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189节

  沈靳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着相互拥抱的两人,脸上也不由自主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安抚了半个多小时,敏感的小姑娘也逐渐的安心了,在娘的怀里睡着了。
  沈靳:“我抱她进去睡。”
  从苏窈的手上把孩子接过,抱进了屋子里。
  等沈靳出来的时候,苏窈把他拉过来,让他趴到了榻上,给他捏一捏。
  沈靳趴了下来,调侃:“不是要孩子不要爹吗?怎么还会心疼孩子爹了?”
  苏窈闻言,在他的后肩上拍了一下:“信不信我不给你按了?”
  说着就站起要走,沈靳立马抓住了她的手。
  “信,我信,我不说了。不过你别说我着肩膀最近又酸又涨,还挺难受的。”
  苏窈闻言,又坐下,拍了拍他抓着自己的手。
  沈靳松了手,她双手搭在了他的肩上,力道适中的揉按。
  “确实有点硬,我给你按按,一会再熏点艾缓缓。”
  苏窈边按,边继续道:“都和你说了,别干装卸队的活了,我要是成功念大学了,也是有补助的,也勉强够吃喝的,你别把自己弄得这么累。”
  沈靳:“也并不是全部为了挣钱,年底开始开放沿海的几个城市,慢慢地改革开放了,我想自己组一个车队,我多和这些厂子里的职工交流,熟悉,多一条人脉,
  往后也能行个方便。”
  就算改革开放了,运输这一块还是相对吃香的。
  “可这得要货车吧,肯定得要不少钱。”
  沈靳:“那肯定不是现在,这货车都还归国营,能私人经营,还得过好些年。”
  苏窈:“我都把这个给忘了,不过等这可以个体经营了,你这运输队的驾驶员身份就该吃香了。”
  沈靳:“等可以有个体经营了,不愁货源,到时候可以找人摆个摊或者开个小店,也能挣钱。”
  苏窈:“八零年呢,现在才七八年中旬,等着吧,到那会你就能大展拳脚了。”
  但凡换了个开放的年代,沈靳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不过有时候仔细想想,好歹这个年代还比较接近现代,而且还算是有人权的,比起没有人权的封建古代又好多了。
  第152章 二更
  第二天,九点左右,杨小红就找到了新家这边。
  苏窈把人迎进了院子,两个孩子看到她,都惊喜地喊:“小红姐姐。”
  自从在霍家见过一面之后,苏窈又陆续带着孩子去了两趟霍家,让孩子多熟悉,所以经过几次相处,姐弟和杨小红也熟悉了起来。
  不仅是两个孩子欢迎小姑娘,就是养了半个月的狗崽子也特热情的在她脚边打转。
  小红笑眯眯地捏了捏两个孩子的脸,又逗了一会小狗。
  看得出来,是个喜欢孩子和小狗的姑娘。
  苏窈进屋给她倒了一杯水出来,就见小红打量围墙。
  见苏窈出来,杨小红问:“姐,这怎么围起来了。”
  杨小红原本是叫姨的,可这姨太年轻了,看着就好像二十出头,她怎么叫都觉得奇怪,问了一嘴能不能叫姐,同意后就改了称呼。
  苏窈把水给了她,也不说隔壁不好,只解释:“隔壁有成年男人,之后就你一个小姑娘,还有苗丫和禾子,三个半大的孩子,我和孩子他们爹都不放心,索性就把墙围起来了。”
  杨小红点了点头,也没什么疑问了。
  苏窈觉得还是提点了一下:“要是这些邻居不好相处,你一个小姑娘也不要和他们起冲突。要是真有冲突的话,就去运输队给你姐夫留个话。”
  都喊上姐了,那沈靳自然就得喊姐夫了,算半个干亲,也免得别人说事。
  小红是个机灵的,眼珠子转了一下,顿时明白什么意思了。她重重点头:“姐你放心,我家也在县里,离这不过就七八里路的距离,要是真有人欺负我和弟弟妹妹,我就带着他们回家找我那五个亲哥堂哥,他们长得可高可壮实了,他们都能给我撑腰。”
  “不说我哥他们,就我娘那嘴皮子都利索得很,而且也护短,有人欺负我,她能到人家家门口骂一天呢。”
  说到最后,把杨小红说自豪了。
  听到杨小红的话,苏窈算是有了意外之喜,有靠山好呀,而且靠山还彪悍,那么几个孩子也不会被人欺负,惦记了。
  苏窈忽然觉得,找杨小红帮忙照顾孩子也挺好的,一能和孩子玩到一块。二还帮忙辅导一下苗丫的课业,简直是一举多得。
  苏窈观察过了,杨小红还是很靠谱的,所以在剩下的这些天,都尽量让杨小红带孩子,午睡也是让她来带。
  刚开始,禾子一直闹着要娘,杨小红一时哄不了,还是夏苗帮忙才把夏禾哄睡的。
  还剩下几天时间苏窈就要走了,为了让孩子们适应,苏窈和沈靳两个去霍家借住。
  在霍家住的第一宿,苏窈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时不时问沈靳:“你说小红能搞定两个孩子吗?夏禾会不会一宿都在哭。”
  沈靳其实也担心,但还是说:“总得面对,熬过今晚,明天一早咱们就回去。”
  苏窈担心孩子,夫妻俩真就一晚都没合眼。
  不说别的,哪怕不是亲生的,但都是一口一个儿子闺女养了两年。更别说苏窈还亲自喂养过的,沈靳也是体会过夜半起来给孩子换尿布,扛着睡意哄孩子睡觉得算楚,算起来已经和亲生的都没什么区别了。
  熬到了早上天蒙蒙亮,两个人立马就起来收拾准备回去。
  出了院子,老太太正准备做早饭,看到他们俩准备要回去的架势,劝道:“孩子估计都还没醒呢,别操心了,先吃了早饭再回去吧。”
  沈靳摇头:“不了,我们实在担心孩子,就先回去了。”
  两个人心急火燎地赶回家,小心翼翼地开了院门,苏窈趴到窗口往里看,里边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到,几个孩子应该还在睡。
  苏窈朝着沈靳招了招手,两个人又蹑手蹑脚地出了院子。
  苏窈:“应该还在睡觉,咱们趁着时间还早,去排队买两条排骨回来。”
  等他们俩买菜回来,小红和夏苗已经在院子里边刷牙了。
  夏苗看到爹娘,跑了过来:“爹娘。”
  苏窈给了夏苗一个包子,也给小红递了一个过去。姑娘也没扭捏,说了声谢谢就接过来啃了。
  苏窈问她:“昨晚咋样,能带得了吗?”
