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他自来谨小慎微,从不在公开场合谈论国事。
江清澜把食客们的言论听了个全,对杨松的装傻充愣不以为意,却忧心:开始打仗了?
西夏,在真实历史上,前期与北宋、辽国并立,后期与南宋、金并立,终亡于蒙古。其建立者叫李元昊!但刚才,他们好像没提到这人。
这里的事情,有些和历史上的一样,有些却不一样。
那靖康之耻、蒙古灭宋,到底会不会发生?她越想越是心中忐忑。
待到午市一过,食客纷纷离店,江清澜却把杨松叫住,躲去窗边僻静处说悄悄话。
杨郎君,我知你方才是有意藏拙。依你看,与西夏之战,我军如何?
杨松还对那槐花饼念念不忘,吃光一盘不说,还打包带了一碟走。
闻言,他只好搁下盒子,有点儿犯囧:娘子宽恕,虽然某有意不参与他们的讨论,但这打仗之事,某着实不清楚。
江清澜不勉强他,只好换个方式问:西夏是否有一个叫元昊的人?或许是个王子?
杨松思索片刻,道:西夏王的儿子都是继字辈儿的,李继伟、李继远好像没有叫元昊的。
没有?这倒奇了,难道和历史上的完全不一样?
恰此时,谢临川施施然从屋外进来,窄袖襕袍上披了一身煊暖春光。你问他,还不如问我。
杨松是知道他二人的关系的,小眼睛一转,拱了拱手,立马拎着盒子脚底抹油。
自元宵那晚之后,江清澜对谢临川态度好了点儿,只要他不惹事、不说怪话,甚至还能得个笑脸。
此时,她心道:他虽然是个纨绔子弟,但毕竟是勋爵之后,这些朝廷秘辛,了解的渠道比他们多得多。
她便没有避开,是静待他再言的意思。
谢临川却走到她身边来,歪着头一笑,三月暖阳爱意浓浓地拂过他的眼角眉梢:你求我,我就告诉你。
江清澜拉下脸来,转身就走。
行行行,姑奶奶,我告诉你。
他想一把将她抓住,又忍住了,只侧身把她的去路挡住,严肃脸色说:
元昊本来是西夏王府里的一个马夫,腿还有点儿瘸,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勾上了西夏王的幺女,成了李德明的女婿。三川口之战,他是西夏军副将。
江清澜皱起眉头。
她一个唐宋文学的博士,对西夏历史不熟,但还记得历史上的李元昊是大王子,自小随父征战。
这等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到这里,是一个瘸腿的马夫,靠女人上位?
便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与历史上的不同一样。
一时间,她神色变幻,满心疑惑。
谢临川见她模样,也是奇怪:你问他做什么?
江清澜不理他,心里百转千回。
他还真知道!毕竟是东平王府的人,有些军中的旧部吧?
纵然她知道的,也许跟真实发生的不一样,但提醒一声总没有错。
历史上,靖康之耻发生时,西夏可是配合金军,趁火打劫的。
良久,她轻轻道:这个人很厉害,甚至是未来的西夏国主。你要记得最好也告诉长公主,西夏战事上,一定要小心他。
谢临川眼色一凛。
元昊的厉害,他也是才知道的,三川口之战,元昊初露锋芒。但她,是怎么知道的?他们两个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啊。
所谓静水深流,她这个人,身上藏得秘密可真够多的。
江清澜见他面色冷肃、眼露精光,像一个全新的人一般,竟然发了一阵怔,而后,抿了抿唇:你不必奇怪,是我父亲说的。
她认真想了一番,终于想了这个法子
以后,有人问她怎么知道这些朝堂之事,就全推给江渊,反正又没法求证。
谢临川打量着她,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多谢你。很是认真。
江清澜又想起更要紧的事来:你连元昊都知道,一定知道辽国的二王子耶律望了?依你所见,他和咱们的太子、三皇子比,如何?
耶律望的经历,跟历史上灭北宋的完颜宗望有些像。无论太子、三皇子谁登基为帝,假如耶律望南下进攻,谁胜谁负?
北宋时都城在汴京,如今在临安,距离辽国甚远,就算打仗打输了,临安也不会一下子被围城吧?
