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他没有往她身边安插任何一个探子,更没有派出暗卫进行所谓的“保护”。
  周衡昌深知,以阮玲珑的敏锐,一旦发现蛛丝马迹,那份来之不易的信任与联系将瞬间崩塌,再无修复的可能。
  这念头,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可笑。
  他分明是大周的帝王,手握生杀予夺大权,天下万民皆在其掌握。可偏偏对这位出身乡野的年轻妇人,他却如此小心翼翼,甚至……有些患得患失。
  “真是奇怪!”周衡昌苦笑一声,抬手按着额角缓解刺痛。
  但细细想来,似乎又理所当然。阮玲珑身上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特质:纯粹而强大。
  她像一轮小小的太阳,不仅温暖和照耀着她身边的小世界,更将那份光芒和力量,通过良种、新的种田方法,辐射到了整个大周。
  阮玲珑有任何好东西,无论是高产的粮食,还是甘甜爽口的寒瓜,她从未想过独占奇货以牟取暴利,而是第一时间想着分享给自己、推广开来,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这种胸怀和格局,是那些只知囤积居奇、鱼肉乡里的豪强富户永远无法企及的。
  就好比这寒瓜,周衡昌很清楚,在阮玲珑之前,并非无人掌握种植技术。但那些拥有技术的富户,想的只是如何让它成为奇货可居的贡品,如何卖出天价,何曾想过让这甜蜜的果实飞入寻常百姓家?
  唯有阮玲珑,视种植技术为公器,倾囊相授,惠泽乡邻。
  周衡昌踱步到窗前,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清冷的月光洒在他布满疲惫的脸上。
  他心中的念头越发清晰:等手头几件最紧要的朝务处理完毕,自己一定要亲自去一趟平安镇。
  去看看阮玲珑那传说中亩产惊人的粮田,去看看她如何用“大棚”在冬日里种出绿意,去亲口尝尝她种出的、让暗卫都赞不绝口的寒瓜……
  周衡昌更想亲眼看看,那个让阮玲珑放弃京城优厚条件的平安镇,究竟是何等模样。
  ——————
  平安镇,新的裕民山庄终于落成。
  历时三个多月,从金秋奋战到初冬,在赵铮的统筹调度,各种工匠的巧手营造以及众多老百姓的辛勤建造下,新的裕民山庄赫然矗立。
  这座依山傍水、规模宏大的新山庄,远远望去,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墙黛瓦掩映在苍翠的林木之间,气派非凡又不失雅致。
  高大的门楼上,“裕民山庄”四个鎏金大字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主人不凡的身份与功绩。
  至于皇帝周衡昌赏赐的牌匾:‘功在社稷,福泽万民’,则被阮玲珑挂在会客大厅的正中央。
  阮玲珑入乡随俗,特意请人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作为乔迁之期。
  搬家的这天,裕民山庄门前热闹非凡,有很多老百姓自发前来祝贺。阮玲珑、赵铮、徐闻道、文静站在崭新的山庄大门前,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然而,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山庄门口的空地上,早已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物。
  没有名帖,没有署名,只有一份份朴实无华的心意。
  一坛坛散发着酸香的家常泡菜、泡萝卜;一罐罐用陶罐小心封存、透着酒香的甜醪糟;一双双针脚细密、纳着千层底的新布鞋;一顶顶用麦秆或蒲草精心编织、结实耐用的草帽;一把把打磨光滑、坐着舒适的手工竹椅......
  更有平安镇郊外几个村子的妇人联合起来,一针一线精心缝制的一床温暖厚实、色彩斑斓的“百家被”。
  那床“百家被”被庄重地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面密密麻麻的针脚,绣着简单的吉祥图案,每一块布片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凝聚着无数人的祝福和感激。
  阮玲珑看着眼前这堆积如山的匿名礼物,眼眶瞬间湿润了。
  这不是她第一次收到乡亲们的馈赠,但眼前一份又一份真挚的礼物和其中饱含的感激之情,还是深深震撼了她。
  阮玲珑从未想过,自己那些在末世求生本能驱使下,为了活下去,同时也为了让身边人过得更好而做的事情,会换来如此多真诚而温暖的回报。
  这份沉甸甸的心意,比任何金银珠宝都更让她感到富足和踏实。
  “夫人,这……这怎么办?”管家看着堆积如山的礼物,有些不知所措。
  阮玲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感动,脸上露出温暖而坚定的笑容:“收下!这是乡亲们的心意,每一份都要仔细登记在册,妥善保管好!”
