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341节
就余温书这个年纪的老男人,哪里抵抗得了这种,犹豫了一下,道:“我们这边准备出动一批警力,你们正好可以拍摄一下。”
李婷开开心心的应了,接着问:“是因为什么案子出动,能说的吗?”
余温书迟疑片刻,还是没说。
很快,十几辆警车,就开了出去。
这批人,自然是去找射钉枪杀手去了。
江远确定了射钉枪里的钉子的来源,是一家狐宝的工厂店,工厂的规模不大,销售到山南省的唯一渠道就是网络,而且,最近几个月,除了江远的订购以外,就只有三家客户购买罢了。
简单的一个比较,其中的两名客户的嫌疑就降的很低了,唯独第三位客户,没写名字,但留了手机号,顺着一查,单身有房,近期并无装修,又是一名电力工人,父母早逝,性格孤僻……叠buff都快叠满了。
余温书唯一有些忧虑的,或者说,快乐的烦恼是,接下来该怎么面对徐泰宁。
徐泰宁为了帮甲方省钱,也算是尽心尽力了,突然告诉他,做的种种准备都用不上了,这该如何是好?
第446章 辛酸
一波身材精壮的警员们,奔袭而来,列队而出;紧接着就是一批保持着身材的民警,小跑上车,争先恐后的开出了停车场,最后是一批中年干警们,快步匆匆,弹射起步。
李婷举起话筒又放下,放下话筒又举起,看着大几十辆的车都开出去了,停车场里空了大半,才望向余温书,示意摄像开机,并道:“余支队,我刚才数了一下,咱们有67辆车开了出去,这是一次大行动吧。”
“当然。”余温书表情凝重。
“能给我们形容一下吗?67辆的话,在咱们历次的行动中,算是什么级别的?”李婷递出话筒。
“在今年来说,肯定是最大的行动了。”余温书心道,要不是准备着明天的行动,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空闲的车和人的,他估计着,计划明天派遣出去的主力刑警,这会儿得出门一半。
再算上跟着徐泰宁跑外勤的刑警,等于刑警支队大部分的人,都在找这个连环杀手了。就是一部分人是真的去抓了,一部分人还以为明天才开始抓。
这就好像有些人已经开始高考了,另一批人以为明天才开始考试。
余温书都不知道回头怎么给自家刑警们解释。
当领导的,让属下干活是没问题的,累死了都有理由。但你让人跑空趟,浪费时间和精力,那就是领导力的缺失了,最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满了。
余温书的内心焦躁,表面上却是看不太出来。
记者只当他是在为行动而焦虑,抓紧问道:“咱们这么大的行动,会有各方面的配置吧,今天的行动有做什么准备吗?”
“从行动上来说,首先是要分配任务,比如最主要的抓捕组,长时间待命的侦查组,我们本来还请了技侦的参与,还有图侦支队,网安支队,都有支持我们的工作,另外还请了交警支队、当地的派出所、省厅的专家协助……”余温书想念一遍感谢名单的,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
这眼瞅着都要抓人了,徐泰宁还在郊外调研呢。他是省厅的专家,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给他通风报信的。
余温书暗叹一口气,再抬头向记者笑笑,道:“不好意思,我得打两个电话,咱们稍后再录可以吧。”
都不用李婷说什么,摄影师先是乖巧的就将摄影机给关掉了。
余温书示意手下看住人,再往外走两步,掏出手机,拨给徐泰宁。
有些消息,从他嘴里说出来,总比徐泰宁听到风声的好。
电话接通,就听徐泰宁的声音在风中飞:“余支,我正要打给你,后续来支援的人没到啊,我这边的进度要卡住了,现在马上是下班时间了,再延迟的话,就来不及了。”
余温书听的耳朵和脸都发热,忙道:“徐处,我们刚刚锁定了一个犯罪嫌疑人。”
不等徐泰宁再说话,余温书先是噼里啪啦的将叠满了buff的犯罪嫌疑人的情况给介绍了,罢了道:“是江远根据犯罪现场的长钉锁定的,我也没想到。”
“还真的用钉子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徐泰宁那边,只是有一瞬间的停滞,接着,徐泰宁的语气就渐渐恢复正常了。