她思索良久,柳眉深蹙,没注意自己这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全落在了对面那人眼中。
她一个女娘,操心这些干嘛?又想起几月前她看《北蕃地理志》看得入神,果然是很感兴趣的样子。
好吧,告诉她又如何?他便走近,轻声道:
你这话问得不对,太子与三皇子是帝星,耶律望是将才。你该问的是,耶律望和我谢临川比如何。
他顿了顿,露出个豪情万丈的笑,那当然是我厉害了!
其时,春光灿灿,从菱格木窗的缝隙洒落,扑满他的肩背,愈显英挺阔朗。
他那神情太过笃定,有一瞬间,江清澜几乎要相信了。
风把木窗吹得嘎嘎作响。
她眼睛一闭,想起他一个临安都未出过的纨绔子弟,说什么大话,就摇了摇头:反正这个人比元昊更可怕,是我宋国的心腹大患。我父亲说
她蓦然睁开眼,露出一点冷酷,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杀了他!
由不得她不冷酷。
靖康之耻,宋人惨绝人寰!
劫掠杀掳,火光亘天,达旦不灭,百姓哭声震动天地[2],死者不计其数。儿童溺毙冰湖、投尸火堆,女子驱逐如羊豕、自裁者相闻于道
谢临川两道英挺的眉毛一挑,很是吃惊:你一个女娘,江大人怎会告诉你这些?
江清澜的脸色有些苍白:
父亲曾亲历歧沟关大败。他说,围城之下,都是丧命蝼蚁,何有男女之分?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只会更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女娘即便不能闻达于诸侯,也要有能力苟全自保。
谢临川听罢,打量着面前看似柔弱的女娘,一时怔怔无语。
春波河两岸,槐花尽绽,如雪一般,此时花香和了春风,吹进饭馆,亦吹进人的心里。
江大人谢临川暗叹,胸怀中激荡满豪情壮志,严肃容色道,我大宋好歹有数十万儿郎,定会让女娘有家可安、有枝可依!
他的目光灼灼,像是跳动着火焰,你说的那件事,我一定做到!
其时,浓云蔽日,雷声隆隆,春雨将至,街上行人疾走驰奔,似有金戈铁马、铠甲锐器之声。
江清澜一阵怔然。
【作者有话说】
[1]参考宋仁宗时第一次宋夏战争,有改动。
[2]丁特起《靖康纪闻》。
第58章 清明菜煎饼
一场春雨一场暖。三月十五那场雨,正式宣告了阳春的到来。
一夕之间,田地里的油菜花开成一片、金黄炫目。
晴空中横出的桃枝,缀满绯红花朵、浓艳逼人。
鸟雀、蜜蜂、蝴蝶肆意地在田间地头、后巷小院蹁跹游荡。
五个月来,临安城里的三家薛记拍户生意一直很好,他们的广告语过午点心,必到薛记,成为临安城里人们的口头禅。
江清澜的成算,却不仅于此。
自从知道宗望、宗翰等人的存在,她以前的打算就完全被颠覆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破了,她去哪里过惬意小日子?
那日谢临川说的那话,江清澜冷静下来后,并不很相信。
宋代历史上的名将,前有杨业、杨延昭、狄青,后有岳飞、韩世忠,从未有姓谢的。且谢临川一个膏粱子弟,拿什么力挽狂澜?
她自己呢,又没拿到大女主剧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在阻止战事上,她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顺其自然。
另外,她还有一手准备,如果最糟糕的事情发生靖康之耻重演,她便要提前带着全家跑路。
最好跑去成都府,天险阻隔,敌国也打不进来。
千里流徙,需要足够的钱财不说,还要有人脉、有谋划。最好早早地就把退路安排好。
她有两手准备。
一则,要把薛记拍户的模式在别的城市复制。
使用加盟店的模式,先进军临安附近的苏州、明州、扬州,进而慢慢辐散出去。最好成都府也要有。
另外,除了薛记拍户目前经营的小食、饮子,她还想试试自助餐。
自助餐有两种,一种平价路线。
平价路线,就是大米先生的经营模式,供应几十种炒制热菜,自助选菜、称重。
大米先生供应的热菜中,部分是由中央厨房加工的预制菜,或半成品,如提前清洗好蔬菜、腌制好肉类,但有些菜,也是现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