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474节

  刘晟不明白的道:“放黑驴蹄子是做什么?”
  “最近商有歪风邪气在宁台,把这几个黑驴蹄子烤一下,给大家都可以换换气。”吴军说话不急不缓,好像讲述什么平常故事似的。
  刘晟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当吴军是在胡诌。
  翌日。
  江远到了办公室,就见柴通端着杯子上门了。
  “江远啊。”柴通笑眯眯的,喊名字喊的很亲热。
  “柴局。”江远起身。
  “没事没事,我就是找你聊两句。”柴通说着话,声音逐渐变的诱惑起来:“我看你的江远积案专班,成立了有一段时间了,也一直没有什么官方的名分,你怎么想的?”
  “我还没想这些。”
  柴通笑笑,道:“我觉得可以给你确定一个副科的位置,这样的话,江远积案专班就单列为一个中队,由你来负责,你自己选案子。”
  江远笑笑没吭声。
  副科是吴军闹了好些天,最终才得到的退休前配置,县局里尤其缺这东西……
  柴通说的实职副科,比吴军闹回来的副科级还要难一些。
  但对江远来说,这些都是附带而已。
  柴通如今已是心知肚明了,呵呵一笑,道:“我啥都不要,这个副科就送你了。希望我走了以后,你还能记得我。”
  他就是纯粹为了恶心一下黄强民。黄强民已经在为江远运作这个副科了,对县局的民警们来说,副科是个槛,名额很稀少,很多人到老了都评不上,工资因此也会低不少。
  而且,不同于省市两级,县里面提一个副科,是要过班子会议的。警局里的一些中队长,科室主任或者小派出所的所长和副所长们,有些都是先任职而后评的。
  但是,柴通的能量是比黄强民大的,他把这个副科级给江远的话,黄强民一时之间都找不到合适的能用于替换的奖励。
  “我也不搞什么仪式了,今天就是通知你一声,我已经报上去了,很快应该就有结果了。”柴通一副好人的模样,向江远笑笑,道:“咱们这就算是两清了。回头啊,咱们有机会再聊。”
  不等江远回应什么,柴通一个帅气的转身就离开了。
  他得罪过江远和黄强民,整过伍军豪等人,但他依旧是个好领导。至少,柴通是这么想的。
  独自攀爬
  昨天早早的写完了两章,晚上还快乐的玩了两个小时的游戏,然后早早的睡了觉,结果睡到晚上2点多,失眠了。
  太久没有在11点前睡觉了,有种山猪吃不来细糠的感觉,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最后爬起来,又玩了两个小时的游戏,到早上才重新睡过去……
  今天的节奏就有点乱。
  但我相信,空调制冷大法还是有用的。
  另一方面,这边完成一点剧情的转折,主角就可以走入新时代了,好写还是不好写,身为作者的我,也只能盲猜……
  但我相信,来自读者大大的月票一定是好的!
  小众读者要帮助小众作者啊。
  别人家的作者,有很多读者疼的,大家不用费心把票给他们。
  订阅了大众作者的书,产生的月票,投给小众作者也是很合理的。
  投月票这种事,是不存在ntr什么的。
  大家放心投。
  求月票!
  求月票!
  第627章 密室杀人了
  刘晟没想到,自己过来交接尸骸,竟然能够见证宁台县局班子的更替。
  好在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似乎酝酿许久,只一天的时间,县局政委办公室的门牌换成了局长,熟悉的黄强民副局长变成了政委,副科级的江远似乎也不用转换身份。
  当了一天背景板的刘晟感觉对自己也没什么影响,该吃吃该喝喝,买好了票等着回家。
  晚间。
  就在吃吃喝喝的气氛中,黄强民一屁股坐在了刘晟旁边。
  “哎呀,黄局,恭喜恭喜。”刘晟放下筷子,先说吉祥话。
  “多谢。让您见笑了。来宁台县还呆的惯吧……”黄强民的场面话随口而来,说上两句,就拉家常似的,道:“京城的案子很多吧,平时忙不忙?”
  “忙,咋能不忙呢。”说起工作来,刘晟立即开启无限吐槽模式:“工作量大是一回事,工作根本就做不完的。您是老刑警了,咱们说实话,有的案子,真的就是花时间磨出来的,这要是命案或者重案,那就抽时间磨,如果不是的话,那不就只能挤着时间做,实在做不下来的的……”
  “这几年应该轻松一点。”
  “那肯定,现在的接触类案件也少了,经济好了,刑事案件就少了……”
  “经济案件就多了。”
  “哈哈,是这样子的,我们那边的经侦规模是一天比一天大,年轻人也爱去经侦,白领犯罪嘛,确实好看点。不像我们做刑警的,经常血呼啦差的……”
  黄强民作为一名良好的倾听者,不时的点点头,让刘晟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说的也更加舒服。双方也不说具体的案子,就泛泛的一聊,特别聊一聊工作待遇,奖金补贴之类的,就跟白领一样的感觉。
  喝了杯啤酒,黄强民再开一瓶,且问道:“京局的经费很高吧,我之前跟人聊,感觉你们的经费就无限一样。”
  “开支也多啊。不过,我不用管这些。”刘晟顿了一下,再笑道:“说实话,我们基层部门的话,这几年的经费开销还是挺舒服的,只要能把案子给破掉,经费方面还是很好说的,就是这个‘只要’啊,有时候要人命。”
  “会有很困难的案子吗?”
