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473节

  三人先随便找了间早餐店,吃了个半饱,再匆匆赶往宁台县局。
  到了地方,大厅里负责接待的民警还都没收到消息,也是看了刘晟的证件以后,才道:“那我给先报告一声,你们坐着休息休息,主要这个时间还没上班,但领导们应该也差不多出门了,我再给打电话,区别不大……”
  刘晟是来求人办事的,笑道:“没事儿,不着急,我们坐着等会就行了。”
  这一坐,就是半个钟头。
  看着县局的民警陆陆续续的来上班了,两名年轻民警多多少少有点坐不住了。
  卫诚忍不住道:“其实咱局的法医不是也挺牛逼的,也有挂各种专家衔的。”
  刘晟也坐的难受,只是垮着脸,道:“那不得轮?你想让大佬看,咱们这个案子刚接手,啥都没有,凭啥让大佬看。什么时候能轮到这个级别的大佬给你看?”刘晟一连数问,小审讯模式开启。
  旁边的范威笑出声来,道:“轮到了,也就是刘大队您吃挂落的时候了。”
  “真吃挂落我不怕,就怕吃了挂落,还得继续做这个案子,然后继续吃挂落,继续做。”刘晟的语气里带一点点的绝望,还带点生活经验的赋能。
  刘晟的语气,激起了两人的情绪,三人全都安静了下来。
  黄强民匆匆而来。
  在大厅里见到刘晟,黄强民先做了个自我介绍,就连声道歉,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是准备今早上班了联系你们的,想着你们应该是坐今天的班机的,没想到你们昨晚就出发了……”
  停顿了一下,黄强民问:“这个案子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没有什么特别的。”刘晟顿了一下,也迟疑起来,问:“您说准备今早联系我们,是因为什么?”
  黄强民一笑,道:“哦,是想着让你们就不用过来了……”
  一瞬间,刘晟就想了好多好多,愣道:“你们是想……”
  “是想让你们把受害人的妻子,也就是报案人黄钰再审一下。”黄强民的话,让三名京城来的民警生生将到嘴边的话给捂住了。
  这不能说是小事了,尤其是跨地区的交流,黄强民显然是有的放矢。
  刘晟狐疑的看向黄强民:“你们这是发现了什么?”
  “嗯,我们的法医江远同志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说,已经死亡180多天了,而报案人黄钰声称最后一次见到死者,是四个多月以前,这明显是有疏漏了。”黄强民也不用强调什么,就将具体的事项说出来。
  刘晟等三人听着黄强民的话,全都露出震惊的表情来。
  他们不仅是为案子有这么大的进展而震惊,还是为自己披星戴月,熬大夜的生活而震惊。
  黄强民叹口气:“就真的是不好意思,主要是江队也是昨天晚上发现的,他也担心弄错了,在殡仪馆里核对到了晚上10点多,再给我打电话,我感觉太晚了,再加上也没有你们的私人电话,就想着今早上班了再说……”
  刘晟只能跟着叹口气:“是我们来的太着急了。”
  人家副局长的话说的很明白了,连你们私人电话都没有,直接帮你们把案子给破了,你们还要怎么样?
