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何正阳:“给学校食堂买点粮食。”
  林彩蝶看了一下,何正阳买的多是红薯面,少部分的白面。
  摇摇头,也没办法,现在的学校食堂就是这样,很多学校还是靠学生背粮食换粮票呢。
  抬眼看了一下,这是家粮油店。
  粮油?林彩蝶忽然也动心思了。”
  “二姐夫,这里面粉、白米都什么价啊?”
  何正阳看她一眼:“你要买?”
  林彩蝶点点头:“研究中心的人都上了,也得买点粮食储备着,别忽然没粮了。”
  何正阳:“这边我们学校买要便宜一分钱,大米是1毛9,白面是2毛1 。”
  林彩蝶知道这是走的批量购买的价格,别看就差一分钱,这种粮食本身的利润就薄。
  林彩蝶记得穿越前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
  从1980年到她穿越过去的2020年,是国家发展最快的40年。
  这40年间,社会资金总量,也就是国内货币发行增加了1445倍。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03倍,企事业单位职工收入增长了133倍。
  但是粮食价格呢,只增长了13倍。
  这个数字就能看出,在我国,最底层的还是数量最大的农民阶层。
  第334章 买粮食
  林彩蝶觉得这价格也合适,家里也确实需要粮食。
  “姐夫,你帮我问问,我多买点,能帮我送到码头吗。”
  何正阳笑着说道:“嗨,问啥,能送过去,这不我还在这吗,我都能给你送。”
  然后就问了:“你要买多少?”
  林彩蝶想了下:“要两袋面粉,四袋大米吧。”
  何正阳:“行,等下。”
  然后就喊:“老钟,来,这是我岳家的妻妹,也是来买粮食的,你等下给送一下。”
  老钟就是这里的老板,他笑着应声:“你亲戚啊,放心吧,肯定送到。”
  说着也到了两人近处:“妹子,你都要啥。”
  林彩蝶就说了:“2袋面粉,4袋大米。”
  老钟愣了下:“这么多,没问题,你等着啊。”
  不怪老钟说,因为这时候白面和大米多是100斤一袋的。
  林彩蝶记得小时候,青黄不接时,她家会向邻居借粮食,一袋100斤。
  等小粮食打下来新的,再及时还上,每次都会多还10斤。
  杨三妹总说,100斤是理,10斤是情。
  林彩蝶一直到长大才明白这个道理。
  林彩蝶这样买,一下子就是600斤,也是大户了。
  老钟也很高兴,算了钱数,等林彩蝶给完钱后,就赶紧安排着找板车给送货。
  林彩蝶转身对着何正阳说道:“二姐夫,最近事多,我就不去家里了,你给我二姐说一声。”
  何正阳点头:“行。”
  林彩蝶:“要是有事就给村里打电话,要是想回去住几天,我还来接二姐。”
  何正阳笑笑:“那得等暑假的时候了。”
  他看老钟已经把林彩蝶买的粮食给装上板车了,就说:“行了,先让老钟给你送过去,我也得去学校了。”
  林彩蝶就赶紧点头。
  何正阳又和老钟喊了声:“老钟,我先回学校了,等下把学校的粮食也送过去。”
  “放心吧何主任,我老钟办事你知道的。”
  何正阳点点头先走了,林彩蝶就带着老钟到码头。
  老钟帮林彩蝶把粮食装上船,看到这小艇,老钟也知道林彩蝶是啥条件了。
  “妹子啊,再买粮食就到我这来,绝对给你最新的粮食,还给你优惠价。”
  林彩蝶笑着应声:“好的,我记住了,谢谢钟老板了。”
  老钟走了,林彩蝶就在码头等着了,现在船上这么多粮食,她得看着。
  好在也不用太久,赵峥嵘就带着一辆拖拉机过来了。
  林彩蝶觉得自己想的有些想当然了,有些高估这小艇的装载能力了。
  6套上下床的铁架子,真的不少。
  要是没有粮食,还是挺松快的,但是加上这600斤的粮食,还真有点费劲。
  赵峥嵘也看着小艇上的粮食袋子:“你买的?”
