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佬穿回七零 第190节
到了这考试的其他人,应该也都收到过那些书,认真看过那些书,也学进去了的,应该能考个及格。
苏窈估算过,正反面试卷都是五十分,也就是说基础题能拿四十分,后边的题目拿二十分,这就算过了大学的门槛。
对于正面的题,苏窈基本全会做,但背面的却没有十足的把握。
毕竟也不是正规系统学习出来的,有个别题目不太好理解,所以答案也不能确定。
没有人提前交卷,都是到点才交上去的。
老师收了卷,和他们说:“下午两点半再过来。”
大家伙从教室出来,都聚到了一块,询问题目难不难。
跟着爷爷学过知识的女同学,叫阿菊娜,穿着少数民族的衣服,皮肤有些黑,但眼睛格外的亮。
她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前面的好写,后边的可难了。”
有人问她:“你这衣服是苗族的吧?”
阿菊娜点了点头。
他们又好奇的问:“你上学的地方远不远。”
阿菊娜不好意思道:“我是我爷捡回来的,家里条件不好,就供我念了小学,然后跟着来我们这里的知青学的一些知识,我们那里的卫生所条件差,我懂一点,后来就过去了。”
彼此了解了一下基本信息后,苏窈说:“丈夫和孩子都在等着我,我就先走了。”
她的话一出,几个人都看向她。
“你结婚,还有孩子了?”
苏窈点了点头,问他们:“你们都没结婚吗?”
有个别看着也不太年轻。
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应道:“我结婚了,但爱人和孩子都还在生产队,在生产队还能有口粮,也就没跟来。”
另一个当护士的女同学也说:“我也结婚了,只是还没孩子。”
苏窈笑道:“我有两个孩子,现在都和孩子他爹在校门外,先走了,下回再聊。”
看着人走了,才有人嘀咕道:“看着挺年轻的,咋这么早就结婚了?”
*
这试卷下午就得出成绩,所以招生办老师回了办公室就开始批改六个人的试卷。
过了好一会,批卷的老师惊讶的“呀”了一声,另一个老师问:“咋了?”
老师应道:“这个同学准确率好高,前面只错了两题,就只是被扣了三分。”
办公室其他两个老师听到这话,都好奇地走了过来,拿起试卷览阅。
“反面还没改呢。”批卷老师道。
“我就看看。”说着翻到了另一面,看了一会,边看边说:“是个好苗子,这后边的题可单靠背教科书可不行,但都答得清晰,有条理,不错。”
说着,翻过来又看了眼姓名,然后说:“我知道这个同学,她还是咱们今年学校特聘老中医的徒弟呢,听说邀请老中医来咱们学校任课的时候,老中医别的不要求,就给自己徒弟要求了一个入学名额。”
另一个老师接话道:“这我也知道,而且还知道在这几个人中,她高考成绩是最好的。说起来,这同学非常的励志,都没上过一天学,就靠着自学,去考了小学文凭,高考还考过了专科线呢。”
几个老师聊到这里,神色都肉眼可见的兴奋了起来,开始催促批卷的老师:“快改,让我们瞅瞅这同学到底能考多少分。”
老师也含糊,把试卷拿了回来仔细批改,统计了分数后,惊讶道:“总分八十八分呢!这给咱们去年招的学生考,估计十个里才能有一个能上八十分的呢。”
“这学生文化分没过,可招得值了!”
大家伙赞叹了好一会,又催促批卷老师把其他人的试卷赶紧批好,然后再赶紧去把消息告诉校长,说招了个好苗子。
这试卷都批改好了。
五个人里边,有一个上了七十分的。
好消息,这些学生都过了及格线。
毕竟都是生产队,公社,还有县城都推荐的孩子,都是不差,且下过苦心的孩子们。所以对于结果,几个老师都没太过惊讶。
成绩一出来,就立马有老师把成绩单送去给校长。
*
苏窈出学校和沈靳汇合后,就带着孩子去吃了点东西,然后回了招待所。
两个孩子这两天都在颠簸,而且招待所也吵,睡不好,所以一回到招待所就睡着了。
趁着孩子睡着,苏窈和沈靳小声嘀咕:“我觉得我今天这考试,有那么点作弊超车的嫌疑。”
虽然成绩还没出来,但苏窈也是有把握考好的,而且肯定不比其他人差。
不是她自负,而是她对于自己学习能力和基础的自信。
沈靳闻言,弹了一下她的脑门:“想什么呢,你不也是从头开始学的?”
苏窈瞪了他一眼,说:“可好歹我接受了十几年完善的教育,比起今天那些艰苦学习的学子,我这确实是有点欺负人了。”
说到这里,苏窈语气一变:“但我也没心虚,就只是感慨一下,你弹我做什么?”
