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354节
“多拿几种指纹粉,刷子……”江远走过来说了一句。
“没问题。”韩大队长看看周围,不禁笑了一声:“让这些家伙,见识见识现代刑侦技术的先进性。”
在场的几名警察都笑了出来。
这年月,只要是现案,侦破的概率就非常高。当着警察的面,尤其是高端刑科人的面作案,跑掉的可能性就太低了。
就现在的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莫里亚蒂来了,都得坐小孩的桌。
江远甚至都没有立即进入勘查状态,一方面是光源不行,另一方面,还是庙里的警察不够。
不管庙里的8名平民里面,有几人参与了犯罪,现场的8名警察,都不一定能控制得住案犯——这里的控制,不仅仅是抓捕或限制自由那么简单,还得防着案犯逃跑甚至自杀。
就这么矮的小山丘,万一案犯恼羞成怒跳下摔死了——还不如当场击毙了。
一群警察就这么默默等着山下的支援,并且尽量防止过度刺激到案犯。
从警察的角度来说,他们现在就像是摸了三个a,一边小心翼翼的下注,免得案犯跑了,一边又在试探对方是不是235。
“你猜是谁干的?”韩大队长无聊的坐在柳景辉旁边,没话找话。
柳景辉道:“首先排除住持。”
“为什么?”
“年轻人至少懂一点吧,挂个梯子,从墙外发条信息过来,也比丢石头纸条好吧。这样子丢石头,跟入室盗窃把身份证掉人家里面,有什么区别。”
韩大队长听的笑了,因为真的有贼偷东西的时候落下自己的身份证。
韩大队长道:“刚也就是牧志洋没追到,追到了,骨头给他撅断了。”
“撅断了,咱们还得给他抬下去。人来了。”柳景辉站了起来。
一条光带,从半山腰闪了上来。
先到的,是两名气喘吁吁的年轻人。
刚从警校毕业的年纪,正是体力充沛的时候,两名民警把外套缠在腰间,背上扛着硕大的勘察箱,浑身冒着热气。
“好样的。”韩大队长感觉挺有面子的,使劲拍拍两人的肩膀,道:“东西放下就行了,还能不能战斗?”
“能!”两人还都没出过大任务,此时士气高涨。
韩大队长点头:“不错,是我韩某人的兵。你俩把衣服穿好,现在就把这条上山的路守好,许进不许出,有人要跑就示警。”
“是。”两人挺胸抬头。
韩大队长又将刚刚派来守路的警员叫过来,低声吩咐道:“你们现在绕去庙背后,那边没有路,但要防着有人狗急跳墙。”
“是。”两人也明白了,立即前去布防。
如此一来,小庙就真的瓮中捉鳖了。
再过一会,更多的刑警爬上了山,江远也开始清扫指纹和脚印等痕迹。
居士和住持都被吵了起来。
这时候,韩大队长也不客气了,将8人集中在了大殿里,并开始采集众人的脚印。
“韩大队,万一是外面的人爬上来呢,您现在就认定是我们这些人,太过于武断了吧。”李姐年轻的时候就做生意,还是比较泼辣的性子。
韩大队长笑笑:“大概率不是哦,因为他就算可以悄悄的爬上来,不可能悄悄的离开。”
“那说不定就在哪里躲着呢。”
“警犬一会就到,我们还带了生命探测仪。”韩大队长没多做解释。但生命探测仪这个名字,听也知道是做什么的。
说起来,这东西的发展更多是为了应对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出现,以挽救生命为要务。但稍微改一下,20米左右的检测范围,也足够将躲猫猫的犯罪嫌疑人找出来了。
几个人听着都不说话了。
不一会儿,江远走了进来,面带微笑,对众人道:“看看脚。”
第464章 因爱生恨
“来,排好队。”韩大队长挥挥手,示意住持和居士们都站成一排,并让一名刑警举起了摄像机。
几个人不情不愿的动了起来,再在江远的要求下,抬起脚来。
江远并没有一个挨一个的看过去,而是一眼扫过去,就来到了三位长期居住的居士面前,又放了一张纸,道:“踩一脚。”
“踩就踩,但你要想冤枉我,你得拿出证据来。”女居士谷明霞怡然不惧。
这在犯罪嫌疑人中是比较少见的。很多没经验的案犯,哪怕事先计划的很好,到了这个时候,都会因为飙升的肾上腺素而不由自主的颤抖。
这种经验,其实很多人都会有,比如小时候玩捉迷藏,藏的很好的时候,反而会心跳加速;又或者玩游戏的时候,面对自己第一个五杀的时候,手心会止不住的出汗;再或者被长的帅的男生送花的时候,哪怕从小就计划着这一刻,甚至还预演过,可依旧会头脑一片空白。
大部分的意外情况,要处理的好,都是需要经验的。
江远重新确认了一下脚印,再抬头,仔细看看谷明霞的表情,道:“您不会以为换一双鞋就有用吧?那样子,足迹鉴定还有什么意义。”
其实欧美的足迹鉴定就是这样子的。通常来说,他们只有鞋印鉴定和赤足鉴定,没有足迹鉴定。但那是受限于法庭制度的,换言之,不是科学问题,是体制问题。
女居士谷明霞显然是个不懂行的,但她听了江远的话,也只是慌乱了一下子,接着就镇定的道:“随便你说什么,你得拿出证据来。”
“找一双41大小的男士耐克鞋,鞋底下有一个大大的对号的那种。可能是双慢跑鞋之类的。”江远是对韩大队长描述的。
后者的命令立即发了出去,主要的搜查地点自然是谷明霞的房间。
谷明霞立即表示反对,几名居士开始嚷嚷着搜查证什么的。