跟排查做到一半,因为没钱而叫停相比,抓住了犯罪嫌疑人的排查中止,徐泰宁完全可以接受。
余温书有点意外,只觉得压力顿减,忙道:“确实是这样,虽然是普通的长钉,但据说那个钉子是用钢丝做的,钢丝又是用工厂的滚筒加工出来的,直径都有细微的差别。制钉机用的刀头也不一样,还有压钉盖的机器,涂层啥的……”
徐泰宁听着余温书说技术,不觉笑了出来。
他本来就是省厅派往各地支援的高级警长,既不开公司,也没有业绩要求,依旧持续努力的工作,完全可以说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的抱负和理想。
所以,长阳市的排查不做也就不做了,当然,要是能提前两天,最好是提前三四天,免了他这些天的奔波劳碌,那就更好了。
余温书再说几句,又说些场面话,感觉大家的情绪都得到了一定的舒缓,才结束了通话。
揣回手机,余温书长叹一口气,只觉得全身上下都是压力。
回到记者身边,李婷笑道:“余支,咱们这个行动的细节能披露一些吗?最好是有一些典型的事,典型的人,这样的话,后期如果允许播放的话,情节上会好看一点。大众毕竟是喜欢看具体的人和故事的。”
“恩……我带你们去见见我们的大功臣吧。”余温书这时候想到了江远。
他刚才光顾着安抚徐泰宁了,再回过头来想,江远可是为自己节省了太多的经费了。
按照徐泰宁排查法,这波只要启动,每天就得燃烧一个黄强民,要是一路排查到底,怎么都得一周多的时间。就算运气好,排查三四天的时间,就找到了凶手,开支出去的钱粮补贴,也得让人肉疼半年的。
而且,这还都是往好的地方想。就算是徐泰宁,他也不是百分百的全胜战绩的,凶手要是给漏掉了,余温书都不敢想之后的职业生涯要何去何从了。大概率是像白银案那样,一年四季寻找线索,每一点信息都不放过,最后等待技术进步吧……
从这个角度来说,江远本身代表的就是技术进步了。
几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去往刑科中心。
同行的警员确定了行止,立即开始狂发信息。
不像是精穷的县局,恨不得把一个六人间给18个人用,长阳市刑科中心的办公面积尚算充足,只有到了江远的临时办公室的时候,才因为一箱箱的钉子,而开始变的下脚困难了。
“这么多……钉子!”李婷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赶紧让摄影师录像。
余温书也看的惊叹,他这两天忙着配合徐泰宁,调配各种资源,打各种电话,都没来得及过来看看江远,没想到走廊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物证”。
想到江远坐在办公桌前,一个钉子一个钉子的核对,怕是眼睛都要盯瞎了,而自己这边竟然还因为没花钱,怕惹恼了徐泰宁而忧心忡忡……
余温书内心不觉泛出了丝丝酸楚。自己此前还觉得江远的办法太笨太慢,谁又能想得到,聪明的办法带来的线索不停的崩断,花钱也没能加快案件的进度,反而是江远的笨办法,一步步的,都不知道比对了多少钉子……
余温书的眼睑都有些微的湿润。
这时候,李婷在后面追问:“余支,这些都是你们找的证据吧,能讲讲里面的故事吗?”
余温书:“恩……说起来的话,可以说是非常励志的故事了,对了,你知道指纹比对吧……我们的民警江远同志呢,就创造性的提出来,比对长钉……这个过程就非常辛苦了,你可以看到,现在走廊里堆的都是钉子,房间里也都是钉子,一个钉子才多大,虽然这里面都有重复的,但重复的量其实也不大……”
李婷听的频频点头,摄影师也是不断的拉近拉远的拍摄着。
余温书配合度拉满,从只容一人宽的钉子墙边穿过,饱含情绪的道:“这边就是我们江远同志的工作间了,哦,这里还是钉子,小心一点……”
几个人再穿过房间里一人高的钉墙,转过来,才看见江远的办公桌和……餐桌。
餐桌应该是从底下提上来的一个圆桌,非常简单的连了一个排插,上面就是一只电磁炉。
电磁炉上面,放着一口煎锅,煎锅看着就很敦实的样子,旁边是一盆肉,一盆生菜,面前一只装了干料的碗,左侧摆着夹子和蒜。
江远就坐那里,自己烤肉,自己吃肉,很努力很辛苦的样子。
第447章 终结
江远烤的是牛肉片。
