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151节
算来算去,也还是能凑出五六天空的,到时看时间情况,就只歇一天来调整。
这割稻谷一般都是十天左右时间,他能分担四五天,苏窈也能歇一歇。
分好了地方,背起背篓就往地里去。
今年雨水充足,而且市里格外重视受灾地区,批了比往年多一倍的化肥,番薯个头比往年的大。
万幸,灾后粮食产量也上去了。
沈靳速度也快,很快就挖了半筐番薯,就是秋季炎热,很快就汗湿了衣服,汗水从脸上汇聚到下颌线滴落。
他直起腰,拿脖子上的汗巾擦汗,目光远眺,就看到大队长家的姑娘奔跑着。
手高扬着挥手,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着。
太远了,也不知道喊些什么。
大多人都看到了传芳那激动的样子,也停下来,疑惑地看向她的方向。
她的声音,随着风飘了过来,让人隐约听到了“高考”两个字。
高考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不知道有多少年没听过了,不免让人怀疑自己听错了,直到那声音由远而近,大家伙才听清她激动而兴奋的声音。
——“恢复高考了!恢复高考了!”
第117章 二更
——恢复高考了。
这一句话就好像是平地一声雷,震懵了所有人。
除了沈靳,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全信的。
这废除了十年的高考,这忽然来了个人说要恢复了,知青们怎么敢相信,社员们也都觉得不太可能。
即便都觉得不太可能,但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看着跑到田埂上,大口喘着气的传芳。
知青们不信,可内心的最深处还是带着期盼,他们都从田里走了上来,围上夏传芳。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上了田埂。
大队长远远就看到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刚刚也似乎听到了高考什么的,也朝着他们这边走了过来。
有叔伯问:“传芳丫头,你刚刚说恢复高考了,是咋回事?”
这问题也是所有人想问的。
夏传芳一路跑过来的,差点没喘上气,平缓了呼吸后,环顾了大家一圈,才说:“我今天摆弄收音机的时候,不知咋地弄调到了京市的频道,刚好听到说关于高考的事,报道的内容说已经召开第二次会议了。”
“这次会议是教育部召开的,是关于讨论高考大学招生的工作,这肯定是要恢复高考了,具体是什么时间恢复,应该也快了。”
听了她的话,大家伙还是不怎么相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觉得玄乎。
大队长沉默了好一会,看向还在地里干活的沈靳,问:“向东,你这段时间都在跟车,走南闯北的,有没有听到关于高考的消息?”
因为安静,大队长的话很清楚,所有人也都看向了沈靳。
沈靳站直腰,看向他们,说:“确实听到一些消息。好像八月份就已经召开了讨论恢复高考的会议,只不过还没个准信,所以我也不太敢确定是不是真的。但现在收音机都说了,那肯定是错不了。”
听了他的话,安静了好一会,知青点有好几个知青捂住了嘴,眼眶泛红,蹲下身,颤抖着身体哭了起来。
有小声哭泣的,也有号啕大哭的。
大队长擦了擦脸上的汗,呼了一口气后,当机立断道:“我明天去县里或市里打听打听消息,要是真要恢复高考了,这收完水稻后,就立马调整劳作,让想高考的大家伙能有充足的时间学习。”
说是这么说,但咋一听到这么大的消息,知青和一些想要读书的年轻人,都没什么心思干活了,磨洋工似的,好半天都没挖几个番薯。
大队长看到这,拿着大喇叭大声催促:“赶紧挖完番薯,就可以提前收完稻谷,到时候大家伙都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了。”
“我知道你们心静不下来,但你们也总不能饿着肚子去学习,去考试吧,这收粮食还是得认真对待,要是耽误了收地里的粮食,没有好天气晒谷子,你们分不到粮,还有什么底气去高考?”
大家伙听到大队长的话,心里虽然还是激动澎湃,但还是压了下去,开始卖力挖番薯。
是呀,现在什么时候恢复高考都还没个准数,现在是收粮食的关键时候。
今年粮食比去年多,而且也免了一部分的公粮,所以这一次分粮,大家伙都能得到不少的粮食,有了充裕的粮食,他们也才能有底气多挤一些出来复习。
只要考上了大学,他们就算是熬出头了。
中午下工,沈靳回到家里,苏窈也刚从厨房端菜出来,瞄了眼他,说:“去洗手吃饭了。”
沈靳洗了手和脸,回堂屋坐下后,才说:“今天大队长家闺女听了收音机的新闻,教育部召开了会议,讨论大学招生的事。”
苏窈给他盛粥,问:“大家伙都什么反应?”