  林彩蝶点头:“我想着现在研究的都过来了,粮食消耗也大,这下不好装了吧。”
  赵峥嵘:“好装,等下。”
  这时,拖拉机的司机也下来了,同时还有一个穿着制服的边防所干警。
  这干警笑着和林彩蝶打个招呼:“弟妹好,还记得我吗。”
  林彩蝶有印象,当初结婚时就见过,也是赵峥嵘以前的战友,现在的所长,叫胡军。
  “胡大哥,当然记得你,一直还想着邀请胡大哥到家里吃饭的,也没碰上,胡大哥这次能到家里去吗。”
  胡军笑了下:“这次也不行,最近任务多,等哪天闲下来,我就过去叨扰弟妹。”
  林彩蝶:“随时欢迎胡大哥来。”
  胡军就和赵峥嵘往船上装架子了,两人先把粮食都搬到舱里,然后才开始装。
  胡军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小艇。
  他打趣赵峥嵘:“你小子,可以啊,这船不便宜吧。”
  赵峥嵘没说,就是笑了下。
  这种不花钱的,他也实在不知道怎么讲。
  胡军也没往心里去,拍了他肩膀一下:“若是我们有任务,缺快船的话,和你借,你可得支持啊。”
  赵峥嵘:“没问题,到时候你直接联系我。”
  这时候,一些相关部门也不宽裕,很多时候执行任务也会征用各个村子里的船或者拖拉机之类的。
  当然,征用后也会象征的给点奖励,不多,也就是个油钱。
  但大家也都积极支持,老百姓都想着能和公家部门搭上关系的。
  两人聊着天的功夫,就把床架子都装到船上了。
  这床架都是铁的,回去后,自己还要在给配上床板。
  不过床板就简单了,用木板或者竹板都行,这铁架上的横档挺密的。
  都装好后,两人还找了麻绳捆绑了一下。
  胡军拍拍手跳上岸:“行了,你们回去吧,我也回所里了。”
  林彩蝶:“谢谢胡哥。”
  胡军:“弟妹你得和峥嵘学,你看他就不客气。”
  林彩蝶笑笑,你们战友间不客气行,自己不客气可不行。
  林彩蝶也就上船了,装了这么多的架子,进舱里就只留了一个空隙。
  林彩蝶侧着身子进去,赵峥嵘透过玻璃给胡军摆了摆手,然后启动小艇,驶离码头。
  开出去后,林彩蝶长出了一口气。
  赵峥嵘转头看她:“怎么,累了吧?”
  林彩蝶摇头:“不累,就是琐事多,这床回去还得找姐夫做床板。”
  赵峥嵘:“床板好做,部队里都可以找板子拼一下。”
  床架是上下床,宽度是90公分,长度是1米9.
  床架底部横着有6跟格挡,这个密度真就是放些板子也很稳。
  不过林彩蝶还是打算让魏广生做,反正不需要像正式家具那么细,但也比直接拼板子要好的多。
  主要是安全系数好,林彩蝶可不想出现万一的情况。
  主要是现在不着急,只要先做两个够张贺和李东波睡就好。
  剩下的慢慢做,这东西本身就快,等人都到齐的时候怎么都做出来了。
  赵峥嵘开船很稳,一边开船一边和林彩蝶聊着天。
  林彩蝶也和他说着渔场现在的情况和刘老师他们的一些计划。
  第335章 组装床
  小艇一路飞驰的到了渔场,现在渔场码头已经差不多了,大船也能直接停靠。
  码头这里只有岸上的一些设施在收尾,不影响使用。
  赵峥嵘停好船后,对着林彩蝶说道:“你回去看看有谁有时间过来帮个忙,让娘推板车过来。”
  林彩蝶点头,赵峥嵘让她找娘就是怕她怀孕还折腾着干重活。
  上了岸,林彩蝶就直接回去了。
  杨三妹这时候在院子里翻着鱼干,看到她回来问了句:“阿嵘呢?”
  林彩蝶:“码头那里,娘, 你先推板车过去,我找张贺他们帮一下忙。”
  杨三妹皱眉:“你不是去接阿嵘了吗,又买了什么回来?”
  林彩蝶:“架子床,顺便带回来了,我爹还没回来?”
  杨三妹摇头:“这次出去已经6天了,也不知道等下能回来吗。”
  说完双手在围裙上擦了下,解下围裙去推板车了。
  林彩蝶直接向后边研究中心走去。
  刘福正和张贺以及李东波在育苗池那里说着什么,林彩蝶走近后,他们也看到了。
  刘福:“小林回来了。”
  林彩蝶笑了下:“没打扰刘老师你们吧。”
  刘福摇摇头:“没有,我们也是探讨一下,但是具体的研究还得等你这边大黄鱼啊。”
  刘福在原来的水产研究所其实是有一批鱼苗的,不过成活率低,而且有些不健康,就没往过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