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虽然河湾的水位也下降了不少,但有阮玲珑那五亩作为样板的水田,以及周围那些效仿她“湿润管理”、“玲珑壮苗水”和“炼苗”法子的田地,平安镇的水稻长势依旧稳健。
今年水稻的叶片虽不如丰水年那般油绿肥厚,却坚韧挺拔,根茎深扎,在灼灼烈日下透着一股不屈的倔强。
粮食作物没有蔫头耷脑,也没有大规模的病虫害,它们绿油油的连成一片,在这片被旱魃肆虐的土地上,成了最耀眼的希望灯塔。
赵铮和阮玲珑租住的小院,也因此成了平安镇最温暖人心的所在。
清晨推开院门,门槛下常会静静地躺着几枚还带着母鸡体温的鸡蛋;门环上挂着一小捆用稻草扎好,腌得油亮喷香的咸菜疙瘩;有时甚至是一小包用洗净的荷叶包裹着的酸甜可口的山里野果,它们还沾着清晨的露水。
阮玲珑每次看到这些质朴的“回礼”,心头便涌起一股暖流,比喝了最甜的蜂蜜水还要熨帖。
这是最朴素的认可,是来自乡亲们的善意回馈。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心意收好,心中那份对抗旱魃,守护这片安宁土地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镇东头,黄府的花园里,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文静的气色比初来时好了许多,她的脸上不再是病态的苍白,多了几分红润。
她依旧看不见,但空洞的眸子里,似乎也染上了些许光彩。
这一切的变化,黄天泽心知肚明。大半要归功于,那个三天两头带着新奇吃食过来的阮玲珑。
有时是一碗冰凉清甜的绿豆沙,有时是几块赵铮新琢磨出的,用井水湃过的米糕,有时甚至只是一小把阮玲珑自己田里刚摘下的,带着露水的新鲜小番茄。
文静每次听到阮玲珑的脚步声,唇角便会不自觉地弯起。
她喜欢听阮玲珑讲田里发生的趣事,讲那些“不听话”的秧苗如何偷偷分蘖,讲笨拙的青蛙如何跳进浅水层……
阮玲珑的声音,她带来的那些用心制作的食物,都像一剂无形的良药,滋养着文静干涸的心田和虚弱的身体。
黄天泽看在眼里,惊异之余,也只能将那份“送神难”的焦虑暂时压下。
这天午后,日头最毒辣的时候,平安镇小河湾旁最大的一片水田田埂上,却聚集了一群人。
以镇上最大的地主陈员外为首,几位拥有百亩以上良田的乡绅地主,连同经验最丰富的老农代表李伯、张伯、陈伯等人,都顶着烈日,神情凝重地围在一起。
人群的中心,正是穿着粗布短褂,裤腿挽到膝盖,脸颊晒得微红,眼神却格外清亮有神的阮玲珑。
日日灌溉的稻田里的水,肉眼可见地浅了一层。
河湾的水位线又下降了一掌宽。
烈日持续的炙烤,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焦渴的气息。
陈员外抹了把汗,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焦虑:“玲珑姑娘,大伙儿都按你的法子伺候庄稼,眼下看着是比外头强百倍。可,可这老天爷不开眼啊!再这么下去,河湾的水也撑不了多少时日了。到时候……唉!”
他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希望就在眼前,却可能随时被烈日彻底烤干,这种煎熬比绝望更折磨人。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阮玲珑身上,大家充满了期盼和依赖。
这位年轻的姑娘,用她的智慧和双手,已经带领他们创造了奇迹。
此刻,她成了这片干涸土地上,众人心中唯一的定海神针。
阮玲珑的目光环视一圈,看着一张张被晒得黝黑,布满愁纹却依旧充满信任的脸,心中涌动着强烈的责任感。
她深吸一口气,清朗的声音在燥热的空气中响起,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笃定。
“各位叔伯员外们,天气还会持续干旱,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指望老天爷开恩,不如指望我们自己!”
这话如同一颗定心丸,让众人焦灼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陈员外急切地追问:“玲珑姑娘,你的意思是我们还有救?这粮食,还能保得住?”
“当然能!”阮玲珑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心。
“有水,就有活路。我们平安镇守着河湾这条水龙,就是最大的本钱。眼下,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天下雨,而是把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一滴都不能浪费。还要想办法,把深藏在地下的水龙,给‘请’上来!”