沈靳:“不敢相信,激动,懈怠劳作,发奋干活。”
苏窈放下碗,斜睨了他一眼:“你是会总结的。”
她给自己,还有夏苗夏禾都盛了粥,才坐下来。给了个勺子夏禾,让他自己舀着喝,说:“一眨眼,就恢复高考了,日子还是过得挺快的。”
沈靳夹了咸菜就了一口粥,说:“是挺快的。”
来到这年代都已经有一年好几个月了。
吃了午饭,看着俩孩子在屋子里玩,苏窈把沈靳拉出了屋外,压低声音说:“我早上在后山挖了两个坑。”
沈靳看向了她,只一秒就猜到了答案。
“给他们爹娘挖。”
苏窈点头:“之前说年后弄的,但发了洪水,房子也没建好,建好房子,你被劳改过的事又闹得大,总是有一堆事情耽搁了。我今天不用上工,就去挖了半米多长宽深的坑,放了李春华和夏向东以前的旧衣服进去,怕别人起疑,没敢挖两个。”
沈靳诧异:“不是说只立李春华的衣冠冢吗?怎么连夏老四的也立了?”
苏窈:“想着也不费事,就给立了。”
她就是容易心软,拖得越久就越容易心软。
沈靳对这事也没意见,一块就一块了。
“俩孩子去拜了吗?”
苏窈:“还没呢,我琢磨着明早去公社买一刀猪肉和一份香烟蜡烛纸宝回来祭拜。”
沈靳:“你那还有肉票吗?”
苏窈:“还有半斤的,够用了。”
“那就按照你说的来办,不过你想好了,别人问起,你怎么说,又怎么和苗丫他们说?”
苏窈:“早就想好了,直接说空墓,坟上放两块石头,说认得干爹干娘。”
沈靳:“嗯……?干爹干娘,两块石头?”
他的神色似乎带着懵然。
苏窈点头:“我亲表姐小时候总是多病多灾,就认了石头做契爹契娘,就为了挡灾,其实这些乡下很常见,有的认了石头,有的认树木。”
“只是这会不是破封建迷信么,大家也没敢在明面上说,但还是有人偷摸着来烧香拜神,我就说是去年认的契,那会刚好两个孩子都在慢慢变好,大家伙都是有眼看的,这一下子就合理多了。”
沈靳笑了:“你要把你和我的成果,归于根本不存在的干爹干娘?”他顿了一下,补充:“还是两块石头?”
苏窈也跟着笑了起来,轻推了他一把:“别笑,正经的,这只个由头,旁人也没真的把功劳都归根于认契的事,只觉得是挡了灾而已。”
沈靳:“行行行,严肃的。”他止了笑,说:“估计下午很多人都要去一趟县里询问,也没什么人上班,活肯定多,我先睡一会儿。”
苏窈点头,见他回屋,忙提醒:“身上都是泥,记得换了衣服再睡。”
沈靳:“知道。”
睡醒后,下午上工的时候,果然少了一半人,大队长也下地来挖番薯,和沈靳唠嗑:“这一个两个心急哄哄的,说等不了我明天去问,请假也要去县里问,要是县里问不到准确的消息,估计还得一趟市里。”
沈靳拔了一根茎番薯出来。
大队长瞄了眼:“这个头大。”
沈靳把番薯放到地上,一会儿就会有人来收。
“急哄哄的也正常,这高考都废了十年了,忽然说要恢复了,哪能不急。”
“恢复高考了也好,这些知青也不用为了个回城指标,工农兵大学争得你死我活。”
他们生产队还好,有指标就给口碑和劳作最积极的,走啥关系都没用。
忙活了一会,大队长四下张望了一眼,才问:“你媳妇是不是跟之前给桂花看病的那老先生学的本事?”
沈靳点头:“是学了点。”
大队长:“要说你媳妇也是胆子大,才学多久就敢给人扎针。”
沈靳看向他:“大队长怎么就同意苗丫娘去隔壁生产队的刘家妹子扎针?”
大队长:“自从你去农场改造后,苗丫娘的主意也是越来越大了,我不同意,她就拿针扎了自己,说啥事都没有。你婶子就更唬了,肩膀疼了好几天,竟然敢让你媳妇扎针。”
这事,苏窈还真没和他说。
“真扎了?”
大队长点头:“真扎了,还给你婶子做了推拿。晚上你婶子睡觉时,竟然也不喊肩痛了。还真别说,苗丫娘是学到真本事了,有两把刷子。”
难怪大队长会同意,原来是展现过本事了。
沈靳:“那老先生之前开医馆的,这本事自然没的说。”
大队长点了点头:“我知道,回康药堂嘛,十几年前可是在整个市里出名的存在。”
“后来对中医比较苛刻,那会□□不分好坏,看不顺眼的,有过节的都一通砸。那会直接把那药馆给砸了,老先生气不过起了挣扎,□□就说他不规范行医,所以这医馆被封了,他也不能行医。”
沈靳默了默。
虽然霍老没说过自家儿女都在干什么,但沈靳也猜到了他的女婿在公安局里头工作,而且职位可能也不小。
当初闹得太大,估计女婿也不过是个小公安,没有什么权利,才被这样闹。
就算有点权力,就□□刚激进的那几年,根本不管你是什么领导。
当初被那样闹,也怪不得霍老现在的脾气确实有点古怪。
……
下午差不多下工的时候,拖拉机载着人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