说着,用力弹了回去,可一点都没留情。
沈靳压低声音“嘶”了声,脑壳都被她弹红了。
“你下手还挺重,这力气是真的越来越大了。”
果然,这干惯农活的女性,力气就是大。
苏窈这会也不想搭理他,爬上了床,说:“我眯会,到点了你喊我。”
这招待所不隔音,昨天晚上都是说话和走路的声音,她压根就没睡好。
第153章 文化生和特招生
苏窈下午去查成绩,可招生办的老师并没有把大家的成绩公布出来,而是说他们全都合格了。
九月二号是正式报道的时间,录取通知书也是当场给到了他们手上。
苏窈都没想过自己大学都毕业好几年了,居然还能再重新体验一次大学生活。
同样是念大学,但却有很大的区别吗,专业的不同,而且生活的条件也不一样,大学不用交学费,甚至还有补贴。
大学不需要学费,而且每个月有十五块的生活费和伙食费做补贴,用来购买生活用品,换取粮票。
这钱会在入学报道时,拿着录取通知书到生活办领取。
另外,除了补贴外,对于困难的同学还会有助学金,这些都是国家安排的。
而学校今年也会根据成绩排名,给予成绩优秀的同学例外的生活补助。
听到这些待遇,包括苏窈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大学虽然不用学费,可生活费和吃饭,对于家庭贫苦的人来说,这大学几年读下来是非常大的一个压力。
大家伙心情轻松了,招生办的老师也趁着这个机会,领着他们参观了一趟学校。
以前闹□□时,大学设施被烧被砸,后来说恢复高考,才匆匆忙忙修复,现在才过去不到一年时间,所以现在的环境一般,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环境已经很好了。
而宿舍是八个人一间,四张上下铺的铁架床,墙壁都有点掉灰,没有风扇,只有一盏黄光的电灯和宿舍中间并排的两张桌子。
吃饭看书就是靠这两张长桌,凳子放不下,也就只能是坐在床边上。
宿舍没有厕所,也没有洗澡地方,厕所和澡房都在宿舍屋子的后边,比起乡下的旱厕,其实也算方便的了。
逛完了学校,在离开前,招生办老师让大家聚到了一块,提醒他们开学后都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学校也会有生活用品,不需要用票,只需用钱换取,但为了杜绝投机倒把,所以每人只能凭着录取通知书兑换一次。”
“最后,还有一个要注意的,要是在学校里,同学间有什么摩擦和挣扎,切记不要自己解决,而是先找到你们班的班长,班长解决不了就找辅导员,千万不能打架、斗殴。若是发生打架斗殴事件,轻者记过处分,重则开除学籍。”
严肃说完这件事,招生办的老师静默了半晌,环顾了所有人一眼。
苏窈看着,隐约觉得这老师想要提点什么。
果然,那老师接下来的话,也有这个意思在。
“另外,还有一件事,大家伙要有个心理准备,文化生和特招生在一些意见上会相左,甚至是不和,希望大家有困难,就找辅导员协调,千万不要动手。”
这话说得委婉,但苏窈也明白里边的意思。
大概就是通过高考分数过线考上来的学生,觉得特招生违背了高考的公平性。
估计还有在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制度中,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所以对特招生也就存在偏见。
苏窈转念一想,高考恢复,大学也是来之不易,大家伙肯定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生活中的勾心斗角中,更多的是埋头学海中,从文化,成绩上相互比拼。
不过现在想那么多也无用,不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大学的事情定了,接下来还有两天的时间才去报道。昨天晚上,苏窈和沈靳就商量好了,带着孩子在市里好好逛一逛。
市里的楼房比县城里的要好,商品也齐全,难得看到的小轿车,市里也可以看得到,自行车到处都是。
就是供销社里头的商品种类也更加丰富,瞧着两个孩子眼花缭乱。
就是见过许许多多好东西的苏窈,也会东瞧瞧,西瞧瞧,就真得好似第一回到市里一样。
苏窈添置了一些学习用品,还有一双鞋,别的也就没买。
沈靳劝道:“我攒了工业票和一些生活用品的票,你有什么想买的,尽管买。”
苏窈:“你不是说要买一辆自行车往来市里吗,这些票能换钱就还钱,用来买自行车。”
沈靳:“也不一定有。”
这从县城到市里的公交车,也就一天一趟,总有不赶趟的时候。而且这能通公交车的马路,平坦顺畅,骑自行车也不费什么力,时间也灵活。
苏窈:“反正我的东西够用了,不够用,我自己会看着办。”
夏苗问:“娘,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来找你?”
苏窈:“从现在起,再过七天。”
夏苗已经有了时间概念,掐着手指头一算,小脸一皱:“那要好久好久。”
苏窈揉了揉她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