  刘晟能怎么样呢,还是只能先给局里打电话,赶紧派人去把死者妻子给带回去询问。
  这边,刘晟又谦卑的说着好话,跟黄强民要了尸检报告看。
  要说按照规定来走,这边单位都是要配合立案单位的。但这种规矩,做事的人要是当真了,许多事情都会做的非常辛苦的。
  江远顺路带着尸检报告过来。
  报告本来就是他出的,他一大早过来,也就是在办公室里填这个。
  吴军帮他把大部分的报告都填好了,中间的主要部分懒得问,就丢给江远自己去写了。他今天忙着处理黑驴蹄子,怕放久了给坏掉了。
  办公室。
  刘晟看着是名高大的年轻的技术民警送报告过来,还喝着茶,顺口赞道:“宁台的民警挺帅气的啊……”
  “这就是我们江远江法医。”黄强民笑着给刘晟介绍了。
  刘晟噗的一声,茶都喷地上了。
  “江队,啊,对啊,我看过照片的,但是没见真人,是真的没想到。”刘晟起身跟江远握手,满脑子的浆糊。
  他在局里见过的专家也不少了,日常要么憋在实验室里,要么就是全国各地的奔波,没想到江远竟然还要自己送报告。
  刘晟回头看一眼卫诚和范威,就有强烈的欲望想用这俩货,把江远换回家。
  “我也给你顺便说说,我对这个案件的了解。”江远坐到了刘晟旁边,再向其身后的两名年轻民警点点头,道:“我在报告里写了,死亡时间超过180天,大约为185天左右。具体从我的理解来说,准确的死亡时间应该是183天到190天之间。”
  刘晟赶紧掏本子来记,这种不好落于纸面的讯息,很可能在侦查阶段,给他们提供重要线索的。
  “死亡方式,最大的可能性是毒杀,但我们目前还没找到毒物的品种,你们京城警局的设备好,可以多做几个测试。”江远也没什么理化检查方面的技能,只靠宁台县局的理化实验室,没结论才是正常的。
  刘晟一个劲的点头。
  两人一个说,一个记,倒是配合的很好。
  这种白骨案,墓穴里面得到的证据是最具有价值的,除此以外,哪怕搜查了受害人的家,时隔几个月,能得到什么也很难讲。而监控摄像头之类的东西,能否保存6个月,能否找得到线索,都是未知数。
  就算找到了,跟手机信号之类的证据类似,这些证据基本都是间接证据,用来佐证小案子很好用,是不能做凶杀案的主菜的。
  而尸检报告,是不仅能够用于侦查,也会用于后续的起诉和死刑复核的。不是自家的法医,后面的步骤很容易变得手忙脚乱。
  江远做命案做的多了,且多是给外地的警队做的,已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做事方法,等于是将其中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坑,都讲给刘晟了。有些容易出错的地方,真真是事无巨细的说明。
  刘晟记着记着,胸腔中一阵感动。
  看看人家,根本不需要自己卖惨卖乖的,就愿意这样帮忙。而自己呢,从昨天到今天,满脑子都是人情世故……
  瞎想间,一名穿着常服的中年民警入内。
  刘晟看一眼警衔赶紧起身敬礼,突出一个态度上的尊重。
  “不客气,不客气,坐吧。”入内的正是柴通,他也没什么事要做,听说有京城的警察来了,就想来套套关系。
  黄强民客气的向他打了个招呼,柴通就坐在旁边看,然后就看刘晟对江远客客气气的,像学生似的,捧着个本子,乖巧的做记录。
  柴通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了庞继东的模样,然后,莫名的就有些酸楚。
  宁台人,以及来宁台的,真正懂事的人不多!
  办公桌前,江远继续又给刘晟说了一会案件,才算是将尸检报告交代清楚。
  刘晟一个劲的道谢,忙不迟疑的打电话回家,中间根本没空聊天。
  等他的电话打完,再回来,柴通已是起身准备走了。
  刘晟想着他是老大,于是握着他的手,使劲摇两下,万分感谢道:“柴局,我们区局传回来的消息,嫌疑人黄钰已被抓获,情绪非常慌乱,我们的技术人员在她的电脑上还找到了,删除的有关其丈夫朋友圈的文案,没想到白骨案的进展可以这么快,我们领导也说,十分感谢宁台县局的配合……”
  “破案了就好。”柴局看着刘晟激动的样子,突然觉得有点无聊,堂堂京城来的民警,面对江远还是这副模样,于是拍拍刘晟的手,道:“我得走了。”
  第626章 祛歪风
  刘晟在宁台县待得颇为愉快。
  作为刑警支队的大队长,刘晟的日常工作繁忙,且压力巨大,而且,这种压力和繁忙还不是被动的,多少带一些主动因素。毕竟,现发的案子不侦破,变成了积案依旧是自己的。考核的任务不完成,全队都要受影响。
  几十个兄弟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到最后哪哪都不如人,他作为大队长的,脸面上也挂不住。
