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他实在顶不住了,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再也没有了支撑。慕容麒缓缓地倒下了。
于副将大惊失色:“来人呐,快点叫郎中!”
慕容麒病了,一连昏迷了许多时日。
大夫也束手无策,说他是心力交瘁,即便是吃汤药,也要长时间将养。
至于他愿意什么时候清醒过来,那就要看他自己的意愿。
惠妃与皇帝也心急如焚,四处遍寻名医名药,只是心病还须心药医,谈何容易?
正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尤其是像慕容麒这般铁打的汉子,只要倒下,再起来,就很难。
他这场病,一直缠缠绵绵地过了开春,方才重新振作起来,穿上战袍,提着长剑,翻身跃上了马背。
那只通体雪白的小奶狗已经长成英俊威风的样子,尾巴高高翘起,细密的长毛在后背上撑开一把伞,遇到人就左右摇晃,蛮像一只雪狐。
慕容麒策马过街,那只狗就形影不离地跟在他的身后,撒开小蹄子狂奔,累得吐着舌头,几乎翻白眼。
只要慕容麒扭脸瞅他一眼,它就立即又兴奋起来,跳跃着,似乎要窜上马背。
就这一人一马,带着一条狗,分明意气风发,威风凛凛,但是上京的老百姓,都从慕容麒孤傲隽秀的身影里,看到了寂寞与黯然。
于是,麒王妃当年的事迹,在她离开上京许多年之后,仍旧会有人不断提起,津津乐道。
五年的时光,不长,也不短。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上京每天都日新月异,有着不同的改变。
五年可以磨平别人性子上的尖锐,可以改变别人一生的命运,同样,也可以抚平伤口,将有些事情,从刻骨铭心变得逐渐遗忘。
历经这场变故的冷相,突然看开看淡,最终同意了冷清鹤与楚若兮的亲事,与楚将军两人坐下来,别别扭扭地敲定了儿女的亲事。
冷清瑶已经顺利嫁进皓王府,成为了皓王娶进门的第一个侧妃,冷家重新升腾起来的荣耀。
几位皇子辛勤耕耘,轩王与谦王各自又为长安王朝添了两位小郡主,可皇帝老爷子的金孙眼巴巴地盼了许多年,还是没有着落。
老爷子不知道,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不能抱一抱自己的金孙,一想起冷清欢,还有那个即将出世的孩子,就牙疼。
冷清欢给他戴的那颗假牙套,在某一天,某一时间,摘下来清洗时,不知道怎么就不翼而飞了。
小太监们翻遍了他的寝殿,最终也没有找到,猜测没准儿是被老鼠叼走了。
反正从那之后,皇帝就很少笑,紧绷着脸,不怒自威。
大家都说,冷清欢的死,皇帝也郁郁寡欢,所以就难见笑容了。
众人,包括长安朝臣,还有宫里的太监宫女,乃至于妃嫔,看到皇帝紧绷的脸,犹如沉水,有的时候,还会想念冷清欢。假如,麒王妃还在,他们的日子想必也能好过一点。
这五年里,风调雨顺,国运昌隆,直到,五年后,一场天灾人祸,打破了长安的宁静。
今年雨水充沛,黄河以南豫州,黄河决堤,泛滥成灾,灾民流离失所,一时间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皇帝听闻灾情,立即派遣钦差大臣,携赈灾银两与粮米星夜前往豫州赈灾。
谁知道,这次皇帝看走了眼,这位钦差与豫州知府沆瀣一气,侵吞赈灾款粮,不作为,胡作为,致使灾民易子而食,怨声载道。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饿死路边,尸体无人掩埋,再加上天热,尸体腐变,于是就有瘟疫从淮州城爆发,然后开始流行。
钦差与知府二人唯恐瘟疫扩散,自己吃罪不起,下令但凡有发热、上吐下泻症状者一律圈禁,症状严重者直接活埋。
如此一来,豫州百姓谁还敢留下来等死,冲破城门,四处逃命。
豫州距离上京不算太遥远,一条黄河之隔。灾民拖儿带女,扶老携幼,一批又一批,前来上京谋生路。自然而然就有瘟疫传播到上京,甚至于宫里负责采买的太监感染病症之后带进了宫里。
一时间就连宫里都人心惶惶,不安度日。
皇帝下令太医院,夜以继日地研究治病良方。一连许多日,都没有个结果,一筹莫展。
对于豫州的灾情,朝中有官员弹劾,皇帝龙颜大怒,立即就要派遣大臣前往豫州调查核实,主持大局。
皇帝这意思还没有表露出来呢,朝中就有几个大臣称病的称病,有事的有事,那意思就是,不想去豫州赈灾办案。
毕竟,豫州现在灾情严重,谁敢主动请命跑去找死啊?更何况,不仅是赈灾,还要查案,治那知府与钦差的罪,这种受累不讨好的差事,一般人都不敢接。
往日里,这种事情,皇帝喜欢派自家儿子们前往历练,顺便也考核他们主持大局的能力,更是笼络人心的好时机。而且,这王爷的身份,相当有震慑力,那些贪官污吏一刀一个,砍着也痛快。可是这次加上个疫情,皇帝就舍不得自己的亲儿子了。
他一时间犯难,让谁去好呢?