  “那破不掉的案子,有的是各种因素吧,有的还真的是……不好说。”刘晟身为刑警,自尊心还是非常强的,特别是面对案件,他是不愿意说“不行”的。
  但是,总有案件是破不掉的,这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黄强民倒酒,没说话。
  刘晟踌躇片刻,道:“案子还是太多了,光是命案,每年都得200起往上,我们一个大队分下来,就不老少了,里面只要有一两个复杂的案子,就非常头疼。”
  “京城真的就是京城啊,不像是我们。我们每年的新发命案,基本就是两三起,三四起都多了。”黄强民笑笑,道:“像是我们江远,最近都经常要做小案子了。”
  刘晟一愣:“那多浪费啊。”
  “是说啊。”
  刘晟设身处地的帮忙想办法,道:“你们可以挖一挖积案,我们现在也是,平均每个月都要做好几起积案。”
  “之前是这样做的。最近嘛,我是计划搞个‘一案一档一责任领导’的模式,强化卷宗清理,物证起底,特别是组织立案单位全面梳理命案积案的信息,最大限度补强证据,搜集物证,搜集涉案未检物证,这个可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等搞出成果来了,再喊江远回来做案子。”黄强民还没上任,就将自己的新官三把火,准备的明明白白了。
  他以前是刑警大队长,只能管自己这边的一摊子事。现在做到了县局的政委,就可以组织全县单位,来做物证补全,以及命案梳理的工作了。
  有了这样的基础,相信宁台县剩余的那点积案,还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处理。
  当然,黄强民学着外地的警局搞这么一套出来,也并不仅仅是为了宁台县这一亩三分地的积案。根本就不划算。
  他是要展示给清河市局,长阳市局乃至于省内外其他市县局看的。
  跟着江远出去做了这么些个积案出来,虽然大部分时候是顺利的,但不得不承认,总有些案子线索太少,以至于江远都无法独自完成,不得不多次找来柳景辉和徐泰宁合作。该说不说,这种模式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降低了江远本身的影响力的。
  所以,在黄强民看来,各地重新梳理案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事实上确实有必要,刘晟甚至还接触过相应的梳理工作,此时干脆喝着啤酒,跟黄强民讨论起来。
  黄强民大为高兴,与之喝酒到很晚,还预约了第二天的行程。
  这一次,黄强民不准备直接卖江远给刘晟。
  首先,是因为刘晟的级别不够高,无法决定很多事情。其次,是京城的条件太好,专家太多。
  小案子用不上专家们,可要是有大案子,都不用太大的案子,差不多有点影响力的案子,京局都有大量的人手可供选择。
  黄强民觉得江远是非常强的,但能强到那种全国知名的专家的程度吗?他也不是太确定。
  所以,黄强民趁着这次的机会,就拉着刘晟到处参观,同时自己也向刘晟打问和学习一些先进经验。
  柴局离开的消息,传的飞快。
  到了下午,已经有两个外县的刑警队长们打了电话过来,问起了江远和黄强民的近况。
  柴通既然走了,那就没人再理会他了。
  黄强民还是坚强的给拒绝了。
  直到长阳市的余温书的电话打过来,黄强民才跟他好好的谈了一番。
  就宁台周边来说,长阳市显然还是最大的买主,看看江远积案专班的那么一票人就知道了。在这个警力不足的年代里,有且只有省会的刑警队,能再抽出人手来。
  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长阳市可以从下面的地市再借调人手上来,属于是空手套白狼了。
  黄强民依旧觉得很香。
  一夜长话。
  第二天一早。
  江远积案专班的成员就全体集合,时隔多日,兴致勃勃的开赴长阳市。
  同行的还有刘晟和他的两名队员。
  白a起头的奥迪a6排在车队的前方,整支车队,几乎塞满了长阳市刑警支队的停车场。
  那五花八门的车牌号,让路过的不明真相的民警觉得好笑,让知道真相的诸人不寒而栗。
  “一个案子一个案子的来?”余温书的兴致也很高,锦衣玉食习惯了的,再回到艰苦卓越的环境里,那是怎么搞怎么不舒服。
  黄强民郑重的点头,再道:“找个现案吧,先争取一个开门红,最近有现案吗?”
  “有是有一个……”余温书迟疑了一下:“案情还有一点复杂,不知道适不适合做开门红。”
  “那先让江远看一下,合适了咱们就做,不合适的话,咱们再说。”
  “好嘞。”余温书立即安排人手。
  看着熟悉的人来,熟悉的带着江远等人去会议室,黄强民舒服的吐了口气。这种卖法才有意思嘛,不像是到别的省去,还要先证明自己,证明个什么劲啊,现在就得让人求着来才是。
  上赶子的生意,不是生意。
  黄强民一边这么想着,一边用眼神的余光看向刘晟,希望这名老刑警,能把刑侦上的眼力劲用起来,懂事一点。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