韩队长淡定的道:“我国的刑事诉讼法136条规定,遇到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令,也可以进行搜查。其中,紧急情况就包括,可能隐匿、毁弃、转移犯罪证据的,可能隐匿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庙里是否就只有目前的8个人,是我们不能确定,也必须确定的。”
谷明霞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转过身来,又对江远道:“你都说是41的男士耐克鞋,那显然不是我的鞋……”
“你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江远笑了一下,道:“小路上积累的脚印不少,大家每天遛弯,来来去去的,都有留下脚印,其实很难判断当时出现的的是谁。但是,一双41码的耐克鞋,还是小脚穿大鞋,这就太明显了。”
稍微看过一点书的人都知道,不论是小脚穿大鞋,还是大脚穿小鞋,在lv0.5以上的足迹鉴定人员面前,都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甚至欧美的足迹专家,也都能一眼分辨出来。
总的来说,这么做的,都属于没经验没常识的初级犯罪分子,倒是符合谷明霞的身份。
当然,看过脚以后,江远就百分百的确定了。
至少这个穿男士耐克鞋的,一定是谷明霞。
谷明霞的眼睛滴溜溜的转,大约在思考,是否要承认此事,并进一步的反驳和狡辩。
这就是普通人面对审讯时的困境。
一方面,谷明霞并不能百分百的确定,江远究竟是真的看出来了,还是在诈唬自己。虽然八成是看出来了,但身为当事人,她还是心存善念来着。
另一方面,谷明霞可以承认自己就是穿了双41码的男士耐克鞋经过了窗边,这也不犯法,但是,就这么承认下来,显然会加重自己的嫌疑,说不定还会落入警方的陷阱中。
谷明霞斟酌再三,都不能决定,她已经将鞋抛下山了,按道理说,应当是没什么证据了。
她却不明白,江远的足迹鉴定,已经是将她锁定了。
现在只是需要更明确的证据罢了。
一会儿,柳景辉过来看了眼,又问两句,道:“派搜索队吧,庙里虽然有香炉之类的地方点火,能把杂志烧了,但鞋肯定是烧不干净的。”
“行。我组织一个搜索队。”韩大队长没什么啰嗦的。搞搜索队固然是要增加开支,但这个程度的费用,对一起命案来说,还是不够看的。
柳景辉临时画了一张地形图,拿给韩大队长,道:“先搜查谷明霞住的房间周围。她应该是没什么反侦察经验的,物品的处置应该也是比较匆忙的。”
警察们都是突然上山的,她肯定是没什么提前准备的。
韩大队长立即调整搜索队的密度,在几名居士住的山坡附近,挂起了好几盏大灯。
这边的小庙就建在一座小山丘上,既没有名山大川的险峻,也没有顺流而下的水流,案犯抛弃物品,基本也是抛不远的。
不到半个小时,一双灰不溜秋的耐克鞋,就被发现了。
最有趣的是,一本剪过的杂志,就塞耐克鞋里面。
拿到了证据,韩大队长就非常轻松了,将谷明霞单独拉到一个临时的审讯室里,就问:“怎么样,你要是还不承认的话,咱就做dna。别怪我没提醒你,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可不是开玩笑的,你这样对抗下去,最后谁都救不了你。”
韩大队长还是挺得意的,这个案子虽然少不了江远的参与,但整体上来说,主要工作是自己和队员们做的。,
尤其是保护现场和现场搜索,进一步的发现证据,都算是他做的。等于说,这起命案积案,可能有八成,至少有七成,少说有六成,怎么说都有五成算是他的功劳。
谷明霞眼睛直愣愣的瞪着,过了好半天,才道:“我是为了提醒你们!”
“提醒什么?”韩大队长问。
谷明霞气道:“看不懂字吗?杀人者张芬!”
“张芬是跟你一起,长期居住在庙里的居士,对吗?”韩大队长问。
“对。”
韩大队长的眼皮子跳跳,就在白天的时候,她还看三名老baby你情我浓的抱一起拍照,现在就开始揭发了?
韩大队长问:“你为什么说她杀人了。”
“肯定是她杀的。她因爱生恨。”谷明霞肯定的道。
韩大队长皱眉:“死者是谁,你认为?”
“钱国庆!”谷明霞道。
“钱国庆?多大年纪,哪来人?”
“60岁。越省的。”
“然后呢,你为什么认为张芬会因爱生恨杀了他?”
“因为他真正爱的是我!”谷明霞挺起了腰杆,悲愤的道:“我们是为了不伤害到她,所以才没有对外公开。但是,但是……一定是张芬,她曾经说过,得不到就毁掉,她还说过,她的前夫,就是被她连公司都毁掉的……”
房间里的几名警察,颇为尴尬的互相看看。大家虽然见过很多恶心的事,但这几年,如此别扭的爱情故事,已经很少听到了。
审讯室里的韩大队长想的更多,转头问道:“你说的这个钱国庆,身高多少,体重多少?”
“身高一米七五吧,可能还更高一点,体重一百三四的样子,身材保持的很好,他经常锻炼的。”谷明霞有些羞赧的样子:“他也是很绅士的那种,经常穿一身三件套,拿一根文明棍……”
韩大队长又问了几个问题,然后看向站在后面的江远。
这里是临时审讯的性质,如果不是问出了意外的答案,原本应该是几句对话就结束的。
江远和柳景辉也都在房间里站着听,表情各有各的凝重。
韩大队长用眼神询问江远:她说的人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