官小了,也镇不住这局面。
恰好这个时候,有人自己撞到枪口上来了。
沈临风。
沈临风现在在长安已经是赫赫有名,乃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神捕。再加上他一身浩然正气,为人刚正,皇帝很看好他,原本有意提升他做京兆尹,统管上京治安。
可是沈临风却招惹了他恼火,火冒三丈跳着脚的那种。
因为,沈临风办案竟然办到了自家宝贝女儿绿芜的床上。
第464章
事情还要从长远处说起。
自从冷清欢走了之后,绿芜公主就得了厌食症,吃什么都不香,肉都咽不下去了。眼睁睁的,从二百多斤的胖丫头,一点一点缩水,不到两年的时间,成了亭亭玉立的美人。
绿芜瘦下来,人们才发现,宫里竟然藏了这么一位风姿绰约的美人。杏核眼,瑶鼻朱唇,一笑还有两个梨涡。
又正是适龄待嫁的年纪,皇帝就想着,趁着好出手,赶紧嫁出去得了。
他心里有个合适的驸马人选,河东晋州总兵的独生子。
为什么中意这个娃呢?那个有野心,对着他屁股下面的皇位一直虎视眈眈的二皇叔,被他找个借口请出上京,贬去河东了。
谁知道这老头到了河东还不安分,跟河东的总兵来往甚是密切。接到密报的皇帝老爷子就开始琢磨着,怎么不动声色地挑拨两人关系,最好是让这总兵将二皇叔看管起来,那样自己才能高枕无忧。
这位总兵老来得子,膝下只有一个宝贝疙瘩。皇帝就将主意打在这位公子头上,还有什么比将他招进上京做驸马更好的方法
一个是彰显皇恩浩荡,另一个,这位公子就成了皇帝手里的人质了,还发愁这总兵会与二皇叔勾结造反吗?
皇帝让他往东,他绝对不敢往西,让他打狗绝对不敢追鸡。
绿芜在几位公主里,最是聪慧,也最年长。所以,皇帝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她。
绿芜当然不想嫁!
她拼了命减掉一身肉,每天饿得两眼昏花,那就是为了嫁给自己喜欢的如意郎君,不是给自家老爷子当奸细的。
听到风声的她厌食症更加厉害,每天食不下咽,看到吃的就吐,强硬咽下去,吃什么吐什么,几乎吐出酸水来。
皇帝这赐婚旨意还没有下呢,她就饿成风吹就倒的纸片了,三步一喘,五步一晃,妥妥的捧心西施
贤妃舍不得,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原因就只有一个,绿芜这宫里的山珍海味尚且吃不下去,嫁了人,没人疼没人管,不更要饿出个好歹?
皇帝一想也是啊,虽说自己嫁女,就是一道圣旨的事情,可是绿芜这厌食症治不好,将一个病秧子塞给人家,人家也不乐意啊。皇恩变皇灾了。
于是皇帝召集了御医们想办法,医治绿芜的病。
以前公主是太胖,现在是太瘦,皇家的子女就是不好伺候,把一群老头给折腾的,头发更白了。
御医们没招,有人出主意,说可能这饭食只是不合公主口味。于是皇帝又命人出宫找稀罕的吃食,只要绿芜喜欢吃,开了胃,兴许病就好了。
就这样又拖延了大半年,绿芜的病没有一点起色。
这个时候,沈临风给惠妃送了一盒酸枣糕,说是他外出破案,从当地带回来的特产。
宫里什么样精美的点心都有,唯独这种上不得席面的玩意儿倒是稀罕,分给贤妃一点,绿芜吃了,很是开胃,当天竟然吃下了一碗面。
贤妃高兴坏了,就拜托沈临风再送进宫里一些。说来也怪,这沈临风送进宫的点心,绿芜全都吃得津津有味,御膳房里的山珍海味,她吃什么吐什么。
贤妃小心翼翼地觊觎皇帝的脸色,试探着开玩笑:“或许,这绿芜天生就是吃人家国公府饭菜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