一下,应:“好很多了。”
苏窈点了点头:“下午下工的时候我再来一趟给你做推拿,等再过段时间试试走路。”
清清听到走路,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说:“昨天我已经能扶着墙壁站好一会了,婶婶,站起来的感觉真好。”
这么久以来,苏窈还是第一次在清清的眼中看到鲜活的色彩,有了想活下去的光亮。
对一个几乎没有走路的孩子来说,站起来走路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苏窈和沈靳回到生产队,七点整上工的广播音乐就响了,他也就没跟着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榕树根。
大队长点到苗丫娘时,看到是沈靳,笑了笑,调侃:“咋的?休息还替媳妇上工了,就这么心疼媳妇?”
大队长都开头调侃了,其他人也跟着起哄。
“可不是么,每回休息,都替媳妇上工,就没落下过一回。”
“这天天上班,起码有半个月是见不着媳妇的,回来肯定使劲折腾,这第二天竟然还能上工,向东你这身子骨受得了吗?”
听着话题越说越偏,大队长出声制止:“得了得了,话题别太过分了,都给我文明一点。”
要是不制止,一个个嘴上也没个把门,这话题肯定会越来越荤。
这些个人不怕“夏老四”了,还真是啥话都敢说了。
大队长拍了拍手,把大家伙的思绪拉回来,说:“行了,咱们今年粮食涨势大好,趁着现在天气好,赶紧把地里的番薯都收了,再过几天,等地里的水稻黄了,就开始割!”
割水稻的活可不轻松,他不免想到了苏窈的身体。
这一整年的调理,虽然养好了,但还是架不住高负荷的劳动。
可一家里头又不能一个劳动力都没有,他在县里有工作,别人现在虽然没什么意见,但之后肯会心里不平衡,所以这农忙还真躲不过。
他做惯了苦力活,还是可以忍受。
幸好现在装卸队的活是兼职,干一天是一天的钱。
他明天就回运输大队,再跟个长途,也有两天的假。而且现在淡季,货车长途出得少,短途的去不去都成。
他不跟去,顶多是补助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