肉片很薄,是宁台县中心菜市场的切牛仙人亲自切的——十多年前,江富镇还没有起家的时候,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牛肉摊老板,后来,因为江富镇买的太多了,菜市场里最努力最能坚持的牛肉摊老板,就渐渐进化成了切肉匠人,最近几年,随着头发泛白,已有切肉仙人的气势了。
一个人每天都切肉,切十几年下来,切出来的肉,绝对是薄厚均匀,肥瘦适宜。抓到一块牛肉,心中自然浮出切片的方向和角度,成型的肉片,也会如心中所想。
这种境界,也是江村上上下下,几百上千口人,用日益刁钻的胃口滋养出来的。
薄薄的,差不多9成瘦的牛肉,在烧的滚烫的,只有一点点油渍的铸铁锅上一放,只得细微的一声“刺啦”,接着,就见红嫩的肉片迅速的转成粉红色,僵持两秒钟,开始有一些灰色出现。
这时候,再将肉片一翻面,只一两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夹入碗中食用了。
此时的肉片,基本属于全熟,又因为时间和薄度的原因,嫩的飞起。而且,与牛排由肌间脂肪带来的嫩度不同,小肉片是全熟全瘦的,它是肌纤维被切断,以及蛋白质变性而变嫩的,口感略有不同,但好吃程度丝毫不逊色于牛排。
因为肥肉很少的缘故,这样的牛肉片吃很多都不会觉得腻。
江远看到余温书来了,也是先将锅里刚熟的肉片夹起来,吃掉,再喝一口苹果醋,才道:“余支?吃饭了吗?过来吃点?”
他挺客气挺随和的样子,余温书的脑子就像在另一个空间。
本来,他是准备称赞江远一番的,因为他艰苦卓越,努力奋斗,成果显著的工作,本来的本来,他是准备大出血,跟着徐泰宁去排查的,本来的本来的本来,他是因为案件而焦头烂额的。
思绪还在时间的长河中飘,余温书的身体就来到一个烤肉烤的贼溜的江远的办公室。
余温书不知道该如何表述自己此刻的心情。
李婷举着话筒,问:“这位,就是咱们的民警江远了吧。”
她当记者的不怕奇葩,江远就算是在办公室里烤全尸,她也会先拍下来,然后再琢磨着怎么诱话……
江远注意到了摄像机,放下了筷子,微笑点头,再问:“想聊天的话,咱们坐下来聊吧,摄像机请关掉吧,我这里面有一些不适合拍摄的证据。”
他这里面唯一的证据就是钉子,但他的锅里还有肉,在摄像机下面吃,感觉不舒服。
而且,在办公室吃肉,跟在办公室里算卦一样,都不适合公开进行。
“先关了吧。”余温书一屁股坐到江远对面,叹口气,道:“你怎么烤起肉来了。”
“我一天一夜没吃饭了。”江远给余温书拿了一副碗碟,又指旁边的一个玻璃瓶子道:“里面是蘸料,干料,配着更好吃,不喜欢的话,就吃原味的。”
余温书一愣:“你一天一夜没吃饭了?”
“恩,算着该第四次作案了,最后一天,就一鼓作气了。”江远再往嘴里塞一大块肉,满脸的幸福感。
余温书的脸上带出了不好意思。
李婷故意问傻问题:“为什么不吃饭呢?抽空吃点东西,应该不会浪费太长时间吧。”
“吃了饭,影响判断力,效率会变低。”江远简单的回答了一句,又转身给李婷和摄影师取了碗筷,再笑笑道:“幸亏我买的肉多,饿坏了,一口气买了好多,可以放心吃。”
说着,他细心的将盆里的牛肉一片片的夹出来,再平铺到烤盘上。
刺啦。
滋啦……
烤肉的声音,让办公室都变的温馨起来。
江远再将旁边的风扇式的抽油烟机开到最大档位,烤肉的味道就呼呼的被送出了窗户。
“这个老板的肉,都是安格斯牛,品质非常好的,尝尝看。”江远只劝一句,就自己翻着肉,吃了起来。
就烤肉来说,安格斯牛几乎是最适宜的,和牛的肥度太高,只适合很少的吃一点,配上米饭可能更香。
至于中国的牛种,因为传统农业需求的都是肉畜两用型,没那么好吃,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这片大陆上的某些生物,成长起来不是为了被食用或者被完美的食用,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更不必耿耿于怀。这里说的并不是易胖体质。
江远烤肉烤的很认真,看得出来,他也是真的饿了,就一心吃肉,对记者和支队长都毫无兴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