  幸好,她早有准备。
  原来,最近这两个月,她名下的养鸡场产出的鸡蛋,她一个都没卖,全都小心翼翼地储存了起来。幸好天气转冷,鸡蛋不易腐坏。
  就在昨天,她雇人清洗和挑选,然后动用了家里所有的大锅,用加入了多种香料和猪肉的卤料,日夜不停地卤制。足足四万多个鸡蛋,全都被煮成了酱香浓郁、色泽诱人的卤蛋。
  搬家这天,几辆满载着大木桶的马车就从裕民山庄侧门驶出。
  木桶里,是堆放得整整齐齐、还带着温热卤香的卤鸡蛋。
  阮玲珑没有假手于人。她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棉布衣裙,亲自站在了裕民山庄门口。她笑容满面,如同迎接远道而来的亲朋。
  从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到暮色四合、华灯初上,阮玲珑的身影一直穿梭于山庄门口通往镇子和各村的道路上。
  她见到路上的农户,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蹦蹦跳跳的孩童,都会亲手奉上两个热乎乎、香喷喷的卤鸡蛋。
  “婶子,拿着,尝尝鲜!”
  “大伯,刚卤好的,还热乎着呢!”
  “小娃娃,过来拿卤鸡蛋。一人两个,慢点吃,小心烫!”
  “大哥,多谢您之前帮忙搭建保温棚子,一点心意,请拿好。”
  沿途,阮玲珑一边分发着卤蛋,一边微笑着和每一个人交谈几句。
  “今年冬小麦种下了吗?底肥可施足了?有啥弄不明白的,直接上裕民山庄或者我的田庄来问我。”
  “保温大棚搭得怎么样了?夜里记得盖严实些。”
  “家里老人身体可好?若有不舒服,可以去回春堂找我外公看看。他每隔一天都会去回春堂义诊,看病不收银钱,只给药钱。”
  “大伯,明年开春想种点啥?寒瓜种子还够不够?”
  “婶子想买点番薯种子?没问题,您直接上我家田庄找李管事,他免费送您一些。”
  阮玲珑的声音温和清亮,话语间全是接地气的农事关切和生活问候。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只有如同邻家女儿般的亲切与真诚。
  拿到卤蛋的乡亲们,脸上洋溢着惊喜和感动。
  这不仅仅是两个美味的卤鸡蛋,更是裕民夫人亲手递过来的心意!
  这位改变了他们生活,带给他们希望的贵人,在百忙的乔迁之喜中,依然记挂着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
  在平安镇及附近村子百姓心中,阮玲珑就是活菩萨。
  这一天,整个平安镇及周边的村庄,都沉浸在一种如同过年般的喜悦氛围中。
  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多了一道香喷喷的卤鸡蛋。人们一边品尝着这份意外的美味,一边兴奋地谈论着与裕民夫人说上话的激动,交流着从她那里讨教来的种田小窍门。
  阮玲珑的名字和她亲手送出的卤蛋,成了这个冬日里最温暖、最美好的回忆。
  当夜幕彻底降临,天上寒星闪烁,四万多个卤鸡蛋终于全部送完。
  阮玲珑累得几乎直不起腰,嗓子也因为说话太多变得有些沙哑,但她的心,却如同被温泉水浸泡过一般,暖洋洋的,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力量。
  因为她知道,这座新的裕民山庄,不仅建在坚实的土地上,更牢牢地建在了平安镇万千百姓的心中。以后不会有任何人,再敢打裕民山庄的主意!
  93
  第93章 火锅
  ◎阮玲珑兴奋地将一片鲜红的牛肉在滚沸的红汤中涮了几秒,蘸上香油蒜泥碟送入口中时,那鲜、香、麻、辣、烫的极致口感瞬间征服了她的味蕾◎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掠过新落成的裕民山庄,卷起细碎的雪沫。
  山庄外的田野被一层薄霜覆盖,显露出冬日的萧瑟。然而,山庄之内,却是另一番温暖如春的景象。
  休憩了暖炕的房屋内,地面下铺设着烟道,只需烧上柴火,整个屋子便暖烘烘的。
  厅堂和书房里摆放着造型别致的烤火炉子,里面燃着上好的银霜炭,无烟无味,只散发着融融暖意。
  阮玲珑本就有些畏寒,如今更是乐得窝在家里,享受这难得的清闲与温暖*。
  徐闻道的精神头,似乎随着冬季的到来沉寂了一些。
  女儿徐晓筱的下落尘已然埃落定,那份支撑他寻亲多年的执念消散后,疲惫和衰老便如同退潮后裸露的礁石,清晰地显现出来。
  从背后看过去,他的背似乎更佝偻了些,白发也增添了许多,行动间带着明显的迟缓。但他依然每日督促着文静学医,只是脾气变得有些急躁易怒,对文静的要求近乎严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