  但在宁台县,刘晟负责沟通,而沟通的工作又特别简单,这个活就太轻松了。
  要说现在回去,换别人来,那肯定也没必要,往返的交通费都不少呢。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加一点点的工作量,以及时不时的美食供应,令刘晟几乎是乐不思蜀。
  说到蜀,就不得不提火锅了……宁台本地产的黄牛肉,薄薄的肉片那么一切,往火锅里一丢,随便烫几秒,就是吃的烫嘴,停不住口。
  还有同一个牧场产的毛肚、黄喉,鸭血,鸭肠,鸡肉,鸡胗,鹅肠,鹅掌,还有全套的五花肉片,大刀腰片,肥肠,猪肚,猪蹄……
  刘晟现在对浑身都是宝这个概念,认识的比在京城还清楚。
  在京城,要明确是某个牧场产的食物,那得是什么价格?刘晟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听说过,没吃过。
  而且,大城市的食物有一个问题,尝鲜是非常好的,总有各种各样的口味来满足大家,小到偏僻小镇的某种口味,大到世界各地的名吃荟萃。但是,真正能够做精做深的,却非常少。
  最终,这些食物或多或少的总是变成了某种妥协式的产品,能够满足一时,不能达到长久的满足。
  倒是宁台这样的小城镇,厨师们十年如一日的做着这份收入不错的鸡肋工作,然后日复一日的被迫增长着技能,不像是大城市的厨师和小店老板们,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机会,各种各样的机遇和危险。如果这些都不能打败它,房东也会。
  江远此时若是拿到刘晟的遗泽的话,八成会有对宁台县的怀念。
  “以后,宁台县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了。”
  再吃一碗白芸豆炖猪脚,刘晟兴奋的鼻涕都要冒出来了。
  作为一名口味较重的刑警,刘晟原本是不愿意吃清炖猪蹄这种食物的。但是,这家川香小店的白芸豆炖猪蹄,将猪蹄炖到软烂的可以用筷子夹断的程度,再放到红彤彤的蘸水中滚一滚,那滋味,真的是刷新刘晟的味蕾。
  汤也不错,虽然比不上前两天的猪肚鸡的汤,但也属于水准以上了。
  不过,有这么好吃的猪蹄,喝汤实在是浪费肚子。
  刘晟甩开腮帮子吃着,更因为今天已经没什么事要做了。
  尸骨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带回去,队里的审讯也是顺利,还有长阳市局帮忙提取证据……
  “刘大队,晚上一起跨个篝火不?”吴军也吃了两只猪蹄,现在稀溜溜的喝着猪脚汤。
  刘晟晚上都没事做,一口答应,再问:“是为了什么跨篝火?”
  “主要就是搞搞仪式感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最近江远做的大案不多,小案子不少,也得防着小人作祟。”吴军向对面的江远呶呶嘴。
  江远乖巧的笑一笑,继续低头啃猪蹄。
  要说起来,这家猪蹄店也是江村人养起来的。这是江村自古以来形成的好风气,因为江村坐落在四宁山脚下,哪怕是道路不靖的年代,也有人会来游玩。
  而只要有人的往来,就少不了食住的需求,任何地方来的厨师,只要饭菜做的好吃,就在四宁山脚下开个店,总能招揽到生意。村里的食材也可以卖给餐厅小店,赚些零花钱。同时,村民因为见到的外乡人多,本身就有比较强烈的消费欲望。
  现如今,江村小区周边的美食氛围都渐渐起来了,同样是商业街的门面房,江村附近的门面租金已经跟清河市的租金差不多了,还一铺难求。江村人拆迁补偿得到的住房,租的也是一日强于一日。
  与之相对的宁台县南的房子和商业,许多都已经空置多年了。
  这种模式,也是别处学不来的。就像是眼前这家猪蹄店,哪怕房东愿意减房租,它也是做不下去的,非得是有日复一日的稳定的消费,才能撑着老板越做越熟。
  刘晟不明所以,只当是江村或者宁台县的仪式,酒饱饭足,回去休息了片刻,就卡着时间,往江村小区去了。
  小区内,村民们排着队,正在跨火堆。
  火堆有大中小三丛,小孩子们只跨小的,其他人爱怎么跨就怎么跨,以热闹为主。
  刘晟等人就随便玩着,只看吴军带着江远认真的跳了三圈,然后站在小火堆前面念念有词。
  刘晟抬头一看,竟见小火堆上方,全是三根腊肉吊在那里。
  “这些是什么?”刘晟走过去问。
  “黑驴蹄子。”吴军如实回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