“请上来?”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阮玲珑蹲下身,捡起一根枯枝,在干燥的田埂上快速画了起来。
“第一要务,挖渠引水,分级蓄水。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水漫灌了。”
她画出主渠、支渠、毛渠的示意图,“从河湾最深处挖主渠,把水引到地势最高的蓄水塘。再从蓄水塘挖支渠,通到各个大田块边上。最后,在每块田边挖带盖的小毛渠和蓄水坑。”
“如此一来,提上来的水,先存进大塘,再通过带盖的小渠精准送到田边小坑,需要多少浇多少,减少沿途蒸发渗漏。这叫‘渠系配套,长藤结瓜’。”
“第二要务,造水车,提水上山。”
她指着远处地势略高的旱地,“那些土地离河畔远,挑水灌溉累死人。我们需要造大水车,用木头做骨架,竹筒做水斗,架在河边水流急的地方,靠水流自己推动水车转,把水一斗一斗提到高处的蓄水塘里,省下人力去挖渠。”
阮玲珑的树枝重重一点,眼神锐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向地下要水。我们需要找泉眼,挖深井!”
这话一出,众人哗然。
张伯连连摇头:“玲珑姑娘,找泉眼挖深井?这可不是容易事啊!打十口浅井,未必有一口能出水。劳民伤财,万一……”
“我有办法!”阮玲珑斩钉截铁地打断他。
她不能暴露异能,但末世积累的寻找地下水源的经验,结合她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异能感知,让她有九分把握。
“我家流传下来一些寻水的土法子。看山势走向,看草木根系的深浅和茂盛程度,再结合一些特殊的‘探水’技巧,我能大致圈定几个可能有浅层地下水脉的地方。不用打多深,三五丈能见水就行。打井的劳力、材料费用,我们大家一起平摊。打出水来,就近的地块都能受益,这是长远之计!”
她的话,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既有立竿见影的节水引水方案,又有解决根本的长远水源规划。
每一句都砸在众人心坎上,原本焦虑的气氛被瞬间点燃。
“好!好一个‘渠系配套,长藤结瓜’!玲珑姑娘,我陈家出钱,出人!一切听你安排,你说怎么挖,就怎么挖。”陈员外第一个激动地拍板。
“制作水车好!我家有现成的好木料,匠人我也认识几个,这事包在我身上!”另一个地主拍着胸脯做出承诺。
“挖井我擅长!玲珑姑娘,你说哪里能挖出水,我李老汉第一个扛工具去!”李伯黝黑的脸上满是激动。
“算我一个!”
“还有我,要钱出钱,要力出力!”
“玲珑姑娘,你就说怎么干吧,我们都听你的!”
参会的老百姓群情激昂,刚才的忧虑被一股破釜沉舟的干劲取代。
阮玲珑看着眼前一张张被希望点燃的脸庞,心中豪情万丈。她正要开口详细分工,右脸那块被异能封印的黑斑,却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细微却尖锐的灼痛,仿佛被无形的针扎了一下!
她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下意识地抬手轻轻按了按那块皮肤。
灼痛感稍纵即逝,快得像是错觉。
是蛊毒在异能封印下的异动?还是最近异能消耗过大引发的反噬?
阮玲珑心中警铃微作,然而,眼前是千百双期盼的眼睛,是关乎整个平安镇能否继续安宁的希望。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那丝不安,脸上重新绽放出坚定而明亮的笑容,声音清越有力,回荡在干渴的田野上空。
“好!承蒙各位叔伯员外信任,那我们就齐心协力,跟这旱魃斗到底!陈员外,烦请您统筹钱粮,组织壮劳力,我们先集中力量,挖通主渠和蓄水大塘。”
“刘员外,水车的图纸和匠人,就拜托您了。李伯,您经验最老道,负责带人沿着我划定的路线,先挖几条试验性的小毛渠和蓄水坑,看看效果。至于找泉眼打井……”
阮玲珑的目光投向远处起伏的山峦,眼神变得深邃而专注,仿佛能穿透厚厚的山石岩层。
“请大家给我两天时间,我亲自去山里转转。这一次,定要为我们平安镇,再‘请’出几条‘水龙’来!”
【作者有话说】
女主不是圣母哈,她只是不想重蹈末世生灵涂炭的覆辙,她只想有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
感谢订阅!
52
第52章 礼物
◎他要赌一把,赌明珠那短暂的反常背后,藏着足以颠覆一切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