  小红说:“禾子愣是哭了好半宿,一直闹着要娘,后边还是姐姐把他给哄好的。”
  小大人夏苗叹了一口气,重重咬了一口包子,才含糊不清的说:“隔壁骂人了。”
  杨小红补充:“骂得有点难听。”
  苏窈和沈靳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
  虽说邻居看着不怎么好相处,但这毕竟是自家孩子闹腾,还是要堵住他们的嘴。
  夫妻两人商议过后,下午到了下工的点,就拿了几斤米到隔壁。
  隔壁开门的是中年妇女,看到他们也没什么好脸色。
  院子里洗手的中年男人口气非常差:“你们过来正好,你们俩的孩子太能闹腾了,天天给你们这么闹,我们还要不要上班了?!”
  苏窈立马道歉:“不好意思,孩子是闹腾了一点,过个几天就好,还请你们见谅一下。”
  见男人正要开口,苏窈又连忙道:“为表歉意,我们送了五斤米过来,给你们做赔礼。”
  一听是粮食,夫妻俩都讶异了一下,视线都落到了苏窈手上的布袋上。
  中年男人咳嗽了几声,说:“都是邻里,这孩子刚到陌生的地方,闹腾几天我们也是能理解的,但要是闹腾太久,那可不行。”
  苏窈笑着应下了,然后把米给了妇女,让她腾出袋子。
  苏窈又连续装了四次米送到临近的几家邻居。
  乡下粮食收成好,苏窈是刚过了双抢才来城里的,所以人口粮和工分粮都分下来了,比起年初还多了。
  生产队还有好些人,在粮食充裕的情况下,还把一部分送到粮站换了钱。
  虽然乡下粮食收成好了,但城里的粮食都是有分配的,所以这送粮食比送什么都来得实在。
  原本有些意见的邻居,收了五斤米后,愣是半点意见都没了。更别说这邻居里头有孩子的人家,孩子夜里哭闹,对他们来说就更算不得什么事了。
  夫妻俩回了家,苏窈就和小红说:“这左邻右舍都招呼好了,这几天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小红闻言也松了一口气,随后说:“苗丫可乖了,禾子也只是晚上闹一闹,估计过几天就好了。”
  接连几天,都是杨小红带着两个孩子睡,夏禾由一开始的哭闹,到后边也没怎么哭了,就是见着他娘的时候特别的委屈。
  苏窈去市里那天,沈靳特别调休,带着俩孩子一块送她去市里。
  这个时候还没开学,苏窈要考试,所以是提前两天去的。
  到了学校的招生办,才知道有五个是和她一样的学生,都是来自各地卫生所的卫生员,还有一个护士,他们都是高考分不够,所以来参加特招考试的。
  加上苏窈,一共六个人,三男三女。
  他们其中有两个人嘴唇干裂,脸上有明显的日晒斑,还有有一个还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的姑娘,看着年纪不大,十八、九岁的年纪。
  教室没有人,大家伙就相互介绍了起来。
  通过了解才知道,有从黄土高坡来的。也有跟着老中医爷爷一块生活,是十里八乡懂草药的赤脚大夫。
  还是做过护士的,想要来念大学深造,可文化过不了的,也就通过推荐来参加特招考试。
  不一会招生办的老师把试卷拿过来了,态度温和的说:“大家也都不用太紧张,今天这考试呢,只要考合格了就成,就算不合格,也会根据情况推荐到卫校就读。”
  能到这考试的,都是被推荐来的,说明也都是受过表扬的,所以学校经过开会商讨过了,就是考试不通过,也会推荐到卫校去学知识,不至于没书念。
  听到招生办老师的话,没信心考好的个别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试卷和笔都发下来,有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
  苏窈看了眼试卷,也没继续藏着掖着,会的全写了。
  第一面试卷的题目都是基础的知识,不需要受过专业的教育,只要接触过中医或者是认真在卫生所学过的,都能答出过七八成来。
  背面的题目就难了,得是看过相关专业的书,而且还有相对的专业能力才能答出来。
  苏窈参加考试后,就有邮递员送了几本相关医学的教学书本过来,是中医药大学邮过来的。
  这几本书,和霍老给她的书是一样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